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分段及概括段意
一、居里夫人分段及概括段意
(一)科学工作者的宗旨是探讨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居里夫人把自己的科学事业称为“纯粹研究”,是纯粹为着探讨真理而研究的,丝毫不存名利之想。镭的发现,本可以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居里夫妇淡然处之,连申请专利的热情也没有。 科学可以发现世界的优美,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这种美,具有无穷的魅力,使人兴趣盎然,好像一个小孩子置身在大自然的景色之中,又“好像在梦幻中一般”,又“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兴趣使人乐此不疲。 (二)科学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宁静,需要时间。 1.科学研究需要自由。 居里夫人说她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自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前提。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在专制主义的干预下,是无法顺利进行研究工作的。 2.科学研究需要安静。 为了安静,就要避免人事纠纷,所以居里夫人甘愿逆来顺受,竭力克制自己,使自己温和沉静,受了刺激也不懊恼。为了安静,她又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3.科学研究需要时间。 为了赢得时间,居里夫人家庭生活力求简单,甘愿清苦,尽量减少家务。为了赢得时间,她甘于寂寞,即使青春时代,也不图青春的欢乐,一个人专心致力于求学。 (三)科学研究需要献身精神。 1.目标要始终如一。 居里夫人50年攻关,锲而不舍,执著地探索,终于发现了镭。 2.要有信心。 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信心使人不怕暂时的失败,信心给人失败了再干的勇气。 3.要坚忍不拔。 工作条件再艰苦也不能动摇自己的意志,工作中挫折再多也不能动摇自己的信心。 4.要勤奋努力。 居里夫人致力科学研究近五十年,专心致志,勤奋工作,持之以恒,终于取得伟大成就
二、自信的事例
这是三个事例: 1. 索拉利奥的“自言自语” ——人应该给自己自信的暗示 流浪街头的吉卜赛修补匠索拉利奥,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声地对自己说:“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像安东尼奥那样伟大的画家。”说了这句话后,他就感到自己真的有了这样的能力和智慧,他就满怀激情和信心地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和学习之中。十年后,他成为了一个超过安东尼奥的著名画家。 2. 爱因斯坦坚持相对论 ——坚持真理需要自信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以后,有人曾创造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网罗了一批所谓名流对这一理论进行声势浩大的反驳。可是爱因斯坦自信自己的理论必然会取得胜利,对反驳不屑一顾,他说:“如果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反驳就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他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坚持研究,终于使“相对论”成为 20世纪的伟大理论,举世瞩目。 3. 居里夫人和镭 ——有信心,才能克服眼前困难,看到光明前景 居里夫人为了提取纯镭,以便测定镭的原子量,向科学证实镭的存在,曾终日穿着沾满灰尘和污渍的工作服,在极其简陋的棚屋里,用和她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冶锅,从堆积如山的沥青矿的废渣中寻觅镭的踪迹。条件极其艰苦,但她心里却充满自信。 她对友人说:“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她终于获得了成功。
三、跨越百年的美丽主要内容
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镭一百周年。本文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美丽”是本文的主线,这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端庄的形象,更是她所体现的坚定执著,淡泊名利,刚毅顽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主要内容:
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显在读者面前。接着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然后写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赞扬了居里夫人对真理的追求,对科学研究的执著。
四、请求两个“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事例,麻烦在十分钟内回答 谢谢
1.居里夫人,发现了雷,这是她用自己的青春换来的。居里夫人每天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的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雷,就这0.1克小小的雷,为科学事业和医学实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就在工作中,镭射线也在侵蚀着她的机体,她美丽的容貌在悄悄隐退,逐渐变的烟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首相邱吉尔,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演说家,被列为世界10大著名的演说家之一。但是,邱吉尔第一次在议会上发表演讲时,却栽过一次大筋斗——当他讲到一半时,突然忘记了下文,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憋得面红耳赤,只好中断演讲,尴尬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但他毫不气馁,潜心研究演讲技巧,经常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邱吉尔终于成为20世纪的著名演说家和卓越的政治家。
相似问题
- 上一篇: 以“汉字”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