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正文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故事典故(有两位君主“不鸣则已)

关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故事典故,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春秋战国时,有两位君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他们分别是谁?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故事典故

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春秋战国时,有两位君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他们分别是谁?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对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意思和“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基本一致。

在《史记·滑稽列传》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是司马迁来形容战国时期齐威王这位君主的。不过,实际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一开始是用来形容春秋时期楚庄王的。也即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位君主都上演了“一鸣惊人”的故事。那么,就楚庄王和齐威王,各自的故事如何呢?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故事典故(有两位君主“不鸣则已)

一方面,根据《史记》、《左传》等史料的记载,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楚穆王去世,楚庄王熊旅即位。楚庄王成为楚国君主时,还不到20岁,可谓非常年轻。在此基础上,楚国国内还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这让年轻的楚庄王面临内忧外患地局面。在复杂的局面下,楚庄王没有贸然出手,而是选择蛰伏的态度,甚至故意表现出昏庸不堪的样子。

经过数年的观察,楚庄王对于楚国的局面,尤其是朝廷中的文臣武将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比如分辨了哪些是忠臣,哪些是佞臣。基于此,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也即经过了数年的蛰伏后,楚庄王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故事典故(有两位君主“不鸣则已)

在忠臣良将的辅佐下,楚庄王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增强了楚国的国力。当然,对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君主,最大的敌人还是北边的晋国。于是,在坐稳楚国君主的位置后,楚庄王全力和晋国争霸。楚国在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战中大获全胜。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而晋国则在一段时间内威信下降。

在击败晋国后,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在“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基础上,楚庄王不仅帮助楚国走向强盛,自己更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得以和齐桓公、晋文公等君主相提并论。和楚庄王相对应的是,齐威王也可以说是战国时期的霸主。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故事典故(有两位君主“不鸣则已)

另一方面,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姓,田氏,名因齐,田齐桓公(与春秋五霸之首的姜齐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四位君主。齐威王元年(公元前356年),在齐威王刚刚即位时,韩国、赵国、魏国这三国就趁齐威王立足未稳之际攻打齐国。

不过,就齐威王来说,不仅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在此基础上,邹忌借讲琴理谈治国的方法,也即通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事件,邹忌成功刺激到了齐威王,后者更是表示自己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由此,齐威王幡然悔悟后,拜邹忌为相,在齐国进行了“邹忌变法”。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故事典故(有两位君主“不鸣则已)

最后,在齐国国力增强的背景下,魏国派遣大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于是,齐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今河南省睢县)来疲劳魏军,然后趁魏军攻破邯郸后救援赵国,这样既救援了赵国,又同时削弱了魏、赵两国。在围魏救赵后,齐国又在马陵之战中重创了魏国。在魏国衰落之后,齐国在中原之地几乎没有什么匹敌的对手了。因此,齐威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对于齐威王来说,不仅开启了齐国称霸中原的时代,也是齐国第一位正式称王的君主。综上,对于楚庄王、齐威王这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都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经历,这启示我们,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故事典故

大家都知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可是,你知道这个成语有两个版本故事吗?一个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楚庄王,这个故事来源于《韩非子·喻老》篇中的一句话:“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另外一个就是战国时期七雄之一的齐威王,这个故事来源于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说的是淳于髡用隐语说服齐威王之事。

版本一、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春秋时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楚庄王在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以来,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他整天只知道打猎、喝酒,不理政事,还在宫门口挂起了一块大牌子,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无赦!

有一天,大夫伍举进见楚王。楚庄王问:『次夫今天来,是想喝酒呢,还是要看歌舞?」伍举回答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大王请教。」楚庄王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来听听。」伍举说;「谜语是说我们楚国的都城有一只大鸟,整天栖息在朝堂上已经三年了,但是它既不飞也不鸣叫。敢问大王,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

楚庄王心里立刻明白了伍举的意思,就笑着说:「我猜着了,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鸟。这只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瞧吧。」伍举见楚庄王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告退了。

过了几个月,楚庄王这只大鸟依然我行我素,既不「鸣」,也不「飞」,一切照旧。大夫苏从又来见庄王,他一进宫门就大哭起来。楚庄王说:「大夫,为什么事这么伤心?」苏从回答说:「我为自己就要死了伤心,还为楚国即将灭亡伤心。」

楚庄工听了很吃惊,就问:「你怎么会就要死了呢?楚国又怎么会即将灭亡呢?」苏从说:「我想劝告您不要再荒废朝政,您有命在先,肯定要杀我,所以我就要死了。您整天观赏歌舞,游玩打猎,不理朝政,楚国的灭亡也就在眼前了。」

楚庄王听完大怒,斥责道:「我早已说过,谁来劝谏,我便杀死谁。如今你明知故犯,真是愚蠢之极!」苏从回答说:「我确实很愚蠢,但是您比我还要愚蠢。如果您把我杀了,我死后将得到忠臣的美名。您若是再这样下去,楚国早晚是要灭亡的,您就成了亡国之君。您不是比我还要愚蠢么?我的话说完了,您要杀便杀吧。」

楚庄王忽然站起来,大声说:「大夫的话部是忠言,我肯定照你说的办。」随即,庄王便传令解散了乐队,打发了舞女,决心要大干一番事业。

楚庄王首先整顿内政,起用有才能的人,将伍举、苏从提拔到关键的职位。当时楚国的今尹斗越椒野心勃勃,想要篡位。楚庄王便任命了3个大臣去分担令尹的工作,削弱了斗越椒的权力,防止其作乱。

楚庄王一边改革政治,一边扩充军队,加强训练,准备与晋国决战,报城濮大败之仇。他在即位的第三年,率兵灭了庸国(今湖北竹山县一带);第六年,打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战败了陆浑(今河南嵩县北部)的戎族。楚庄王还在周天子的边界上阅军示威,出尽了风头。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故事典故(有两位君主“不鸣则已)

楚庄王称霸

最后,在宋国召集诸侯国开会,于是楚国便代替了齐、晋两国,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版本二、一鸣惊人的齐威王

战国时代的齐威王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当上了皇帝,年轻的他因此骄傲自满,每天饮酒作乐,不但不处理国家大事,更不准大臣劝阻,如果有人不听他的话、或是违反他的规定,就会受到死刑的处罚。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故事典故(有两位君主“不鸣则已)

齐威王

就这样过了九年,国家政治混乱,邻近的魏国也常派兵攻打。大臣们对国家的安危很担心,却又不敢提出劝告。大夫淳于髡知道齐王喜欢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故意对他说:宫中有一只大鸟,三年来都不飞不叫,大王知道这是甚么鸟吗?聪明的齐王一听就明白淳于髡的用意,就回答他说:这只鸟不是普通的鸟,平时虽然不飞不叫,但只要一飞就能直往上冲,一鸣叫也一定能够叫声惊人。于是,齐王开始整顿国家,惩治贪官,奖赏提升清廉有才能的官员,加强军队力量,国家日渐强大。齐王还出兵反击魏国的侵略,使魏国割地求和。其它国家都很害怕,不敢再来侵犯,从此齐国保持了二十多年的和平生活。

彼时的齐国已经到了危难的时刻,在齐威王左右都不敢进言的时候,一个叫淳于髡的人挺身而出。虽然他只有七尺的身高,但是为人聪明伶俐,出使他国也都不会受挫。他投齐威王所好,跟他打了个隐语。说齐国有个雄奇的大鸟,生活在齐王的宫殿中。只是这只大鸟三年多了,都不曾鸣叫和起飞过,旁人都以为它不能鸣叫也不能起飞,于是纷纷来欺负它。聪明的齐威王听后立刻醒悟过来,说这只鸟只是没叫而已,当它叫了就会震惊全国人,当了飞起来的时候就会一飞冲天。不久齐威王要回了朝中一切权力,主持朝政。并且将各县的官员叫到都城,诛杀一个贪官污吏,奖赏了一个勤政好官。齐国自此开始日渐强大。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故事典故(有两位君主“不鸣则已)

淳于髡像

其实齐威王早先即位的时候也只想图个痛快,毕竟成为万人之上后,想过过瘾也是长情。估计是这滋味太好了,以至于他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倘若没有淳于髡的劝谏,他还不能幡然醒悟,留给后人就不是圣明君主齐威王的名声了。

此后的齐威王有些什么功绩呢?

朝会以后,齐威王紧接着发兵向西进攻赵国和卫国,并在浊泽打败了魏军围困了魏惠王。魏国人只好献地求和。赵国人也把侵占的齐国长城归还。齐威王即位的第二十四年,他和魏惠王谈论过宝贝,魏惠王夸耀自己有前后照亮二十辆车子的夜明珠十颗。齐威王说齐国以人为宝,他有四个大臣,都是光照千里的人物,说得魏惠王羞惭而去。齐威王二十六年,齐国在桂陵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由庞涓率领的魏国军队,这就是着名的“围魏救赵”之计的出处。齐威王在位三十六年,于公元前343年去世。用《史记》的话说,诸侯不敢对齐国用兵有二十多年。也就是说,自从齐威王理政以后,只有齐国对他国用兵,没有那个国家敢于对齐国用兵。

总结:楚庄王和齐威王,两人为君的时间相隔213年。既然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也就没有办法直接比较。但是,两个人都是有作为、有功绩的君主,从词的本义上来讲,他们都在“突然间就做出了惊人的举动”,都可以称得上是“一鸣惊人”。不过,楚庄王听到伍举的谏阻后,并没有马上“飞起来”,而是过了三个月,当苏从再一次劝谏后,才“飞”了起来。如果从强调“一”这个字来说,他不如齐威王来得突然和快速。所以,作为一个成语,《史记》把它放在《滑稽列传》里写,那就应该是齐威王和淳于髡的故事了,但是他强调的是淳于髡这个劝谏者的语言艺术。这也就是辞书都用这个故事的原因吧!

本文关键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原文典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的是哪位人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什么生肖。这就是关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故事典故(有两位君主“不鸣则已)》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我们班的牛人作文(《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作文)

下一篇: 眼药水(说一说眼药水的简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