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正文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一等奖(半截蜡烛课本剧视频)

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一等奖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一等奖以及半截蜡烛课本剧视频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半截蜡烛 教学设计

2、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 教学设计

23、半截蜡烛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重点、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学习时间 第(一)课时

学 习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23 半截蜡烛 2、 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 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2、 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 学生交流。 4、 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 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 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 检查自学情况。 (1) 读准字音。 (2) 检查词义 情况。 3、 讨论主要内容。

学 习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4、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诺德夫人把装 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 ):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 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 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 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 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 课堂练习 1、 写字练习。 2、 用钢笔描红、临写。 3、 抄写词语。

教后感:

课 题 23、半截蜡烛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 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学习时间 第(二)课时

学 习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一、 学习第一段 1、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 学生质疑:绝密、绝妙。 3、 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4、 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 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 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 到了什么? 二、 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 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 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 指导编排课本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 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一、感悟全文: 1、读课题:《半截蜡烛》。预习了课文,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导:简炼地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或含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 沉着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2、伯诺德夫人 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 交流中: (1)教师相机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 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导:“秘密就会暴露”,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要知道,德国鬼子比当年的日本鬼子还要凶残百倍,他们 如麻。总之“万一”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同学们,情况——万分危急。〕 3、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 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 交流中: 1、你最佩服谁?还有哪些同学佩服(伯诺德夫人、 、 )?你们觉得这家人怎么样? 2、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3、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听了同学讲的, 师也想讲一讲 想法,伯诺德夫人 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敬佩,同学都讲得十分精彩。不过徐 师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的情绪,使 和 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 二、续编故事: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2、出现两一种情况,被中尉发现;没有。辩论。 3、如果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如果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 4、交流、补充、点拨。 5、总结: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 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 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 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三、作业: 1、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2、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比一比谁问的问题最有价值。 〖你正在浏览《 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附: 1、介绍二次大战: 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全球60%的 参战)、伤亡最重(5000万死亡)、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2、介绍《马赛曲》 “ , ,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 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 , ,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半截蜡烛》教后反思 丹阳市实验小学 徐留军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须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培育孩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 》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一、深入解读:凭借文本,悟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是语文, 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像《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 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应该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二、读写结合:依托文本,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语文,我们的 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其实写的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当然从孩子的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其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指导今后的课程教学。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 故事记叙的是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亲伯诺德夫人和儿子 、女儿 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情报在危急关头与三个德国敌人巧妙周旋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紧张激烈的战斗。 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

  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 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 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小组合作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是怎样与德国军官巧妙周旋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简洁概括主要事件。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语境中理解“绝妙”“绝密”“厄运”等词语的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是怎样与德国军官巧妙周旋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简洁概括主要事件。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引读,感受母子三人在凶残的侵略者面前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勇敢机智的品质,学习她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你对战争的看法吗?

  2、师:战争是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出示二战图片)今天, 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发生在二战时期法国沦陷区的一个真实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

  板书课题:19、半截蜡烛

  二、 学习第1、2节,了解蜡烛的作用,初步 主人公的“勇敢机智”。

  1、过渡:别小看这半截蜡烛,它的作用可真不小!那么到底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用呢?

  2、指名读1、2节,学生思考。(这是藏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

  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教学“绝密”。板书:绝密情报

  4、有这么一家三口,就参加了传递情报的危险工作,这一家三口子分别是(板书:伯纳德 )

  4、为了保护绝密情报,谁想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是什么?这个主意怎么样?直线画出来。(点击出示)

  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绝妙”是什么意思?谁用拆字法来解释一下这个词语?

  5、这个主意妙在哪里?(自由读, 主意的绝妙)(藏哪里?摆哪里?)

  6、朗读指导:正如人们所说,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险中求胜这可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让我们为这个出其不意的妙计,更为女主人的勇敢机智而喝彩——(齐读)

  三、 学习3——7节, 人物沉着镇定、勇敢机智的品质。

  (一)一读: 保护情报的重要性。

  过渡:没想到这不起眼的半截蜡烛躲过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搜查,然而,一天晚上,屋子里突然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蜡烛被点燃„„

  1、出示句子。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2、自己读读这句话,看看句子中哪个词出现的最多,从中你 到情况怎么样?(每出现一次,情况就越严重,付出的代价就越惨重)

  3、是的,一旦秘密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作者连用三个就会强调了情况危急,后果的严重。你能把这么严重的后果读出来吗?自己试一试,谁来读这个句子。轻一点,慢一点,千万别让敌人察觉,这可能,这可能„„

  4、这可能影响到法国的这个战局,一起读。

  篇二: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理念】

  让同学通过 , 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并初步了解到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示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难点】

  指导同学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 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12、半截蜡烛

  2、读课题,同学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

  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同学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同学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读准字音。

  ⑵ 检查词义 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誊写词语。

  五、学习第一段。

  六、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同学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同学用图画和文字表示故事情节。

  3、指导编排课本剧。

  篇三: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

  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

  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

  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习。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女子婚内出轨回归家庭(女子婚内出轨不想离婚怎么办?)

下一篇: 克隆自己作文共8篇(写一篇以克隆一个自己为题的作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