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新石器旧石器统称?

人类的早期曾经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原始社会,随后才进入了文明时代。在考古学上,将原始社会称为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将旧石器时代称为“蒙昧时代”,将新石器时代称为“野蛮时代”。简单来说,旧石器和新石器就是人类使用的石器有所变化,旧石器就是打制石器,新石器就是磨制石器。不过最根本的还是两个时代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差别。

一、社会上的差别:从原始群到氏族社会

旧石器时代,时间大约是从人类产生之初到1万年前,时间跨度占据了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处于进化状态之中,最开始有能人,接着有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人类的进化过程十分缓慢,对于大自然的适应能力也十分有限,因此人类的社会十分落后。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社会团体是原始群,一个原始群一般有几十个成员,大家一起生活,抵御其他动物入侵。原始群还未产生较为合理的伦理规范,其婚配行为杂乱无章,不仅同辈兄弟姐妹可以婚配,就连上下辈之间也存在婚配。这也是原始群社会进步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入石器时代后,首先是人类进化基本开始稳定了下来,晚期智人取代了过去的人类,成为了地球上的唯一的人种。在婚配关系上,族内婚被禁止,推行了族外婚。由于女子在承担着繁衍后代的重任,因此其地位高贵。由于农业的出现,使得人类的生产趋于稳定,人口得到了快速的增加,原来的原始群已经转变为了母系氏族,出现了无数的氏族部落。

氏族在社会组织上明显比原始群规范得多。氏族有氏族的规范,氏族成员的地位大体上相等,大家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了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萌芽,开始产生了阶级分化。在父系氏族社会早期,大体上还能维持“小国寡民”的氏族公社状态:在政治上推行了军事民主制,大家共同推举部落的酋长或者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在中国称为“禅让制”;在生产上,实行了共同劳动,平均分配。这个时代就是孔子所谓的“大同”,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

二、生产上的差别:从采集渔猎到农耕—畜牧

在人类产生之初,人类的食物来源基本依靠的是采集植物水果的狩猎、打鱼。这种纯自然的经济状态一直维持了几百万年。旧石器时代人类狩猎的工具就是打制石器,主要用于砸击动物。不过,这种生产方式十分不稳定,使得物质一直得不到积累,人类社会进步十分缓慢。

大约在1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开始结束,地球的气候总体变得十分温暖湿润,这大大加速了动物的繁衍,也给人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冰川结束时期的大洪水,使得土壤变得肥沃,为农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类学会了种植水稻、粟、小麦等,开始蓄养狗、猪、牛、羊等牲畜,使得人类的经济活动开始从采集—渔猎过渡到了农耕——畜牧。农耕畜牧出现后,人类对狩猎的依赖程度大幅度下滑,打制石器的使用也不那么广泛了,因此出现了适应农业生产的磨制石器,如石刀、石斧、耒耜等。该时期的农业生产主要是刀耕火种。

农业的出现,使得人类的生产开始趋于稳定,人类逐渐从大幅度的迁徙走向了定居。加上人口不断繁衍,推动了人类生活的变迁。在居住方面,人类从穴居转为巢居,开始修建房子。这种巢居的规模不断扩大,就出现了村落。在中国新时期的大地湾、仰韶、河姆渡等遗址都发现了大量的村落遗址。随着巢居生活的出现,又有一些新的发明出现,如陶器用于储存粮食或者水。也有历史学家将这个时代称为“陶器时代”。

农业的出现也标志着人类开始出现第一次社会分工,一部分人类专门从事农耕生产,逐渐成为了农耕民族。而不适合农耕生产的草原地区的人类就从事于畜牧业或者狩猎业,成为了游牧民族。生活在森林中的民族既无法从事农耕,又难以发展畜牧业,进而还是长期停留在渔猎的生活状态,成为了渔猎民族。

在这三大民族中,农耕民族的社会进步最快。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农耕民族的村落逐渐发展成为了更大的聚落——城镇。城镇的出现,需要更加规范和周密的社会管理制度,这是从氏族向国家过渡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央视公益广告“小松鼠回家吧”?

下一篇: 生活圈英语怎么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