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两句很有意思的话:
1、现在每48小时所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人类文明开始到2003年累计的数据总量。
2、当今世界90%的数据,是近两年内产生的。
两者分别来自IDC、IBM的研究,数据或许不是绝对的准确,但却充分表现了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信息过剩。
大量的信息每时每刻侵袭着我们,那些劲爆话题的主人翁一个比一个成功。
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觉得自己可以成为他们,也让我们失落自己为什么没有成为他们。
他们白手起家,三年融资五年上市,身家几十上百亿。
他们有颜有才,随手拍拍照发发视频月入数十万。
他们毕业于名校,就职于名企,他们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他们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回过神来看看自己,普通得几乎要混入尘埃里。没有考上小时候心心念念的北大清华,也没有成为改变家族命运的人,更没有为社会做什么了不起的贡献。
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不高不低的薪水,固定时间上下班,开车堵在高架上听着交通广播,跟密密麻麻的人群一起挤公交地铁,埋着头刷手机,看房买房交租还贷。
眼角的皱纹愈发明显,小腹不知不觉堆起了赘肉,看别人都是光吃不长肉,自己天天打卡健身却只能维持不发胖。
有的人结婚了生孩子了每天围着家庭转,有的人老大不小却始终单身。
80后开始保温杯里泡枸杞,90后开始秃顶。
特别开心和特别难过的事情越来越少,特别喜欢和特别讨厌的人很少遇到。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跟行色匆匆的路人没有什么不同。
网络上曾经一度盛传这样一段话:
溥仪3岁登基,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骆宾王7岁写出《咏鹅》,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莫扎特8岁作曲,你的同龄人,正在拋弃你。
孙权9岁出使荆州,你的同龄人,正在拋弃你。
高斯10岁发现等差级数求和公式,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如果总是沉浸在与天赋禀异或占尽时机的人比较,我们大概会一辈子活在自叹弗如的深渊里。
很多深层次的焦虑往往来自于这里,无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无法认清自我,无法接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由于文化背景差异,我们中国人的励志和西方很多国家的励志方式很不一样。
我们的励志常常是鼓励一个人树立伟大的人物榜样,设定宏伟的志愿,厚积薄发,卧薪尝胆,有朝一日功成名就,光耀门楣。
而西方式励志常常是鼓励一个人勇敢面对普通人的困境,面对现实的考验,活出自己的精彩,追求那些或许不够宏伟但更为实用、有效的目标。
前者是99个失败者来堆砌一个成功者的故事,后者是一个普通人从1分做到100分的过程。
普通,是大多数人的真实的人生。
普通的意义在于,概率论这件事是对的。
我们大都普通,我们中不了大乐透,我们不是天才儿童、高考状元,我们成为不了下一个比尔·盖茨或马云。
我们当中大多数人会结婚生子,少数人会创业成功,大多数人会活过65岁,少数人会活到100岁……
普通,是多数人的宿命,不必执念,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把普通的一生活得丰盈。这不是消极,而是坦然,不是悲观,而是从容。
丢弃掉那些华丽却不切实际的空想,坚守住平凡的人生轨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更好的自己,珍惜已有的幸福,未尝不是一件得意事。
想起《艋舺》中的这段话:
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当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原来我们都只是草。
可是,即使我们卑微如草,即使被风吹雨打,被马蹄践踏,甚至被野火荡平……
在来年的春色里,野草依旧会不屈地从泥土钻出,昂然挺胸,恣肆而野蛮地生长,就算只是一朵狗尾巴草,也要开出傲娇动人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