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全国坠子第一名?

1、赵铮

  赵铮(1925、3月—2006、12月),女,原名赵淑君,赵沨(详见前文)胞妹。祖籍今项城市范集乡小王庄,出生于开封,就读于河南省立开封艺术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51年春节,河南籍诗人徐玉诺看过赵铮演出的河南坠子《摘棉花》后,找到她说:“赵铮,你唱的坠子,听起来像乔清秀的唱调,可又不是,你把它改动了、丰富了,这就对了。不能停留在学谁像谁,那是继承。要有发展就要有自己的创造,要走自己的路。”

在徐玉诺的点拨下,赵铮对《摘棉花》进行了反复揣摩,进行了创新。赵铮是国家一级演员,河南赵派坠子宗师,享受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曾任河南省第一、第六届委员,民盟河南省委七届委员,民盟河南省文艺界支部主任委员、民盟河南省妇女委员会第六至八届主任,第四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曲艺家协会河南坠子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2、刘宗琴

  刘宗琴是登封大冶镇人,12岁拜河南坠子艺人刘魁为师,学会了几部大书。14岁独闯江湖,在西安、宝鸡站棚演唱,崭露头角。西安的刘喜禄,又教会她《响马传》、《西凉国找父》等长篇书目,1946年她重返河南。刘宗琴用“中路河南坠子”、“乔派河南坠子”、“河洛大鼓”三种不同风格的唱腔巧妙融会,把谢恼、羞、烦、躁、刁、恶、毒的复杂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刘宗琴的书迷遍布城乡。有一次在密县(今新密市)一村庄演出,邻村十几里外的农民手举火把陆续拥向书场。拥挤中一姓丁的老人不慎失足跌进山沟腿骨摔折,村民忙找来门板要送他去医院,老人说:“不去医院,我要听刘宗琴说书。”众人只得把他抬进书场。耳听坠琴高奏,简板连击,刘宗琴粗犷豪放的演唱,丁老汉早忘了疼痛,直到书尽散场,他才去了医院。

3、乔清秀

  乔清秀(1910~1944)中国河南坠子艺人,河南坠子北路调的创始人之一。原名袁金秀。河南内黄人。是河南坠子北路调创始人之一,以吐字俏利、旋律悠扬的“巧口”着称。她幼时接受多种民间戏曲和说唱艺术的熏陶,拜乔利元为师,学唱河南坠子的短段曲目。

  金秀随乔利元学艺,尽显天分,对坠子的热爱也日渐加深。“大姐可要强,不吃不喝也得把曲儿唱好,免得别人瞧不起。”乔清秀的一个妹妹阮秀娇评价她说。乔利元原是梨花大鼓艺人,后改唱坠子,故其腔调中仍带有明显的梨花大鼓味儿。金秀就在这样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的条件,精心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养生馆年终活动方案? 养生会所团建活动方案?

下一篇: 创业计划书的财务预算怎么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