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数学怎么教?
1、了解幼儿数学:教幼儿数学的宗旨不在于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数学知识,而是在于提升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对幼儿学习数学的一个启蒙过程。
2、小班幼儿数学:小班的幼儿年纪比较小,对数学没有基本的认识。此时,应该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让他们从自己的食物、穿的衣服等等方面开始学习数学。比如每天要吃几个水果等等。
3、中班幼儿数学:中班的幼儿学习数学,应该掌握十以内的数字和加减法,了解基本的数学图形,比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等,通过歌谣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4、大班幼儿数学:大班的幼儿应该了解百以内的数字顺序,知道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了解空间方位,比如东南西北。通过画画和音乐的形式来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5、学前班幼儿数学:学前班的幼儿可以开始学习写数字和数字符号、简单的数学图形,了解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区别。可是做一些简单的数学练习,但是不要留下家庭作业,以免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
数学启蒙注意事项:
用感官去体会数字的意义
数数、认数对于孩子来说,只是一个表面性的学习。建议采用游戏和教具的方式,以日常生活事物进行的相关游戏,让孩子通过感官更好地体验各种各样的数学法则,从而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
幼儿数学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1、通过和环境相互作用进行幼儿数学教育教师最好让幼儿通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数学学习。一个精心安排的环境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发展数学概念。
2、通过游戏进行幼儿数学教育。在游戏中,幼儿可获得数学知识,并有机会自由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
3、通过操作进行数学教育只有在幼儿参与了大量的活动,使用了大量的材料,并经常讨论他们的观察和发现,幼儿才有可能掌握概念。
4、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数学教育儿童学习的方式和各自的爱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设计各种活动,提供不同选择的机会,以满足不同儿童的各种需要。
5、通过激发幼儿的思维来进行数学教育教师应该提倡启发式的教学,鼓励儿童通过操作,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让幼儿进行思考,自己得出答案。
6、通过激发幼儿的情感来进行数学教育应该通过提供幼儿可接受的、鼓励的、刺激的、可欣赏的环境,以此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他们确信自己是有能力学好数学的,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7、通过语言进行数学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生动、简洁、正确的语言表达,同时也给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的机会。
8、通过讨论进行数学教育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并和同伴一起讨论他们的发现和问题。扩展资料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有助于幼儿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及对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及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日后的小学数学学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幼儿提供和创设促进其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促进幼儿对初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游戏法、比较法、讨论法、发现法、讲解演示法、寻找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环境创设:感受数学美,使儿童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渗透数形结合,变抽象数学为形象数学;充分利用空间与材料,引发儿童自发、自主的探究与学习。
幼儿数学分类有几种方法?
一、感知和辨别分类对象的名称、特征和差异
分类就是把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对象分在一起,因此,感知、辨别和寻找分类对象的共同属性是引导幼儿进行分类的前提。
二、提出明确的分类要求
幼儿是否明确分类的要求是他们进行分类操作活动并取得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在幼儿进行实际的分类操作之前,教师应明确地告诉幼儿,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三、引导幼儿进行分类
幼儿是否学会分类,并在分类中体验集合的概念,需要通过幼儿的分类操作来完成。
四、师幼共同讨论分类的结果
当幼儿对分类材料已充分操作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对分类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幼儿表达的需要,而且可以相互补充、互相学习,丰富和巩固各自的分类经验。
五、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巩固分类的认识
幼儿对数学的感知和认识是不可能一次性完成的。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常用的教育方法有以下几种。
1、操作法。
操作法是指幼儿按一定的要求和规则操作、摆弄提供的材料,并在与材料相互作用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2、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思维的一种方法。运
3、演示讲解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教具和学具展示给幼儿看,或者通过示范的动作或选择的范例来说明所要介绍的知识、技能和规则,使幼儿明确需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一种方法。讲解法是教师用口语说明或解释向幼儿展示教具、范例、学具的一种方法。
4、观察、比较法。
观察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感知物体的数、量、形的特征的一种方法。比较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两个(或两组)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感知和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异同的一种方法。
扩展资料:
数学教育是研究数学教学的实践和方法的学科。而且,数学教育工作者也关注促进这种实践的工具及其研究的发展。数学教育是现代社会激烈争论的主题之一。这个术语有个歧义,它既指各地的教室里的实践,也指新生的一个学科,它有自己的期刊,会议,等等。这方面最重要的国际组织是数学教育国际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Mathematical Instruction)。
绝大部分的历史时期,数学教育的标准是地域性的,由不同的学校或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来设置。
在现代,有一种趋势是建立地区或国家标准,通常隶属于更广泛的学校教学大纲。例如在英国,数学教育的标准是英国国家教育大纲的一部分。在美国,美国数学教师国家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文档,最近的有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为学校数学的总体目标达成了一致。更具体的教学标准一般在州一级制定 – 譬如在加利福尼亚,加州教育理事会为数学教育制定了标准。
基础数学是多数古文明的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包括古希腊,罗马帝国,吠陀社会和古埃及。在多数情况下,只有足够高地位,财富或等级的男性孩童才能接受正规教育。
在柏拉图把文科分成三学科和四学科的划分中,四学科包括数学的算术和几何领域。这个结构在中世纪欧洲所发展的经典教育的体系得到了延续。几何的教育基于欧几里得的原本。商业的学徒,如石匠,商人和借贷者需要学习和他们的行业相关的这种实用数学。
第一本英语的数学教科书由Robert Recorde出版,从1540年的艺术的基础(The Grounde of Artes)开始。
在文艺复兴时期,数学的学术地位下降了,因为它和手工业和贸易紧密相关。虽然在欧洲的大学里继续教授数学,它被视为自然哲学,形而上学和道德哲学的辅助。
这个趋势在十七世纪得到某种逆转,阿伯丁大学在1613年建立数学主席职位,随后有牛津大学在1619年建立几何主席职位和剑桥大学在1662年设立的卢卡逊教授。但是,数学一般不在大学之外教授。例如牛顿在他在1661年进入剑桥三一学院之前没有受过正规数学教育。
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导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基本的数字技能,如描述时间,数钱和简单算术,称为新的城市生活的基本能力。在新的公共教育系统中,数学成了从幼年开始的课程的中心部分。
到二十世纪,数学成了所有发达国家的核心课程的一部分。但是,多样和变化着的关于数学教育的目的的思想导致所采用的内容和方法几乎没有任何整体上的一致性。
幼儿园数学怎么教?
1.了解幼儿数学。
教幼儿数学的宗旨不在于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数学知识,而是在于提升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对幼儿学习数学的一个启蒙过程。
2.小班幼儿数学。
小班的幼儿年纪比较小,对数学没有基本的认识。此时,应该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让他们从自己的食物、穿的衣服等等方面开始学习数学。比如每天要吃几个水果等等。
3.中班幼儿数学。
中班的幼儿学习数学,应该掌握十以内的数字和加减法,了解基本的数学图形,比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等,通过歌谣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4.大班幼儿数学。
大班的幼儿应该了解百以内的数字顺序,知道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了解空间方位,比如东南西北。通过画画和音乐的形式来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5.学前班幼儿数学。
学前班的幼儿可以开始学习写数字和数字符号、简单的数学图形,了解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区别。可是做一些简单的数学练习,但是不要留下家庭作业,以免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
注意事项:
幼儿园学习数学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进度比较慢的幼儿要保持耐心,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基本情况来调整学习数学的内容和进度。
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幼儿园涉及到的明显的数学方面的内容有:
1——10数字的认读、书写;1——10的分解与组成;物品的点数、一一对应、排序、找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时间的初步认识;货币的初步认识等等。一节数学教育内容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活动目标:活动目标的制定要以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可分为教育目标、情感目标等;目标的制定要以幼儿情感发展目标为重;
二、活动重难点:活动重难点的确定以活动目标为依托,结合本班大多数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来确定;
三、活动准备:活动准备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A、经验(认知、情感等)准备;
B、教具准备;
C、幼儿操作材料准备;
四、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设计要以目标的制定为依据,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既考虑到多数幼儿的发展需求,又要顾及到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环节的过渡要顺畅、自然;一节成功的活动课是和孩子们一起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收获、成长;
教师的介入不要过多,也就是教师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真正的主人是孩子们,要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幼儿数学都学什么内容?
1.
让他们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并学会用这些数字去表示物体的数量。
2.
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 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3.
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可以按照两种属性(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4.
认识、比较物体的宽窄,并将物体按宽、窄排序; 引导幼儿仿照ABB的规律给物体排序,并能发现规律知道接下去该排什么,中间漏掉了什么。
5.
能从各个方向说出物体的位置,并能区别第几和数量几的不同,如第5和5个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