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常识 > 正文

瑜伽师地论的内容提要

今天蜗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瑜伽师地论,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瑜伽师地论的内容提要

瑜伽师地论的内容提要

答此分共有十七地,即: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内容可以归纳为境、行、果三相。

欧阳竟无在《瑜伽师地论叙》中认为:

境摄九地,五识及意曰境体,一切皆以识为体故;寻伺三地曰境相,上下粗细别故;等引及非、有心无心曰境用,定散隐历敏显别故。行摄六地,闻思修三曰通行,三慧修行被一切故;声闻、缘觉、菩萨曰别行,随机修法成自乘故。果摄二地,有余、无余是曰通果,自性、无住别惟被大,此不诠别,惟普被故。

欧阳氏以境概括九地,值得商榷。在九地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等三地,可以说是境体和境相。然而,三摩呬多地及非三摩呬多地,是辨别修学禅定的差别,怎能说是境呢?因此,摄在行中较妥。

『境』

境摄七地:谓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有心地、无心地。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各从自性(各自体性)、所依(生起的依赖条件)、所缘(所缘的境界)、助伴(各各相应的心所)、作业(业用)五方面来辨别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意识、末那识(恒行意)、阿赖耶识。其中,意地包括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因为它们都以意根为生起所闹灶依。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反映了初期的唯识思想。其理论特点是:一、诸识及心所各有自体,论中建立了八识五十三心所。二、以第七识为恒行意,尚未提到末那一词。三、种子本有。四、一切色境虽由种子所生,但各有相对独立的自体,未达到唯识为体的程度。此外,这二地还详说有情生死、世界成坏及法相差别等问题。

「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等三地,分为五门叙说:

界施设建立:由数(三界)、处(三界处在)、有情量(有情身量高低)、有情寿(寿命长短)、有情受用(苦乐、饮食、淫欲之受用)、生(三种欲生及三种乐生)、自体(四种不同的所得自体)、因缘果八相组成。 相施设建立:由寻伺体性、行相、等起、差别、抉择、流转七相组成。 如理作意施设建立:由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依处、事、求、受用、正行、声闻乘资粮方便、独觉乘资粮方便、波罗蜜多引发方便八相组成。 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广辨十六种外道的思想差别,是研究古代印度哲学的重要资料。 杂施设建立:此明三种杂染,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 「有心地」和「无心地」:从五方面辨别有心与无心的不同。

『行』

从三摩呬多地到菩萨地,这八地的内容是说明行法。

「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汉译等引,指行者静坐时远离昏沉、掉举所引发的胜定,并说明静虑的种种差别、安心、作意及修习静虑的注意事项、方法等。

「非三摩呬多地」:本论列举十二种相说明它的特征。

「闻所成地」:广辨五明,一、内明处,二、医方明处,三、因明处,四、声明处,五、工巧明处。五明概括了世、出世间一切知识,作为菩萨必须学习并精通,才能广济群生。

「思所成地」:如何如理思维、观察诸法。

「修所成地」:叙述修行的条件及所得果实。由四处七支说明:一、修处所,为投生的处所及根身没有缺陷。二、修因缘,包括说法、闻法及正确的发心动机。三、修瑜伽,指出修习瑜伽种种能治、所治法。四、修果,由修习瑜伽得世、出世间的定慧果实。

「声闻地」:广明声闻种性发心、修行、得果的一切。

「独觉地」:由五相说明,一、独觉种性,二、独觉道(修行的方法),三、独觉习(证果的方法),四、独觉住(身心安住处),五、独觉行(自利利他的行为)。

「菩萨地」:广明菩萨种性发心、修行、得果的种种。论中用持、相、分、增上意乐、住、生、摄受、地、行、建立十法予以概括说明。十法又归纳为四处:初持瑜伽处,有“种性”等十八品。第二随法瑜伽处,有《相品》、《分品》、《增上意乐品》、《住品》。第三持究竟瑜伽处,有《生品》、《摄受品》、《地品》、《行品》、《建立品》。第四持次第瑜伽处,有《正发菩提心品》。

初持瑜伽处:说明菩萨的种性(为成就佛果的依因,在五种性中最为殊胜),菩萨的发心(发心的自性、行相、所缘、功德、最胜),菩萨应该具备的六种知识(自利、利他的途径,世、出世间的真理,请佛菩萨的威力,成就有情的方法,自我圆成佛果的道路,无上佛果的妙境),菩肢弯枝萨的修学法门(六度、四摄、供养三宝、亲近善知识、修四无量、大乘三十七菩提分法等种种利乐有情功德事)。

第二持法瑜伽处:

《相品》说明菩萨具备的五大特征,一、哀悯,二、爱语,三、勇猛,四、舒手惠施,五、能解甚深入理密意。 《处分品》:说明速证佛果的四种法门,一、善修事业(六度行门),二、方便善巧(于十二处具足方便善巧,能作自他义利),三、饶益于他(依四摄法门),四、无倒回向(所修法门能回向无上菩提)。 《增上意乐品》:指出菩萨对有情应有的态度,如七相怜悯,十五种增上意乐,十事应知。 《住品》:菩萨发心行菩萨道的十二种住,及其特征、修习时间和所断惑障等。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

《生品》辨别菩萨受生形式及动机,有五种不同,一、为除众生灾患而生,二、随着有情种类受生,三、所感殊胜正报生,四、所感殊胜依报生,五、最后生。 《摄受品》:摄受有情的六种方法。 《地品》:随前十三住建立七地,一、种性地(种性住),二、胜解行地(胜解行住),三、净胜意乐地(极欢喜住),四、行正行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种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五、决定地(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六、决定行地(无碍解住),七、究竟住(最上成满菩萨住、如来住)。上述七地反映了菩萨修行的过程。 《行品》:总括一切菩萨地的行门为四种,一、十波罗蜜多行,二、菩提分法行,三、神通行,四、成熟有情行。 《建立品》:叙述诸佛具有一百四十种不共法,谓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及一切种妙智等。同时说明诸佛感得一百四十不共法的因缘。 第四持次第瑜伽处:《发正等菩提心品》,阐述菩萨修学次第。

『果』

果摄二地,「有余依地」和「无余依地」,论中各以三相施设建立。 此分共有十六地(除缘觉地),十六地的名称同本地分,依次为: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卷五十一至五十七):在八识中,着重谈了阿赖耶识,从八方面证明阿赖耶识的存在,谓依止执受、最初生起、有明了性、有种子性、业用差别、身受差别、处无心定、命终时识。假如离开阿赖耶识,这八方面都无法成立。又以四相建立流转,谓阿赖耶识的所缘境界、相应心所与转识的依赖关系,诸识的同时俱起。一相建立还灭,谓阿赖耶识的转依。在法相方面,广辨种种不相应行法、五十一心所及六种善巧(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相善巧)。

「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等三地(卷五十八至六十一):在本地分的五门施设建立中,提出杂染施设建立,作进一步的说明。杂染有三,一、烦恼杂染:即烦恼的自体、烦恼的种类、烦恼的修断、烦恼的对治。二、业杂染:广明十不善业。三、生杂染:叙述三界有情及出世圣者种种受生差别,招感生死的原因,有情界中的种种痛苦,并指出做好国王的道理,和上中下士的不同。

「三摩呬多地」(卷六十二至六十三上):指出众生不能证得心一境性的原因,解释《随身念经》,二解脱(心解脱、慧解脱),眠缠,五种与定相违法(犯戒、无无间加行、无殷重加行、有沉没、他所扰恼),修定人有三种远离(住处远离、见远离、闻远离),五种厚重过失能为定障(忿、慢、欲贪、萨迦耶见、不能堪忍)等。

「非三摩呬多地」(卷六十三中):说明不能入定的原因及对治方法。

「有心地」(卷六十三中):用五相说明诸心差别,一、依世俗道理建立诸心差别,如前意地所说。二、依胜义道理建立诸心差别,概括诸识为阿赖耶识和转识两类。三、胜义道理建立能依差别,以阿赖耶识为所依,末那识为能依,并说明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的含义和作用。四、胜义道理俱有差别,八识的俱不俱起。五、胜义道理建立染净差别,阿赖耶识、末那识在三性中的性质,与烦恼相应不相应,诸烦恼种的对治。

「无心地」(卷六十三下):阐明在缘缺、作意缺(心不在焉),未得(下界人未得上界定心)、相违(苦乐受不同时),断故(修道者已断的贪心),灭故(无想定、灭尽定),已生故,七种情况下心不得生。

「闻所成地」(卷六十四):内容有三,一是广辨皈依:考察皈依的对象、皈依的种类、能皈依者的资格、皈依者应具的正行、皈依者所能获得功德。二是由六种理门略释圣教:一、真义理门,二、证得理门,三、教导理门,四、远离三边理门,五、不可思议理门,六、意趣理门。三是造论六因:一、欲令法义当广流布,二、欲令种种信解有情,由此因缘能入正法,三、为令失设种种义门重开显故,四、为欲略摄广散义故,五、为欲显发甚深义故,六、欲以种种美妙言词生净信故。

「思所成地」(卷六十五至六十六):说有四种思议,一、事思议,二、有非有思议,三、因果思议,四、乘思议,特别说明如何如理思议诸法的假实有无。又各以五相建立有见、有漏、有染、世间、有为、所缘诸法差别。

「修所成地」(卷六十七上):十六种修行方式。

「声闻地」(卷六十七至七十一):以五难成立无种性,辨十种声闻。引《月喻经》论证声闻人四种净妙法(具戒、具德、柔和、善法),指出比丘往信徒家要断除三种烦恼(结亲友家随烦恼、家悭随烦恼、有染心而行法施随烦恼)。解释《伐地迦经》所说的声闻人要对染净诸法善巧,应遍了知染净所依、杂染、清净三处。略说四谛法门,用摄等十三门抉择本地分律仪相应相,又以六十四门杂说境行果相。

「菩萨地」(卷七十二至八十上):本地分《发心品》、《自利利他品》都有抉择,叙述菩萨的十种发心,四种恒常随护心,九种正行,对五种有情众起邪行名无哀悯,五种无堪任性有情。《真实义品》,抉择诸法真实义,有五法三自性。五法:谓相、名、分别、真如、正智。先释辨体,再以诸门分别。三自性:一、遍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论中以释名、辨体、差别、三性与五法关系,三性与三无性,依止、作用、有无、染净等方面分别三性。《威力品》、《成熟品》、《菩提品》、《力种性品》,以五因缘说明菩萨威德不可思议,有十法行能令菩萨成熟有情,大菩提五种相(自性、功能、加行、转、还),六相略摄如来功德(圆满、无垢、不动、无等、能作有情利益事业、功能)。《布施品》,以施、戒、见、心、语、智、垢七种清净,说明菩萨惠施乃能清净。《持戒品》,抉择三聚净戒等。《菩萨功德品》,指出有十种无颠倒道能证得一百四十种不共佛法,引《解深密经》除序品外的所有内容,论证大乘境行果的理论依据,证明大乘佛教是佛所说。

「有余依地」及「无余依地」(卷八十下):有离系等十四门,回答住有余依及无余依涅盘声闻人的境界。 此分分为十三门:

一、契经体有二(文、义);

二、释经方法有五(法、等起、义、释难、次第);

三、契经文有六(名身、句身、字身、语、行相、机请);

四、契经义有十(地义、相义、作意等义、依处义、过患义、胜利义、所治义、能治义、略义、广义);

五、经教的形式有十二(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

六、等起有三(事、时、补特伽罗依处);

七、义有二(总义、别义);

八、释难有二(自设难、他设难);

九、次第有三(圆满次第、解释次第、能成次第);

十、法师十相(善于法义、能广宣说、具足无畏、言词善巧、善方便说、具足成就法随法行、威仪具足、勇猛精进、无有厌倦、具足忍力);十一、说者与听众(处五众中宣说八种言);

十二、安住听者,令住恭敬,无倒听闻;

十三、略广赞佛,谓讲经前必先称扬佛德。为说法者条件、说法时注意事项及经教知识,作为法师,如能具足通达这些道理,则能成就种种胜利。 分为白品与黑品。

白品(善法)用四偈说明,第一偈有师等八门,第二偈有智等十五门,第三偈有如来等十门,第四偈有欲等九门。

黑品(不善法)用一偈说明,有生老死等十一门。 抉择三藏众要义,一、契经事,二、毗奈耶事,三、摩怛理迦事。契经众要事义择摄,论曰:

事契经者,谓四阿笈摩:一者杂阿笈摩,二者中阿笈摩,三者长阿笈摩,四者增一阿笈摩。杂阿笈摩者,谓于是中世尊观待彼彼所化宣说,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相应,蕴、界、处相应,缘起、食、谛相应,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出入息念、学、证净等相应。

此中蕴等及其排列次序,正是这部分所阐述的内容,下面依次说明。

1.行:行即是蕴,用十一偈说明。第一偈有界等十一门,第二偈有略教等十一门,第三偈有想行等十一门,第四偈有速通等十门,第五偈有因等六门,第六偈有断支等七门,第七偈有二品等十一门,第八偈有二智等四门,第九偈有诤等七门,第十偈有无厌等八门,第十一偈有少欲等十七门。

2.处(十二处):用八偈说明。第一偈有安立等八门,第二偈有无智等十门,第三偈有道等八门,第四偈有离欲、未离欲等八门,第五偈有因同分等九门,第六偈有作缘等十二门,第七偈有上贪等十二门,第八偈有一住等十二门。

3.缘起:用四偈说明。第一偈有立等九门,第二偈有异等七门,第三偈有触缘等八门,第四偈有有灭等六门。

4.食(四食):有一偈,以安立等五门说明。

5.谛(四谛):有一偈,以如理等十二门说明。

6.界(十八界):以四偈说明。第一偈有总义等四门,第二偈有三七界等八门,第三偈有诸受自性等八门,第四偈有受生起等六门。

7.四念住:以四偈说明:第一偈有沙门等八门,第二偈有安立等九门,第三偈有先诸根等五门,第四偈有邪师等九门。

8.四正断。

9.四神足:共有半偈,以勇等五门说明。

10.五根:有一偈,以安立等四门说明。

11.五力:有一偈,以思择等六门说明。

12.七觉支:有一偈,以立等七门说明。

13.八正道:有一偈,以初内、外力等五门说明。

14.出入息念:有一偈,以障随惑等九门说明。

15.三增上学:有一偈,以尊重尸罗等五门说明。

16.证净等:有一偈,以安立等五门说明。

毗奈耶(律)事要义择摄( 卷九十九至一百上),有一偈,以利聚等十门说明。

摩怛理迦(论)事要义择摄(卷一百下),用二偈说明:第一偈指出造论释名的方法。先略序事,叙述流转、杂染二十二事,还灭清净十九事。后广辨,以异门等四门广辨其相。第二偈有聚等六门,又十八门,略述摩怛理迦所有宗要。诸门摄尽三藏众要事义,故称摄事分。

今人吕澄先生的《杂阿含经刊定记》,认为抉择契经的摩怛理迦(本母),是依《杂阿含经》的次第而造的。印顺法师有《杂阿含经论合编》,将摄事分与《杂阿含经》作了对照合刊,可知,摄事分与《杂阿含经》渊源有自。

从提要,可以发现《瑜伽师地论》五分内容的组织关系。本地分通说十七地,摄抉择分进一步抉择十七地的深奥道理。此二分是所说,使人明了诸法事理。摄释分辨明讲经方法和诸经仪则,是能说的方式。连同前二分共为所说内容及能说方法,是一般的通说。摄异门分解释诸法名义,会通各种异说。上面四分阐明所诠教法,摄事分特明能诠的三藏,显示能诠与所诠的不同。

瑜伽师地论六百六十法是什么

答佛灭度后,慈氏菩萨愍念众生邪见增盛,难入正扮滚燃法,于是从兜率天下,现身于中印度阿逾陀国,为无着菩萨说瑜伽师地论,统收万法,概括成为六百六十法,摄一切名理殆尽。此论文共有五分:一、本地分,二、摄抉择分,三、摄释分,四、摄异门分,五、摄事分。此为唯识学,除解深密厅虚经外,最重要的圣典。后天亲菩萨因为见瑜伽论文繁,乃于此论之“本地分”中,略录百法名数,使万法宗要归于指掌之中,方便后学。

无着菩萨所记弥勒菩萨所说之“瑜伽师地论”中将世出世间一切法略为六百六十法;然此六百六十为数仍太大,迥非一般人所堪受持,故天亲菩萨慈悲,乃自“瑜伽师地论”的“本地分”中撷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百法,分为五大类(五位),用以达到提纲挈领之效,备掘令一般人易于受持,是为“五位百法”。

外面讲的瑜伽,和《瑜伽师地论》有关系吗?

答《瑜伽师地论》是佛教经典,原文:Yogācāra-bhūmi-śāstra,大唐玄奘就是因为对《瑜伽师地论》有不理解,才去印度学习佛法的。瑜伽师地,意即修行者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汉传佛教以此经为弥勒所造慈氏五经之一,藏传佛教传统上认定此论的作者为无著。

瑜伽,英文:Yoga,印地语:योग。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现代瑜伽,则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核配掘改善改核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卖绝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在印度很多书店有研究现代瑜伽的书籍,以我外行的理解,瑜伽就是以古代瑜伽理论,经现代解剖医学改进的健身方式。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瑜伽师地论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蜗牛号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龙逢比干

下一篇: 张耳文言文翻译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