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摘抄 > 正文

青岛红岛花蛤怎么养

网友提问:

青岛红岛花蛤怎么养

优质回答:

明天开海! 红岛最全赶海秘籍拿走不谢,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青岛新闻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青岛红岛花蛤怎么养1

青岛新闻网8月31日讯 为期3个月的伏季休渔期将于明天正式结束!渔民们目前整装待发,一大波海鲜正在来袭,您准备好了吗?快来看“红岛最全海鲜秘籍”。

吃海鲜为何选红岛?

红岛街道地处胶州湾北岸,三面环海,海岸线35.2公里,面积28.7平方公里,人口3.8万,拥有渔船1053条(总马力22627千瓦)、浅海滩涂10万余亩,以水产业为支柱产业。红岛海岸线漫长且近海物产丰富,海域水质优良,微生物丰富,极其适合海产品的生产,产出的红岛海鲜以肉肥、味美、质优享誉海内外,尤以红岛蛤蜊最富盛名。

来红岛不能错过哪些海鲜?

渔家宴是红岛一大美食特色,以红岛蛤蜊为代表的当地小海鲜个大味美,有“天下第一鲜”的美誉。每年开海以后,蛤蜊、海螺、八带、琵琶虾等当地小海鲜量大了起来,梭子蟹、海捕对虾等高端海鲜也陆续上市。

据统计,红岛小海鲜种类不下上百种,仅蛤蜊品种就达到了10多种,除了我们所熟悉的红岛杂色蛤以外,还有毛蛤、冒子头蛤、抱鸽头蛤、象拔蚌蛤、双咀蛤、兰蛤等品种。此外,胶州湾海域不仅盛产牡蛎、虾虎、蟹子、海螺以及各种鱼类等青岛市民常见的海鲜,还有像泥蚂、海沙子、末货、蚝艮、金蛤蜊、吧嗒虾、海翘等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特色小海产,绝对是寻鲜不可错过的!

红岛海鲜去哪买?

红岛中心渔港码头在青岛有句玩笑话叫:“红岛的嘎啦一挖一麻袋”,说的就是红岛盛产蛤蜊,所以红岛码头素来是蛤蜊的主要交易码头,这里的渔民一般早上4点出海,由于销售较快,市民最好上午9点左右前去购买。

社区农贸市场红岛东大洋、西大洋、肖家、殷家等社区的农贸市场都有出售红岛当地特色海鲜。其中,蛤蜊、海螺、八带、虾虎、蛎虾较多,新鲜实惠,可放心采购。

红岛大集红岛大集是红岛海鲜的汇聚地,农历每月逢五、逢十是晓阳集,逢四、逢九是西大洋集,逢二、逢七是肖家集,逢一、逢六是宿流集,这些集市是红岛当地渔民传统购物方式,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同时,以红岛各类小海鲜为原料制作的红岛特色海产品,风味独特,种类齐全,品质优良,是馈赠亲朋好友的旅游佳品,在红岛大集上都能买得到。

红岛海鲜怎么吃?

对于海鲜的吃法,红岛人一向喜欢以“清水煮”的方式,俗称炸(zha),这对于海鲜的新鲜度要求是极高的,可以极大地保留海鲜最原始、最鲜美的味道。除此之外,红岛当地人也在不断探索海鲜新做法,当地渔家乐饭店不断挖掘果蔬、野菜与海鲜的搭配,极大地发挥海鲜的包容性和融合度,不断推出新菜品。

红岛海鲜去哪吃?

目前,红岛街道辖区内有特色饭店已经发展到200余家,仅统一规范、统一挂牌的渔家乐饭店就是60余家。红岛街道不仅评选出了一批以红岛海鲜城、韩家民俗大酒店、食府、逸海小院为代表的特色饭店,还评选出最具红岛特色的十大海鲜菜,像特色海鲜火锅、海菜蛤蜊饼、鲈鱼展翅、特色海肠、富贵蛤蜊鸡、小鱼虾烧肉、墨鱼炖黄姑、海葵烧牛肉、海鲜疙瘩汤、末货虾酱均榜上有名。

海鲜怎么选?

螃蟹

挑:蟹肉肥美、营养丰富,常吃的螃蟹一般都是梭子蟹和赤甲红。

挑选好的蟹子是有讲究的:公母,公的腹部是三角形而母的是半圆形的,这是最简单的辨别方法。喜欢吃膏就选母的,喜欢鲜甜蟹肉的就选公的;看背部,蟹壳呈褐色或紫色,且坚硬,纹理清晰有光泽的为佳;看活力,可以将其翻过来,能迅速翻身说明非常健康,如果不能翻身说明生命力不强;看腹壳的软硬,用大拇指去挤压,硬的说明肉质肥厚;看蟹足,蟹足和躯体连接紧密,提起蟹体时蟹足坚硬,不松弛下垂的最肥满;掂重量,如果两个相同大小的,用手掂量一下,哪个重哪个肉就多了。

爬虾

挑:看它在水中的游泳速度和频率,速度越快频率越高,说明越鲜活;捏爬虾的头,越硬越好;看其腹部的鳃,鳃越白说明越新鲜;看重量,同样大小重量越大越好。

辨别公母:母虾腹部靠近头颈的位置有三条乳白色的横线,透过灯光可以看见母虾背部中间有一条明显的实线,这是红红的虾子映衬出来的颜色,而公虾通体一种颜色。

海虾

挑:买虾时要特别注意辨别新鲜程度。

新鲜的虾呈青白色(雌虾)或蛋黄色(雄虾),除此之外还有:养在水里的活虾,用网子去捞时游的越快的越强健越新鲜;看色泽,虾壳硬,有光泽的是肉质比较鲜美的;看壳与肌肉之间紧密程度,鲜虾这两者之间是非常紧实的,不易用手剥开,但如果是久置的虾很容易用手就会剥开了;静静观察,鲜虾会时不时有气泡吐出,说明有正常的生命呼吸;闻味道,虾有一种腥味,越腥说明越新鲜,但不是腐烂的霉味,如果已经产生异味,就不新鲜了。

鱿鱼

挑:选鱿鱼记住三大挑选原则,看体型、体表和肉质。看体型,质量好的鱿鱼一般体型完整坚实,不易扯断;看体表,好的鱿鱼体表面略现白霜;看肉质,鱿鱼肉肥厚,呈粉红色半透明的就是好鱿鱼。

扇贝

挑:选扇贝的时候一般选外壳颜色比较一致,并且有光泽、大小均匀的扇贝。

如果扇贝养在水中,新鲜的贝壳会一张一合活动;如果扇贝没在水中,可以用手拍一下壳,贝壳马上闭合,就证明扇贝是活的。在繁殖季节,还可以辨别扇贝公母。公扇贝有乳白色、月牙形的膏,母扇贝则是橘红色、月牙形的黄儿。口感上有啥不一样呢?老渔民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公扇贝就象是猪身上的瘦肉,而母扇贝则象肥肉。

鱼::

挑:鱼是否新鲜关键是看鱼的体表和鱼鳃。

看鱼眼睛,眼膜健全、透明清亮的是鲜鱼,不新鲜的鱼一般眼膜有血丝,眼珠不突出;摸鱼身,新鲜的海鱼体表没有伤痕,不畸形,没有不明粘液;鳞片紧实,鱼肚不破。掀开鱼鳃看一看,新鲜鱼的鳃是鲜红的,若鳃已发白、有许多黏液,说明鱼已经死很久了;看鱼腹,腹部没有异常突起的是新鲜的;挤压鱼肉,挤压后鱼肉凹陷迟迟不反弹的说明不新鲜;闻味道,鱼确实有鱼腥味,但鱼臭掉的味道却和腥味明显不一样,仔细闻一闻吧。

海蜇皮

挑:看颜色,优质的海蜇皮呈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感,无红斑、红衣和泥沙。

观肉质,质量好的海蜇,皮薄、张大、色白而且质坚韧不脆裂;闻味道,用盐和矾经传统工艺加工后的海蜇气味独特,无腥臭;看个头,海蜇头以个大、浅黄色、水分大、脆嫩、泥沙少为上品;尝口味,将海蜇放入口中咀嚼,有嚼劲、能发出“咯咯”声的是上等的,而吃起来像塑料的是不好的。

吃海鲜需要注意:适量而止,短时间摄入过量的海鲜,会引起拉肚子。过敏者、肠胃不好者要少吃或不吃,因为海鲜大部分都是寒性食物。少生吃,虽然有的海鲜可以生吃,并且营养丰富,但是潜藏细菌寄生虫卵也多。蘸醋吃,吃海鲜的时候尽量选择蘸点醋或者姜末等其他可以杀菌的调料一起吃,防止过敏或者拉肚子哟。不能与水果和茶共吃,不然会有呕吐腹痛等症状,喝茶还会长结石。真的想吃的话,可以间隔两小时以上再吃。(青岛新闻网记者 徐恺 图片来自青岛高新区)

青岛红岛花蛤怎么养2

文/图 半岛客户端记者 崔璞 韩小伟

每年春天,约3000粒才够一斤重的蛤蜊苗被播撒到滩涂之上;差不多一年之后,当它们生长到八九十粒达到一斤重的时候,会陆续被捕捞上岸;等待在码头的商贩甚至为了抢到它们而拼智力、拼体力,随后送上餐桌。这就是红岛蛤蜊,作为青岛农产品的一张闪亮名片,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青岛、了解青岛。

供不应求,商贩码头“抢货”

半岛记者日前来到红岛街道东大洋码头,见到了一幅热闹场面。吊车将渔船上一兜又一兜的蛤蜊吊上码头,或者直接吊进码头上停靠的货车里。蛤蜊被装进货车里,工人用铁锨摊平,然后用棉被似的帘子遮盖住蛤蜊。据工人介绍,蛤蜊受不了在太阳下暴晒,盖上“被子”能够保湿。

整个过程中渔民很放松,只要把蛤蜊顺利交给商贩就可以。相比之下,商贩们往往很忙碌,他们要盯着吊车上连接网兜的秤,将数字记录下来。“渔民捕捞之前,往往已经拿到了‘订单’。”在码头上,东大洋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带着任务的渔民驾船赶往养殖区域,捕捞完既定重量的蛤蜊,在上午八九点钟回到码头,然后将蛤蜊交给等待着的商贩。

在交货的时候,码头最为热闹。不少时候,蛤蜊产量满足不了所有商贩的要求。因为这种蛤蜊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很大,“商贩都是定了多少斤就要拿到多少斤,差个十斤八斤都不行。”工作人员说,为了拿到足够的蛤蜊,商贩们看到渔船靠岸,会立即冲过去,用手画个圈,就“定”下了几大网兜蛤蜊;这时候不争抢,就可能拿不到足够的货物,有时候商贩之间画圈有了交集,就要拼智力去争取、拼体力把货物装进自家车里。

除了商贩,还有不少市民也喜欢到码头购买。驱车来买蛤蜊的王先生家住市区,他这次来码头买上100斤,带回去跟亲朋好友分着吃,新鲜、便宜又放心。

形成产业,工业年产值20亿

实际上,直接从码头购买的蛤蜊不能立即烹饪食用,还需要多个环节。“这些买走大部分蛤蜊的商贩,要对蛤蜊进行吐沙、清洗、分拣等多个环节。”工作人员说。

别看红岛蛤蜊个头不大,它已经形成一个很大的产业链。红岛是青岛著名的贝类养殖基地,2017年红岛蛤蜊养殖面积达到两万三千多亩,年产量六万余吨,从业人数2600余人。以东大洋社区为例,全社区4100余人中有渔民500余名,主要以海洋捕捞、养殖、加工、销售为主,其中,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以蛤蜊为主的贝类。

据红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任强介绍,随着红岛蛤蜊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高,蛤蜊相关特色经济蓬勃发展,比如渔家宴,以蛤蜊为主材可以做出数十种美味。同时蛤蜊育苗、仓储、物流、加工等也逐渐形成规模。近年来,红岛街道积极推进养殖、加工、销售、运输、餐饮、旅游全产业链的开发,截至目前共有养殖加工企业260余家,2017年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带动旅游收入2亿多元,实现了小蛤蜊带动大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4年起,红岛街道主导举办蛤蜊节,通过节会探索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十余年来蛤蜊节也成为岛城人喜爱的旅游节会之一,游客到红岛挖蛤蜊、吃蛤蜊,体验渔家生活,这不仅是青岛一年一度的民俗文化活动,更成为红岛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长故事,多管齐下促品质

小蛤蜊创造数十亿产值,根源是超群的品质。

红岛地处胶州湾东北部,周边海域水质优良,特殊的泥质滩涂富含有机物质和微生物,水流、水量等也特别适合蛤蜊生长,因此,红岛蛤蜊生长周期较短(通常在一年半左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就了其独特的口味:皮薄、肉嫩、味道鲜美。

据悉,多年来红岛街道注重蛤蜊养殖品质化、品牌化,并通过合理规划、歇滩轮养等方式改善胶州湾水质,同时大力推行岸线综合整治。通过海湾治理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蛤蜊品质不断提升。

蛤蜊的“风光”,背后是独特的成长故事。东大洋社区渔民王雪元今年33岁,他有着约300亩滩涂。每当三四月份,他就从南方购买蛤蜊苗种。这些苗种个头很小,2500到3000粒才有1斤重,但价格不低,往往是“一分钱数粒”。带着苗种,王雪元和工人们驾船赶到养殖区域,将其“播种”下去。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他们要密切关注着蛤蜊的长势。当它们达到一定的个头,一般是八九十粒蛤蜊达到1斤重,也就是“从三千分之一长到近百分之一”,渔民开始了陆陆续续的捕捞:使用特制的渔网,这种渔具像是笼子,上面还竖起一些铁钩子,用渔船拖着,将蛤蜊“划拉”进网里。

因为播种的时间不同,成长期从一年到更长时间都有,收获的时间也不同,红岛蛤蜊全年都有收获,因此它们全年下来一直是岛城市民餐桌上的美食。

■背后

红岛蛤蜊,它是胶州湾蛤蜊

红岛蛤蜊是胶州湾蛤蜊的一种。壳薄、肉质肥美、汤汁浓鲜、口味独特上乘,人称“百味之冠”,这是人们对胶州湾蛤蜊的评价。

据当地渔民回忆,胶州湾内很早就有蛤蜊,但面积和产量是通过自然繁殖逐年多起来的。据《崂山县志》记载,自1964年开始,崂山县红岛公社封滩养殖蛤蜊2000余亩,当年起即向国家交售,其中部分供外贸单位出口。

胶州湾蛤蜊生产海域位于胶州湾北部,因潮汐、河流、底质等因素,使得该海域更加肥腴,同时滩涂广阔,多为泥沙底质。此外,此海域浮游植物丰富,可谓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胶州湾蛤蜊的优秀品质。胶州湾蛤蜊成品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与铁、钙、磷、硒、锌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属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而且所含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59.18。

胶州湾蛤蜊的苗种,一部分来自本保护区自然生优质苗,其他来自福建、浙江亲体优良、技术规范的正规育苗公司。整个海域规划分片,轮番放苗,优化蛤蜊的生活环境,以提高肥满度、营养含量等指标。工作人员在泥含量过高的海区撒沙,营造适宜的底质环境;建立生产日志、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生物体抽样检测,监控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形成生产记录,包括苗种来源、放苗时间与密度、各期生长速度、病害发生及治疗用药情况、各期水质检测、生物体检测结果、收获日期规格等。

2010年4月,胶州湾蛤蜊获批成为国家农业部准予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也是青岛市第一个水产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青岛红岛花蛤怎么养3

小蛤蜊做出大产业

红岛蛤蜊年产值20亿元 走上产业化、品牌化发展道路

“吃蛤蜊喝啤酒”,说起美食,蛤蜊已经成为青岛的代名词。胶州湾蛤蜊是国家农业部准予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山东省青岛市第一个水产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岛作为胶州湾蛤蜊主产地之一,随着蛤蜊节的连年举办,红岛蛤蜊更是被人们熟知。随着天气转暖,蛤蜊大量上市,每年的4月到10月期间,红岛码头便会呈现蛤蜊繁忙交易的场景。

现场:

蛤蜊一上岸即遭“疯抢”

上午9时30分,红岛西大洋南码头,前来进货的大货车络绎不绝。岸边的空位已被车辆占满,商贩们站在岸边,焦急地等待着渔船回港。10时许,满载蛤蜊的渔船陆续靠岸,码头上一时间热闹起来。

“上岸前,蛤蜊已经提前预订了,现场根本买不到。”一名商贩说。渔船上的蛤蜊已经装好网兜,船工将吊钩固定在网兜上,随着吊臂的缓慢移动,成兜的蛤蜊离开渔船,经过在海水中反复冲洗,再转移到货车上。商贩爬上车斗,用力扯动网兜,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蛤蜊应声“流”了出来,在车斗内堆起“小山”。

随着蛤蜊上岸,等候多时的商贩一下子聚拢过来。“往这里装,多装一点!”“好了,好了,给我留一些!”一时间,铁锨声、叫喊声夹杂在一起,短短十几分钟,满满一网兜蛤蜊被瓜分完毕,一些来得稍晚的商贩只有惋惜的份。“蛤蜊每天的捕捞量,取决于头一天的预订量。”养殖户赵正庆说。

每年3月份开始,随着天气转暖,蛤蜊逐渐增肥。进入4月份,开始陆续大量上市,五一前后进入交易高峰。过了10月份,随着气温下降,蛤蜊的肥度开始降低,交易量就会逐渐减少。“目前,红岛街道共有水产养殖户157家,日产量约50万斤。”红岛街道办工作人员说。

近几年,红岛街道注重蛤蜊养殖品质化、品牌化,并通过合理规划、歇滩轮养等方式改善胶州湾水质,同时大力推行岸线综合整治。通过海湾治理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蛤蜊品质不断提升。

发展:

蛤蜊深加工走出国门

胶州湾内很早就有蛤蜊,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多。据《崂山县志》记载,自1964年开始,崂山县红岛公社封滩养殖蛤蜊2000余亩,当年起即向国家交售,其中部分供外贸单位出口。

红岛蛤蜊的商业养殖可以追溯到1986年,自1998年以后养殖户开始多起来,以养殖、捕捞、销售为一体的蛤蜊养殖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以西大洋社区为例,当时社区4274位居民中,有近1000人从事蛤蜊养殖产业。

20世纪90年代,红岛蛤蜊的产量逐年增长,同时外地蛤蜊也大量进入青岛市场,只靠现货销售已远远跟不上产量的增长。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介下,红岛蛤蜊深加工产业蓬勃发展,打破了蛤蜊新鲜存放的瓶颈,开始远销国内外。当时,蛤蜊加工企业和作坊曾一度达到30多家。

最初的作坊对蛤蜊简单加工,基本靠人工完成,生产效率较低。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对蛤蜊的加工技术和产品品种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许多加工作坊纷纷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规模较大、技术更为先进的企业。

如今,走进红岛当地的水产公司,蛤蜊自动去皮机代替人工,扒好的蛤蜊肉经过自动清洗后再进行包装,这样的场景可不止一家公司。“目前蛤蜊的生产加工企业多采用机器加工,加工速度更快、质量更高、用人更少。”红岛街道办工作人员说,甚至不少公司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开始网上销售。

提升:

节会为媒 带动旅游发展

2004年,首届青岛红岛蛤蜊节举办,自此红岛蛤蜊搭上了旅游的便车。红岛街道办通过节会探索蛤蜊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吸引游客到红岛挖蛤蜊、吃蛤蜊,体验渔家生活,这不仅是青岛一年一度的民俗文化活动,更成为红岛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今,蛤蜊节成为岛城市民所熟知的重要旅游节会之一,给当地带来巨大的人气和创收。据统计,2019年第十六届蛤蜊节期间,红岛街道五大景区6天共接待游客12.5万人,带动了餐饮、包装、电商等蛤蜊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形成了集蛤蜊捕捞、养殖、加工、休闲于一体的蛤蜊产业链条。

近年来,红岛街道不断加大旅游投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环境,优化交通网络,同时加大对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业的监管力度,规范经营秩序,提升服务质量,街道旅游软硬条件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随着红岛蛤蜊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高,与蛤蜊相关的特色经济也发展起来,如渔家宴,以蛤蜊为主材可以做出数十种美味。同时蛤蜊育苗、仓储、物流、加工等逐渐形成规模。期间,街道积极推进养殖、加工、销售、运输、餐饮、旅游全产业链的开发,截至目前共有养殖加工企业200余家,2018年实现产值20亿元,带动旅游收入2亿多元,实现了小蛤蜊带动大产业。

新闻延伸

胶州湾蛤蜊叫响全国

“胶州湾蛤蜊”生产海域位于胶州湾北部湾底,因潮汐、河流、底质等因素,使得该海域浮游植物、营养盐丰富,水温、盐度、PH值均较为适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胶州湾蛤蜊的优秀品质。品种上,有菲律宾杂色蛤、毛蛤、冒子头蛤、抱鸽头蛤、象拔蚌蛤、双咀蛤、刀鲜蛤、滑蛤、蛏子、兰蛤等十多种。

2010年,农业部向城阳颁发了“胶州湾蛤蜊地理标志保护登记证书”,使得“胶州湾蛤蜊”成为青岛市唯一的水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城阳产“胶蛤”正式受到国家保护,外地蛤蜊不能随便“傍”红岛蛤蜊。胶州湾蛤蜊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青岛市城阳区5个街道,包括红岛街道、河套街道、流亭街道、上马街道、棘洪滩街道,共111个社区。青岛市民所熟知的红岛蛤蜊、双埠蛤蜊都包含在内,这意味着,除了上述地域外,今后其他地方的蛤蜊都不得称“胶州湾蛤蜊”。

在2011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胶州湾蛤蜊品牌价值被评估为13.52亿元,这对胶州湾蛤蜊的开发利用和维权保护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如今,胶州湾蛤蜊生产海域达7.5万亩(红岛2万亩),一年的产量可达十几万吨 (红岛4.45万吨),产品外销韩、日、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零售市场方面,除了岛城外,主要销往山东周边等地,长年畅销不衰。 (记者 王涛 通讯员 矫波)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多肉的石花怎么养

下一篇: 沙漠玫瑰花冬季怎么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