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蜗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小石潭记通假字,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石潭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答通假字
日光下澈,(“澈”通“彻”,意为:穿过,透过)
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年轻人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3、闻:古义:听到。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
今义:住。
一词多义
1、可:(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从:(1)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随。隶而和胡信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3、清:(1)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2)凄清,冷清清。以其做困境过清。
4、差:(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
(2)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5、见:(1)看见。下见小潭;
(2)看见,动词。明灭可见。
6、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
(2)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扩展资料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唤轮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写成。
八年级文言文全能达标小石潭记和岳阳楼记实词积累,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虚词初识,
答小石潭记
1.通假字:下见小潭(“见”通“现”,文中句意为:向下走,出现一个小潭。作jiàn讲也可以,意为看见,发现。)
2. 一词多义:
①可: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②从: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③清: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冷清,以其境过清。
④差:长短不一,参差披拂;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⑤以:因为,以其境过清;表示前一行为是后一行为的的方法或手段,“一”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动词的状语,可以不译,近岸卷石底以出。
⑥乐:以…为乐,心乐之;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见:动词,通“现”,出现,下见小潭;动词,明灭可见。
3.古今异义:
①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今常用义为“往”。
4.词语活用:
①西,向西,名词作状语。例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乐:a.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例句:心乐之;b.形容词作动词,嬉乐,余虚逗乐,似与游着相乐。
③下,a.名词作状语,向下。例句:日光下澈;b.名词作状语,在下面,下见小潭。
④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例句:斗折蛇行。
⑤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例句:斗折蛇行。
⑥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例句:其岸势犬牙差互。
⑦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例句:凄神寒骨。
⑧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例句:凄神寒骨。
⑨空:名词“空”用作“游”的状语,“在空中”。例句:皆若空游无所依。
⑩近:形容词“近”带宾语“岸”,作动词表示靠近,接近。
(11)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四面竹树环合。
三、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1. 倒装句:全石以为底。(应为“以全石为底”。译:以整块石头为底。)
2.省略句:
①(余)以其境过清。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清凉。
②日光下澈(潭水)。译:太阳光直射到潭底。
③(溪泉)斗折蛇行。译:溪水像北斗星座那样曲折,又像蛇那样爬行。
④ 坐(于)潭上。译:坐在潭边虚词的用法
四,虚词的用法
而:1.谭西南而望(表修饰,可以不译,连词) 2.乃记之而去 (表承接,连词) 乃:乃记之而去 (“于是,就”的意思竖滚燃,副词) 以:1.卷石底以出 (可不译,或译为“而”连词) 2.以其境过清 (因为) 3.全石以为底 (把) 为:1.全石以为底 (作为) 2.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成为)
岳阳楼记
一词多义
夫 1)予观备羡夫巴陵胜状 那 2)夫环而攻之 发语词,不译 3)未几,夫鼾声起 丈夫 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雄伟景象 极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尽 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此乐何极 穷尽 3)感极而悲者矣 十分 去 1)去国怀乡 离开 2)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3)委而去之 逃离,逃亡 或: 1.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2.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有人 空: 1。浊浪排空 天空 2. 长烟一空 消散 通: 1.政通人和 顺利 2 ,北通巫峡 通向
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 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 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事态 今义:天气变化) 2.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 今义:微小)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 4.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 5.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6.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
通假字
1.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 2.百废具兴(通“俱”,全,都)
晏子使楚,人琴俱亡,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治水必躬亲的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整理好的加分
答《晏子使楚》
一、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圣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嬉”,开玩笑)
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
2、古今异义
寡人反取病焉(病:古义指辱;今义为疾病)
王曰,何坐(坐:古义指犯罪,今义为坐下)
3、一词多义
使:晏子将使楚 (出使)
上使外将兵(派)
闻:楚王闻之(听说)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听见)
谓:谓左右曰(对)
太守谓谁(是)
习:齐之习辞者也(熟练)
学而时习之(复习)
固:齐人固善盗乎(固:本来)
汝心之固(顽固)
4、文言句式
何以也(倒装句。何以,即“以何”)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省略句)
5、整体感知:
《晏子使楚》这则古诗开头即点明事情的起因:晏子将使楚,楚王欲辱之,楚王的手下献计欲共同侮辱晏子。晏子到出国后,楚王及手下按计划上演一出诬齐人为盗的假戏,而机智、善变的晏子则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事实,用类推的方法进行反驳,挫败楚王的阴谋。
6、文章结构:
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起因)
楚王和手下预谋侮辱晏子(发展)
晏子反驳楚王(高潮)
楚王低头认输(结局)
晏子:机智、善辩、勇敢的政治家、外交家
7、写作技巧:
展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
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蔑,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把握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邪”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得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晏子在反驳过程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词严而又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显示了睿智的思维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十分成功
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的政治家风度,不辱使命、有理有节的外交家风度跃然纸上。楚王:趾高气扬、自作聪明、傲慢自大的神态,“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窘态表现无余
《人琴俱亡》
一、文言知识
1、 一词多义
亡:而子敬先亡(死)
亡羊补牢(丢失)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已:此已丧矣(已经)
惧其不已(停止)
已而夕阳在山(不久)
了:语时了不悲(完全)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清清楚楚)
绝:因恸绝良久(气息中止)
以为妙绝(极点)
沿溯阻绝(断)
群响毕绝(消失)
2、 文言句式
何以都不闻消息(倒装句。何以,即以何)
二、整体感知
本文写的时王子猷于王子敬深厚的兄弟之情。第一句写了弟弟子敬先亡,然后写子猷通过“都不闻消息”推断子敬已经死了,但其说话时语不悲伤,给人们留下疑团;去奔丧的途中,子猷一路不哭,更加加深疑问;待盗悼念时,通过写子猷掷琴,表现了对弟弟独特的悼念方式,结尾“月余亦卒”,使我们明白了子猷之所以对“子敬先亡不悲痛”,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全文基调低回,以不悲更突出其悲。
三、结构内容
人琴俱亡:子猷、子敬俱病笃
子敬先亡(人亡)
子猷:奔丧不哭;
取琴弹,不调掷地(琴亡);
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情感:手足情深
四、写作特色
1、人物形象刻画得很有个性,主要是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运用得恰如其分,从而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2、语言十分简洁
全文寥寥数十字,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波澜起伏,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子敬先亡、子猷问丧、子猷奔丧弹琴、子猷缺册掷琴、子猷月余亦亡的情节均展示得淋漓尽致,在情节的展示中,子猷痛悼爱弟的形象入木三分,深入人心。
而子猷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人琴俱亡”的哭喊又增添了多少凄凉,令读者唏嘘扼腕,感叹世事无常!
《小石潭记》
一、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乃记之而历答去(去:古义为离开;今义为到……去)
2、一词多义
乐:心乐之(以……为乐,有“感到”“觉得”之意)
山水之乐(乐趣)
醉能同其乐(欢乐)
道:伐竹取道(道路)
得道者多助(仁政)
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伏烂宏方法)
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以: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表承接,不翻译)
必以情(以,按照)
何以战(凭、用、靠)
以其境过清(因为)
为:为坻(成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向,对)
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
蔓:青树翠蔓(蔓:茎蔓)
不蔓不枝(蔓:牵牵连连)
3、词类活用
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心乐之(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二、整体感知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结构内容
小石潭记:发现小石潭——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特写镜头
小潭清流——形象比喻
潭中气氛——寓情于景
记录同游者
抒发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四、疑难问题:
1、如何理解文中作者所流露的“乐”和“忧”的情感?
乐与忧并不矛盾,这是柳宗元在特定背景复杂情感的流露。柳宗元在政治上失意之时,便随友人游览山水。在游小石潭时,作者被小石潭的清幽秀丽打动,于是,便产生了喜悦的情绪;但作者的情感主流是郁闷的,短暂的快乐之后,一旦看到清幽的景物,便睹物伤怀而产生“忧”的心绪。因此,“乐”与“忧”并不矛盾,它们极和谐地融入本文,使文章产生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
2、文中的“小石潭”有什么深刻的象征意义?
小石潭景色清幽,秀丽奇异,但却被世人忘却,无人欣赏,又远离尘嚣,这正象征乐作者怀才不遇、被人贬斥的处境,这也正是《永州八记》的一大风格,即用被遗弃于荒郊野外、不被人发现的美好景物象征自身处境,从而表达作者复杂的情感。
3、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作者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景、依序写景的方法组织材料。写小石潭,先写声(水声),后写形(潭中景物);写潭中景物,先写“近观”(水、石、树、鱼),后写远望(水源);最后概写环境,引发感触。
五、写作特色
1、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加以描绘
2、借景抒情
《记承天寺夜游》
一、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入:月色入户(照进)
便舍船,从口入(进去)
欲:解衣欲睡(准备)
从民欲也(愿望)
念:念无与乐者(想)
念鬼(考虑、思索)
交:水中藻荇交横(交叉)
阡陌交通(交错)
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
二、整体感知
本文是苏轼在被贬谪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这篇仅有80多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照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绪。结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更诗耐人寻味,意味无穷。
三、文章结构
月色入户——交代时间、地点、原因(记叙)
月光澄澈——比喻修辞、动静结合手法(描写)
无人赏月——表达作者复杂的心情(抒情)
借景抒情
四、有人说,本人最有深意的句子都在结尾,你能作出解释吗?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这是作者面对现实而产生的两问,但均未置答,其意不言而喻,月色常有,竹、柏常有,但像“吾两人”一样的“闲人”却不多啊!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试想,两位有远大抱负而又才华横溢的有志之士却被贬于黄州,空有一腔热血而无处施展才干,这是一种多么可悲的“闲人”,但又能据“闲人”而娱于美好景色之中,脱离尘嚣污浊,又士万幸之事,作者面对此情此景,畅想平生,感悟人世,因此有这两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更事作者多种心境的一种糅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坎坷,与友赏月的欣喜,漫步共叙的悠闲——种种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语言又凝练、含蓄、深沉、精美。
《治水必躬亲》
一、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一:长烟一空(全)
既不可执一(一端)
既:既不可执一(连词)
既克(已经)
势:势有曲直(这里指河流的形势)
其高下之势(形势)
举: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办事成功)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
二、整体感知:
文章开头,用两个“不可”,从反面强调不可偏执一端;接着引初下文,解释不可偏执一端的原因,强调治水必须观察、测量和广泛征求意见的重要性;然后用“是以……”一句,得出结论。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性,作者先用事实作论据,从正面讲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接着从反面采用假设论证的方法说明治水不躬亲、不清廉带来的结果。全文论证严密,发人深省,警策有力。
三、文章结构梳理
论点:治水必躬亲
论据:事可举——海忠介“躬亲”且清廉(正)——举例论证
事不举——好逸恶劳,计利忘义,远嫌避怨(反)——假设论证 对比论证
四、这篇短文有何现实意义?
钱泳事清代人,他写的这篇文章就狭义范围看,主要阐述了“治水必躬亲”,治水必清廉,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就广义范围看,它应具有更深远的意义,不能将看问题的角度仅停留在“治水”之事上。在当今社会也应具有普遍意义,对于现今的情形来说,“治水”可能根本不成问题,因为我们国家国力强大,经济力量雄厚,科技高度发达;但随之而来也可能晖在奔小康出现一些新问题,作为人民百姓的领导者,无论身处何职,官居何位,都应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以人民为念,以国家为念,以民族为念,能吃苦耐劳,能清廉为公,为他人树立良好榜样,从而使自己的形象更加高大,永远为人民崇敬,敬仰
小石潭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答1、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往.)
2、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闻水声(闻,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
5、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古义:大约.今义:副词. )
6 不可久居(仔碧猛居,古义:停留.今义:居住.)
一词多义
1、乐 (1)心乐之 (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似与游者相乐(逗乐)
2、可 (1)潭中鱼念桥可百许头 (大约)
(2)不可久居 (能)
3、清 (1)水尤清冽 (清澈)
(2)以其境过清 (感到凄凉)
4、从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自)
(2)隶而从者 (跟从)
5、以 (1)以其境过清 (因为)
(2)卷石底以出 (相当于而,不译,连接两个动词的词)
(3) 全石以为底 (用来)
6、而 (1)记之而去 (不译,连接两个动词的词)
(2)隶而从者 (不译,表并列关系)
(3)潭西南而望 (不译,作停顿词)
7、差 (1)参差披拂 (长短不一)
(2)其岸势犬牙差互 (交错)
8、见 (1)下见小潭 (发现)
(2)明灭可见 (看见)
9、游 (1)皆若空游无所依 (游动)
(2)同游者 (游览)
10,环 (1)鸣佩环(玉环) (2)竹树环合(环绕)
11 为(1) 全石以为底(做为)
(2)为岩(成为)
三.古今异义
1、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往.)
2、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闻水声(闻,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
5、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古义:大约.今义:副词. )
6 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今义:居住.)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名词作状语 西:向西
2、下见小潭. 名词作状语 下: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 空:在空中
4、日光下澈. 名词作状语 下:向下
5、俶尔远逝. 名词作状语 远: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 名词作状语 西南:向慧斗西南
7、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 斗:像北斗七星一样
名词作状语 蛇: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 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 使动用法 形容词作动词 凄:使…凄凉
使动用法 寒: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 使动用法 鸣: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 意动用法 形容词作动词 乐:以…为乐
12、近岸. 形容词作动词 近:靠近
13、隶而从者. 名词作动词 隶:跟着.
小石潭记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意义
答满意回答 古今异义 1.小生: 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 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 今义:前往,到某处。 3.闻: 古义:听到、听闻。(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 古义:停留。(不可久居) 今义:住。 5.可: 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今睁带御义:能愿动词,可以。 6.布: 古义:映,显现。 今义:行拆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7.许: 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数目不确定,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上下”、“光景”、“左右”。 今义:允许、准许。 8.佁(yǐ)然: 古义:呆呆的样子,愣住的样子。 今义: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9.清: 古义:凄清;冷清。 今义:清晰,清净等。 一词多义 1.可: (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从: (1)介词,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随。(隶而从者) 3.清: (1)形容词,清澈。(水尤清冽) (2)形容词,冷清。(以其境过清) 4.差: (1)形容词,长短不一。(参差披拂) (2)动词,交错。(其岸势犬牙差互) 5.见: (1)通“现”出现。(下见小潭) (2)看见,动词。(明灭可见) 6.乐: (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 (2)逗乐。(似与游者相乐) 7.以: (1)介词,因为。(以其境过清) (2)连词,而。(卷石底以出) (3)介词,用。(全石以为底) 8.而 (1)不译,表顺接关系。(乃记之而去) (2)不译,表并列关系。(隶而从者) (3)不译,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9.游 (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 (2)游览。(同游者) 10.环 (1)玉环。(如鸣佩环) (2)悉岩环绕。(竹树环合) 11.为 (1)动词,作为。(全石以为底) (2)动词,成为。(为岩)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澈:形容词作动词:直射。 5、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感到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鸣:名作动,作响。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感到快乐。 12.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从。 13 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逗乐。 通假字 下见小潭(“见”通“现”,显现,出现。)【现语文课本未标明】 特殊句式 倒装句: 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修辞手法: 1.闻水声,如鸣佩环。(比喻) 听到水声,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蜗牛号希望小石潭记通假字,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