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蜗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普贤行愿品,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华严经和普贤行愿品区别
答两者的区别为内容和作用不同。弯裤
1、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经典之一,是佛教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严经强调诸法相互依存,具有无限广大、普遍性和空性等特性,提出了“一切皆空,一切皆具足”的观点。普贤行愿品则是一部修行者常用的祈愿文,属于密宗佛教的经典之一。该经文主要讲述了普贤菩萨的菩萨历闹指道修行经历和行愿,其中包括了菩萨的六度、行持戒律、智慧修持等内容。
2、华严经的教义深奥,对于修行者来说是一部重要的指导经典。修行者通过诵读、念诵普贤行愿品,以祈愿自己能够像普贤菩萨一样,具备大慈大悲、智慧和勇毅等菩萨特肢配质,同时也希望能够为众生带来福祉和利益。
普贤菩萨行愿品全文
答普贤菩萨行愿品全文:
复次,善男子,言如来藏者,是法界性,一切因果,具足诸法,所谓善不善、无记,各别自性,不可分别,无所从来,非所作,不失本性,无变异,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无苦无乐,无名无相,无所趣向,广说如来藏善巧微密,为诸菩萨显示周悉。
善男子,若有人识知是法界性者,则知是人造作菩萨,发大清净心,不行声闻、辟支佛地。何以故?如来藏中具大智慧、勇猛精进,不舍善巧,不堕诸恶,入一切诸法不受诸趣,寂静无相,无所从来,非所作,亦不失本性。是故名为发大清净心。又善男子,若有人识知是法界性者,是人不为恐怖、疾患、恼害、卒暴所碍。何以故?如来藏中虽有所住、有所念、有所分别、有所识,然非分别识境界、住念境界、所念境界、能念境界。是故如来言无分别、无所念、无所分别、无所识。
善男子,若有人识知是法界性者,是人则见空性。何以故?如来藏中空花兔角,毕竟无我、无我所,无眼、无色、无耳、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数、无言、无字、无譬喻、无譬喻分别、无相应、无相应分别。是故如来言空性。
复次,善男子,若有人识知是法界性者,是人不见有众生及与国土。何以故?如来藏中具大智慧、勇猛精进,不舍善巧,不堕罩雀诸恶,入一切诸法不受诸趣,寂静无相,无所从来,非所作,亦不失本性。是故如来虚尺言不见有众生及与国土。何以故差闷高?一切诸法皆如幻化所作所生。是故如来言一切诸法皆如幻化。
复次,善男子,若有人识知是法界性者,是人不见有命及与天等。何以故?如来藏中具大智慧、勇猛精进,不舍善巧,不堕诸恶,入一切诸法不受诸趣,寂静无相,无所从来,非所作,亦不失本性。是故如来言不见有命及与天等。何以故?一切诸法皆如幻化所作所生。是故如来言一切诸法皆如幻化。
普贤十大愿是什么?
答《普贤行愿品》的修持,主要围绕"常随佛学"恒顺众生"这第八、第九两愿展开。
后面几句是互相联系,不是分别对应,也是为了主要中心思想。
普贤行愿品的偈颂部分几句所对应的一愿。
第1愿 礼敬诸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 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 一一遍礼刹尘佛。
第2愿 称赞如来
于一尘中尘数佛 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 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 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 赞佛甚深功德海。
第3愿 广修供养
以诸最胜妙华曼 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 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 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 普遍供养诸如来。
第4愿 忏悔业障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第锋樱5愿 随喜功德
十方一切诸众生 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 所有功德皆随喜。
第6愿 请转法伦
十方所首卜有世间灯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 转于无上妙法伦。
第7愿 请佛住世
诸佛若欲示涅盘 我悉至诚而劝请 惟愿久住刹尘劫 利乐一切诸众生。
总结修学前七愿的意义。修学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佛转法、住世的7种愿行。
用第10愿 普皆回向,为了第八、九愿的实现。
所有礼赞供养福 请佛住世转法伦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
第8愿,常随佛学,就是"上求佛道"
愿将以此胜功德 回向无上真法界 性相佛法及僧伽 二谛融通三昧印;
如是无量功德海 我今皆悉尽回向。
第9愿,恒顺众生,就是"下化众生"。
所有众生身口意 见惑弹谤我法等;
如是一切诸业障 悉皆消灭尽无余 念念智周于者基穗法界 广度众生皆不退;
乃至虚空世界尽 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四法广无边 愿今回向亦如是。
也就是主题始终没有离开这两个大愿,亦如是 普皆回向;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蜗牛号希望华严经和普贤行愿品区别,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