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正文

肝血管瘤是什么??

作者:龙雨彤 发布时间:2025-07-25 21:17:06

一、肝血管瘤是什么??

肝血管瘤中多见的是肝海绵状血管瘤.多为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肝血管瘤一般无症状,多在体格检查时为B超等检查发现.肝血管瘤常呈多发性,成人后一般不继续生长,对健康并无妨碍,亦不会癌变.所以不必要治疗.在生活中亦无特别需要注意之处.

关键在于此病的确诊,切勿将早期肝癌误诊为本病而延误治疗.所以在诊断此病之初的一两年内应定期作B超等检查观察.

巨大的肝血管瘤影响血液循环的应作手术切除.

二、肝血管瘤怎么治疗?

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里面是积血,无病毒细菌炎症等。由于血液流通不畅,里面的积血粘度较高。

血管瘤无实质性的瘤体,故而手术是无法根治的,且对肝脏损失较大。

血管瘤虽说是良性的,不会发生恶变,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大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形成人体的功能障碍。

肝血管瘤患者需要注意:不要做剧烈运动,少吃生火食物以免增加血液粘度,不喝酒,不抽烟,最好是不吃油腻太大的食物(如肥肉)。

根据您上面的报告单数据显示,用药物疗法,是完全可以彻底治愈的。

我可以向您推荐一种药品(仅作为参考)

您可以到湖北省药监局网站查询一下《喜生健宝》或者《肝血管瘤活血颗粒》。

我所讲的,仅作参考。望您早日康复!!

三、血肿瘤能至好吗?

你是说血管瘤吧!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瘤体由充满血液的血管组成,血管腔明显扩大.又称肝海绵状血管瘤.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至45岁多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上海市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患病率为0.83%.肝血管瘤常为单发,也可多发,瘤体生长缓慢,病程长.80%以上患者没有任何感觉,多在健康体检时发现,瘤体直径超过4公分以上时,可出现症状,如右上腹胀痛,腹胀,腹痛,嗳气等.瘤体巨大者可压迫临近脏器,如食道,胃,胆道,门静脉,肺而产生相应的症状.对明确为血管瘤,瘤体直径小于4.5公分者,可暂不考虑手术等治疗,但需定期进行B超检查随访.平时要注意避免外力(如撞击挤压肝区,过度用力屏气)引起瘤体破裂.凡伴有明显症状或有严重合并症者,以及诊断不清,不能排除肝脏恶性肿瘤,或易于破裂的小儿肝血管瘤者应手术治疗.对直径大于4.5公分的血管瘤,究竟增长至多大才适合手术,目前学者们看法不一致,应根据肝血管瘤发展趋势,生长速度,自发性破裂的可能性与恶变与否,并结合年龄,生活环境与性质等全面考虑,多数主张手术或选用超声引导下硬化剂注射,冷冻,放疗,激光,微波,肝动脉结扎,肝动脉栓塞等进行治疗.

四、我姐姐查出来得了肝脏血管瘤,这样的病严重吗?怎么治疗?谢谢!!

治疗原则 1.肿瘤直径<5cm者,不需手术治疗,定期复查,随诊。 2.肿瘤直径5-10cm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3.肿瘤直径>10cm者一般行手术治疗。 4.手术方法为:(1)肝血管瘤切除或肝叶切除术;(2)肝动脉结扎术;(3)术中冷冻治疗。 5.非手术治疗:(1)放射治疗;(2)肝动脉造影及肿瘤动脉栓塞。 用药原则 一般不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时除选用基本药物中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 中医诊治 肝血管瘤(中医名为:肝症瘕)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小者可无症状,大者则可以引起食欲不振、嗳气、胁胀痛等症状。西医学对此病治疗方法主张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肝动脉结扎等。许多患者因此惧怕手术,求治于中医。本病属于中医学症瘕范畴。中医古籍对症瘕颇多认为是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瘀积日久,则成症瘕。 本病的病因以气滞血瘀者为多件,或因饮食失节,脾虚失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痰滞脉络,与血气相结聚积而成症瘕。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行气疏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但在具体治疗中应分辨气滞、血瘀之偏重。如以血瘀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羚羊骨、水牛角、牛黄、赤芍清热凉血止痛;柴胡、黄皮核、素磬针等理气开郁;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走窜经络。如以气滞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柴胡、郁金、黄皮核、素磬针等行气解郁;配丹参、红花、三棱、莪术、大黄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通络止痛。再配合口服“熊胆丸”和“丹火透热疗法”,疗效更佳。症瘕之症,与一般的气滞血瘀病症不同,其往往淤积日久,非单纯行气活血之法可以奏效,故在选用药材时,在用行气、活血药的同时,配炒山甲、皂角刺、川足,不仅能软坚散结,而且能通络止痛,具有独当一面的功效。 注1“熊胆丸”方 熊胆、珍珠、七叶一枝花、田七、牛黄,适量,焙干,研为细末调匀,每服一克。 【功能】 通窍止痛,活血化瘀。 注2“丹火透热疗法”方 丹药方:硫磺末30克 朱砂12克 雄黄12克 【制作法】 将硫磺末置铜杓中微火烊化,加入雄黄、朱砂调匀,倒在铝平盆中冷却成片状。 丹座方: 法夏、胆星各30克 木香、两头尖各18克 【制作法】 上药研末,蜂蜜调成膏状,捏成栗子大小中心凹陷之丹座。 【使用方法】 置丹座于需要的穴位上(本病需取章门穴和期门穴)插入瓜子大的丹药片于凹陷处中,用火点燃,以皮肤灼热感为度。熄火,外敷棉垫固定,3小时后除去丹药。每天1~2次。 【功能】 温经通络,行气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