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摘抄 > 正文

细叶萼距花怎么养

网友提问:

细叶萼距花怎么养

优质回答:

绿!虹口新增绿道盘点来了,你去过几个?,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上海虹口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细叶萼距花怎么养1

小伙伴们有没有注意到

去年虹口“变绿了”?

2021年,虹口绿道快速“生长”

累计新增绿道1845米

远超500米的年度目标

相比更“显眼”的公园和绿地

绿道依托绿带、林带、水道河网

景观道路、林荫道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

是一种具有生态保护、健康休闲

和资源利用等功能的绿色线性空间

它可能没有那么引人注目

但却是润“你”细无声哦~

接下来,小虹就带你盘点一下

2021年虹口新增的绿道吧!

北苏州路

(外白渡桥-河南路桥)

北苏州路(外白渡桥-河南路桥)的四段全长900米的绿道贯通道路沿线4个主题花园,融合沿线历史风貌与现代城市生活功能,构建“一岸四段”的和谐美景。

北苏州路原柏油路面改为弹格石拼花路面,南侧狭窄的沿河栈道拓宽至3至9米,并采用菠萝格防腐木铺装。

沿线设置了树阵和休憩设施,让市民体验花园式漫步,滨河一线美景亦尽收眼底。

广粤路

(万安路-丰镇路)

继2020年建成全长2.8公里的广粤路绿道后,2021年,虹口对广粤路(万安路-丰镇路)绿道再次升级,长度约400米。

打破围栏,建成一条贯穿路段的绿道,联系绿带和街道空间,沿绿道布置不同主题的小空间及标志性路口形象。

同时,整合原有封闭林下空间,采用特色鲜明的自由人槭“秋日梦幻”、海棠“草原之火”、花叶络石、石蒜、麦冬等,营造舒朗开阔、规整有序的景观廊道。

江杨南路

(安汾路-三门路)

新增的江杨南路(安汾路-三门路)绿道,全长555米。

将该路段原来的临时施工棚进行景观提升,以一条绿道贯穿路段,沿途打造功能性小空间,布置协调一致的座椅与景观廊架,形成与广粤路既统一又有差异的特色绿道。

整条绿道打造“秋叶彩境园”,采用银杏、无患子、三角枫、娜塔栎、羽毛枫等秋色叶树种,以及细叶萼距花、细叶美女樱、地被石竹、细茎针茅、金叶石菖蒲等地被,营造疏密有致、缤纷绚丽的林下空间。

绿道带来的不仅是绮丽风光,更是宜居生活。虹口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绿道建设作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具体实践。

下一步,区绿化市容局将围绕“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工作要求,推动包括汶水东路绿道、中山北二路延伸段绿道等建设,让居民“看得见”“走得进”更多“家门口”的绿色。

记者:陈怡

细叶萼距花怎么养2

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000个植物物种,被分类为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个物种已被确认,有258650种开花植物、16000种苔藓植物、11000种蕨类植物和8000种绿藻。

那么在350000个植物品种中,有哪些植物适合在墙上种植的呢?

根据垂直绿化位置的不同

我们可以分为室外垂直绿化和室内垂直绿化

所用的植物也有所不同

室外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有以下的原则:

●选择耐旱、抗寒性强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

●选择阳性、耐贫瘠的浅根性植物。

●选择抗风、不易倒伏、耐积水的植物种类。

●选择常绿为主,冬季能露地越冬的植物。

●尽量选择乡土植物,适当引种绿化新品种。

可选择的植物有:

龙船花

别名:英丹、仙丹花、百日红

形态:常绿灌木。花期在夏季,有红、橙、黄、白、双色等。

地区分布:原产于中国、缅甸和马来西亚。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香港、广西、海南。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地区也有。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低温。喜酸性土壤,最适合的土壤pH值为5~5.5。

龙船花

鹅掌柴

别名:鸭脚木、鹅掌木

形态:常绿灌木。

地区分布:原产大洋洲、中国广东、福建、以及南美洲等地的亚热带雨林,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现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半阳环境。宜生于土质深厚肥沃的酸性土中,稍耐瘠薄。

鹅掌柴

红背桂

别名:红紫木、紫背桂、青紫桂、东洋桂花

形态:常绿小灌木。因其叶背为红色得名。

地区分布:分布在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生长习性:不耐干旱,不甚耐寒,耐半阴,忌阳光曝晒。要求肥沃、排水好的沙壤土。

红背桂

山菅兰

形态: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0.3-0.6米,叶线形,2列基生,革质, 花序顶生,花青紫色或绿白色。浆果紫蓝色,球形,成熟时有如蓝色宝石。

地区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福建、台湾、浙江等地。

生长习性:喜半阴,或光线充足环境,喜高温多湿,越冬温度在5摄氏度以上,也不能耐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生于岛上向阳山坡地、裸岩旁及岩缝内。

山菅兰

细叶萼距花

别名:满天星、细叶雪茄花

形态:常绿小灌木,分枝多而铺散,长30-40厘米。花期为春、夏、秋,四季开花不断。

地区分布:生长在墨西哥和中南美洲。

生长习性:耐热喜高温,不耐寒。喜光,也能耐半阴,在全日照、半日照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喜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细叶萼距花

花叶假连翘

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1~3m,枝下垂或平展,茎四方,绿色至灰褐色。叶对生,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2~6cm,中部以上有粗刺,纸质,绿色。

地区分布:原产墨西哥至巴西,中国南方广为栽培,华中和华北地区多为盆栽。

生长习性:性喜高温,耐旱。全日照,喜好强光,能耐半荫。生长快,耐修剪。

花叶假连翘

花叶良姜

别名:艳山姜、彩叶姜、斑纹月桃、花叶艳山姜

形态:叶面深绿色,有金黄色富有光泽的纵斑纹,十分艳丽。夏季6~7月开花。

地区分布:原产于亚热带地区,中国和印度。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华南及东南地区,各地城市均有栽培 。

生长习性:喜高温,多湿环境,不耐寒,怕霜雪.喜阳光,又稍耐荫。

花叶良姜

朱蕉

别名:铁树(岭南杂记)

形态:朱蕉株形美观,色彩华丽高雅,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地区分布:原产地不详,今广泛栽种于亚洲温暖地区。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常见栽培。

生长习性:性喜高温多湿气候,属半荫植物,不耐旱。

朱蕉

黄金榕

别名:黄叶榕、黄心榕、金叶榕

形态:常绿小乔木。嫩叶呈金黄色,老叶则为深绿色。

地区分布: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亚洲地区,分布于中国台湾及华南地区,东南亚及澳洲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喜半阴、温暖而湿润的气候。较耐寒, 可耐短期的0℃低温,温度在25~30℃时生长较快,空气湿度在80%以上时易生出气根。喜光.但应避免强光直射。

黄金榕

变叶木

别名:洒金榕

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2米。叶面两面无毛,绿色、淡绿色、紫红色、紫红与黄色相间、黄色与绿色相间或有时在绿色叶片上散生黄色或金黄色斑点或斑纹。

地区分布:原产于亚洲马来半岛至大洋洲;现广泛栽培于热带地区。中国南部各省区常见栽培。

生长习性:喜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

变叶木

还可以选择的植物有:

黄金叶 巴西野牡丹 红桑 驳骨丹 金丝桃 马樱丹 软枝黄蝉 扶桑 双色茉莉

蚌兰 六月雪 红叶石楠 鸢尾 蔓花生 红花檵木 野牡丹 毛牡丹 平民假俭草

结缕草 百慕大 马尼拉 黑麦草 吉祥草 佛甲草 圆叶景天 胭脂景天

铺地锦竹草 马蹄莲 三叶草 栀子花 络石 紫叶小劈 南天竹 吴风草

熊掌木 金心吊兰 八角金盘 虎耳草 常春藤 千叶蓍 金脉爵床

银脉爵船 花叶蔓 胡椒木 马樱丹 窄叶十大功劳 扶芳藤 阔页山麦冬

杜鹃 翠叶竹芋 绿宝 中华常春藤 茶梅 蟛蜞菊 红花酢酱草 红叶石楠

南天竹 黄杨 红花檵木 天门冬

室内植物可选择耐阴性强的

可选择的植物有:

孔雀竹芋

别名:蓝花蕉、五色葛郁金

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植株挺拔株高可达60厘米。叶柄紫红色, 叶片薄革质,卵状椭圆形,叶面上有墨绿与白色或淡黄相间的羽状斑纹,就像孔雀尾羽毛上的图案,因而得名。叶片亦有特性:白天舒展,晚间折叠起来。

地区分布:原产于巴西,中国有引种栽培。

生长习性:喜欢半阴的环境,忌阳光直射,适应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

孔雀竹芋

彩叶芋

别名:二色芋、花叶芋

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块茎扁球形。本种叶片色泽美丽,变种极多。

地区分布: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广东、福建、台湾、云南常栽培,也有逸生的。

生长习性:喜高温、多湿和半阴环境,不耐寒。喜散射光,不宜过分强烈,烈日暴晒叶片易发生灼伤现象。

彩叶芋

豹纹竹芋

别名:豹斑竹芋、绿脉竹芋、祈祷花、白脉竹芋

形态:多年生草本,直立或匍匐状、分枝草本;株高10厘米至30厘米,节间短,多分枝,茎匍匐生长。

地区分布:原产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中国有引种栽培。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和光线明亮的环境,不耐寒,也不耐旱,怕烈日暴晒,生长期应充分浇水,以保持湿润,但土壤不宜积水,宜用疏松肥沃、排水透气性良好,并含有丰富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

豹纹竹芋

袖珍椰子

别名:矮生椰子、袖珍棕、袖珍葵、矮棕

形态:常绿小灌木。叶一般着生于枝干顶,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互生,深绿色,有光泽。长14~22厘米,宽2~3厘米,顶端两片羽叶的基部常合生为鱼尾状。叶片平展,成龄株如伞形。

地区分布:原产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分布于中美洲热带地区。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

袖珍椰子

合果芋

别名:长柄合果芋、紫梗芋、剪叶芋、丝素藤、白蝴蝶、箭叶

形态:多年生蔓性常绿草本植物。

地区分布:原产中美、南美热带雨林中。

生长习性:喜高温多湿。适应性强,生长健状, 能适应不同光照环境。 喜高温多湿和半阴环境。不耐寒,怕干旱和强光暴晒。

合果芋

豆瓣绿

别名:椒草、翡翠椒草、青叶碧玉、豆瓣如意、小家碧玉

形态:多年生肉质丛生草本,除花序轴和苞片基部外无毛。

地区分布: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及甘肃南部和西藏南部。美洲、大洋洲、非洲及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亦有分布。生于潮湿的石上或枯树上。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不耐高温,忌阳光直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

豆瓣绿

吊竹梅

别名:吊竹兰、斑叶鸭跖草、花叶竹夹菜、红莲等

形态:常绿草本,茎柔弱质脆,匍匐地面呈蔓性生长。因其叶形似竹、叶片美丽常以盆栽悬挂室内,观赏其四散柔垂的茎叶,故名之吊竹梅。

地区分布:原产墨西哥。分布福建、浙江、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常用于栽培观赏。

生长习性:吊竹梅原产地多匍匐在阴湿地上生长,怕阳光暴晒。不耐寒,怕炎热,14℃以上可正常生长。不耐旱而耐水湿,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

吊竹梅

肾蕨

形态:肾蕨是附生或土生植物。根状茎直立,被蓬松的淡棕色长钻形鳞片,下部有粗铁丝状的匍匐茎向四方横展。

地区分布:原产中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和西藏(察隅、墨脱)。广布于全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生长习性:喜温暖潮润和半阴环境,忌阳光直射。自然萌发力强,喜半荫,忌强光直射,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肥沃、透气、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生长最为良好,不耐寒、较耐旱,耐瘠薄。

肾蕨

波士顿蕨

别名:球蕨

形态:多年生草本。波士顿肾蕨叶片为羽状复叶,密生稍皱,呈淡绿色,株高约30公分。

地区分布:原产热带及亚热带,在我国台湾省有分布。

生长习性:喜欢明亮的散射光,决不能接受直射的阳光。属耐阴植物。

波士顿蕨

银脉凤尾蕨

别名:白羽凤尾蕨、白斑凤尾蕨

形态:中小型陆生蕨类,株高20~40厘米,丛生。

地区分布:产海南(崖县、南山岭)。生林下,海拔300米。也产于印度北部、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较强,稍耐旱,怕积水和强光,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钙质土壤中生长。

银脉凤尾蕨

金边富贵竹

别名:镶边竹蕉

形态:常绿灌木,茎干纤细,直立,基部分枝,高1.5米,宽40厘米。叶略呈波浪状,弯曲,披针形,长15~25厘米,叶面中脉两侧为黄色纵带。

地区分布:原产非洲西部的喀麦隆及刚果一带。

生长习性:喜高温多湿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耐修剪,夏季忌强光直射,土壤以疏松的沙壤土为好,冬季温度不低于10℃。

金边富贵竹

吊兰

别名:桂兰、葡萄兰、钓兰、树蕉瓜、浙鹤兰、倒吊兰

形态:宿根草本,叶基生,条形至条状披针形,狭长,柔韧似兰。

地区分布:原产非洲南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它适应性强,较耐旱,不甚耐寒。不择土壤,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中生长较佳。对光线的要求不严。

吊兰

绿萝

别名:魔鬼藤、黄金葛、黄金藤、桑叶

形态:高大藤本,茎攀援,节间具纵槽;多分枝,枝悬垂。幼枝鞭状,细长,粗3-4毫米,节间长15-20厘米。

地区分布:原产所罗门群岛,现广植亚洲各热带地区,中国广东、福建、上海栽培。

生长习性:属阴性植物,喜湿热的环境,忌阳光直射,喜阴。

绿萝

还可以选择的植物有:

红金钻蔓绿绒 金钻蔓绿绒(绿) 也门铁 小罗汉松 金边富贵竹 虎尾兰 凤梨 鹿角蕨 花叶冷水花 波士顿蕨 圆盖阴石蕨 钮扣蕨

鸟巢蕨 吉祥草 天门冬 沿阶草 蜘蛛抱蛋 小春羽 小蚌兰 美丽竹芋 斑纹竹芋 口红花 红掌

看完不要忘了收藏分享和关注哦~

往期回顾

◀室内装修的点睛之笔

◀带你去看2050年的城市森林

◀家里这样装修让你成为最靓的仔

细叶萼距花怎么养3

西投绿城 · 云澜谷

Hangzhou· Cloud Land

氤氲江南里,山水一半,城市一半,杭州向来有着不可忽视的存在。其独特的地域符号和强烈的文化特征背后,有向内新陈代谢的部分,更有向外恣意生长的部分。于古存变,于今求新。先锋理念结合现代性的进化意识,用积极探索的方式开启实验性的设计实践。

距西溪湿地一步之遥的云澜谷,旨在探索城市未来办公的新趋势。卓时此次同时担纲景观设计与室内整体陈设,尝试将自然引入室内环境,创造内外无别的“风景渗透”。

作为商业办公产品的范本,云澜谷践行着童寯《江南园林志》里评价好园林的三大标准,即“疏密得当、曲折尽致、眼前有景”。虽然可见的比例、手法、材料、工艺都是现代的,但是行走其间,感受到的野趣生机、隐于自然、朦胧意境却全然是东方审美里的精神内涵。

,时长01:44

临街界面 / 曲折尽致

前期开放示范区的实际景观区域为T字地形,位于建筑2号楼西北角,建筑首层边界线距离市政人行道约18m,场地室内外高差1.12m。如何结合场地的现状,利用局促的进深协调临街界面的视觉处理,是云澜谷首要解决的问题。

凭借临近西溪湿地公园的地利,以及基于项目在地性的思考,卓时设计提出“自然客厅·都市溪谷”的概念,融入适应性的生态、人文、社交、艺术等元素,使城市肌理与自然生境建立连接,打造一处集生态办公、艺术生活、商业集合为一体的综合型开放式的共享场所。

在密斯·凡·德·罗的建筑理论里,空间是流动的,自然推论,视觉、感受、情境也是流动的。这种不可描摹又意犹未尽的“流动”意识,与东方的生动意境不谋而合。于是现有的场地,被置入两片矮墙,错位的布局通过曲折路径相串联,使18m的短距离出现迂回往复的节奏韵律,步移景异,建构一种流动的、音乐性的景观空间。

野趣自然 / 植物策略,寻诗引句

于市政人行道一侧,两道娜塔栎树以阵列的姿态,阻隔街区的嘈杂声响和混乱视线,结合片墙的指引,形成一定秩序的序列,强调主入口的所在,同时欢迎访客拾级而上。娜塔栎树为落叶乔木,契合杭州的四时交替,塔状树冠互相伸展,生成簇拥的顶界面,给仪式通道以树荫,给地面、墙面以斑驳树影。

有别于城市花园人工几何式修剪,云澜谷呈现的是另一种野趣的自然性生态,细叶萼距花、无尽夏、百子莲、肾蕨、细茎针茅、鸢尾等近身类地被植物,迎风摇曳、高低错落、自由生长。任何场地对植物都存在特殊的“个体记忆”,由抵触、接纳、而后相熟,磨合出彼此相适应的“相处之道”,这也是植物演变、进化的过程。

“芦花瑟瑟满洲白,花飞欲吞云梦泽。……休论往事作天游,斜照晚波归桨拍。”

“寻诗引句”素来为文人雅士们所热衷,在项目不经意的细部里,卓时引用康有为吟咏西溪湿地盛景的诗句,阴刻于踏步之上。前一句和后一句间隔着一定的物理距离,访客在行进的过程中,也是好奇的“寻诗”之旅,为云澜谷赋予了具有场地文化属性的浪漫情怀和诗意氛围。

之间 / 灰空间,疏朗得当

及至内景,左右景观镜水面相互连通,构成5m宽“桥”的意象,由室外到达室内。水景成为景观与建筑物的软化界面,同时水中的倒影可以使建筑与景观更好地融为一体,消解不同界面的硬边界。于第二处片景墙内,“不系之舟”的形象转化为石料加工而成具有雕塑感的流水口,涓涓活水给静谧的自然景观注入了灵动的活力。

建筑学语境中,“之间”被用来形容中间地带,通常由两个对比鲜明的空间元素构成,譬如内部与外部,公共与私人,或物质与非物质本身。这种“灰空间”体现于方案前期2号楼建筑幕墙的内退建议,“凹陷”的空间可以减轻由于明确的内外分离而造成情感上的疏远,同时使建筑、景观、室内产生三位一体的有效联动。

1号楼与2号楼之间,作为公共的户外空间,景观尝试探索更多的可能性,顺着地面铺贴的分缝,起伏出可小坐的休憩区域,犹如地面生长而出的坐台与植物相并合,“疏朗得当”的立体空间使场地更具有整体性和有机性,鼓励访客主动的积极参与,实现景观与人的趣味互动。

拾忆庭 / 无用空间,室内景观化

室内中庭做主题性设计,提出“室内风景”的概念,建议室外景观延续至室内,形成室内外的元素统一。从而创造了一种迥异于常规的“无用空间”,舍掉洽谈功能的桌椅,取而代之的是连贯的内院造景,并命名为“拾忆庭”。

穿梭于石林间,或静立,或小坐,以至于能够停留片刻,于此拾取记忆的片段,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同时“拾忆庭”由5组高下枝点的树和6块匠心独具的石头组成,二者相加为“拾壹”,也巧合地呼应着主题。“朴拙”的卧石、立石作为“自然客厅”的主题引线,从选材到不同肌理面的加工处理,以及最终现场的落位安装、角度摆放,无不体现出“极致精神”的追求。

所谓的“无用空间”并非“无用”,而是尝试阶段性的“空置”,试图重新构筑一种交流、分享和互动的包容机制。而“拾忆庭”地面因石材加工而成的高反光的“水”由室外流入到了室内,“无形的水意”灵感来自于京都的琉璃光院,其室内未置一物,通过桌台高光的漆面,引室外自然于室内,真实地反应了室外的四季变化,使室内外形成视觉上的巧妙连接。

诗酒花茶 / 眼前有景,自然生活

东方园林讲究“巧于因借”,由窗外望去,入口景观分明在目,锦簇的德国鸢尾开得浓烈,流水淙淙,也可欣赏流水跃入景池的动人姿态。室外1.5m高的矮墙恰如其分的遮挡了投射进来的视线,保证室内的私密性。软装陈设满足诗酒花茶等不同主题的空间功能,但置身于此,“眼前有景”自然造就了心中的“沟壑”,能使宾客沉浸式地体验闲适的自然生活。

云澜谷的设计旨于室内外融为一体的完整呈现,曲折往复,步移景异,展示了一幅幅动态的景象,而“拾忆庭”则以静态的方式藏于室内中庭。动静之间,行走与静立、看与被看、模糊的边界与清晰的轮廓形成彼此转换的关联体,以一种独特的情境视觉结构方式,构成相互“渗透的风景”。

于云澜谷的设计构思里,“渗透的风景”不仅只是单纯的内外空间、视线、气韵的流动,也囊括了人、植物、建筑、城市参与自然的可能,由初期因社会发展需要而紧张的孤立关系,转变为场地尊重、有机协调、人为退让,从而实现共享、共生、共存的可持续性生态模式与理想建构的实践方式。

拾忆庭造园丨树

拾忆庭造园丨石

项目名称丨西投绿城·杭州云澜谷

项目类型丨商业/商务办公

项目业主丨绿城中国

业主团队丨叶恒、谢耳又、李伟、戴琴、张群惠、余冰、王彪

项目地点丨浙江杭州

设计竣工丨2022.03

设计面积丨展示区1980㎡

设计指导丨袁笑雨

景观设计丨ZSD卓时设计

设计团队丨余玉俊、王立诚、何家滨、王丽丽、余凡、方振涛、黄莹、李圆圆、章锴

拾忆庭及室内陈设丨ZSD卓时设计

设计团队丨武彦、朱培琳、郑闽鹏

建筑设计丨gad

硬装设计丨万境设计

项目摄影丨XF Photography、傑意建筑摄影

项目撰文丨无远文字/月球

特殊致谢丨胡晓楠、叶钊、张玲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养过花的土怎么用

下一篇: 罗汉虫长寿花怎么养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