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什么叫魔都请解释一下
我国网络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网络用语,有的还挺有意思的,比如“帝魔妖腐”四大都,这分别指的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这其实主要是受日本的一些“亚文化”影响,北京被称为“帝都”自然是因为它曾是各王朝首都;广州被称为“妖都”则是因为源于ACG文化,生造出来的一个词;至于成都为什么被称为“腐都”,估计是和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有关(当然也可能有别的原因…)
不过这上海其实有点不一样,上海被称为“魔都”,它可还真是有“正经”的渊源的,因为在近代,上海这个城市确实在东亚不太一般。“魔都”其实是出自旅居上海的日本作家村松梢风的小说《魔都》。
这个作家是谁?他1889出生于静冈县的一个地主家庭,他不是什么有名的作家,在文豪辈出的日本“大正年代”,他就是一个三流作家,估计这“魔都”是他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词了。
1923年,他写了第一部关于中国的小说——《魔都》(其实他也写了一本《上海》,这只是一本自传体的长篇小说,魔都是他在回国之后在《中央公论》上发表了五万字左右的《不可思议的都市“上海”》,后来被以《魔都》为书名发表),描写了当时的上海,这个作品影响力比较大,他所描绘的“上海形象”,到现在都成为很多日本人描绘民国时期的上海的样本。
那么,他为什么会用“魔都”这么一个词来形容上海呢?“魔”从何来?
咱们先说说这个人来上海干嘛,此人本人是个“文艺青年”,喜欢走走转转,但是似乎没什么责任感,在花花的东京都把家产败个七七八八,这个时候,日本国内出现一个引入关注的话题——青岛战役,1914年,日本占领了原德国占领下的中国青岛,于是,大陆引起了日本全国的关注。
村松梢风也一样,日本没浪够还想到中国来浪,他说:“说起我上海之行的目的,是想看一下不同的世界。我企求一种富于变化和刺激的生活。要实现这一目的,上海是最理想的地方了。”
那上海当时是什么样的呢?1920s的上海啊,还真的是个波谲云诡的地方。
这个时候的上海,繁荣是繁荣,但是是一种畸形的繁荣,少量买办或者大亨权势熏天,有少量的中产,但大部分人则还处在惊人的贫困之中(看看《三毛流浪记》都知道这一点),而且,1920s正处于中国近代最为动荡,诡谲的局面;各路政治势力均在上海这个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大都市有据点,他们明争暗斗,可以说是精彩纷呈。
这个时候的上海,有着发达的商业和娱乐业,租界和华界各自为政,大亨与贫民同时存在,在列强庇佑下,这里不像中国其它地方一样,陷入完全的混乱;但同时,由于周边地区大量的破产农民涌入,这里的基层社会有动荡不安,藏污纳垢。
1920年代,现在上海外滩23座建筑物中,有12座进行了改建,在一些旧的影视剧中出现的繁华的上海滩,到现在都能看到影子。
于是,此时的上海根本就不是仅仅呈现一种颜色,也很难用一个词说清楚,确实是一个很“魔幻迷离”的地方。
村松梢风所描写的,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还确实是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村松梢风来过中国很多次,而且游历遍及中国各地,他对于中国的文化和人民什么的还是有一定感情的,但是“一.二八事变”后,它又迅速转为和日本军部的同调者(但是,也不能说他对于中国人就一点同情就没有),于是,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扭曲的情感。
要说一下,无论是他写的《魔都》还是《上海》,长期以来中国都是没有引进的(1998年才被引进了),一开始他创造出来的“魔都”这么一个意向在中国也没多少人注意,但是,日本人却对“魔幻迷离”的上海有了印象,甚至影响了几十年。
近代上海在东亚确实非常有特殊性,它是东亚地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是的,比东京都高,当然,这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上海是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的中心),一直到现在,“上海”在某些地方都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象,现在日本还有一个著名同人游戏社团——上海爱丽丝幻乐团,当然,该团体和“上海”没有任何关系,以此为名只是因为队员认为“上海”是一个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的城市。
1995年,日本放送协会(NHK)派出了一批记者来到上海作专题采访,从历史的演绎来考察日中关系的未来,在当年的5月出版了一部《魔都上海 十万日本人》,之后,日本很多与上海有关的东西都以“魔都”为代称。
于是中国人也明白了,原来日本人对咱们的“上海”还有这么一个称呼,20世纪末,国内学界开始对此留意。熊月之先生主编的《上海通史》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中,专门例举了1867—1947年日本学者编写的上海史著作,其中就收录了《魔都》一书,将其视为研究上海史的史料。
而且,后来由于日本ACG文化的传播,这个词也渐渐被中国的年轻人作为一个“亚文化用语”了,于是,戏剧性地,这么一个创造了近百年的意向,被重新捡起来,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过,现在的上海,虽然仍然是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但已经不是20年代的那种魔幻状态。
作者:云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上海为什么叫魔都.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