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西安风俗习惯有什么?

生日

家中成员生日,全家吃面条,称“长寿面”。今更重视儿童生日,添衣物,送玩具,备办生日蛋糕、生日烛。小朋友亦携礼品来庆贺,主家则以蛋糕糖果分送幼儿园小伙伴。

做寿

老人做寿,外甥与女婿都要送厚礼,其中必有长寿面、寿桃、寿糕、红烛。昔时富贵人家,寿桃高达一米多,上插米塑戏曲人物,配以寿屏、寿嶂。寿堂上,礼品列陈,红烛高烧,敬过祖宗神祗,晚辈按辈份跪拜祝寿,送上寿面,寿翁寿婆分“寿钱”。而后亲友前来祝寿。

送五福

永嘉楠溪江两岸有送五福祝寿之俗。“五福”即在布上绣上五只蝙蝠,以蝠谐福,称为“五福拜寿”、五幅系指长寿、富有、康宁、积德、善终。

吃五豆

吃五豆是西安关中地区的民间习俗。腊月初五,将大豆、小豆、绿豆、红豆、黑豆(缺少的可用其他豆子或别物代替)等 5 种豆子放入锅中煮熟,全家人食用,但不能吃完,必须要吃后有余。以此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吉庆有余。吃五豆在冬至过后,此时昼渐长、夜渐短。因此吃五豆还带有节令性变化的含义。吃五豆的风俗至今在农村尚流行。

做百日

做百日是西安关中地区习俗,分为新生儿百日和亡人百日。新生儿百日是为时满百天的婴儿举行庆贺祝福的礼仪,也叫庆百日。亡人百日是在逝者死亡满百天时举行的悼念仪式。在此之前,蒙丧之家有七七四十九天的衰悼时间,每七日祭吊一次。届时儿女都要在死者坟前和家里的神位、灵屋前进行烧香、焚纸、拾魂等仪式。百日这天,死者的主要亲友和邻里都要前来参加祭祀活动,并将放在神位前的灵屋拿到坟前烧化。蒙丧家这天要宴请宾客,以示谢忱。做百日之后,死者家属即转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饮食习惯(四川,大连,西安)

大连的饮食习惯,与四川稍稍接近,而西安虽然离成都近,但饮食习惯却相差很大,仅主食一项就大不相同,成都以大米为主,而西安以面食为主。

陕西省风俗习惯有哪些?

陕西风俗:
1、春节习俗:陕西人一进腊月,就忙和起来了: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2、二月二龙抬头:陕西西安地区这一天,一般是外婆(舅家)给外甥(女)送爆米花及饽饽馍。妈妈会前一天炒好齐子豆,准备给家里人。齐子豆是用油、水和面,然后切成小的立方体,再用油炒了。有的地方会把花生和齐子豆一齐炒。

3、陕西民歌:陕西民歌是历代汉族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在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地相互影响、融合创造、发展、流传下来的。一般可以根据地域及艺术特点将陕西民歌分为陕北民歌、陕南民歌和关中民歌。各种地区的民歌或豪放奔放,或婉转柔美,构成了陕西丰富的汉族民间艺术。陕西民歌的代表,紫阳民歌、蒲城民歌、陕北民歌、镇巴民歌等均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陕西十大怪:是指陕西中部的关中地区(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等市)出现的十种奇特民俗习惯。
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
辣子一道菜
碗盆难分开
手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
不坐椅蹲起来
睡觉枕石块
秦腔不唱吼起来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义乌购物旅游区(义乌小商品旅游购物中心)

下一篇: 重庆乡村旅游景区(重庆乡村旅游项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