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糖中宗,关注我,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文化
坐床撒帐
坐床又称“坐帐“、”坐福“或”坐富贵“,传统婚俗中,新娘进入洞房之后,要坐在婚床上,或者是盘膝坐于帐中,不能随意走动。新娘坐帐讲究方位,要面对喜神的方向,喜神又称吉神,是保佑新人幸福和好运的吉祥之神。喜神的具体方位,只能听从阴阳先生的指点。撒账即一对新人坐到婚床上,主持撒帐者以金钱、喜果等向他们身上撒掷,边撒边唱撒帐歌或说吉祥话,例如“摸个枣,领个小;撒个栗,领个妮;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
秤挑盖头
秤调盖头是新婚夫妇进入洞房之后的第一个仪式,挑盖头又秤挑红巾,就是新郎手持一根秤杆将新娘用来蒙头盖面的红巾挑起。为何要秤挑盖头?民间的说法是秤杆上的秤星乃是天象,即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用秤杆挑盖头大吉大利。另一种说法是秤与称同音,秤挑盖头便能称心如意。
共牢合卺
共牢合卺是洞房礼仪中最为庄重的一项仪式,共牢又称同牢,即夫妇同食一头牲畜,表示此后夫妻“体同为一“。后代逐渐演变为合卺后新人同食子孙饺子。合卺又称合瓢、合欢杯或交杯酒,就是将一个葫芦一分为二,成为两个葫芦瓢,夫妇各拿一瓢饮酒。唐代以后,合卺礼改为饮交杯酒,一般是用两只红线拴起来的木制酒杯盛酒。新郎新娘各饮半杯,再互相交换,同时饮尽。然后两人一起将酒杯掷于床上,倘若两个杯子一仰一合,便是吉兆。《礼记·昏义》中写道:“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同心结发
唐代女诗人晁采的《子夜歌十八首》中第一首便写道:“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这说的正是洞房中的同心结发礼。从诗歌的描述来看,结发礼是新郎新娘各剪下一缕头发,结成同心样式的髻,以青丝系同心。但实际上,结发礼的具体操作方式历代不同。先秦、秦汉时的结发,就是新郎亲手解去新娘在娘家时所结的许婚之缨,重新梳理头发后再为之系上。隋唐之后的结发才演变为由男女双方各剪下一绺头发,挽成“合髻”,表示同心偕老。“合髻”一般是交给新娘保存或是小心放置于床下。古时候只有初婚者才有资格行结发礼。
龙凤花烛
新婚之夜,新人要一起动手将新娘陪嫁带来的一对制成龙凤形状的彩绘蜡烛点燃,陈列在新房中,俗称“点花烛”。因为蜡烛只有一根芯,代表夫妇一心一意,同甘共苦。俗谓左烛先燃尽新郎先逝,右烛先燃尽新娘先逝,因而又形成了“守花烛”的习俗,即新人新婚之夜必须随时注意花烛的燃烧情形,如一烛熄灭,赶紧将另一烛也吹灭,以祈白首同归。
洞房花烛夜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围绕这项仪式活动,形成了中国传统婚俗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洞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