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蜗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道德经注释,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国学宝典《道德经》:第七章译文注释
![国学宝典《道德经》:第七章译文注释](/uploads/imgages/?ATkAxv90aXRsZT3lm73lrablrp3lhbjjgIrpgZPlvrfnu4/jgIvvvJrnrKzkuIPnq6Dor5Hmlofms6jph4o=.jpg)
答 [原文]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注释]
①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
②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以,因为。
③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身”字同。先:居先,占据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④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
⑤邪(ye):同“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引语]
本章也是由道推论人道,反映了老子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老子认为:天地由于“无私”而长存永在,人间“圣人”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如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人民掘宽拥戴他为天子。
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已(“身先”、“身存”)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已,老子想以此说服人们都来利他,这种谦退无私精神,有它积极的意义。
[评析]
这一章继第五章之后,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祥肢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的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的观念中,所谓人道,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的具体运用。这一点,是老子书中经常发挥的观点,在本章里,他就表达了这种观点。接下来,老子以“圣人”来说明人道的问题。圣人是处于地位的理想的治者,对他而言,人道既要用于为政治世,又要用于修身养性,而且要切实效法天地的无私无为。对天地来说,“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对圣人来说,“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其中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说明对立着的双方在互相转化。通俗地讲,老子所赞美的圣人能谦居人后,能置身度外,他不是对什么事都插手,而是从旁边把事情看清了再帮一把,反而能够站得住脚。这种思想,有人认为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以无判宴亮争争,以无私私,以无为为;也有人指责老子学说中多讲诈术,尤其是“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一句,常被人们引用为论据,认为圣人想保住自己的权位,却用了狡诈的方式,耍了一种滑头主义的手腕,等等。仁智互见,在《道德经》书的许多观点来讲都是如此。对各种解释可以姑且存之,经比较研究,终究可以找到切合实际的观点。
道德经三十二章原文译文和注释
答道德经三十二章原文如下: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德经三十二章注释如下:
莫:没有谁。臣:使之服从。宾:服从。胡禅
道德经三十二章译文如下:
“道”始终都是无名而质朴的状态。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诸侯君王若能遵守道的原则来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归从于它。
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润泽万物的甘露,人们不须指使命令它,它就能自然分布均匀。
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州悉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适可而止、知道制约、守好本份,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臣服。
资料扩展: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册做乎,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二十一章原文和译文及注释
答道德经二十一章原文和译文及注释如下: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赢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敬慎局,以阅罚甫。吾何以知罚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
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亮让“道”认识的。
注释:窈兮冥兮:窈,深远,微不可见。冥,暗昧,深不可测。精:最微小的原质,极细微的物质性的实体。微小中之最微小。
学术界孝稿一派观点认为老子的“道”不是物质实体,而是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这种观点有待商榷。我们的观点是倾向于“道”具有物质性的这种意见。
因为老子说了“道之为物”,又说“道”中有物、有象、有精,这显然不属于观念性,而是属于物质性的东西。在以后的章节里,还将遇到此类问题。
道德经1一81章注音及注释
答《道德经》注音版
第一章
dào kě dào ,fēi cháng dào 。
道 可 道, 非 常 道
míng kě míng ,fēi cháng míng
名 可名,非 常 名。
wú míng tiān dì zhī shǐ ,
无 名 天地 之始
yǒu míng wàn wù zhī mǔ 。
有名 万物 之 母 。
gù 。cháng wú yù yǐ guān qí miào ;
故 常 无 欲 以 观 其妙;
cháng yǒu yù yǐ guān qí jiǎo(jiào)。
常 有欲 以仿穗 观 其 徼
cǐ liǎng zhě tóng chū ér yì míng ,
此 两 者同 出 而 异 名,
tóng wèi zhī xuán ,
同 谓之玄,
xuán zhī yòu xuán ,
玄 之又玄,
zhòng miào zhī mén 。
众 妙 之门。
第二章
tiān xià jiē zhī měi zhī wéi měi ,
天 下皆 知 美 之 为 美,
sī è yǐ 。jiē zhī shàn zhī wéi shàn ,
斯 恶已源大基 皆 知善之为 善,
sī bù shàn yǐ 。gù yǒu wú xiāng shēng ,
斯 不 善 已 故 有 无 相 生,
nán yì xiāng chéng ,cháng duǎn xiāng xíng ,
难 易 相 成, 长 短相 形,
gāo xià xiāng qīng ,yīn shēng xiāng hè ,
高下相 倾雹谨,音声 相 和 ,
qián hòu xiāng suí 。
前后 相 随。
shì yǐ shèng rén chù wú wéi zhī shì ,
是 以 圣 人处无 为 之 事
xíng bù yán zhī jiào ;
行 不 言 之 教;
wàn wù zuò yān ér bù cí ,
万物 作焉而 不 辞
shēng ér bù yǒu ,wéi ér bù shì ,
生 而 不 有 为 而 不 恃,
gōng chéng ér fú jū 。
功 成而 弗 居
fū wéi fú jū ,shì yǐ bù qù 。
夫 唯 弗 居 是 以 不 去 。
第三章
bù shàng xián ,shǐ mín bù zhēng ;
不 尚 贤, 使 民不 争;
bù guì nán de zhī huò ,
不 贵 难 得 之 货,
shǐ mín bù wéi dào ;
使 民 不 为 盗;
bú jiàn kě yù ,shǐ mín xīn bù luàn 。
不 见 可 欲 使 民 心 不 乱。
shì yǐ shèng rén zhī zhì ,
是 以 圣 人 之 治
xū qí xīn ,shí qí fù ,
虚 其 心 实 其 腹 ,
ruò qí zhì ,qiáng qí gǔ 。
弱 其 志,强其 骨 。
cháng shǐ mín wú zhī wú yù 。
常使民无 知无 欲 。
shǐ fū zhì zhě bù gǎn wéi yě 。
使夫 智者不 敢为也 。
wéi wú wéi ,zé wú bù zhì 。
为无 为,则 无 不 治。
第四章
dào chōng ér yòng zhī huò bù yíng ,
道 冲而用之或不盈,
yuān xī sì wàn wù zhī zōng ;
渊兮 似 万物 之宗;
cuò qí ruì ,jiě qí fēn ,
挫其 锐,解其 纷,
hé qí guāng ,tóng qí chén ,
和 其 光, 同其尘,
zhàn (chén,tōng jiǎ zì “chén ”)
湛(chén, 通假字 “ 沉”)
xī sì huò cún 。
兮 似 或存。
wú bùzhī shuí zhī zǐ ,
吾 不 知 谁之子 ,
xiàng dì zhī xiān 。
象帝 之 先。
第五章
tiān dì bù rén ,
天地 不 仁,
yǐ wàn wù wéi chú gǒu ;
以 万物 为刍狗;
shèng rén bù rén ,
圣人不 仁,
yǐ bǎi xìng wéi chú gǒu 。
以 百 姓为刍狗。
tiān dì zhī jiān ,
天地 之 间,
qí yóu tuó yuè (tuóyuè) hū ﹖
其 犹橐龠(tuóyuè) 乎 ﹖
xū ér bù qū ,dòng ér yù chū 。
虚 而 不 屈 , 动而 愈 出。
duō yán shù qióng ,
多言数 穷,
bù rú shǒu zhōng 。
不 如守 中。
第六章
gǔ shén bù sǐ ,shì wèi xuán pìn (pìn)。
谷神不 死 ,是谓 玄牝(pìn)。
xuán pìn zhī mén ,shì wèi tiān dì gēn 。
玄牝之门,是谓 天地 根。
mián mián ruò cún ,yòng zhī bù qín 。
绵 绵若存, 用之不 勤。
第七章
tiān cháng dì jiǔ 。
天 长地 久。
tiān dì suǒ yǐ néng cháng qiě jiǔ zhě ,
天地 所以能 长且久者,
yǐ qí bù zì shēng ,gù néng cháng shēng 。
以 其 不 自 生,故能 长 生。
shì yǐ shèng rén hòu qí
是以 圣人后其
shēn ér shēn xiān ;
身而身 先;
wài qí shēn ér shēn cún 。
外其身而身存。
fēiyǐ qí wú sī xié ,
非以 其 无 私 邪,
gù néng chéng qí sī 。
故能 成其 私 。
第八章
shàng shàn ruò shuǐ 。
上 善若 水。
shuǐ shàn lì wàn wù ér bù zhēng ,
水 善利 万物 而 不 争,
chǔ zhòng rén zhī suǒ è ,
处众人之所恶,
gù jǐ yú dào 。
故 几 于 道。
jū shàn dì ,xīn shàn yuān ,
居善地 ,心善 渊,
yǔ shàn rén ,
与善仁,
yán shàn xìn ,zhèng shàn zhì ,
言 善信,正 善治,
shìshàn néng ,dòng shàn shí 。
事善 能, 动 善时。
fū wéi bù zhēng ,gù wú yóu 。
夫 唯不 争,故 无 尤。
第九章
chí ér yíng zhī ,bù rú qí yǐ ;
持而盈之, 不 如 其 已 ;
chuāi ér ruì zhī ,bù kě zhǎng bǎo 。
揣而 锐之,不 可 长保。
jīn yù mǎn táng ,mò zhī néng shǒu ;
金玉 满 堂,莫 之 能 守;
fù guì ér jiāo ,zì wèi qí jiù 。
富 贵而骄,自 遗其 咎。
gōng suì shēn tuì ,tiān zhī dào yě 。
功遂 身退, 天之道也 。
第十章
zǎi yíng pò bào yī ,néng wú lí hū ?
载 营魄 抱一 , 能无 离 乎 ?
tuán qì zhì róu ,néng yīng ér hū ?
抟气 致柔, 能婴儿 乎 ?
dí chú xuán lǎn (jiàn),
涤 除 玄览(jiàn),
néng wú cī hū ?
能无 疵 乎 ?
ài mín zhì guó ,néng wú zhī hū ?
爱 民治国, 能无 知乎 ?
tiān mén kāi hé ,néng wéi cí hū ?
天门开阖 , 能为雌 乎 ?
míng bái sì dá ,néng wú wéi hū ?
明白四 达 , 能无 为乎 ?
shēng zhī xù zhī 。
生之畜 之。
shēng ér bù yǒu ,wéi ér bù shì ,
生而 不 有,为而 不 恃,
cháng ér bù zǎi ,shì wèi xuán dé 。
长而 不 宰,是谓玄德 。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道德经注释,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蜗牛号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