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正文

给教师的36条建议摘抄(《教育的细节》摘抄)

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给教师的36条建议摘抄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给教师的36条建议摘抄以及《教育的细节》摘抄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给教师的建议-36

2、听《给 师的36条建议》要点摘录

给教师的建议-36

     给教师的建议第36条,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       死记硬背一贯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期和青年期则尤其不可容忍。在这些年龄期,死记硬背会造成一种幼稚病——它会使成年人停留在幼稚阶段,使他们 迟钝,阻碍才能和 的形成。死记硬背的产儿,它的最不吉利的产物之一,就是书呆子气。就其实质来说,这就是把教小孩儿时特用的那些方法和方式,搬用到少年和青年的身上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青少年的智慧尚处于幼稚阶段,却又企图让他们 严肃的科学知识。这样就使知识脱离生活实践,使 活动和社会活动的领域受到局限。       可以采取的唯一途径是确定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之间的合理比例。要建立不随意识记和随意实际之间的合理比例,这件事首先取决于教师。作为科学基础学科的教师,你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还应当是青年的思想的主宰者。通过你的讲述和对新教材的说明,就应当用火花去点燃青少年的求知欲、 心和 知识的火药。少年听完你的讲课时,应当怀着强烈的愿望,想去读一读你顺便提到的某一本书。他应当念念不忘这本书,无论如何都要找到它。由此可见,少年和青年的记忆力的发展取决于中年级和高年级的教学和教育过程的一般 文明的水平。

听《给 师的36条建议》要点摘录

前言

古人云: 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我看的书不多,但我喜欢听书。有时候一本书翻开,读不了几页就丢弃了;有时候制定读书计划,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此一年最多也读不了几本书。可见在读书方面我真的需要好好修炼。然而听书却是一种特别的读书方式,我喜欢主播声情并茂的把枯燥的文字通过跳动的音符传递到耳朵里,而且随时随地,想听就听。当我在准备晚餐的时候,当我在整理房间的时候,当我在洗衣服的时候…就这样在和谐的旋律里把生活琐碎做完的同时也收获了 的知识。 我最近常用的听书软件【有书】,个人觉得非常不错哟,推荐给同样喜欢听书学习的小伙伴。里面有免费的共读,带领你每周听完一本书的精华;还有许多付费课程,我自己也买了不少课程,感觉性价比挺高哒~

进入主题 一、学生犯错,教师如何把握教育过程的宽与严: “宽”和“严”取决于该错误对学校和其它同学的影响。如果当众犯了严重的错误,触犯了纪律,若不处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则不得不“严格执法”,照章处理——宽容不是无条件的,有时候也需“说一不二”。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属于教育中“不得已”的“非常态事件”,教育更多的时候需要网开一面,即“法要容情”。李 师认为在儿童世界里,在教育中,“情”永远大于“法”。 面对学生违“法”,“容情于法”的做法可以参照以下三点来执行。 1.充分利用规章本身具有的“弹性”。教师在执行规章时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或宽容,或“轻处”,甚至“视而不见”“装作不知道”。 2.即便必须执行规律,以示制度和纪律的严肃性,实施的过程应该尽可能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在方式上柔和些、艺术些。 3.如果孩子不是当众犯错,而且后果并不严重,如果“公事公办”会对孩子造成伤害,那干脆放他一马。宽容有时候比惩罚更有教育效果。 惩罚不是为了使学生身体或灵魂受苦,他只是一种惩戒,使其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惩罚也是对学生行为和欲望进行必要的规范与约束,采取一定的手段,促进其人性发展。归根结底, 宽也好,严也好,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李镇西 师将 师大体分成了三类: 1. 普通 师 :指的是专业素养平平,教学能力平平,教学能力也平平的 师。他们大部分缺乏经验,也缺乏智慧,从而各方面也都显得“很一般”。 2. 优秀教师: 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课要上得特别棒,让学生每天都盼着上他的课;第二、所教学生的成绩也非常好,特别是中高考成绩。第三、班主任也当的非常好,能带出一个蓬勃向上的集体。 3.名师: 名师除了具 秀教师的三个特点外,还要能说会写,“能说”是指演讲能力或能力强,能通过演讲或报告传播自己的教 慧,“会写”是指写作能力强,能把自己的教育案例教育感悟教育反思等写下来,通过发表文章出版著作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能说会写”让优秀教师的影响力从一个小的范围辐射到全省甚至全国。 机遇、实践、 、写作、思考、个性、心态、童心,是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八个重要因素。 文中举候长樱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全国知名教师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要想成为最好的自己,不是去追逐名师、优师的名头,而是要守住自己朴素的教育心,善待每一个 , 每一个孩子。只要我们耐心耕耘,岁月总会给我们丰厚的馈赠——名师也好、优师也罢,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瓜熟蒂落的成果,并不是对功利“孜孜以求”的结果。 三、 第一天面对学生做些什么: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见到学生第一天要做什么就显得格外重要。李 师认为,新生入学第一天,除了班主任的常规工作,最重要的是,应设法让 师和学生对新集体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如何达到这样的效果,他是这样建议的: 1.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 2.给学生一份有意义的见面礼。 3.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 4.开一个“记者招待会”,敞开心扉回答学生问题,拉近师生距离。 5.照一张“ ”。

四、“对待“特殊学生”的态度里,藏着你的智慧和素养” 关于转化后进生,李 师提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注重感情倾斜。教师对后进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教师就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 ,帮助他们树立做人的尊严。而且,这种爱不应该只来自教师,还应来自集体。也就是说,要让他感到整个集体在爱他。 第二、唤起身上的信心。后进生从来不乏自卑感,他们缺少的是向上的自信心。这要从让孩子发现自己的 开始,只有意识到自己有很多 ,他才可能奋发向上。 第三、引导集体舆论。“教育”从来都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反思、审视、评价、表扬、激励, 另一方面是学生集体中积极向上的气氛对部分消极学生或者某一个后进生的感染与影响。作为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 第四、允许不断重复。反复是后进生的重要特点之一, 师不能要求学生不许犯同样的错误。连大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而是希望学生犯错误的周期长一些,而且越来越长,最后逐渐克服某些坏习惯。 第五、以表扬鼓励为主。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真诚的鼓励和表扬,多多益善。而且,最好将这个表扬转化成集体的表扬。李 师举例说,他在带一个由后进生组成的班时,除了严肃纪律和严格管理之外,“法宝”就是表扬。他会每周举行“全民公投”,选出的一周进步最大的十名同学。然后给那些同学两个奖励:一是周末带他们去公园或者野外玩,一是给家长印发报喜单,效果良好。 最后,暂时降低要求。也就是说,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习成绩,对后进生的要求不要一下子提那么高。 当降低要求,他才可能跃跃欲试,逐步进步。

五、撑起你尊严的是人格和学识: 没有渊博的学识,缺乏应有的人格,这恰恰是教师得不到社会尊重的主要原因。 要想得到社会的尊重,人们的 ,需要每一个 师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就是:我们绝不苟且对待自己的职业和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我们还坚守着内心的底线。我们不愿意只是埋怨,而想通过我们每一天点点滴滴的努力。从上好第一堂课开始,从带好第一个班开始,从和每一个学生谈心开始,从了解每一个学生家庭开始。

一句话,通过我们自己的教育行为,改善进而改变我们身边的教育。我们当然不敢奢望改造中国教育,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身边的教育,影响我们周围的人,改变他们对教育的看法,从而改变我们教师的社会形象,以赢得我们的尊严。

李 师讲到了他们学校的一个 师潘玉婷的故事。有天,他在公交车上,遇到人们谈论潘 师:“孩子从读小学起,每年都为给 师送什么礼而发愁,上了初中后,潘 师不但不让送礼,现在孩子快毕业了,家长们都说,三年来,潘 师对我们孩子那么好,想请潘 师吃顿饭,都那么艰难。”每年,作为校长的李镇西都会收到 的短信,要求把他们或他们亲友的孩子安排到潘 师的班上,学校里也有不少 师在计算,看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赶上潘 师教。 师们都说,要是赶上潘 师教,那他们的孩子就有福了。

对此, 李镇西 师感慨:“什么叫优秀教师?家长想方设法甚至托关系走后门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你的班上,你就是优秀教师!”

没错,这就是一个教师真正的尊严!而赢得这种尊严,不是设多少“教师节“,挣多少钱就能够得来的,它靠得是一个 师厚实的学问、执着的 、赤诚的爱心、纯洁的童真、丰富的智慧、朴素的良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渊博的学识和高贵的心灵!

一辈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说:教育不能没 感,没有爱。没 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也就没有教育。

生命不能重来,每个人的花期都只有一次,作为教师,我们要善待每一个生命,要相信每 儿童之花都会绽放,只是花期各有不同。 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作为教育者,还是要坚信教育的力量,付出多一点再多一点的爱心和耐心,把微笑、包容与赞美当作职业本能,用智慧解决育人之路上的一个个难题。 开启蒙昧,传播文明,是教师人生的主旋律;一身粉尘,两袖 ,是教师形象的简笔画。虽然没有显赫一时,也没有流芳百世,但投身教坛,肩挽 之犁,耕耘三尺讲坛,教师的平凡中自有神 庄严。 对于教育路上的珍珠,李 师用彩线将其缀成了一串串精 项链,书写了一个教育者关于爱与智慧的真实故事。其实每个 师都是有故事的人,如何编织、演绎自己的精彩,是值得每个 师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在这过程中,发生了许多触动心灵的故事,当我们回望自己一生的教育经历,有哪些东西记忆犹新,又有哪些东西可以 保存? 如果你能够拿起笔,将教育 上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将那些欢笑、泪水、懊恼与欣慰一一书写,你也可以成为有故事的人,而且必将开始一段不一样的人生旅程。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到极致(极致迷恋免费 )

下一篇: 我最成功的一件事20字(大学最成功的一件事举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