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习不咋滴的学生,总是很怀念当初的求学时光,不过这个求,是老师和父母求我学,所以人一旦被动了,就学不进啥知识。
没被社会毒打过,真的不懂学习有多重要!
今天看到个新闻:武汉一高校(中国地质大学)学霸宿舍8人全部成功保研,其中四人保送本校,另外四人分别保送到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良好的宿舍学习氛围对保研起到很大的作用。除了在宿舍学习,她们还会相约图书馆,每天基本都是晚上十点后,图书馆闭馆、教学楼关门,大家才陆陆续续回到宿舍。武汉日报
网上有很多评论说,我离学霸原来差了这么一个宿舍。
别说,可真就差了个宿舍…也差了个图书馆和朝夕相伴的学霸同伴。
(二)
就像我们常听的一句鸡汤
——“再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
然而大部分解释是围绕人脉价值展开的,说如果有钱的朋友多了,随便拉你一把就起来了…
不不不,你想多了,正确的解释是你能为对方创造的价值,决定了是否能在一个层次上。也有的说是可以借鉴富人的思维方式。
你又想多了,思维怎么借鉴啊,连自己都没弄清楚的人,还能知道别人脑袋里想什么吗,怎么可能呢。其实,不管是学霸宿舍还是站在富人堆的鸡汤,本质上还是在说自己缺了个好的氛围,以及这个氛围中彼此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
(三)
关于这个氛围,我记得在陈海贤老师的《了不起的我》一书中有个很好的解释,叫做“能量场”
书中是这么解释的:所谓“场”,就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同时在这个场中,别人的行为也会对我们有直接影响,并且大概率改变我们的行为。陈海贤《了不起的我》
所以,图书馆就是看书买书的,去图书馆就比较看得进去(周围人也都在看书);办公室就是用来办公的,所以周末加班,坐在办公桌前的效率远比待家里要高很多。
如今,资讯大爆炸,但是我发现大家获取资讯的途径越来越狭窄
问了一圈朋友,也基本都是抖音、快手、微信群,有的看看微博、知乎,但也都表示现在没啥有价值的东西,看的也越来越少了。
放眼看去都是娱乐类APP,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如果大部分人都资讯闭塞,来源单一,那这是不是一个时代病呢?!
NO,工具没错,渠道也没错,只是你不会用它…
(四)
但总有人,不从众,在这个大众向右的时代,偏向左行。
比如,有位养宠物的朋友,他看抖音,只关注和点赞宠物类视频,其他的一律忽略,然后由于算法原因,抖音推荐的也是这类视频,他也快速成了半个专家。再比如,有个书友,家里床头、书桌、卫生间,都放了几本书籍,便于提醒自己随时翻阅。还比如,我玩寿山石久了也想动动手,就加了很多老玩家人数多的玩石群,每天看到大家晒篆刻和雕刻作品,就跃跃欲试跟着摆弄,疫情期间业余自学入门了。这都是主动打造“环境场”,来助推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例子,如果你也有某些技能和专业学不进去的话,可以试着重新构建个属于你的“环境场”,让想要的结果提前到来。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