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蜗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解放大湘中,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解放大湘中的剧情介绍
答陈宝国饰演了中共拿棚冷江地下党委书记傅品千—
—在世人眼中,傅品千是教会医院的院长,同时又是国民党千方百计要抓捕的地下党重要领导人。常铖饰演国民党反动派头目马九成。单从剧情看,似乎这是一部谍战消缺则剧扮或,其实并非如此,陈宝国表示,“战争要想取得胜利最重要的是取得民心,傅品千深知这一点。为了控制瘟疫的扩散,他上山与土匪谈判,争取国民党中的进步人士,最终使冷江得以和平解放”。
王晓青的人物经历
答王晓青,曾用名王震,1900年7月2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汪家冲。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获理学士学位。1926 年回到湖南长沙,在修业中学当了两年教师。1928年春,他进入湖南省地质调查所,在该所负责人刘基磐等领导下从事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他参与了湘潭上五都锰矿、益阳板溪锑矿、湘乡梓门桥煤矿、新化锡矿山锑矿等矿产地质调查,也参与了湘中六县的区域地质调查与填图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34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应四川省政府的邀请,组织考察团赴四川进行工业、交通及地质矿产综合考察。王晓青为赴川考察团成员。他对四川彭县多金属矿床进行了详细考察,并提交了考察报告。他还提出应尽快成立“四川省地质调查所”,并拟订了建所组织大纲与人员配备方案。3年多以后,留德归来的地质学家租宏桥李春昱,在翁文灏推荐、指示下,筹创、建成了“四绝镇川省地质调查所”,并担任所长。王晓青等人早年的合理化建议很快得以实现。
王晓青由四川回湖南后,又对各地矿产地质做了很多调查,取得了很多成果。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日本侵略军向华中地区推进。1938年夏,湖南省地质调查所为保全资料、标本、仪器设备等,迁往湘西南山区洪江县的黔城镇。王晓青在二位工友陪同下,不辞辛苦,承担护送所里物资、工作用品等的重任,随民船逆沅江而上,历时月余,才安全到达目的地。随后,他就近着重调查了湘西南地质矿产。1940年,李四光一行到达湘西南洪江、会同等地进行地质矿产考察时,王晓青陪同前往。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湖南省地质调查所迁回长沙。王晓青又着重调查了湘西北山区地质矿产。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王晓青和所有正直的知识分子一样感到欢欣鼓舞。1950年春,为了使刚刚建立的湖南省人民政府了解全省矿产资源情况,王晓青在《新湖南日报》上连续三天发表《湖南的地质》长文。同年,他作为湖南省科技界12 位代表之一,到首都北京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召开的全国首届自然科学工作省代表大会。1951年,他担任中南地质调查所长沙分所所长,又兼湖南大学教授。1953年,他被任命为常宁县水口山铅锌矿勘探队队长。1954年他任中南地质局副总工程师,担负起了中南大行政区地质事业的技术领导重任。同年,他加入“九三学社”。
1955年,王晓青调到北京,任地质部矿产普查委员会二级工弊猛程师,后又调往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1956年任该所第一研究室(即区域地质及综合地质编图研究室)主任。从此参与领导了全国的区域地质综合研究及地质图件编制事业。1959年他又担任了“中国地质图编审委员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由于他出色的工作在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领导编制的很多图件都获得了多项大奖。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虽受到严重冲击,但他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最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以后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90年1月25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0岁。
易俗河十里风荷房子可以可以封阳台吗?
答——真实记录我省自然人文地理风貌,为历史留下完整的视觉档案
易俗河镇地处湘源县东部,湘江、涓水汇合处。古镇西倚涓水,北临潮江,与湘潭市相望,水陆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自古为湘中重镇。
易俗河的得名,有两种说法。涓水古名洛河,古镇位于洛河之口,故称洛口。清嘉庆《湘潭县志》载闭蚂亩:易俗河,即涓水也,因所历皆易俗乡,故名。另一种说法,与明代正德皇帝朱厚照有关。相传正德皇帝南巡至易俗河,在涓水河边的老街萧氏宗祠(原是茅屋)一间房里住了一宿,故俗称“一宿河”。其时,夜间蚊虫叮人,皇帝用御扇一扇,说:“一扇蚊虫走千里。”清光绪《湘潭县志》载:“易宿市明武宗微行野宿,至今岸无蚊呐。”
萧氏宗祠中皇帝睡过的这间房子,据说冬暖夏凉,从无蚊虫,成为“萧祠卧龙”胜迹。明清以来,凡来湘潭的观光者,必来此祠,以目睹卧龙之处为快。直到1954年因河堤崩塌,萧祠才被拆除。
易俗河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隋以前,有渔民傍河建房,形成小规模河街。唐天宝八年(749),湘潭县城设在洛口,古镇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2 年,有居民在湘江边开挖水塘,挖出埋在地下的麻石,石上有寸多深的车辙痕迹,还挖出青铜镜一面。1964年,居民在公路边建房时,挖出唐时城墙石砖。
名扬遐迩大米市
“长沙轿森的靖港,湘潭的易俗河”,明清时期是湖南境内著名的米市。古镇周围农田肥沃,盛产优质稻米。明代嘉靖年间开始,一些米商就在镇上建起了碓房,经营粮食,米市开始形成。到清同治年间,粮行、仓库、码头进一步增多。光绪年间,米市达到兴旺鼎盛时期。此时,镇内已发展到上千户人家,上百家商店。街道从西头的涓水万寿宫到湘涓汇合处的挂嘴洲,从东头的湘江下摄司到挂嘴洲,形成了三角形的街区,两公里多长的河街耸立着一栋栋木质结构楼房,商店作坊比比皆是。大街小巷横嵌着数以万计的麻石,这些麻石都是从长沙丁字湾运来的。镇内的街头还建起了太和桥、草坝桥、珍珠桥和焚字炉。镇容井然,形成了风格别致的江南小镇。
镇内街、坪、码头、站等配设齐全。有上正街、曲尺街、仁和街;有裕龙坪、履和坪、元吉坪、正泰坪;有过山码头、铁牛码头、洋屋码头;还有柳树沟、泥套里、怡风站、积德站、碟子塘、茶园塘等居民点。其中最热闹最集中的地方要数正泰坪,这里是谷米的集散地,许多装运谷米的船只停泊在这里,上通花石、稀阳,下通湘潭、长沙、汉口。
由于易俗河镇水陆交通便利,便形成以谷米市场为主的商业集镇。清末谷米市场又正街尤为兴旺,每年约1500万公斤的吞吐量。外地客商纷纷涌进小镇,贩运大批谷米,远销各地,易俗河米市一时名扬遐迩。后来,正泰坪逐步发展为谷米市场的中心,附近设有老仓、新仓、杨家仓、谦吉仓、万担仓、五谷殿等许多粮仓。
易俗河米市,除郭、袁、唐3家势力最大外,其他姓的小粮行也相继涌现,到光绪年间便发展到48家粮行,20家仓栈,形成了一个大中小粮行相互争夺的局面。1900 年大米月调出量达到3万至4万担,此时,易俗河粮积如山,船舶满河,名驰京沪。
清光绪《湘潭县志》载:
湘南谷豆,咸萃于此,乃至下游舟载,逆挽耒臻,富人建仓,辄储万担,寄屯之息,岁至万金,县境最大市也。
粮行里办事人员有:上街先生,负责到城里拉生意,接客人;下河先生,负责下河看样,量斛打荡;账户先生,负责拉盘,谈生意。大粮行有十多个先生,小粮行有七八个先生。这些人都被称为“行码夫”,共有300余人,他们成立了组织叫“安怀堂”。
外埠客人购米靠粮行代收,寄入仓栈,名曰“寄仓”,一仓可500担,日租银四两。由于原来仓库不够用,唐、袁、郭3家和一些大亨纷纷建仓出租。原有丰盛仓、老仓,新建宝书、宝丰、谦益、谦吉、裕泰等20家仓栈,共有仓廒298孔,每孔可储500担左右,共可储大米15万担左右。紧张时租用民房,铺上木板做临时仓,名日“地仓”。这些仓中以袁家的谦吉仓最著名,全栋48间,用《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48字,依次命名各仓叫作“天字仓”、“地字仓”,等等。
仓栈内附设碓坊,加工大米,共有碓场120余家,洋屋码头一带都是些较大的碓坊,其中最大的要数唐汉章石龙坊,有工人30多人,每天可加工大米190余担。还有一些小碓坊物仔,人们称之为“鸡屎碓坊”。碓坊工人大都是从农村请来的。泥推脱壳,竹筛分类,风车扬糠,石臼春米。7担谷为一班推子,3天加工成白米。碓坊工人共有500余人,并成立了“永丰堂”。
易俗河米市还有许多码头,其中以郭氏“正泰码头”最为著名。现合作商店附近还有一块麻石匾,上书“正泰码头”4字。
大量的谷米运进和输出,装船起卸,码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参加“黑箩会”搬运的有360担黑箩,成立了“上元堂”。另外,还有一个“白箩会”,有箩500担,都是由一些强壮劳力组成。白箩会独霸码头,谷米一到岸便随时起货。
大米的输出主要靠帆船装载。往常“湘乡倒驳子”、“醴陵倒驳子”、“岳阳铲子”、“湖北丫梢”等各埠帆船聚集河边。但它们吨位小,载量少,周转慢。后来本地人纷纷修造大船,每艘可装80吨。共计有大船30余艘,包括小船约有2500余吨运载量。
谷米计量没有磅秤,以斛量谷米,4斛为一担,每担谷128斤,每相米173斤。计价以担为单位。用竹箕擢米,倒人米斛,荡平斛口为准。
由于米市不断发展,粮行增加,易俗河镇便陆续建起了18堂;18堂又合议建一总堂,名日”同一堂”,以调解行业之间的争议和纠纷。为了控制和维持好米市的秩序,“同一堂”订立了许多乡规民约。现在码头石岸上还嵌有一石碑,碑刻:“易俗河谷米聚集之处,买卖凭行交易,斗箕由行招募登册给牌,公择牌长总理其事,如有舞弊等情,为牌长是问,若未登册无号牌者,不准在河口戽。特此竖牌以记。”附近还有一“罚牌”,上刻:“今有船户运米来市售卸,因起货越规,凶殴不逊,比即鸣团理论,自知亏悔,甘愿罚牌。光绪十九年十月吉日立。”
本地大米不能满足市场时,商人便从衡阳、洣江、茶陵、攸县等地买谷运回易俗河镇,加工成大米后再出售。这样的米称之为“湖谷米”。外地米与本地米差别较大,开始,外埠客商搞不清,还可以假充真,湖谷由小河涓水上岸进入碓坊。稻谷源源不断地运进,大米源源不断地输出。故流传俗语:“易俗河的米,到岸即起。”那时,河里船挨船,街上车挤车,粮行先生忙不停挑箩的上上下下,100多家碓坊,推谷春米,隆隆声不绝,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1933年《湖南实业杂志》载文:
易俗河之米市,每届秋收以后,各县各船咸集于此,商贾争利,帆影连云,酒市烟寮,繁华特盛。
民国以后,米市开始走向衰落。为了扭转米市的衰败局面,民国十六年,正泰粮行在五谷殿唱戏,从正月唱到三月,吸引了不少客商。但是,时间一长,奸商们便投机倒把,掺水掺砂,致使大米发潮变霉,信誉顿挫。民国十八年,谦吉粮行管家罗训元运米去武汉,由于船工偷米掺水,导致13船近2400担大米全部发霉变质,损失巨大。同时,随着外地米冲击市场和本地优质米不断减少,客商们开始体会到湖谷米不如乡谷米,便不愿意和粮行老板订货了, 大米的销售量渐渐减少。由于米市风气败坏,粮商逐渐减少,市场日趋衰落。粮行老板唯利是图,一遇灾年,粮食歉收,他们就趁机囤积居奇,抬级抬价。1920 年以后,长沙靖港米市逐步兴旺,易俗河米市陆续被“兼并”。潭衡公路通车后,中路铺、茶园铺一带的大米开始运往衡阳等地。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粮行老板为躲避灾难,跑到安全地方去了。不久,湖谷产地之一的湘阴铁角嘴又出现了新的米市,易俗河米市更为萧条。到解放前夕,仅剩几家小粮贩在街头摆摊。解放后,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米市完全消失。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蜗牛号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解放大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