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常识 > 正文

高门大户出身,默默做着富人!沈周把绘画当作一生的理想在追求

今天蜗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仿倪云林山水,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门大户出身,默默做着富人!沈周把绘画当作一生的理想在追求

答据说他家很有钱。至少追到沈周曾祖沈良一辈,都是高门大户出身。据说,沈万三就是这个家族的人(沈万三,你知道的。因为太有钱人们认为他的钱都是聚宝盆变出来的……)。

这个就是大明朝艺术圈大V沈周。

沈周生于1427年,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明四家之首,吴门画派创始人。

沈周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富N代。

这个家族一直默默地做着富人。而且,不做官。

28岁的时候,沈周和他祖父沈澄一样,拒绝了苏州知府的推荐,决意终生不入仕途,就画画、写诗、看书过一辈子。

大概三十多岁的时候,他从城里搬到乡下,一个有竹子的地方建了一个庭院,取名有竹居,在这里安静地写诗作画,或与朋友雅聚。

沈周的日常就是下面这样的:

当然,生活除了画画、写诗、看书是不够的,还要时时和朋友饮酒、赏花、聊天、看星星看月亮。顺便养只鹤。

如果沈周活在当代,可能就会有某个公众号找他去采访了,然后10万加,标题大概会是这样的:《90后富N代,拒绝浮华,隐居乡间,把日子过成诗和画》……当然,人家10万加可能不这么拟,毕竟我从来没有写出过10万加。

沈周一口气活到了83岁。他埋头画了五十多年。

你可以从沈周身上,印证这样一句话:

有人天赋比你强,起点比你高,出身比你好,靠山比你硬,然而最可怕的是,他还比你努力努力得多。

沈周的出身我们就不说了,刚才大概提过了。

他的天赋比你强几多呢

沈周7岁的时候,父亲沈恒给他找了个老师——经学家陈宽,教他古文。15岁的时候他能写百韵长诗,户部主事崔恭当场命题《凤凰台歌》,沈周拿起笔来一挥而就,被时人认为是唐代才子王勃的转孝判锋世再生。

沈周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画已经不可知了。反正在他13岁的时候,他就画了《南村十景图》。他的曾祖父和王蒙是好友,又是藏家。父亲沈恒是杜琼的学生。想来沈周学画,当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家藏有王蒙、倪云林等人的墨迹,李公麟的《女孝经图》,王蒙的《太白山图》,黄公望的《天池石壁图》、《富春山居图》等名迹都有。

……沈周的起点太高太高了。

大学者陈宽是他的诗文老师(陈宽祖父陈汝言是元末明初的画家和诗人,也是王蒙至交)。

祖父沈澄、父亲沈恒和伯父沈贞都是藏家、书画家、诗人。

画家兼诗人的杜琼、刘钰、赵同鲁是他的书画老师。

文徵明、唐寅、谢时臣是他的学生。

他的朋友里有程敏政、吴宽、徐有贞、王恕、王鏊、李东阳、崔恭、李应祯(这些人都是谁,请百度……)。

一个天赋很强,起点很高,出身很好,靠山很硬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沈周七十多岁的时候,苏州府新来的太守召集画工给他的房子画画,在没弄明白状况的情况下,沈周也被召去充画役了,天天去太守家认认真真地画画。

后来,这位太守去京城述职巧晌,一路述职上去,一路被吴宽、李东阳等人问道:沈先生身体怎么样沈先生有没有书信交你带来给我呀太守彻底蒙掉,回来立刻调查这沈先生是谁。

沈周传记里写得有点搞,讲这位太守前往沈周家拜访,叩拜两次,主动承担过失,要吃饭,沈周给他饭吃,太守就欢天喜地地离开了……

天赋很强、起点很高、出身很好、靠山很硬的人身上不自觉会有的傲气、霸气和盛气,沈周身上都没有。

他只是一个,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画冲拿画的人。

沈周四十岁以前,受杜琼、刘珏和父辈影响较深,如《仿黄鹤山樵笔意为碧天上人作山水图轴》。

是年沈周三十五岁,为传世有确切纪年的最早作品。画法从杜琼直追王蒙,山峦重叠繁复,皴染稠密,用了很多柔婉的披麻皴、解索皴等,堪称精谨缜密。

仿黄鹤山樵笔意为碧天上人作山水图轴

山体的披麻皴、解索皴风格很明显

四十一岁的时候,沈周画出了拟王蒙笔法的《庐山高》图。

《庐山高》是沈周给老师陈宽的祝寿图。

而且由于陈家和沈家的世交关系,《庐山高》里面包含的信息量是很大的。

陈宽的父亲叫陈继,沈恒和沈贞都是陈继的学生,沈周的曾祖沈良和陈宽的祖父陈汝言与王蒙的关系都非常好,那么到沈周这一代,王蒙、陈家、沈家的世交关系已达三四代,沈周用这种拟王蒙笔法的画法,很得体地表达了陈宽和王蒙的关系、以及晚辈向前辈致敬的心意。

在这张画上,沈周题写了一首长诗:

庐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谓即敷浅原。

培何敢争其雄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

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

时有落叶于其间,直下彭蠡流霜虹。

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

其阳诸峰五老人,或疑纬星之精隳自空。

陈夫子,今仲弓,世家庐之下,有元劂祖迁江东。

尚知庐灵有默契,不远千里钏于公。

公亦西望怀故都,便欲往依五老巢云松。

昔闻紫阳祀六老,不妨添公相与成七翁。

我常游公门,仰公弥高庐。

不崇丘园肥遁七十淫,著作白发如秋蓬。

文能合坟诗合雅。

自得乐地于其中。

荣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下不公相通。

公乎!浩荡在物表,黄鹄高举凌天风。

诗写得也很好。

所以吴宽后来说:论诗书画全能,石翁当独步今日。

明代的文人画正是由于沈周这样神仙级人物的存在而进入了全盛期。

庐山高

画面最下端这个小人就是沈周的古文老师陈宽。时年70岁。

《庐山高》不是一张简单的祝寿图,它标志着沈周画风从细沈到粗沈的转折点。所以它在各种关乎沈周的说明里被不嫌罗索地提起。

这张画上,沈周非常高超地运用了王蒙的技法。其中的解索皴、牛毛皴和披麻皴用得出神入化,描绘出山石的扭动的力量感。

只是从此以后,我们很难再看到沈周这样精工、细致、严谨的画风,他一路愈走愈豪放,向着粗头乱服、粗枝大叶一路奔去。

在粗化以前,沈周中年还画过一张《盆菊幽赏图》,风格也是细沈,我很喜欢,临摹过一遍。

盆菊幽赏图卷

注意看,在《盆菊幽赏图卷》里,里面的人长得是这样的,虽然是比较粗犷,但是还有鼻子有眼。

但是,后来沈周画的人是这样的(已经是无面君了):

但是,没完呢,在《魏园雅集图卷》里,还有这样潦潦草草随便长了个脸就出门了的:

《魏园雅集图》是沈周43岁画的。离《庐山高》正好两年。

1469年,沈周、祝颢、刘珏、周鼎、陈述、沈侗轩六人在魏昌家中魏园会饮、赋诗。当时祝颢65岁,刚刚辞官回乡,正过着会客喝酒看书的生活。

聚会以后沈周拟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笔法画了《魏园雅集图》。祝颢题诗其上:

城市多喧隘,幽人自结庐。行藏循四勿,事业藉三余。留客尝新酿,呼孙倍旧书。悠悠清世里,何必上公车。

(“呼孙倍旧书”中的孙子,就是10岁的祝枝山)。

魏园雅集图卷

魏园雅集图已经明显地比《庐山高》和《盆菊幽赏图》粗多了。请看这些刷刷刷的笔触,这些秃棱棱指向天空的枯树,这些坚硬质朴的山石:

沈周为何会从细沈变成粗沈

文徵明曾阐述沈周的绘画风格递变说:

自其少时作画已脱去家习,上师古人,有所模临,辄乱真迹。然所为率盈尺小景。至四十始拓为大幅,粗枝大叶,草草而成。虽天真烂发,而矩度点染,不若向时精工矣。

(有意思的是,作为沈周的学生,文徵明晚年的画风愈来愈精细,年八十尤能作蝇头小楷,和其师正正相反)。

文征明说,沈周少时作画,已经技法很成熟了,有所模临,辄乱真迹。

但显然沈周是不满足止步于此的。

他要创造自己的风格。

沈周40岁以后拓为大幅,不仅是指尺幅的扩大,同时包含着笔墨从较工整细密向雄浑简劲的演变,也即是从“细沈”向“粗沈”转变。这一转变期大致延续了二十年。

在此期间,他继续学习董巨和元四家,同时也吸收马远、夏圭流派的刚健粗简画法,丰富自己的表现技能。

东庄图册

1473年,沈周46岁,为好友吴宽画了一套《东庄图册》。

东庄是吴宽父亲孟融在阊门内的别墅。

吴宽(号匏庵)在没有当官之前,很不得志,科举考得不好,儿女又相继离世。沈周多次写诗安慰鼓励他。后来这位匏庵先生柳暗花明,在成化八年(1472)的会试、廷试中均获第一,成为明朝苏州的第二位状元,进了翰林院,做到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组织部副部长。

沈周和吴宽一辈子都是好基友。吴宽经常去沈周在相门的有竹居,沈周也经常和吴宽在东庄交游唱和、赏花品茗、晴耕雨读。这套图册沈周画得特别舒缓,基本都以写实的手法直现江南田园风光,也不炫技法,但我们看起来都觉得很有趣。

东庄图册原有二十四幅,现存二十一幅。我们就选几张,来猜猜其中有趣的小人,哪个是沈周,哪个又是吴宽

58岁时,沈周自号“白石翁”,直至83岁去世,是他的艺术晚年期。

晚年他倾心于黄公望和吴镇,更把黄公望的松秀、吴镇的粗豪、王蒙的缜密,马远、夏圭的刚健,米氏云山的浑凝等技法,统统冶为一炉,形成一种粗犷苍茫又浑厚清润的风格。

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基本固定下来的沈周的风格。

夜坐图

晚年的沈周患上失眠症,久不能入睡或睡后早醒。因此他画了很多的夜游图卷。

60岁的时候他画了《十四夜月图卷》。

66岁的时候他画了《夜坐图》。

67岁的时候他画了《千人石夜游图》。

83岁的时候他画了《夜游波静图》。

千人石夜游图

其中的《十四夜月图》是在弘治二年(1486)八月十四日夜,60岁的沈周同浦舒庵赏月于双娥楼而作。

十四夜月图

强而有力的手笔,惯有的粗线勾勒,显现出粗沈的典型特征——从几何模式的板样土坡开始,任何形物都被整齐地配置着,很容易发现其运笔及线条的质感。

卷后有诗:

壶中有酒且自乐,舒庵况是吾故人酒政有律无哗宾,递歌李白问月句。青春白发同不及,且卷酒波连月吸。舒庵与我六十八,更问中秋赊四十。

诗与画的融合,人与境的浑然,沈周所以为明四家之首,数十年功夫,得来诚然不虚。

落花诗意图

1502年,沈周长子云鸿病故,两年以后,沈周为此赋《落花》诗十首,后来文征明、徐祯卿、唐寅等人都相继唱和,形成声势浩大的《落花》诗唱和集,共得60首。再两年以后,沈周画成《落花诗意图》:

画上沈周题书"山空无人,水流花谢",临水岩坡上画一老翁拄杖独立,笔头老辣、刚健,很拙,却又妙不可言。

这年沈周80岁。他的天赋之才,已到了“大巧若拙”的化境。

但天才也有遗憾。

沈周的遗憾就是拟倪云林怎么也拟不象。

他先后画过多幅仿倪作品,然而往往用笔过于劲强,倪云林那种若淡若疏、似嫩实苍的画法,是与他所要表达的幽寂虚空意境相匹配的,而沈周所追求的意境以浑厚苍郁为主,因此很难与倪云林契合不二。

沈周仿倪云林山水

王世贞评论说:“(沈周)于诸体无不擅长,独倪云林(倪瓒)笔力太过”,确实很中肯。陈宽也有“落笔太过”之评。

他自己也说:

倪迂标致令人想,步托邯郸转谬途。笔踪要是存苍润,墨法还须入有无。

倪云林容膝斋图局部

到底,他们两人的性格相差太远了。

倪云林生性奇癖,沈周则一生都保持了天真烂漫的随和性格。他是个好好先生,也是个有趣的人。

有人讨画,他大抵答应,无论贩夫,还是官家,并不问对方有钱还是没钱。以致于朋友写诗笑他:东归要了南游债,须化金仙百亿身。

有位太守求画,沈周为他画了一幅《五马行春图》。太守不知道“五马”是太守的代称,有点不高兴:“我只有五马,没有一人相随么”沈周知道后又另外画了六个随从者送给他,还开玩笑说:“无奈绢短, 只画仪仗前导三对。”

沈周的朋友赵明玉,很为没有胡子感到烦恼。某天,沈周和朋友们打趣之余决定帮他募集胡须,便提笔给当时的美髯公周宗道写了一封信,请他捐献自己的十根胡须,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书法名作《化须疏》。

化须疏局部

还有一次,有人来求画,给了沈周一幅长绢,沈周痛苦地花了一年时间画完了。后来沈周写信给好基友祝枝山吐苦水,说咱两写画半天,“缠头之赠恐是虚语,所见者星银之犒耳(酬劳也不过是零星小钱)”。

这句之后,还加了“呵呵”两字。

真是一张奇葩书法帖。

此书可称为呵呵帖

六百年来,沈周是一个口碑超好的人。

因此,在他身上,有人看见闭门不仕的高华,有人看见知交满天下的真挚,有人看见被召为画役的大度,有人看见化须帖的幽默,有人看见东庄的放怀与旷达,有人看见他对陈宽唐寅等人的提携与关怀。

然而,沈周难道不是一个痴者吗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有了一千万以后,还会选择埋头画画的。

当年20岁的文徵明被沈周折服,要拜倒在门墙之下时,沈周并不想收他,原因是不想影响文征明的仕途。沈周是深深知道这一条道路的艰难与辛苦的。唐寅就是一个例子,当仕进无望转而投身丹青,唐寅的下半辈子一直都充满着沉沦和不甘。

今人看来,读书、画画、写字,看花、饮酒、喝茶都是很美好的生活,然而,古代很少有人会把这样的乐趣真正作为一种积极的理想去追求。

即使是今天,能够作为一种理想去追求的人也很少很少。

除非是像沈周这样真正痴者。

人间痴字,最为难得。

请问:董香光何许人也?

答董其昌(1555一1636,尺并盯明嘉靖三十四年一崇祯九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松江华

亭( 今上海松江县)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世称“董香光”、“董文敏”、“董华亭”,在

明末以书画名重海内。

万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然其书画声名远盖于官名。他的书法博采众长,融颜、二王、苏米于

一家,秀丽洒脱,刚健超逸,左右明清三百年,康熙、乾隆二帝,张照、刘墉诸家,均以“董书”为

楷模。他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行书以“二王”为宗,又得力于颜真卿、米芾、杨凝式诸家,赵

孟俯的书风也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他的创作。草书植根于颜真卿《争座位》和《祭侄稿》,并有怀素的

圆劲和米芾的跌宕。用笔精到,能始终保持正锋,作品中很少有偃笔、拙滞之笔;用墨也非常讲究,

枯湿浓淡,尽得其妙;风格萧散自然,古雅平和,或与他终日性情和易,参悟禅理有关。许多作品行

中带草,左图这幅作品用笔有颜真卿率真之意,体势有米芾的侧欹,而布蔽核局得杨凝式的闲适舒朗,神

采风韵似赵孟俯,轻捷自如而风华自足。董其昌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

他的画宗王维、董巨、二米和“元四家”,气韵秀润,意境深邃,继承文人画风,成为“松江派

”泰斗,列明代第一。杨文骢、项圣谟、王时敏直接受其熏染,沈士充、赵左、均出自其门下,浩浩

荡荡。他的画论提倡以拙胜巧,以神胜形,直抒己意。划分南北二宗,推崇文人笔墨,流风长远,承

学之士一以董说为宗,院体绘画几成绝迹。他的鉴赏入木三分,过眼无数,题跋甚富。因此,董其昌

是有明一代的艺术大家。

董其昌学书道路是十分艰难的,起因是在考试时书法不好,遂发愤用功自成名家。这在他的《画禅

室随笔》有所记述,《画禅室随笔》是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其中还自述学书经过

:“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宣示表

》、《力命表》、《还示帖》、《舍丙帖》,凡三年,自谓逼古,…比游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

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评。”由此可见,他对于古代名家墨迹是认真临摹

的,在用笔用墨和结体布局方面,能融会贯通各家之长。以古为师,以古为法,他的书法成就一方面

得力于自己刻苦勤奋,善于深刻地悟通、反省,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其与大收藏家项元汴的交往,得以

饱览许多书画真迹。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

,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陵和购宝之。”(《明史·文苑传》)。董其昌在仕途

上的通达,不是明代前几位书家所能比拟的。到了清代,康熙又倍加推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

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清代著名书家王文治《论书绝句》曾赞曰:“书家神品董华亭,楮墨空元透

性灵。 除却平原俱避席,同时何必说张邢。”一时士子皆学董其昌的妍美、软媚,清初的书坛为董其

昌笼罩,书风日下,实在是书坛的悲哀。对董其昌的批评者也很多,包世臣、康有为最为激烈。康有

为《广艺舟双楫》云:“香光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气寒俭。若遇大将军整军厉武,壁垒摩天

,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

董画历来珍贵,《明史》记载当年董在世时已经“造请无虚日,尺素短笺,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经三百多年沧桑,今日有幸见一真迹,见一佳作,实属可遇不可求。封面的《仿倪云林山水》作

于癸亥1623年,董其昌69岁,是他艺术成熟,仕途坦荡之时,这年他住江南,年初曾游丹阳、昆山、

姑苏,会朋晤友,赋诗唱和,十分惬意。此幅即在此时所作,题识中提到“癸亥正月之晦舟行大江中

识”,与历史记载符合。

董其昌最倾心倪瓒,他说:云林画虽寂寥小景,自有烟霭之色,非画家者流纵横俗状也。”还说

倪瓒“得荆关遗意,非王蒙辈所能梦见”在董的心中惟有倪云林是他推崇的“若淡若疏”“萧疏简贵

”,是元代画的最高境界。是次参拍的董其昌山水即以元四家之一倪瓒(云林)笔法,绘松柏丘壑,

峰峦丛林,平湖远岫,幽淡天真,尽得倪云林精神,也正合董其昌心意。

有人研究董其昌作画,得意自存之作,往往不钤图章,上海博物馆的《秋兴八景图》、《栖霞寺

图》,以及名作《婉娈草堂图》均是多次题跋不见钤印。此幅也是长题而不钤印,应是董氏心爱的作

品。其绘画有《赠稼轩山水》、《岚容川色图》、《林和靖诗意图》、《昼锦堂图》等;书法有墨迹

《月赋》、《三世诰命》、《临柳公权兰亭诗》、《临张旭古诗帖》及大量的题跋等传世。最近的收

藏人是张大千,张大千不但是画家,同时也是现代可数的几位鉴赏家之一,他钤有“南北东西只有相

随无别离”、“大风堂珍玩”等三印,吴湖帆过眼后也钤有“湖帆读画”并书写了签条。有此两位收

藏丰富,眼力过人,艺术造诣高深的大画家的“掌眼”,无疑又为本画增加了可靠性。

董其昌著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等,集中收录了他的绘画理论。其主张绘画既要师古人

,也要师造化,提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观点,强调画家要有丰富的文艺修养和生活阅历。提出绘

画的南北宗论,将文人画家比作南宗,职业画家比作北宗,崇南贬北。他还主张书画融和,提倡书卷

气。这些理论对清代的文人画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

蓝瑛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答明代浙派

陈洪绶在家时就有一位大名鼎鼎链型盯的老师蓝瑛教其绘画,此位人物是明代浙派的著名画家,他识得陈洪绶时,自己二十三,陈洪绶十岁。

蓝瑛(1585-1664),一说(1585-约1666),明代杰出画家,字田叔,号蝶叟,棚和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号东郭老农,所居榜额曰“城曲茅堂”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著名。

蓝瑛是中国明末清初的画家,曾有美术史家把他列为“浙派”,对此,有专家学者提出异议认为:蓝瑛与戴进之间既无师承关系,在绘画面貌、艺术风格上也大相径庭,故不应因二人同处浙江杭州而列为同一画派―浙派。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提出“蓝瑛倡为武林派”,蓝瑛和他的追随者们 .

蓝瑛简介_为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 - 取名网

蓝姓名人:蓝瑛 蓝瑛(1585-1664),一说(1585-约1666),明代画家。字田叔,人物画像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租念研民。又号东郭老农,所居榜额曰“城曲茅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

八大山人《竹石鸳鸯》价值?

答从艺术的角度,无价

从拍卖角度,下面举一下八大较为重要和模的拍卖成交记录吧

近年部分朱早棚祥耷作品艺术品投资市场拍卖情况:

《个山杂画册》,2008,西泠印社拍场,成交价2352万元。

《山青水碧鸟语花香》,2008,佳士得拍场,成交价3426万元。

《鹭石图》,2008,北京万隆拍场,成交价3300万。

《瓶菊图》,2008,中国嘉德拍场,成交价3136万元(不含佣金)陆搏。

《仿倪云林山水》2009 北京匡时拍卖 8400万元高价成交。

《竹石鸳鸯》,2010,西泠印社拍场,成交价1.187亿。

^-^

接受生活中的风雨,时光匆匆流去,留下的是风雨过后的经历,那时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另一种安慰。所以遇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刻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难过的坎。蜗牛号关于仿倪云林山水就整理到这了。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微笑着面对生活演讲稿600字

下一篇: 死得其所的意思、死得其所的意思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