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正文

缺憾美的事例素材(残缺美的美学意义)

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缺憾美的事例素材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缺憾美的事例素材以及残缺美的美学意义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残缺美的事例!急急急!!!

2、“缺憾成美”的例子

关于残缺美的事例!急急急!!!

1、史铁生的轮椅人生

17岁中学未毕业就插队去了陕西一个极偏僻的小山村。一次在山沟里放牛突遇大雨,遍身被淋透后开始发高烧,后来双腿不能走路,回到北京后被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致使双腿高位截瘫。突然没了双腿,史铁生的脾气变得阴郁无比且暴怒无常。总是对母亲发脾气。更为不幸的是肝病夺去了一直陪伴在身边的母亲的生命,母亲猝然的离开仿佛一记闷棍将史铁生敲醒。

史铁生的处女作被发表,他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出一条小路,那是他生存下去的道路和希望。当他被生活的荆棘刺得满心疼痛时,他没有沉沦,而是勇敢的抬头。

2、美国奥运英雄:威尔玛·鲁道夫

尽管威尔玛·鲁道夫因小儿麻痹症而致残,但是这个小时候患肺炎,小儿麻痹,一只脚需要靠铁架矫正鞋走路的小女孩,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的田径赛事中仍夺得3枚金牌。这个奥运传奇性人物出生于1940年6月23日,是美国田纳西州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的孩子。小时候因为肺炎和腥红热,引发高烧造成小儿麻痹,使得她的左腿萎缩无法走路。需要有铁屑对她教的支撑。

脱掉铁鞋之后,她的运动天分逐渐发展开来,才4年的时间,在16岁那一年,入选美国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短跑代表队,开始她的传奇历程。

3、贝多芬

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

贝多芬在26 岁时,已经引起乐坛的重视,然而,病魔却悄悄向贝多芬一天天逼近,在他的耳边总伴有一种“嗡嗡” 的声音。贝多芬失聪了。但贝多芬把退隐,逃避抛在了脑后,外来的灾难激发了贝多分内在的力量,他继续追求自己热爱的音乐,并完成了著名的 《第二交响乐》,《英雄交响乐》等。

4、张海迪

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

5、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7岁,却有86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

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缺憾成美”的例子

维纳斯的雕像,因为断了一根手臂,却成有“残缺美”的代表维纳斯雕像的动人之处在于她那独有的“残缺的美”。任何一个人面对维纳斯首先看到的就是她残缺的双臂。尤其是那个右臂,齐刷刷的被夺去。面对这残缺的双臂人们扼腕,人们叹息,甚至流泪。所谓残缺,就是将人生中原本有价值的东西打碎给人看。几百年来,不少艺术家对这双残臂作出种种的猜测和估计,他们提出许多修复方案,为她补上各种姿势:有的是一手下垂,另一只手拿着鲜花、手捧“友爱之环”;或者,左手托着金苹果,左手倚在一个矮柱上,右手拽起下落的衣衫,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尽管方案很多,但没有一个复原方案能令人满意,于是人们只好让其保持原状。维纳斯的断臂的美,就在于让读者产生无穷无尽的想像,让人尽情感受她的整体美,说断臂的维纳斯让人想像到她无数双秀美的玉臂,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留下空间让审美者用自己的心灵和感受去填补空白,这恐怕就是断臂所带来的残缺之美的妙处。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一二三年级体育课内容(小学一二年级体育课教案20篇)

下一篇: 家乡风俗资料简介(收集家乡风俗的资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