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新能源车是个骗局,买了就后悔?
因为,新能源汽车用的时间越长,电池的寿命和续航能力就越短。所以,即使在二手车市场上,同样车龄的二手车,燃油车不仅要比新能源车好卖,而且价格也要比新能源车高。
新能源 汽车 其实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车型,现在的新能源 汽车 依然存在“续航里程造假”,电池质保假套路,充电设施不完善, 保值率太低等现实性的问题。这些车主担心的问题,也应该是车企应该改进的问题。
首先是续航问题。新能源的续航能力很差。就连现在口碑非常好的特斯拉,最大也只有500多公里。对于经常需要出行的人来说,这些耐力远远不够。第二,充电时间。
这也是很多人好奇的问题。毕竟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推广的车型之一。为什么大多数买了的人都会后悔?第一个主要因素是,续航里程有偏差。
新能源汽车骗补应对方案
1、工信部部长谈新能源汽车骗补,将采取两方面措施,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研究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度。一是建议加快研究补贴后续政策,在重建监管体系基础上、深入研究后实施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制度,促使燃油汽车企业承担新能源汽车发展成本。
2、“新能源企业和产品的准入规则可以从工信部44号文件的征求意见稿中看到,与电池目录无关。此外,目前财政部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会对动力电池企业和产品提出一些要求,但不会简单地与电池目录挂钩。
3、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新能源汽车推广核查制度,定期不定期组织第三方机构或省级有关部门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信息核查、抽查。
4、用户骗补也不是个例,官方提出应对方案虽然官方为居民提供汽车补贴是一件非常良好的事情,但是部分非法分子却利用政策的漏洞骗取一部分资金。国家刚推广新能源汽车时,补贴标准和补贴方案还未完善。
5、年,国家和地方针对新能源车的补贴300多亿元,但由于我国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粗放,缺乏完善的监管措施,使得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家利用国家补贴政策漏洞,大肆“骗补”,俨然形成了一条隐秘的产业链。
6、说起新能源汽车骗补,还真是触目惊心。去年9月,财政部检查发现,一些企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涉嫌骗取财政补贴。在曝光的汽车骗补五大典型案例中,五只“硕鼠”涉及资金10亿元。
新能源车补,到底坑了谁?
1、“新能源汽车退出市场,补贴不可持续。估计未来新能源销量会大幅下降,所以补贴退出后,对整个市场都是致命的打击。”上述原始设备制造商的相关人士表示。 他认为,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初期,政府需要介入,但新能源技术并不是先进技术。
2、确实有企业存在骗补现象从2001年,中国正式启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以来,中国对新能源车一直都有大力的补贴政策,新能源车的生产企业,一下子也雨后春笋地这样冒出来了。
3、在今年上半年的新能源骗补企业核查中,央视曾曝光过苏州一家名叫吉姆西的客车制造厂,该企业2015年上半年电动车产量不过25辆,但其于年底爆发性增长,仅12月份即获得机动车合格证2905个,以3686辆的全年总产量收官。
4、整顿过后少多了 国家也很快注意到这个问题了,2016年,财政部就曾经曝光过5家存在骗取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客车企业名单。之后,财政部等四部委组织了对93家主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专项检查。
5、当成都路通路将这批车辆投入市场,并达到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补贴申领条件(行驶里程达到2万公里)后,众泰汽车用这批更改了车架号的车辆成功的申请了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
6、骗新能源汽车补贴本来就是违法的行为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目的是希望新能源汽车在国内能够有较好的发展,经销商实名举报众泰汽车新能源骗补,这是违法的行为,这样的企业应该受到严惩。
经销商实名举报众泰汽车“新能源骗补”,对此你怎么看?
1、经销商希望众泰汽销纳入重整体系,而在众泰管理人看来,众泰新能源的重整价值更高。据众泰汽车内部消息,众泰汽销累计收到914起债权申报,涉及人民币356亿元,包括经销商、供应商、职工、银行以及关联公司。
2、面对新能源汽车骗补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这既需要政策层面的加强和创新,也需要技术、数据和宣传教育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新能源汽车骗补现象。
3、一是建议加快研究补贴后续政策,在重建监管体系基础上、深入研究后实施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制度,促使燃油汽车企业承担新能源汽车发展成本。
4、新能源车企骗补 上游越多,波动影响越大,被罚车企的资金问题,其上游关联企业的资金肯定会吃紧。但这次欺诈赔偿事件只影响到个别企业,主要问题是未来方向极不确定,政策总是在变,这种影响更大。
5、国内新能源汽车在政府大力推动和政策支持下,市场一下子被打开,甚至取得了全球第一的成绩。在这个急速发展的过程里,也难免暴露了不少问题。有些人 利用政策漏洞,创建空壳公司进行骗补行为,轻易便套取上亿元的新能源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