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蜗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莫言檀香刑,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莫言 《檀香刑》讲了些啥?
答这本书可太有趣了。我连续花了四个周末下午的时间,用奶茶哄着我家女儿陪同,在购书中心精精有味地读此本书。昨天终天把它给读完,合上手中的书时,一声长长叹息。同时,深感书非借不能读也,此外还想省点钱。嘿嘿。
清末慈禧太后当政期间,戊戌六君子被斩首。列强入侵,国家风雨飘摇。德国人在山东高密那里兴建铁路,沿路上坟什么的都要被铲掉,普通民众认为这动了地龙,破坏了风水。民众反抗,却遭朝廷官兵和德国人一起镇压。这是故事的大背景。
这里,非常佩服莫言讲故事的技巧与方法。他笔下的主要人物有:
赵甲:一个老练的刽子手,被慈禧太后钦封了此行的状元,出生卑贱,练就一副杀人行刑的好心态和招术,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以充当皇权的执行者引以为傲;人称姥姥。已经告老回家,又被安排给一个朝廷要犯也即他的亲家行刑。他想出了一个新酷刑,檀香刑,并亲自执行,满心期待因此名动天下。
赵小甲:刽子手的傻儿子,屠夫为生,杀猪杀狗。老婆孙眉娘,她卖狗肉,人称狗肉西施。嫁给赵小甲是当时她身处落难钱,对方帮了她。在他眼里,他爹是豹子,媳妇是白蛇……他爹想让儿子继承自己刽子手的衣钵,安排儿子同自己行檀香刑;
孙眉娘:狗肉西施,是孙丙的女儿,母亲早死。嫁给傻子,年仅24,疯狂爱上知县钱丁,甘愿做他的情人,露水鸳鸯;
孙丙:孙眉娘的爹,是个英雄人物。唱戏为生。后来妻儿被德国人杀死,走向了反抗官兵和德国人的道路;唱得一口好戏。被执檀香刑。不怕死,不惧檀香刑。与赵甲一样,期待自己因无惧檀香刑而名动天下。
钱丁:知县,当官不得志,想做好官,即对受朝政失望又渴望升官重用。家有贤握缓指妻,但不能生育,不懂风情,自认是孙眉娘的三世冤家。
钱丁发妻:是国家重臣曾国藩的后人,贤良淑德,一心一意为夫谋前程,私下指使下人破坏钱丁与孙眉娘的感情,后出于良知睁只眼闭只眼。
刘朴:戊戌六君子刘光地的儿子,其父被杀后,投奔钱丁,成了其府仆人;私底下听从知县夫人的安排做些阻止知县与孙眉娘交往的小动作。
钱雄飞:留日军官,年轻有为,一身本事,为戊戌六君子报仇,假意投靠袁世凯,实为刺杀,被袁世凯识破,刺杀失败,被处于极刑凌迟,执行之人为赵甲。这里莫言的对具体的行刑描写太震撼了,刷新了我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原来精神信仰的力量可憎如此强大。
孙丙被抓住了,现在赵甲被要求来执行死刑,他们可是亲家哦,赵甲不仅想一显身手,还发明了一种新的刑罚,叫檀香刑,既痛苦折磨了孙丙,又不能让他死得那么快,上头的命令是得让他的命续到三天之后的火车开通仪式当天,他要怎么做?他又是怎么想的?
孙丙自己被抓住,有机会逃跑却自己放弃逃跑的机会,不让自己受刑后死得太快他甚至配合赵甲和知县,他心里在想些什么,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孙眉娘,眼见自己的亲爹要公开处死,她要怎么救?除了找老相好知县大人,她还有什么外援?那些外援是怎么个救人法,有用么?
知县,一方面是自己的前途,一方面是自己的爱人和岳父,另一方面是需要镇压的民众,他又该怎么选择?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
莫言整部小说中,每个主角的心理活动都是用自述的方式写成的。读起来非常地有感染力,好象走进了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尤其是读孙眉娘对知县钱丁的暗恋那段,她的活泼个性跃然纸上,肚子都要笑疼了,读完又特别她的真实,勇敢,敢爱敢恨。读赵小甲那段,充满的魔幻主义色彩,一个傻子眼中的世界,是各种动物组段配成,他爹是豹子、媳妇是白蛇、袁世凯是大鳖……刽子手赵甲,他并不是真的冷酷无情,他有他的尊严和骄傲,他和刘光地的交往那哪笑段,说明他内心也是热血的,还有他的看起来象是产婆般的白嫩小手,想恨他又恨不起来,甚至对其人产生了那么一丢丢的同情。
小说里用到了猫腔戏,大段的戏词做引子。押韵,概括。虽然从来没有听过这戏,却我让这个民间的小众戏产生想要百度搜一搜的想法。
感觉莫言在读者上演一出戏,一个个的主角争相出场,道出其心声,把故事在不知不觉中推向高潮,然后嘎然而止。好戏散场,留下读者细细品味,不愿离去,总想说点什么写点什么。
《檀香刑》,讲述的究竟是什么?
答莫言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可谓著作等身。他的小说创作独具特色,风格壮丽豪放,不拘一格。毕飞宇则形容莫言的创作特色为相当狂放,尤其是在《檀香刑》这部小说中就体现出莫言小说创作的这个特点。《檀香刑》的故事脉络并不复杂,小说介绍了清代末年义和团运动抗击德国侵略者的历史故事。
但是与其他历史小说不同的是,在这里已经突破了那种简单的乐观主义和崇高历史主义,转而深入真实历史事件中的那种残酷与冷漠。最重要的是,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它已经完全超出了历史层面而直接逼入人的内心,将人的精神宇宙、心灵世界完全揭示了出来。
声音凄烈的绝唱——与火车
那些崇高的善良和美丽都不攻自破,取而代之的是人心中的黑暗和残酷。邪恶成为了人类性格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生活在乱世之中,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思忖和狐疑,他们在这个时代的生命悲歌就这样静悄悄地走向了。而那些可怕的刑罚,更是体现出乱世之中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悲剧生存景况。
在这部小说当中有两种非常尖锐的声音混合其中,所有人物生存的背景就是这两种尖锐的声音,没有人能够抵抗,前者就是来自山东的猫腔,这是一种本土性的戏曲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山东无数劳动人民紧密联合在一起,后者则是来自域外的舶来品火车。火车的鸣叫声也相当惊心动魄,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完全的陌生。
这两种独特的声音成为了乱世中的生命绝唱,也成为了这个小说真正的线索以及故事发展的真正脉络。生活在小天地里的原住民,从来没有见过火车。他们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原态受到破坏,那种原始而又稳定的生活形态已经不复存在,因此小说中的守旧派就一直在反抗新敏此奇的西洋玩意儿,尤其是那轰隆隆作响的火车。
文明对抗
德国人的侵略来势汹汹,除了那从未见过的火车,德国人还拥有非常先进的顷举武器大炮和钢枪,这也让这里的原住民大开眼界,这些民众感到前所未有的兴趣,但是更多的就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恐惧。在现代文明与原始落后文明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对比,而输赢上下似乎一下子就定出来了。
然而作为山东的原住民,这里的民众不愿意受到域外文化的冲击,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反抗和捍卫自己的民族文化。孙丙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血性的山东汉子,为了抵制西洋人的入侵,他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生命。
孙丙也是猫腔的传承者,不论他做什么,他总是在歌唱,即使是在与侵略者进行打斗的时候,他所唱出来的就是生命深处的悲歌,用那凄凉无比的演绎出自己的无尽哀歌。
最后孙丙遭受了檀香刑,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法,受刑者将被一根结实的木棍从谷道一直穿到嘴巴,然后慢慢的让虫子咬死自己,在折磨中慢慢消耗自己的意志,最后死亡。受到这样残酷的刑罚,孙丙依然大声唱着猫腔。只是声音凄厉,荡气回肠。
对于山东的农民而言,他们的精神生活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那可歌可泣的猫腔。因此对于孙丙来说,猫腔就是精神的全部寄托,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要唱出一曲乱世中的生命悲歌。
孙丙的生命顶点即终点
最后的受刑对于孙丙来说就是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借此他才能表现出他精神的伟岸,以及对于民族文化的热爱,此时他已经与山东大地融为一体,为了保护自己的故土,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猫腔戏子们也在刑场上进行了最后的表演,那表演可以说是呼天抢地,让在场者没有一个都不为之动容,那悲壮的场面。体现了山东土生土长的民众对于故土的那一份执着与热爱,以及他们生命中的执着与耀目。
重刑与生命的雀拿碧阴影
莫言运用张扬的笔法描述了六次重刑过程,每一次都让人毛骨悚然,尤其是那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惨烈刑罚檀香刑。受刑者需要忍受巨大的痛苦,最后在折磨中慢慢地死去。刑法施行者赵甲被作者当作一个重要人物来描写,赵甲被称作是大清第一刽子手,然而他值得骄傲的一生,其实不过是一个牺牲品,一个工具而已。
长期的刽子手职业生涯使得他已经丧失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怜悯,他只会机械地咔嚓砍下那一刀,让受刑者立刻丧命。最后他走向了一种变态性的喜好,那就是喜爱那血肉横飞的场景,这种残酷与暴烈被作者书写得相当深刻,体现出生命中的阴郁,让人躲不开的压抑和黑暗扑面而来。
每一次行刑他都感到非常兴奋,因为他以为自己是大清律法的直接维护者,实际上他的工作相当残暴,而且充满血腥,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望而却步,他却以此为荣,这样一种错位的人生,也可以说是赵甲的人生悲剧。
在任何小说当中对于刽子手去进行很多笔触的描写都是非常少见的,莫言对这个人物投入了更多的关怀和怜悯。这是在其他小说中很难见到的,即使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莫言也对他投去了相当关切的目光。
尽管赵甲是一个对于残酷刑罚相当迷恋的人,这种病态的爱好使得他已经走向了人性的另一面,笼罩在完全黑暗的阴影当中。然而这并不是他属于自愿的,一切都是由于“职责”使然。
莫言敢于正视残酷和罪恶的勇气,令很多人都感到无比震撼,他这种能够把人的灵魂拿出来拷问的气势,譬如俄国的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
很多文学作品都会歌颂人物心灵深处的爱与美,仿佛世界就是如此华丽的一张纸,实际上在这庞大的世界里隐藏着无数的黑暗。人性中的邪恶与黑暗是这些社会阴暗面的主要来源。
敢于揭示出人性中的恶,是需要勇气的,敢于直面这种恶这需要更多的责任和担当,而莫言他做到了。在《檀香刑》中,他将人物的病态人格以及人类无法克服的弱点进行了无比铺张的描写,让人看到了一部一部无比深刻的文学作品。
莫言的《檀香刑》是真实发生的故事吗的
答这部作品是以清末的旁野谈历史事件为背景来创作的。
《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力作。
在这部神品妙构的小说中,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龙活现的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兵荒马乱的运运碰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扩展资料
详细创作背景
根据高密县志的记载,1897年,德国强迫清政府订立了《胶澳租借条约》,为尽快把山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以便掠夺山东内地的丰富矿产资源,1898年9月开始了铁路的勘测和路标插植工作。1899年冬,胶济铁路勘测延伸到高密城西濠里一带。
德国人在勘探和植标过程中,以低价收买农田,逼迫农民迁坟移舍,此举遭到了沿线农民的激烈反对。特别是西乡,地势低洼,河水多南北走向,为修铁路阻塞水路,大水漫田,贻害无穷。
1899年秋,胶济铁路开始由青岛向西修筑,不久就到了高密地界,铁路与火车,完全陌生的东西引起脊举当地人的恐惧。对西方文明的无知,产生了谣言,认为火车一旦开过来,周边十几里不长庄稼。对火车的恐惧心理,再加上德国人的野蛮拆迁,酿成高密抗德拆铁路风潮。
1899年11月22日,孙文在绳家庄召开大会,在其组织发动下,抗德队伍迅速扩大,风潮波及108村,村村都有首领,他们"碾研火药,逐日撞钟,聚人演炮。每家各出破锅,以代枪子"。1900年1月2日,孙文、李金榜等率领200余人,执旗抬炮,前往晾甲埠一带,拆毁铁路窝铺5座。
11日,孙文、李金榜等,在张家大庄聚集武装群众3000余人,分兵三路,再次到晾甲埠一带阻拦修路。正在保护修路的清兵,见人多势众,立即保护德人窜回高密县城。
同年4月9日,抗德群众数千人从绳家庄北上阻路,焚烧窝铺数座,并准备攻城。下旬,孙文率群众沿柳沟河一带设防,打败进攻的清兵。
继之,由德国顾问指挥的清兵洋枪队参战,群众浴血抵抗,因伤亡较重,斗争陷入低潮。孙文隐蔽在绳家庄、王家庄。后因叛徒出卖,于5月3日晨被捕。
1900年7月2日,3000多名抗德群众在柳沟河畔聚集,继续阻路,并准备攻城,救出孙文。清大员胡景桂见民气汹涌澎湃,势不可挡,遂在城东门外大石桥北,将孙文杀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檀香刑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蜗牛号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莫言檀香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