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哪些爱国故事
一、国外有哪些爱国故事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跟德国的奥古斯登堡原来是要好的老朋友。
1848年普鲁士侵入丹麦的国境,这种侵略行为引起安徒生的极大愤怒。四年后,他到德国去旅行。许多德国朋友涌到车站去迎接他。一位朋友说:“奥古斯登堡公爵夫妇在家里等您,希望您去和他们会见。”“我不愿去见他们,奥古斯登堡参加了四年前普鲁士侵丹麦的战争,我怎么能去看这家人呢?”安徒生愤怒地说着。从此,两位老朋友断交了。
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萧邦,19岁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后来他决定出国深造。在朋友举行的送别晚会上,朋友们赠送给他一只装满祖国泥土的银瓶。这只银瓶一直伴随着他19年。1849年秋天,萧邦病重垂危。临终前,他嘱咐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不会允许将我的遗体运回华沙,就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
二、你还读过哪些外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的哪些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一部作品中的人物介绍一下
莫里哀《吝啬鬼》里的阿巴贡
吝啬
嗜钱如命,极端吝啬是阿巴贡形象的典型特征。他虽然拥有万贯家财,但是“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似乎被人挖掉了五脏六腑。为了不花一文钱,他要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为了不用陪嫁,他要女儿嫁给一个年已半百的老头;自己也打算娶一个年轻可爱的姑娘而分文不费。他不给儿子钱花,逼得儿子不得不去借高利贷。为了省几个菜钱,他把吃素的斋期延长一倍,让厨师用八个人的饭菜招待十个客人。为了省一点马料,他半夜亲自去偷喂马的荞麦而遭到马夫的痛打。他总是为自己一万银币的安全担心,怀疑所有的人都想偷他。作者用了酣畅淋漓的艺术夸张手法突出了阿巴贡种种变态心理,绝妙而逼真地勾画了他极端吝啬的性格特点。
积累欲和享受欲
喜剧真实地描写了阿巴贡身上“积累欲”和“享受欲”之间的冲突。阿巴贡是要求享受的,他不仅需要马车夫、厨师、女仆,也要请客喝酒,而且年逾花甲,仍希图女色,看中了年轻美貌的玛丽亚娜。但是这一切享受都不能威胁到他的积累。所以,他让厨师兼做马车夫,在酒中掺水,一心要娶不用花钱的女人。因此,当他的儿子克雷央特以一万银币要挟他,让阿巴贡在要玛丽亚娜还是要一万银币之间进行选择时,阿巴贡宁可放弃玛丽亚娜。
贪婪
喜剧尖锐地揭露与鞭笞了阿巴贡重利盘剥的贪婪本质,他放债手段狡黠,心肠狠毒。在法定利率为五厘的当时,他却把高利贷的利率提高到二分五厘,而且乘人之危,用一大堆破旧的家具与破铜烂铁来顶替三千法郎的现金。这些破旧东西显然是债户们被逼得倾家荡产时被阿巴贡攫为己有的。
喜剧的故事曲折,情节复杂,矛盾集中,结构巧妙,富有情趣。四幕七场阿巴贡的著名独白,是吝啬鬼的心理的绝妙写照。阿巴贡的形象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的典型
三、我读名著有收获为题作文一篇 急求!!!!!!
我读名著《安徒生童话》
儿时的我,小小的心灵中有着无数的幻想,每一颗星星都是幻想中的精灵。幻想是一个美丽的梦,
为我的梦插上翅膀的就是那本《安徒生童话》。它是妈妈送给我的我有生以来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它让我幼小的心灵知道了什么是喜悦,什么是忧伤;懂得了什么是丑恶,什么是善良。
捧着它,有时我会欢呼雀跃,那是因为故事中的“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白天鹅”;读着它,有时我会泪流满面,那是因为“海的女儿”化作了泡沫永不能与“王子”相见。
它是我幼小心灵中的一颗红宝石,它的异彩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情不自禁地扣响那一扇扇小门,尽情在童话的王国里遨游…
夜,已深了,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和小星星一起把淡淡的清辉撒向已酣睡的大地。小蘑菇台灯下,还有一个沉醉于童话中的小小的身影,那,就是我。小小的灯泡变成了一颗暖暖的小太阳。它照亮了童话的时空隧道,让我的灵魂在其中穿梭着。“豌豆上的公主”、可爱的“小甲虫”、历尽挫折的“拇指姑娘”、还有“爱穿新衣的皇帝”,我该去找谁呢?
我轻轻闭上了眼睛,捕捉住了一篇,哦,那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用心轻轻地读着“…她冷极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哧’地,她擦着了一根,眼前出现了一个大火炉,她刚想温暖一下快要冻僵的小手,火炉消失了…”小女孩随奶奶升入了天堂。我也从沉醉中醒来,这才发现书的一角湿湿的。被泪水浸湿的地方正是小女孩升上天堂的插图,我在胸前深深地做了个“十”字,但愿我的每一滴泪水都能化作对小女孩的祝福,让她在天堂中永远幸福…
我抱着怀中的《安徒生童话》遥望星空,星光、月光依然如童话般美丽,而我的心啊,又在敲响另一扇小门…
《安徒生童话》伴我走过童年,使我小小的心灵被真情感染。
《安徒生童话》陪我度过失落的日子,让我能在遍天乌云中期待着有彩虹的晴天。
《安徒生童话》也将随我走过一生,因为它让我懂得,只有真心为他人付出,才是真正的幸福。
哦,《安徒生童话》,我童年的梦,也是我梦中的童年…
四、作文:读《伊索寓言》有感
我读了《伊索寓言》这本书后,深受启发。里面虽然是一个个短小的故事,可是每一个故事背后总能折射出一些做人的大道理,使人回味无穷。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两只口袋》这篇蕴藏着丰富哲理的小故事。
这则故事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类,又在每个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分别装着别人和自已的缺点,他把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把装自己缺点的口袋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能看见别人的缺点,而看不见自己的缺点。这故事说明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的确,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人常常会去抱怨别人身上的缺点,却发现不了他们的优点,而对于自身的缺点更是熟视无睹。那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去吸取虽人的长处而来取自己的短呢? 那这样的人又如何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呢? 孔圣人曾经说过“三人行者,必有吾师。”像孔圣人这样拥有大智慧的思想家、教育家尚且都在不断地反省自我,吸取他人的长处,何况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呢! 所以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不断的发现自己的缺点,改正缺点。
《伊索寓言》这本书中,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宛如一盏盏明灯,在我今后成长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它教会了我一些做人的道理,也让我懂得了人的本性,还使我学会了分辩善恶的能力。它的小故事大道理将使我终身受益。
相似问题
- 上一篇: 《上课,老师好》观后感五百字作文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