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正文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是谁毁了伊拉克?2、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

1、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是谁毁了伊拉克?

当时的人们应该不会想到,2003年将是彻底改变世界的一年。那一年,美国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悍然入侵伊拉克,不仅让伊拉克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还自此开启了绵延20年的中东乱局。君不见战火纷飞天下乱,黎民动荡苍生苦。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一名伊拉克父亲被美军以“盘查游击队”的名义带走后,他的家人放声痛哭

今年,正是伊拉克战争爆发的20周年。这20年,整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唯独伊拉克,依旧是一副恐怖、破败、贫穷的模样。2018年,美国好莱坞女星、联合国难民署特使安吉丽娜·朱莉访问伊拉克摩苏尔,这座城市如今已经是一片废墟,朱莉在参访之后感慨地说:“虽然这里的人们一无所有,但他们自由了”。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18年,安吉丽娜·朱莉在伊拉克摩苏尔

此语一出,当即被伊拉克政论家称为是“世界上最恶毒的话”,仿佛伊拉克人民所遭受的一切苦难都是一场西方人眼中的政治秀。他们可以在伊拉克发表一些感动自己的言论,随即拍拍屁股走人,可是对于4100万伊拉克人民而言,这却是无数家庭和希望的破灭。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3年4月,美国海军陆战队一师在伊拉克巴格达

2003年,美国以莫须有的“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入侵伊拉克,如今20年过去了,美军并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是却彻底摧毁了伊拉克。如今的伊拉克已经是典型的“失败国家”。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到底是什么毁了伊拉克?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戒严时,一个伊拉克男子害怕被射杀,躺在地上举起双手

这个曾经话题度极高的中东国家,如今已经被各大国际媒体扫进了垃圾堆,没有人再关心那里发生了什么。直到2021年,依旧有超过500万伊拉克难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伊拉克难民营里的孩子们

伊拉克位于中东地区中部,北望俄罗斯,南接阿拉伯半岛,东边是伊朗,西边是地中海,同时拥有储量巨大的石油。这样的地方,注定是兵家必争之地。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伊拉克地缘位置

目前,伊拉克全国仍有近60%的城镇无法被修复,电力、交通、医院、学校、工厂全部毁于一旦,除了极少数城市,到了夜里,一片黑暗,即使是首都巴格达,一天也只能供电14个小时。国际政治学界还有一个名词叫作“伊拉克样板”,用以形容失败国家。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一个美军士兵抱着一个无家可归的伊拉克小女孩

伊拉克位于两河流域,坐拥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哺育了古巴比伦、苏美尔等辉煌灿烂的文明,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可是伊拉克的地理位置注定它将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地方,先后被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土耳帝国等政权先后征服。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伊拉克的出海口被科威特堵死

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从沙特地区崛起,随即向外传播伊斯兰教。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由于地理位置良好,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当时的巴格达是整个阿拉伯世界最大、最发达的的城市,商旅不绝,人烟繁盛,许多文化在此交流碰撞,比如中国的火药和造纸术就是经由这里传入欧洲的。而如今的巴格达,却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城市之一。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巴格达,伊拉克首都,阿拉伯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1258年,蒙古铁骑席卷整个世界,围攻巴格达长达7个月,破城后屠城40余天,阿拉伯帝国宣告灭亡。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欧洲画家笔下的蒙古军队围攻巴格达

1299年,一支突厥部落在小亚细亚半岛崛起,并很快成长为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巨型国家,史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现代的伊拉克的版图就是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奠定的,从16世纪开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波斯帝国在伊拉克地区大动干戈。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1923),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穆斯林帝国

1639年,双方缔结《祖哈布条约》,以伊朗高原西侧和阿拉伯河为界,伊拉克和伊朗的边界就此确定了下来,不过两国交界有大量部落,他们的归属问题仍然十分模糊,这为后来的两伊战争埋下了伏笔。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伊拉克夹在伊朗和科威特之间可怜巴巴的出海口

同时,当时的伊拉克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可是南边的科威特却仍然在阿拉伯酋长手里,从民族看,科威特和伊拉克本属一家,只是被强行分开。最要命的是,科威特拿走了伊拉克95%的海岸线,这为后来的海湾战争埋下了伏笔。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柏林-巴格达铁路示意图

1853年到1856年,沙皇俄国为了南下,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而英法顺势下场帮助奥斯曼打败了沙俄,由此进入中东。但是德国也盯上了这里,1871年德意志走向统一,俾斯麦想和奥斯曼结盟,并修建一条从柏林直抵巴格达的大铁路。为了避免德国来分走蛋糕,英国率先对科威特下手。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红圈部分即为英属科威特保护地

1896年,科威特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国人以此为基地开始渗透伊拉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情报官劳伦斯策动了“阿拉伯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阿拉伯地区的统治。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62年英美合拍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讲述了英国情报官劳伦斯在一战期间策划阿拉伯大起义的故事

1920年,英法与战败的奥斯曼土耳其签订了《色佛尔条约》,叙利亚成为法国殖民地,而伊拉克则成为英国殖民地。在英国人的主导下,科威特重新并入伊拉克,这后来成为了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借口。不甘于被奴役的伊拉克人民在1941年打响了反英大起义。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41年,英国殖民军镇压伊拉克大起义

二战结束之后,英法旧殖民帝国体系崩溃,伊拉克王国宣布独立。紧接着1958年,伊拉克陆军司令卡塞姆发动政变,灭亡了费萨尔王朝,伊拉克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作为足以影响中东局势的国家,伊拉克自独立起就备受关注。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卡塞姆,伊拉克陆军总司令,伊拉克共和国开国总统

卡塞姆一上任就宣布将英美控制下的石油收归国有,惹恼了西方,1961年在英国直接干涉下,科威特脱离伊拉克独立,分走了95%的出海口。卡塞姆当即决定对科威特用兵,然而碍于英美的警告而告终。当时的伊拉克局势复杂,卡塞姆本人多次遭遇暗杀。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青年时期的萨达姆,就曾经是暗杀卡塞姆的人之一

1963年,卡塞姆政府被推翻。5年后,阿拉伯复兴党正式执政。阿拉伯复兴党一开始要走“阿拉伯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苏联支持,和亲美的伊朗巴列维王朝关系紧张。1975年,两伊达成《阿尔及尔协议》,规定了两国边界。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79年,一个充满野心的人物发动了一场政变,逼迫自己的叔叔,时任伊拉克总统贝克尔下台,他就是萨达姆。萨达姆早在贝克尔执政期间,就已经成为了伊拉克军队的一把手,组建了“共和国卫队”,伊拉克由此进入了长达24年的萨达姆时代。伊拉克的什叶派人口占70%左右,逊尼派只占25%,而出身逊尼派的萨达姆却接管了政权,矛盾不可避免。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萨达姆

从总体上,萨达姆还是有功于伊拉克人民的,他将西方控制下的石油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85年的伊拉克巴格达,世俗化程度很高

1980年,伊拉克人均GDP是同时期中国的20倍,伊拉克人1天的工资比当时中国大使馆员工1个月的都要高,医疗教育住房全部免费,甚至还报销出国旅游的钱。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张召忠谈伊拉克

1979年,当萨达姆政变上台的同时,隔壁的伊朗也在经历改朝换代。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1980年,萨达姆趁着伊朗来不及反应,发动了边境战争,史称“两伊战争”。这场伊拉克谋求海湾霸权的战争,打了整整8年,打得山穷水尽,20万士兵死亡,800多亿美元军费报销,可是一无所得。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两伊战争,号称是“用最有技术含量的武器打的一场最没技术含量的战争”,双方死伤都十分巨大,最后两败俱伤

萨达姆是个臭名昭著的独裁者,他在国内大肆排除异己,大量提拔来自他家乡和逊尼派的人进入政府,在1988年动用毒气屠杀了20万库尔德人;在国外更是穷兵黩武,肆意入侵他国。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拉克成为了中东地区最大的债务国,科威特则成为了伊拉克最大的债权国,债务高达140亿美元。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示意图

为了转移矛盾、平息债务,1990年伊拉克悍然入侵了弱小的科威特,明眼人都知道萨达姆是想要独霸海湾石油,这就给了美国人下场的机会。同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允许美国派兵攻打伊拉克,海湾战争正式爆发。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90年,萨达姆在做战前动员

这是一场严重不对等的战争,萨达姆引以为豪的“共和国卫队”,在美军面前兵败如山倒,大量美军新式战机投入战场,轰炸了整个伊拉克2000多个军事目标50多天,随后地面部队只用了100小时就结束了战斗,萨达姆在全世界面前被美国的“现代战争”打得体无完肤。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91年,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在伊拉克慰问美军士兵

尽管英美联军大获全胜,但海湾战争本质上只是一场“维和战争”,因此老布什政府并没有借口推翻萨达姆政权。父亲做不到的,只能留待儿子小布什来做。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91年,经由联合国授权,美军正式出兵海湾地区,并且很快就击溃了伊拉克军队

1990年,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人均GDP从1989年的3774美元猛增至1.02万美元,是同时期中国的31倍。然而,随着伊拉克战败,被西方联合制裁,1991年人均GDP跌至22美元。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满目疮痍的伊拉克

2001年,911事件爆发,小布什政府宣布开始反恐战争。萨达姆被列入了“恐怖主义支持人”名单。2003年,美国以“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理由,无视联合国安理会的协议,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这个国家自此再无宁日。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1年9月11日,911事件爆发时,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反应

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把伊拉克靠着石油国有化赚的钱全部打没了。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军进攻巴格达

仅仅1个多月,26万美军和5万英军组成的英美联军很快攻下了巴格达,萨达姆出逃,24年的萨达姆时代宣告结束。伊拉克人民一开始是箪食壶浆以迎美师的,个个夹道欢迎美军,他们纷纷走上街头,推翻萨达姆的雕像。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3年,当美军进入巴格达,萨达姆的雕像被拉下

这是一场很荒诞的战争,从小布什开始至特朗普结束,整整17年,美国先后派遣了30万人次的部队,阵亡了4500人,导致了超过24万伊拉克人死亡,500万人沦为难民,美国在伊拉克的直接军费开支超过7800亿美元,算上其他费用,估计超过2万亿美元,那是伊拉克10年的GDP。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一个美国军人和他的妻子与孩子

这些钱足以帮助任何一个国家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可惜它们只变成了炮弹与子弹。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5年,在伊拉克战争中阵亡的美军士兵被送回美国

五角大楼本来预估用1个月结束战斗,再用5个月重建政府,伊拉克局势就可以稳定,没成想萨达姆的倒台,并没有给伊拉克带来和平。一个萨达姆倒下了,无数个“萨达姆”站了起来。大量的伊拉克前政府军伙同恐怖分子转入地下,打起游击战,让美军疲于应命。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8年,伊拉克巴格达,一个伊拉克小孩抓着一个美国士兵的枪口

很快,美军就从伊拉克人民心中的“解放者”变成了“入侵者”。在纠集了北约以及一干国家之后,美国宣布有49个国家支持美军在伊拉克的行动,其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波兰直接参战,甚至连日本都上场负责后勤运输。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3年,美国宣布伊拉克战争开始后,日军进驻伊拉克负责后勤运输工作

可是,美军成为了众矢之的,每个伊拉克人都将他们视作敌人。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说,“我们为伊拉克人修建排污系统、学校还有医院,他们却只想袭击我们”。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16年美国导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讲述了伊拉克战争中成为英雄的美国士兵比利·林恩的故事

美国人只想控制伊拉克,并不想重建伊拉克。2004年,美国为伊拉克提供了多达487亿美元的援建资金,89%都去了在伊拉克的英美公司,伊拉克本土企业只得到了2%,可以说是左口袋搬右口袋,但美国逼着伊拉克政府给来自美国的企业全部免税。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伊拉克的孩子们从美军手里接过从中国批发来的书包

困扰伊拉克已久的库尔德问题也是美军直接引起的。1991年海湾战争打响之后,美国意识到长期受到萨达姆打压的库尔德人可以成为自己的盟友,于是1992年在伊拉克东北部的库尔德斯坦设置了“自治区”。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库尔德斯坦更是事实上处于“准独立”状态,2017年又有了库尔德大公投。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占领巴格达,推翻萨达姆之后,美国立刻解散了所有萨达姆政府的机构,包括警察和共和国卫队,每个人只给300美元遣散费,就这么点钱还被层层盘剥,一时间怒从心中来,干脆加入了反美游击队。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伊拉克政府军正在接受美军的训练,伊拉克政府军和阿富汗国民军一样,都是美军的仆从军

2008年,驻伊美军死亡人数已经超过4000人,伊拉克死亡人数超过了10万,引起了全球性的反伊战浪潮。同时截止到2008年,美军已经在伊拉克打掉了将近8000亿美元的军费,超过美国国防部预算的500%。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同年,小布什访问伊拉克还被伊拉克记者丢鞋表示抗议,民调显示,超过85%的美国人不支持伊拉克战争。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8年,小布什访问伊拉克期间,被伊拉克记者丢鞋

2014年兴起的ISIS,就裹挟了许多萨达姆政府的前共和国卫队成员,他们主要都是逊尼派人口。萨达姆作为一个世俗政权,客观上压制了许多伊拉克的极端宗教力量,如今他倒台了,伊拉克瞬间成为了一个饱受恐怖袭击的地方。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被捕之后的萨达姆

2006年,萨达姆在被施以绞刑之前,如此说道:“没有我的伊拉克,将一无是处”,如今看来,一语成谶。萨达姆的确是个乱世枭雄,虽然没有人喜欢他,可是他能压住伊拉克境内的所有势力。他一死,伊拉克并没有像美国人预期的那样,迅速走向团结统一,而是愈发分崩离析,大量武装开始角逐,美军可以轻而易举地推翻萨达姆政权,却不能安抚各方势力。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军士兵抓获一个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高级将领

长达8年的治安战随即到来,激烈的民族冲突、教派冲突最终催生了恐怖主义。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11年,奥巴马政府不想接手这个烂摊子,宣布“美军已经在伊拉克完成了所有军事任务”,将要逐步撤出伊拉克,这一撤就到了2020年,使得伊拉克局势更加复杂。世界各地的反美武装和极端组织纷纷涌入伊拉克,将其作为反美战场,高昂的军费逼迫美国不得不撤离这个是非之地。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11年12月,奥巴马正式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美国将撤出所有作战部队

今天,伊拉克处于粮食储量国的第86位,是重度粮食缺乏。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如今的伊拉克,既有库尔德人和阿拉伯人的民族冲突,又有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教派冲突,中央政府和地方武装的央地冲突,任谁看都没辙。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巴格达街头

社会法制荡然无存,政府腐败无能,到处都充斥着黑暗,连伊拉克财政部长阿拉维都公开发表抨击政府的言论:“伊拉克已经是彻头彻尾的腐败天堂了,连一个海关职员的职位都可以卖到10万美元”。伊拉克政府烂到了让美国人都将之称为“最无能的政府”。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3年,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举着所谓“炭疽”发表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推测

作为世界石油储量第五大的国家,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高达1500亿桶,占全球9%,总价值高达10.5万亿美元,同时还有3.7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世界第12。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伊拉克看起来十分富裕,可是却并没有因此而好转。目前,伊拉克75%的GDP和85%的财政收入全都是依靠石油出口,这个国家危在旦夕。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可以说,石油既是上天对伊拉克的恩赐,也是一切祸患的根源。截至2021年底,伊拉克日产石油高达600万桶,是欧佩克内部的第二大产油国。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坐在金砖上的美军士兵,萨达姆政府倒台之后,萨达姆个人的财产被美军缴获

伊拉克国内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各路武装群雄逐鹿,东北部是想要独立建国的库尔德武装,东南部又有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武装,伊拉克事实上已经国将不国,处在亡国的边缘。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伊拉克局势图

尽管靠着卖石油,伊拉克政府每个月就有60亿美元的收入,可是这些钱大多被各层官僚层层贪污,被大小军阀巧取豪夺,到了最后伊拉克政府却连重修城市和救济百姓的钱都没有。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3年,一个伊拉克壮汉在销毁萨达姆的雕塑

沙特和土耳其支持下的逊尼派武装、伊朗支持下的什叶派武装、美军扶持起来的库尔德武装以及大量诸如基地这样的恐怖组织都一股脑地开打,加上数量超过30万的反美武装,伊拉克乱成了一锅粥。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如今由美国建立的伊拉克政府,不得民心,不仅没有安抚好各路武装和国内百姓,甚至连美国人的欢心都讨不到。那些萨达姆的“前朝遗老”,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退伍兵一度打得羸弱不堪的伊拉克安全部队丢盔弃甲。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驻扎在伊拉克的英国军队

伊拉克人民虽然摆脱了一个穷兵黩武的独裁者,却迎来了更加凶残的美军,得到了一个四分五裂、满目疮痍的国家。欧盟评价道:“华盛顿彻底摧毁了伊拉克,却没有重建它”。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巴格达

从2011年开始到2022年,随着美军撤出伊拉克,这片是非之地愈发混乱,更大的权力中空释放出了更多的魑魅魍魉,这些武装分子就如同癌细胞扩散一样。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13年是伊拉克政府最强盛的一年,那一年在美军帮助下,伊拉克政府军控制了超过80%的地区,控制了超过80%的石油资源,人均GDP增至6600美元,可惜此后由于各方武装悉数杀回,伊拉克GDP一路走低。目前,伊拉克贫困率高达40%,赤贫人口更是多达12%。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伊拉克是一个被资源诅咒的国家,丰富的石油资源不能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而只能成为救命钱,有多少花多少,花完拉倒。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一个美军士兵站在燃烧的伊拉克油田前

大量石油被割据武装夺走,伊拉克政府的财政收入从每个月60亿美元锐减至35亿,甚至还从外国借了120亿美元,不然连公务员和军队的工资都不发出来。除了当石油工人、公务员和参军,伊拉克18岁至35岁的青壮年几乎没有其他的工作,失业率高达50%,女性失业率更是高达88%。大量失业或无业的年轻人要么加入反政府武装,要么干脆沦为恐怖分子。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一个伊拉克老人被美军当作恐怖分子逮捕

伊拉克的经济结构非常畸形,80%的经济是石油出口产业,虽然60%的人口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可是伊拉克40%的就业岗位是政府工作和军队士兵,伊拉克的经济基本算是废了。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庞大的公务员群体不止拖垮了伊拉克政府的财政预算,还制造了大量贪污渎职事件,比如伊拉克就曾经曝出海关人员私自将从土耳其进口来的粮食扣下,自己拿去售卖,获利高达500万美元,简直是耸人听闻。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一个美军士兵拿着萨达姆的黄金枪

伊拉克政府为此不得不出台“打击腐败”的政策,可是公务员群体尾大不掉,根本无法彻底地刮骨疗毒,搞不好会直接让中央政府关门。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这一瓶小小的洗衣粉,代价是2万亿美元和美国和伊拉克这2个国家的持续性阵痛。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20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宣布:“伊拉克根本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们在那里打了一场没有意义的仗”,此语一出举世震惊,伊拉克沦为一片废墟竟然是因为一场没有意义的仗。特朗普政府将美军完全撤出伊拉克,彻底甩开这个他们一手打造的烂摊子。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20年,特朗普宣布将会把美军撤离伊拉克

2020年,根据伊拉克教育部的报告,伊拉克每培养100个大学生,就有接近82个离开,根本留不住人才。2021年的伊拉克公路里程甚至还不如1990年,停滞了30年。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伊拉克美女

就在同年,伊拉克巴格达爆发了大规模抗议事件,2万多名市民冲击巴格达“绿区”,这里是英美等西方使馆以及伊拉克政府所在地,被中国网友戏称为“伊拉克东郊民巷”,抗议持续了整整4个月,造成了536人死亡。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什叶派代表人费萨尔大有一举成为伊拉克新总统的态势,势必会让伊拉克更加全面地倒向伊朗,局势只会更加复杂。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萨德尔

20年了,这个国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受的伤害却丝毫不亚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

俄乌战事近日聚焦赫尔松大决战,外界将顿巴斯北线乌格莱达尔战役的方向称作为这场决战的北战场。11月2日的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俄联军部队首次攻入这个要塞区域。

另外,俄罗斯外交部2日发表阻止核战争发生的声明,俄方呼吁核大国表明愿意放弃侵犯彼此切身利益的行为,停止推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挑衅。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凤凰记者一线报道:赫尔松北线战役打响,7万民众撤离

乌格莱达尔、马林卡、阿夫迪耶夫卡等地对顿涅茨克居民来说,都是谈虎色变的地名。八年多时间,从这些地区的乌军炮阵地构成了对顿涅茨克市区和周边地区老百姓的直接生命威胁。

11月2日,在亚速高地的沃尔诺瓦哈左翼,俄海军黑海舰队陆战旅编队将乌军挤出了巴甫洛夫卡和新米哈伊洛夫卡定居点,这是进入乌格莱达尔市的大门。由于俄军对这个区域包围的威胁,乌军正向乌格莱达尔市拉动预备队。

来自俄远东萨哈林岛的68军特种部队正集中力量控制康斯坦丁诺夫卡至乌格勒达尔公路一侧。俄军事专家透露,俄第29集团军、第68集团军和民兵第一军的部队继续担负对乌格莱达尔方向的攻击。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当天,赫尔松地区卡霍夫卡区实施了强制撤离。从11月1日开始,居民从第聂伯河左岸15公里区域的定居点开始强行疏散,目前已有7万领取俄国护照的当地民众渡过第聂伯河,赫尔松市区每天晚上23点至次日早七点实施宵禁。

在赫尔松前线,乌克兰司令部继续为整个前线的进攻做准备。乌克兰武装部队开始对尼古拉耶夫以南接触线沿线的俄罗斯阵地进行积极的炮击,同时,俄罗斯部队正在构筑防线并加强防御。

俄军事科学博士康斯坦丁·西夫科夫认为,赫尔松决战结果有三个选项:第一种情况是赫尔松被乌军攻陷,这将导致俄罗斯政治生态恶化;第二种情况赫尔松仍然在莫斯科的控制之下,坚定了顿巴斯南线的稳定;最后是俄军将赫尔松作为发动敖德萨的尼古拉耶夫战役的大跳板。但是,目前,俄罗斯军队被防御等待挨打而“束缚”了手脚,这是极其被动态势。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俄促核大国停止推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挑衅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俄外交部2日声明指出,俄方支持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坚定、持续致力于阻止核战争发生。

俄罗斯奉行的核威慑政策,遵循的宗旨是“核战争打不得、也打不赢”。声明并强调,俄罗斯的这一理论方针是防御性的,仅在遭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或者遭到常规武器攻击而且国家生存受到威胁时候,才会使用核武器。

在目前局势下,首要任务是阻止核大国间发生冲突。声明呼吁五个“核大国”用实践表明愿为解决这一当务之急开展工作,放弃在直接武装冲突边缘摇摆、放弃侵犯彼此切身利益的危险举动,停止推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挑衅,因为这一切都可能酿成灾难性后果。

声明强调,俄方出发点是坚定不移贯彻现有的裁减和限制核武器协议和谅解,降低战略风险,减少国际事件和冲突升级到核威胁级别。

俄方重申,全面恪守今年1月3日同中、美、英、法领导人共同发表的,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

同日,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则表示,美方对俄罗斯在乌克兰军事行动中可能动用战术核武器的担忧与日俱增,将保持密切监测。不过柯比也表示,尚未发现任何迹象表明俄方正为动用核武做准备。

《纽约时报》引述多名美国高级官员透露,俄军方高层近日就何时以及如何在乌克兰动用战术核武器进行了商讨,引发美国及其盟国的高度担忧。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凤凰观察:俄方再次强调使用核武器的先决条件,为何特别令人不安?

赫尔松大决战对于俄乌双方来讲意味着什么?会如何改变俄乌局势?以下摘自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郑浩的点评分析——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赫尔松决战前不久已经展开,西方媒体报道指出,乌军缓慢向赫尔松挺进。赫尔松当地的乌政府官员指出,乌军目前正在以猛烈炮火攻击该地区首府赫尔松市,并袭击俄军防空导弹基地,已经摧毁了相关设施。

报道同时指,在赫尔松的俄罗斯市政当局已经撤离了赫尔松市,开始向靠近克里米亚半岛的地方设立临时办事处。

如果相关消息属实,那未来一段时间内,赫尔松就有可能被乌军拿下,这对俄罗斯会是一个沉重打击。

但俄军还是会坚持抵抗,俄军新动员的8万多名新增入伍士兵已开赴前线,加入赫尔松战场。俄军会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赫尔松,这是俄罗斯输不起的一场战役。

俄罗斯外交部昨天再发声明,呼吁拥核5国不要使用核武器,不应该打核战争。俄外交部在这个关键时刻发表这样的声明,并在最近一段时间,密集对外发布有关使用核武器的先决条件,让外界感到特别不安。

因为此前俄方已经宣布包含赫尔松在内四地已“公投入俄”,表示赫尔松现在是俄罗斯领土的一部分,会不惜一切代价、动用一切力量来保卫领土。这样就使得整个战局变得非常不可预测,危险程度也在加大。

新闻多一点:

俄罗斯恢复执行黑海农产品外运协议 普京:保留退出协议权利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俄罗斯国防部2日发表声明说,在国际组织参与和土耳其协助下,黑海粮食外运联合协调中心1日从乌方获得书面保证,不会利用粮食走廊和农产品出口的乌方港口对俄采取军事行动,尤其是乌方正式保证“海上粮食走廊将仅根据农产品外运协议和联合协调中心相关规定使用”。俄方认为目前获得的保证“似乎已足够”,因此恢复执行农产品外运协议。

俄罗斯总统普京同日召开联邦安全会议,确认已指示恢复执行协议,但仍保留退出的权利。

俄罗斯在10月29日指乌克兰利用黑海粮食交易通道对俄黑海舰队进行了袭击,因而宣布暂停履行粮食出口协议。

来源:凤凰卫视资讯台

编辑:木木

本文关键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英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怀疑哪个国家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国有哪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外的所有武器统称为。这就是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赫尔松战役惨烈(如果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黄忠教学(国服黄忠教学视频)

下一篇: 青岛市北住宿哪里好(青岛市南区与市北区哪里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