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正文

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

关于【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2、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讲了母亲捡麦穗的事

1、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

作者:洞见ciyu

狂妄源于内心的浅薄,谦恭基于人生的厚度。

莫言曾回忆起他父亲的“矮半头”哲学。

1982年,他刚刚提干,那时农村青年在部队被提拔成军官,对家庭来说,是改变命运的大事。

可当提干的信到了,父亲一句话都没说,只是从水缸里舀起一瓢凉水,咕嘟咕嘟喝下去,扛着锄头下地了。

同样是儿子被提干这件事,父亲的一个远房本家则是直接跑到市集上,敲锣打鼓喊着,“我儿子提干了,我儿子当军官了……”

对此,莫言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说道:

夹紧尾巴做人,是父亲教给我的道理,别张扬,别咋呼,别有一点成绩就觉得世界盛不下你了。做一个谦虚的人,总比做一个趾高气扬的人让人舒服。

狂妄源于内心的浅薄,谦恭基于人生的厚度。

境界越高的人,越会把姿态放低。

01

夹紧尾巴做人,是一种谦逊。

有一次,莫言和杨振宁这两位诺奖获得者,共同参加了一档对话栏目。

有人问莫言:“你生活中为什么那么低调呢?”

莫言幽默地回答:“如果我获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你看我还低调不低调,我会非常张扬。因为这定理就存在宇宙里,不服气你也发现一个?但文学就不一样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莫言摘得文学至高桂冠,但从没把自己当回事。

他甚至怀疑自己配不配得上“作家”这个称号,觉得自己是个写小说的,不愿意用小说家这样的字眼。

他自谦地说:“我对人类精神贡献甚少,我的贡献就是打破了作家的神秘感。”

麻雀挂枝头,聒噪不断;雄鹰搏长空,沉默不语。

真正厉害的人,都心怀谦卑,不矜夸本事,不自恃成就。

清雍正年间,大儒江永被推荐到朝廷做官。

皇上召见时,他因为紧张哆嗦不能对答,于是推荐他的学生戴震。

戴震口若悬河,分析问题切中要害,捋得清清楚楚。

皇上大为兴奋,问戴震说,你和老师比,谁的才能高?

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

皇上又问,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这是为何?

戴震说,老师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学问,超我万倍。

皇上赞赏他的品行,赐为翰林。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修为不够的人,往往容易陶醉于优越感中。

人贵谦逊,一个人越是懂得高处立,低处行,人品就越高贵。

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

02

夹紧尾巴做人,是一种智慧。

易中天在谈及自己因《百家讲坛》爆火时,清醒地说道:

一点没反应那是骗人的,死人才没反应。但是膨胀过后,你得认清你是谁。

人生在世,成于谦卑,败于倨傲。

每一次得势时的骄纵,都是在为自己的人生挖坑。

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世人赞其诗画双绝。

只可惜,他是才子,更是狂人。

有一年,南京举办乡试,唐伯虎自信地说:“乡试第一,舍我其谁?”

放榜后,唐伯虎果然拿了第一名。

第二年,唐伯虎踌躇满志地来到京城会试,他又傲然道:“此次榜首,舍我其谁?”

不出其然,唐伯虎又摘得魁首。

京城众议纷纷,认为他作弊才得到第一名。

这件事惊动了皇帝,唐伯虎锒铛入狱。

在《易经》六十四卦中,谦卦里六爻皆吉。

名利之所,是非之地。人太过招摇,祸必将至。

唯有保持心境澄明,方能明哲保身,方能在精进的道路上日拱一卒。

莫言曾说,背对文坛是我对自己精神上的一种提醒。

不要被这些文坛上名和利控制了自己,左右了自己。

莫言凭借着小说《蛙》荣获了茅盾文学奖之后,第二年又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众人疯狂追捧与膜拜,或是来阿谀套近乎,或是请他参加活动。

他却冷静地抽身离开,唯恐在沾沾自喜中迷失自己。

他关掉手机,一个人躲进了书斋,沉浸于阅读和写作中,闲暇时喊上几位好友相聚,不让名利熏染心境。

八年后,他携新作《晚熟的人》回归,好评如潮。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

人到了一定的境界,都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磨平自以为是的傲气,留下谦和温润。

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

03

夹紧尾巴做人,是一种修养。

作家吴军曾告诉自己的学生:

人这一生,要避开三样东西,人前的贵气,人后的戾气,人上的傲气。

层次高的人往往把修养根植于心,光不外放,势不压人。

莫言获得诺奖后,央视到他家做采访。

采访当中,小区有户人家正在施工,屋里的录制工作数次被电焊声响打断。

莫言的朋友坐不住了,正准备下楼去与对方理论,告诉他们楼上正在采访大作家。

莫言察觉到朋友的意图后,赶紧拿起几包糖果和烟让朋友带去,“告诉师傅们,吃颗糖,抽根烟。”

虽声名在外,莫言却从不怠慢他人,从不刻意显摆地位、卖弄身份。

反而因为一份与人为善的理解,一份推己及人的周到,让自己低到尘埃里。

他女儿家离机场很近,但每次坐飞机回来,他宁愿去自己市中心的房子,也不愿去女儿家。

他说:“我女儿的家离机场实在太近,我担心接单的师傅,排队很久却等到我这样一个短途客,心里会不舒坦。”

因为考虑到司机的处境,所以在不得不去女儿家时,他总会提前准备一包60元的中华烟,上车后先给烟,后道歉:

“师傅,先给你一盒烟,真中华,不是假的。很对不起,特别近。”

司机接过烟,一路有说有笑地送莫言到达目的地。

有人觉得莫言傻,明明这是司机应该做的,他还要搭上一包烟。

可对莫言来说,想他人之难处,却是一个人应有的教养。

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与人相处时,有涵养的人会放下趾高气扬,尽可能地为别人着想,把舒服留给别人。

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

杨绛曾说,人总是在忘乎所以的时候马失前蹄,因此总归得有些持重的心性。

名望熏人眼,一旦我们自高自大地翘起尾巴,会因骄纵而惹人生厌,会因自恃而止步不前。

懂得持戒而行,夹紧尾巴做人,人生之路才能变得平稳开阔。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2、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讲了母亲捡麦穗的事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范围内在文学领域声名远播的奖项,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对获奖者文学成就的极大肯定。

虽然诺贝尔文学奖一贯被认为更青睐西方国家作家,对中国作家有所偏见。中国历来不缺乏能够创作出优秀文学作品的作家,像早期的鲁迅、茅盾、巴金,当代的余华、阿来、铁凝、迟子建等人。

可能他们或多或少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理想的作家有些距离,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通过作品展现社会与人性的美。

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

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此奖项。随后莫言的作品开始在国内声名鹊起,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与阅读。伴随着莫言作品的广为流传,莫言写作的内容也被人们拿出来广泛探讨。

因为莫言作品中涉及许多黑暗面的社会现实,莫言被质疑通过抹黑中国成功讨好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尤其是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领奖致辞,更让许多人“义愤填膺”,纷纷加入声讨莫言的大军。

莫言的成长经历

莫言原名管谟业,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那时由于建国不久,一切处于百废待兴之际,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人民生活水平都处于极度贫乏困难阶段。

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

他所出生成长的小村庄是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县地区、与全国各地村庄一样普通的贫穷乡村。莫言通过创作一系列文学作品,将其打造成了一个具有魔幻理想主义色彩的高密东北乡文学概念。

莫言一家在村里算是有些能耐之人,莫言的爷爷是精于计算的木匠,时常为村里计算丈量土地、房屋等的复杂工作。

父亲管贻范上过4年私塾,解放后一直在村里担任令人羡慕的会计职务,莫言的叔叔与父亲一样也是当时农村有些才华的“知识分子”,后来在县棉花加工厂出任会计。

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

不过在举国窘迫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像莫言家人这样在农村地区有些才能的人家,也照样缺衣少食,过得穷困潦倒。

小时候的莫言是一个人小鬼大、古灵精怪的“讨厌鬼”,经常让母亲伤透了脑筋。比如他由于嘴馋在饭桌上抢堂妹未吃完的食物,惹得婶婶对母亲冷嘲热讽;拎着家中唯一的暖瓶去打水,不小心将暖瓶摔坏,躲进草垛一天不敢出来。

诸如此类的许多事,如今莫言回忆起来都不胜感慨,尤其因自己的错误对母亲所受的委屈无法释怀。

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

十六七岁莫言进入县棉花加工厂干临时工,想为家里分担一部分经济压力。

基于自己长期以来积累的出色的语言文字功底,厂里的板报、宣传、文艺工作莫言都积极参与,由此他还成为了“表现好的临时工”之一,为后来能够顺利参军入伍提供了有利保障。

莫言对青少年时期最记忆犹新的事情就是饥饿,父亲为了让一家人有口饭吃,狠心让女儿也就是莫言唯一的姐姐辍学,专门负责四处挖野菜,回来加一点自己磨的玉米面或地瓜面熬成粥供家人喝。

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

捡麦穗的痛苦往事

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更知道幸福的滋味。由于对饥饿以及那些痛苦日子的刻骨铭心,莫言格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在父亲的严加管教和兄弟们的共同努力下,莫言一家终于“混出了头”。大哥管谟贤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了人人艳羡的“吃国家饭的人”。

二哥管谟欣虽然高中毕业没机会参加高考,但在当地镇政府谋得写材料的官职,也算有一份稳定踏实的工作。

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

而作为家中最小儿子的莫言,在军队中凭借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次提干,还被解放军艺术学院破格录取。

如今莫言九十多岁的老父亲还在世,在艰难岁月里遭受过生活反复捶打蹂躏的母亲却早已撒手人寰。对此,当莫言获得在他一生中十分重要的奖项诺贝尔奖时,曾深情怀念母亲。

他不无遗憾地说:“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

他还向大家分享了母亲一生所经历的小故事,有一件事让他至今想起来仍痛苦万分。

童年时他跟随母亲一群人去集体的田地捡拾麦穗,不幸被看守的人发现,众人纷纷逃跑,母亲的小脚导致她跑不快,于是被当场抓住。随即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打了母亲一个耳光,母亲嘴角流着血,眼睁睁看着看守人抱着麦穗扬长而去……

本来这是莫言根据自身经历述说的一段真实往事,但就是这则小故事让莫言和他的作品再次受到舆论的抨击。

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

被质疑抹黑中国

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关于母亲捡拾麦穗遭遇的发言一经发表,立刻被许多人质疑抹黑中国。

有人评论说在搞集体化的年代去集体的田地捡就是偷,有人评论说收割完麦子的田地是可以随便捡的,根本不会挨打。

有些事可能只有真实经历过的人才会懂。“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几乎草根树皮人们都会吃光,更不用说相对珍贵的粮食。

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

莫言说,“我现在经常做梦,跟别人抢夺食物,我这辈子最屈辱的事跟食物有关,丧失自尊”。

莫言还曾经坦诚,他小时候不仅吃过老鼠肉,因为实在没有东西可吃,与哥哥一起挖南洼地里的土来吃,导致后来便秘,在学校里也曾与同学一起吃过取暖用的煤。

俗话说“人不能忘本”,现在社会人们已经过上衣食富足的生活,可是并不代表以前所受的深重苦难可以全然抛却。年轻人或许不清楚那些艰难岁月,但不能否认那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老一辈人共同经历的事实。

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

不承认历史的人无疑在自欺欺人,明知道过去的事实还能够大言不惭的人价值观细思极恐。

或许人们会认为在如此盛大的仪式上,莫言应该说些感谢与赞美中国的语言,但是没想到他却将不堪的往事再次提起。

“温饱思淫欲,饥寒生盗心”,是贫困让母亲忍辱负重,当然也可以认为是贫困让看守人道德沦丧。

今天好不容易走出当年的困境,走上洒满阳光的大道,我辈当自强,不要因歪曲的理念和价值观再次使自己的人品倒退,丧失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本文关键词: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作文,莫言说过的一段话,莫言说过的经典话,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有八个人,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悟岀了什么。这就是关于《莫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莫言:夹紧尾巴做人》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1983电影石榴花(石榴花花语)

下一篇: 五脊六兽什么意思(五脊六兽什么意思东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