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摘抄 > 正文

孝惠皇后_孝惠皇后邵氏

孝惠皇后北朝独孤信生了三朝皇后是否中国历史上最高并且唯一的纪录?

唐代编撰的《北史独孤信传》云:信长女周明敬后,第四女元贞后,第七女隋文献后。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问题1:独孤信的情况是三个女儿均是不同国家不同皇帝的皇后。如果把条件放宽为同一国家、同一皇帝亦可,又是否「未之有也」?问题2:隋代之後有没有人能追平甚至超越这个纪录?独孤信的长女是北周明敬皇后;第四女是唐朝元贞皇后;第七女是隋朝文献皇后。在周、隋两朝都进入皇室,三代都为外戚,自古以来,从未有过。长女独孤氏,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谥号明敬皇后。四女独孤氏,唐高祖李渊之母,追封元贞皇后。七女独孤伽罗,隋文帝杨坚皇后,谥号文献皇后。如果是同一朝或同一皇帝的话:娥皇女英三国,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先后嫁给刘禅当皇后西晋,杨氏姐妹杨艳、杨芷先后为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北魏,北魏孝文帝元宏的两位皇后大小冯氏都是冯熙的女儿,同父异母,冯熙的另一个女儿是昭仪,就 是 他的三个女儿都先后是后宫第一人。五代,大将符彦卿有两个女儿先后嫁给后周世宗柴荣,另有一个女儿嫁给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都是皇 后后周,大小周后所以,如果是同一朝或同一皇帝的话,独孤信的情况并不是唯一的,最起码冯熙和符彦卿是可以和他媲美的,符彦卿的三个女儿都是皇后,只是说侍奉的是两朝的皇帝。冯熙的三个女儿都是侍奉一个皇帝,只是两个是皇后,一个是昭仪,但是独孤信的四女儿一生也没有真的当过皇后,只是在死了之后追封的。加上这一点看的话,独孤信还输了前面两个“皇后之父”一筹!!关于问题二:因为汉朝至五代十国、隋唐,朝代的频繁更迭很大原因就是外戚势大,造反也多是外戚领的头,所以从那以后,每朝每代统治者都会想办法抑制外戚权利。【就像顺治排斥博尔济吉特家族的后妃,闹着废后,固然有皇后不讨他喜欢的原因,但皇后的出身也占了很大的因素。甚至在康熙之后清朝后宫有不成文的规定,蒙古妃子不得居高位,同一家族出来的姐妹不得同时居高位,就像康熙的宜妃和她的妹妹郭络罗氏,一个是妃,一个到死都只是贵人,哪怕她生了孩子又出身满洲大家族,因为她姐姐还在又已经封妃,所以她就不能再往上升了。】所以在唐朝之后像独孤信他们这样的就几乎没有了,说“几乎”是因为清朝时还存在一些。虽然比不上独孤信这样的,但家族连出出两三代皇后还是有的。【博尔济吉特家族的皇太极孝端,孝庄,顺治废后,孝惠章皇后和淑惠妃 佟佳家族的顺治孝康章皇后,康熙孝懿仁皇后,悫惠皇贵妃 乌拉那拉家族的努尔哈赤孝烈武皇后阿巴亥、雍正孝敬宪皇后,乾隆乌拉那拉氏 钮祜禄家族的努尔哈赤孝慈高皇后孟古,康熙孝昭仁皇后,温僖贵妃,雍正孝圣宪皇后,嘉庆孝和睿 皇后,道光孝穆成皇后,孝全成皇后,咸丰孝贞显皇后】还有一些后来追封的没说,清朝很多皇后,妃子虽说都是一个家族里面出来的,但是因为清朝大家族之间相互联姻,分支比较广,很多家族说起来是同一祖宗,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大亲戚关系了,所以我说【几乎】,因为我认为这和独孤信他们那样”一家“,而不是”一族“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满意,请采纳!!!

我想请大家翻译一下这首《梦游东陵》我要译文,译文,译文?

《梦游东陵》 月来昌瑞丘,梦下墓陵游。古木参天阙,寒光彻九幽。风吹桓表柱,鸟泣大碑楼。细听深山里,杜鹃声未休。隆恩今尚在,石犼见谁留。【注释】梦游:亦作“ 梦游 ”。 睡梦中游历清东陵:清代帝王陵墓,在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因与西陵相对,故称东陵。共有帝陵五座,即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以及孝庄皇太后昭西陵,慈禧、慈安定东陵等后陵十五座以及妃嫔、王公、公主陪葬墓一百三十多座。清东陵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清东陵有:一座清东陵,半部清朝史的地位昌瑞丘:即昌瑞山。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北七十里。本名丰台岭,清初改名凤台山,康熙年间以此地为东陵所在,封为昌瑞山墓陵:陵墓寒光:指清冷的月光九幽:极深暗的地方,指地下,这里引申为阴间桓表:即华表大碑楼:大碑楼也称作神功圣德碑楼,是清代记录皇帝生平功绩的主要建筑。碑楼重檐歇山顶,亭外广场四角各竖玲珑剔透华表一根。碑亭内的龙趺上竖碑一统,用满、汉两种文字记录皇帝一生的丰功伟绩深山:与山外距离远的、人不常到的山岭,这里指昌瑞山隆恩:厚恩,大恩。多指皇恩。这里亦指清东陵的中心建筑隆恩殿犼:一种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兽。清东陵皇帝陵寝华表上的两只面南而坐的石犼,叫“望君归”。城楼后的两只石犼,则面北而坐,叫“望君出”梦中月下来到昌瑞山,游历清东陵,古木高大,直冲天阙,清冷月光照彻阴间,风吹着华表石柱,鸟儿在大碑楼上悲啼,细细的听深山里,那杜鹃的悲啼声还未停歇。帝王的隆恩还在,但石犼又何曾见到有谁停留。

求专业人员帮忙出出主意(想在济南办一个育婴班)

该项目全称为全日制婴幼儿早教连锁机构,以下简称育婴班在济南,很多非济南本地的工作者很多,他们在济南打拼事业并且扎根于济南,但是当他们成家立业后孩子的教育就变成最为之头痛的问题,然而孩子的教育并不是从幼儿园或小学才开始,从胚胎的时候就该开始了,这是普遍意义上的胎教,而如今继胎教之后还有早教也是备受家长们关注的。拥有现代观念的父母们都很明白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又不想因为忙于工作而疏忽孩子的早期教育。因此针对0-3岁婴幼儿的早教中心可以解决很多父母的烦恼。该项目的育婴班不同于那些每周只有两三节课程的早教机构也不同于那些只是单纯照顾儿童吃喝玩睡的托儿所,而是把两者结合起来,在饮食上有专门的营养师进行婴幼儿辅食搭配,在学习上有专门的育婴师进行各类早期教育,在日常生活上有专门的育婴员照顾饮食起居并在婴儿沐浴后进行辅触和阳光浴。这是一种最让父母接受的育托方式。全日制婴幼儿早教连锁机构是一种定位在小区附近的小规模儿童服务机构,经过市场调查后在每个有需求有市场的小区都可以开办一个,每个育婴班从市场定位到筹备装潢到人员配备到经营管理都具有相同的系统和模式。二、市场分析(一)发展前景:新兴的儿童服务机构,能够满足大部分婴幼儿家长希望孩子能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受到关注和照顾的需求。宗旨在于让儿童能从小就有机会接受科学合理的教育。在育婴班的基础上还可以发展孕期女性的培训活动,帮助怀孕期间的女性正确处理孕期肌沪冠疚攉狡圭挟氦锚的生活或工作上的事务,缓解她们精神上的压力并学习更多科学的育婴知识,此战略目的是将孕期女性培养成潜在客户。(二)优势:目前在济南,没有一家专业的全天候早期教育机构,市场出现的大小规模不一的早教机构都只是在一周内为婴幼儿安排三至五课时的早教课程,三周岁以下的婴幼儿课时更少,一般的早教机构都需要大人陪同,这给需要工作的家长带来很大不便。而普通的托儿所只是在生活上照顾到婴幼儿,并没有在早教方面下大功夫。因此育婴班把两者结合起来,引用专业的育婴设备、聘用专业的育婴师和营养师,为三周岁以下的婴幼儿提供全天候的早教和照管,需要工作的父母就可以不必烦恼孩子太小无法送到幼儿园,送到托儿所又担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得不到保证,送到儿童早教中心自己又没时间陪同。该项目的新形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具备很强的市场潜力。 该项目还有一个很大优势还在于家长本身就是最大的广告,一般家长身边的很多同龄朋友都有宝宝,育婴班的服务做得好,家长就会主动把育婴班介绍给他的亲戚朋友。寻有经验的育婴师,可以加我微信403828458详聊。如果你若有兴趣可以一起合作。问题补充: 主要想知道可行性,还有就是实施起来的难点在哪里,和一般收20个婴儿需要几个人看护?中国封建史上的宫廷政变层出不穷,要么来自文臣武将,要么来自皇族内部,但大体上以后者居多。宫廷政变这里指涉及皇权更迭,对历史造成重大影响的政变。有的政变后继续维持国号,有的政变后政权则为外姓取代。而历史上不论是暴力的还是非暴力的宫廷政变,大都与两个词有关,那就是权力和野心。现在,就让我们从这些不计其数的宫廷政变中,选出对后来的历史进程影响较大的十次:一、沙丘之变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天下,其少子胡亥、左丞相李斯、宦官中车府令赵高(?–前207年)等随行。在归途中,始皇至平原津(在今河北平原县附近)而病,抵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病益甚,乃为玺书给长子扶苏(?–前210年),令其“与丧会咸阳而葬”,旋卒于沙丘。时扶苏在河套蒙恬的军中监军,李斯恐诸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不发丧,下令兼程返回咸阳。赵高既未将始皇给扶苏之诏书发出,又鼓动胡亥、拉拢李斯,合谋篡改始皇之遗诏,赐扶苏自尽,立胡亥为太子。由于李斯位极人臣,胡亥能否登位,其地位举足轻重,故赵高乃极力笼络之,而李斯贪恋权位遂亦同流合污。秦始皇昏遗体运到咸阳时,已经腐烂发臭了,李斯、赵高等一面为其发丧安葬,一面为胡亥筹备登基。这时扶苏接到假诏,已经自刎,蒙恬被解除兵权而囚禁起来,胡亥遂顺利登上帝位,是为秦二世,李斯仍供职丞相,赵高则擢升为郎中令。胡亥等之阴谋篡权夺位,史称“沙丘之变”。二、周勃救汉 西汉开国之君刘邦的皇后吕雉,是一个历史上声名赫赫的女野心家。刘邦后,先后有三位皇帝继位,但吕雉利用皇太后的身份,一直独揽朝纲,甚至废除了刘邦非姓刘不能封王的“白马之盟”,继而把自己的兄弟侄儿大批封王。吕后后,周勃,曹参等人重执“白马盟誓”大旗,起兵诛吕,并废除了吕后所立假惠帝子婴,拥立刘邦子代王刘恒为汉文帝。周勃诛吕,不仅还朝政与刘氏家族,还开启了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文景之治”。三、王莽篡汉 王莽(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人。西汉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刘婴,继位时只有两岁。在刘婴五岁时,大野心家王莽发动宫廷政变,逼尚不识字的五岁顽童刘婴颁诏“禅让”,把皇位“让”给了自己,致使历时215年的西汉王朝就此结束。公元8年,王莽登上帝位,定国号为“新”。四、曹魏代汉公元175年曹操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公元184年,在东汉王朝镇啊压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中起家,任骑都尉。由于镇啊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后历任东郡太守、都尉、典军校尉等职。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后,逃亡回家乡陈留起兵讨伐董卓。公元192年,曹操正式组建自己的军事集团–青州兵,公元196年率军进驻洛阳奉迎汉献帝,“奉天子以令不臣”并迁都至许昌。公元200年到公元207年间,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它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建安13年(208年)12月,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和刘备联军,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13年,曹操封为“魏公”。公元215年,攻灭汉中的张鲁势力。公元216年,再被晋爵“魏王”,受九锡,设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并作泮宫。他名义上虽仍为汉臣,权倾朝野,实际上已具备皇帝的权力和威势,但仍未纂汉自立。曹操于公元220年3月15日,享年66岁,谥曰武王。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汉亡,立魏代汉。中国重新进入分裂时期,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五、杨坚代周公元580年5月,周宣帝病,8岁的字文阐(周静帝)继承皇位。北周开国功臣、周宣帝的岳父、大官僚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581年3月3日(北周静帝大定元年二月十四日)杨坚废周静……余下全文

古代宫廷婚礼仪式

太子太子妃的服饰,结婚流程。如果有高大上的范文就好了。(重点是酒宴场面)皇帝“大婚”全过程俗话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意思是老婆多多,后宫可供性交的美女多多。但是,虽然皇帝有这么多女人,一般一生也只能结一次婚,此即所谓“大婚”。不过,也有例外,如果皇帝离婚了,把应该成为皇后的老婆给废黜了,有可能再结一次婚。 如清顺治皇帝,因为原配博尔济吉特氏“与朕志意不和”,降之为静妃后,他又与另一个女人结了婚,这后一女人便是孝惠皇后。皇帝身边的嫔妃再多,也是享受不到结婚排场的。如顺治皇帝,虽然他敢把原配给废黜了,但对宠爱无比的董鄂妃,也只能悄悄地“迎接”进宫,而不是“迎娶”,连册封都不敢逾制,册封时“不设卤簿,不奏乐,王、贝勒、贝子、公等,不次朝贺礼”。所以,做皇帝的女人,除了皇后外,其他都是二奶、三奶的份。 皇帝找老婆与民间在程序上并没有两样,一般也要遵守《礼记》中约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不同的是,仪式更为隆重和讲究。为了娶媳妇,皇帝也要给老丈人家送彩礼,但不是亲自去,而是派适合的臣子去,也不会亲自去上面迎娶,是老婆娘家人送上门的。 这彩礼对皇帝的老丈人来说,是一份真正的厚礼。如在汉代,仅黄金要送万斤以上。东汉桓帝刘志娶权臣梁冀的闺女时,照着孝惠皇帝纳后的例子办,“聘黄金二万斤,纳采雁璧乘马束帛,一如旧典”,礼金翻了一倍。实际上,在完成“六礼”的每一个过程中,皇帝家都要送彩礼。皇帝即便想多结几次,也是不是那么随便的,要花大价钱的。 皇帝结婚也要进“洞房”。与民间新房就是洞房的习俗不一样,皇帝结婚的洞房并不在自己的寝室内,并没有固定的洞房,一般会在举行仪式的地方先找个房间临时用用。 明清两朝皇帝结婚一般在坤宁宫举行。坤宁宫是皇宫中后三宫的第三宫,在明朝是皇后的寝宫,清朝时将东面两间设为皇帝大婚时的洞房,西面五间则改为祭祀萨满教的神堂。清朝皇帝大婚娶老婆相当隆重,也极为讲究。新娘子要从大清门抬进来,经天安门、午门,直至后宫。而妃嫔进宫,只能走紫禁城后门神武门。 晚清贵为天后的慈禧太后,也未能从走大清门,这成了她心头一生的痛。慈禧当初仅是嫔妃,1851年以秀女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因得咸丰皇帝宠幸,1854年进封为懿嫔。虽然母以子贵,亲儿子载淳后来做了皇帝,但也改不变了她与咸丰的婚史。所以,后来,儿媳妇阿鲁特氏,也就是同治的皇后,一句话--“奴才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惹恼了慈禧太后。同治死后不久,慈禧便逼她自杀殉葬。 皇帝的洞房比老百姓家的要高档豪华多了,但也不能免贴红双喜、喜庆对联的习俗。洞房的主题也是大红色,形成红光映辉,喜气盈盈的气氛。床前会挂“百子帐”,铺上会放“百子被”,就是绣了100个神态各异小孩子的帐子和被子;床头悬挂大红缎绣龙凤双喜的床幔,帝王之家也“多子多福”。隋唐时,皇帝的洞房铺设地毯,设置多重屏障,龙凤大喜床的四周有布幔,洞房的私密性很好。 在清朝,洞房一般设在坤宁宫的东暖阁,墙壁都是用红漆及银殊桐油髹饰的。洞房门前吊着一盏双喜字大宫灯,鎏金色的大红门上有粘金沥粉的双喜字,门的上方为一草书的大“寿”字,门旁墙上一长幅对联直落地面。从坤宁宫正门进入东暖阁的门口,以及洞房外东侧过道里各竖立一座大红镶金色木影壁,乃取帝后合卺和“开门见喜”之意。 洞房内金玉珍宝,富丽堂皇。东暖阁为敞两间,东面靠北墙为皇帝宝座,右手边有象征“吉祥如意”的玉如意一柄。前檐通连大炕一座,炕两边为紫檀雕龙凤,炕几上有瓷瓶、宝器等陈设,炕前左边长几上陈设一对双喜桌灯。东暖阁内西北角安放龙凤喜床,喜床上铺着厚厚实实的红缎龙凤双喜字大炕褥,床上用品……余下全文

请问李世民女儿的大致资料???

,而众多.非常紧急,希望大家能帮帮忙~~~~太宗的21个女儿。 襄城公主,下嫁萧锐。性孝睦,动循矩法,帝敕诸公主视为师式。有司告营 别第,辞曰:“妇事舅姑如父母,异宫则定省阙。”止葺故第,门列双戟而已。锐卒,更嫁姜简。永徽二年薨,高宗举哀于命妇朝堂,遣工部侍郎丘行淹驰驿吊祭,陪葬昭陵。丧次故城,帝登楼望哭以送柩。汝南公主,蚤薨。南平公主,下嫁王敬直,以累斥岭南,更嫁刘玄意。遂安公主,下嫁窦逵。逵死,又嫁王大礼。长乐公主,下嫁长孙冲。帝以长孙皇后所生,故敕有司装赍视长公主而倍之。魏徵曰:“昔汉明帝封诸王曰:‘朕子安得同先帝子乎?’然则长公主者,尊公主矣。制有等差,渠可越也?”帝以语后,后曰:“尝闻陛下厚礼徵而未知也,今闻其言,乃纳主于义,社稷臣也。妾于陛下,夫妇之重,有所言,犹候颜色,况臣下情隔礼殊,而敢犯严颜陈忠言哉!愿许之,与天下为公。”帝大悦,因请赍帛四十匹、钱四十万即徵家赐之。豫章公主,下嫁唐义识。北景公主,始封巴陵。下嫁柴令武,坐与房遗爱谋反,同主赐死。显庆中追赠,立庙于墓,四时祭以少牢。普安公主,下嫁史仁表。东阳公主,下嫁高履行。高宗即位,进为大长公主。韦正矩之诛,主坐婚家,斥徙集州。又坐章怀太子累,夺邑封。以长孙无忌舅族也,故武后恶之,垂拱中, 并二子徙置巫州。临川公主,韦贵妃所生。下嫁周道务。主工籀隶,能属文。高宗立,上《孝德颂》,帝下诏褒答。永徽初,进长公主,恩赏卓异。永淳初薨。道务,殿中大监、谯郡公范之子。初,道务孺褓时,以功臣子养宫中。范卒,还第,毁瘠如成人。复内之,年十四乃得出。历营州都督,检校右骁卫将军。谥曰襄。清河公主名敬,字德贤,下嫁程怀亮,薨麟德时,陪葬昭陵。怀亮,知节子 也,终宁远将军。兰陵公主名淑,字丽贞,下嫁窦怀悊,薨显庆时。怀悊官兖州都督,太穆皇后之族子。晋安公主,下嫁韦思安,又嫁杨仁辂。安康公主,下嫁独孤谋。新兴公主,下嫁长孙曦。城阳公主,下嫁杜荷,坐太子承乾事诛,又嫁薛瓘。初,主之婚,帝使卜之,繇曰:“二火皆食,始同荣,末同戚,请昼昏则吉。”马周谏曰:“朝谒以朝,思相戒也;讲习以昼,思相成也;燕饮以昃,思相欢也;婚合以夜,思相亲也。故上下有成,内外有亲,动息有时,吉凶有仪。今先乱其始,不可为也。夫卜所以决疑,若黩礼慢先,圣人所不用。”帝乃止。麟德初,瓘历左奉宸卫将军。主坐巫蛊,斥瓘房州刺史,主从之官。咸亨中,主薨而瓘卒,双柩还京师。子顗, 封河东县侯、济州刺史。琅邪王冲起兵,顗与弟绍以所部庸、调作兵募士,且应之。冲败,杀都吏以灭口。事泄,下狱俱死。合浦公主,始封高阳。下嫁房玄龄子遗爱。主,帝所爱,故礼异它婿。主负所爱而骄。房遗直以嫡当拜银青光禄大夫,让弟遗爱,帝不许。玄龄卒,主导遗爱异赀,既而反谮之,遗直自言,帝痛让主,乃免。自是稍疏外,主怏怏。会御史劾盗,得浮屠辩机金宝神枕,自言主所赐。初,浮屠庐主之封地,会主与遗爱 猎,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更以二女子从遗爱,私饷亿计。至是,浮屠殊死,杀奴婢十余。主益望,帝崩无哀容。又浮屠智勖迎占祸福,惠弘能视鬼,道士李晃高医,皆私侍主。主使掖廷令陈玄运伺宫省禨祥,步星次。永徽中,与遗爱谋反,赐死。显庆时追赠。金山公主,蚤薨。晋阳公主字明达,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生。未尝见喜愠色。帝有所怒责, 必伺颜徐徐辩解,故省中多蒙其惠,莫不誉爱。后崩,时主始孩,不之识;及五岁,经后所游地,哀不自胜。帝诸子,唯晋王及主最少,故亲畜之。王每出合,主送至虔化门;泣而别。王……余下全文

慈禧太后为什么不称帝

慈禧太后为什么不称帝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玉牒全名“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女”,出生于北京城,出身于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的一个世袭官宦之家。清文宗咸丰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长度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过大清开国皇涪川帝沸郜度佃砂顶棘后及孝德、孝贞二位正宫,同时也超过入关后满清所有皇帝的谥号。

女儿性闵要叫仕么名字好

女儿性闵要叫仕么名字好乾隆一共有10个女儿大公主2公主5公主6公主和8公主不幸去世也没封号皇3女固伦和敬公主是孝贤皇后之女,在皇后去世的那一年下嫁科尔沁蒙古王公布腾巴尔珠尔,这位固伦额驸在乾隆27年去世,留下和敬公主在公主府中孀居皇4女和嘉公主之生母是纯惠皇贵妃蘇氏,15岁大年下嫁孝贤皇后之侄福隆安。涪锭帝瓜郜盖佃睡顶精和嘉公主在乾隆32年去世不过23岁。皇7女和皇9女都是皇贵妃魏氏所生,不过皇7女下嫁因功卓越的汪多拉济,所以册封固伦和静公主,她去世时赶上皇10女出生,年纪也只有20岁。皇9女和硕和恪公主下嫁札兰泰是在10公主出生2年多前的事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生母淳妃,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

给三月底出生的袁姓猴宝宝取名

给三月底出生的袁姓猴宝宝取名男孩好听名参考昊然  昊:苍天,苍穹德辉  仁德的光辉。怡悦  喜悦;高兴。开霁  云开雾散。俊楠—俊:英俊;楠:坚固雨泽—恩惠像雨一样多清怡  清平而和悦。宣朗  彰明;明朗。女孩好听名参考婉悦 恭顺和悦。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宋濂《怡养堂记》:“爱而肃恭之礼存焉,敬而婉悦之意备焉,斯可以为善养矣。”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芮欣(女孩名)、芮欢(女孩名):取自“欢欣”慧妍—慧:智慧妍:美好欣怡 喜悦。适用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王禹偁《回孙何谢秘书丞直史馆京西转运副使启》:“方切欣怡,忽承缄翰,备认谦冲之旨,弥增感荷之诚。” 俊慧 秀美聪明。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俞正燮《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爱妓王屋山,俊慧非常。”婉静 温顺娴静笭掸蒂赶郦非垫石叮将。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三女﹞皆孝顺小心,婉静有礼。”

苏秦被秦王嘲笑

苏秦被秦王嘲笑秦孝公二十四年(前338),纵横家苏秦游说秦惠文王失败之后,身上穿着破衣服,脚上穿着破草鞋,肩上挑着担子,狼狈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洛阳。  他回到家后,他的兄嫂和妻子都看不起他。苏秦不顾他们的嘲笑,关起门来勤奋读书,困倦的时候便以锥刺股。一年之后,学业有成,苏秦又开始了他的游说活动。  此次出行,苏秦的目的是要使燕、赵、韩、魏、楚、齐六国缔结联盟,共同对付秦国,这就是战国历史上著名的“合纵抗秦”之策。首先,苏秦北上燕国,说服了燕文侯,燕文侯对苏秦说:“我的国家乃是个力量薄弱的小国,在西边有强秦的威怠耽糙甘孬仿茬湿长溅胁,南边又靠近齐国和赵国,齐、赵两国都是强国,现在你找我商议合纵抗秦之策,让燕国参加合纵,从而安定燕国,我愿意与举国百姓听从你的安排。”  燕文侯死后,燕易王即位,齐国便趁着燕国办丧事的时机进攻燕国,夺取了燕国十个城池。得知此事之后,苏秦便为了燕国去齐国游说,齐威王以上宾的礼节接见了苏秦。苏秦首先向齐王跪拜两次,祝贺齐国夺取了燕国的十座城地,紧接着又为齐国吊丧。为此,齐威王十分震惊,对苏秦说:“你这个人先是庆贺,后又吊丧,到底是什么意思?”  苏秦有条不紊地回答说:“人们在饥饿的时候是不会吃毒药附子的,因为它虽然可以暂时填饱肚子,但终究还是会死去,这和饥饿而死一样是让人痛苦的。如今,燕国虽然国力微弱,但是却是强秦的女婿,燕易王的王后正是秦惠文王的女儿,大王贪图燕国的十座城池,却和强秦结下了深仇。您的这种行为是想要促使燕国成为进攻齐国的先锋,使强秦变成燕国的后盾,把天下最精锐的秦军招来进攻齐国,这就好比饥饿的人吃毒药附子充饥一样。”  听了他的话,齐威王心中十分恐惧,便向苏秦请教道:“如此说来,那该怎么办呢?”苏秦回答说:“圣人处理事情就是要‘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大王如果能够听取我的建议,不如将十座城池归还燕国,谦恭地向秦国谢罪,秦王知道大王是因为秦国的缘故才归还燕国的十座城池,肯定会感激大王;而燕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回了十座城池,也会感激大王,这是摈弃深仇而建立厚谊的办法。假如秦国和燕国都侍奉齐国,大王发出的号令,天下诸侯又有谁敢不听从呢?这种做法,就是使您以空洞的语言去服从秦国,并退还燕国十座城池换取了号令天下的成果,这也正是称霸天下的事业,大王您为什么不赶快去做呢?”  听了他的话,齐威王十分高兴,便归还了燕国的十座城市,同时又送一千两黄金给燕国的皇后,以表歉意。苏秦离开的时候,齐威王表示愿意与燕国结为兄弟之国,并且向秦国表示谢罪。  当苏秦离开燕国出使齐国的时候,有些大臣在燕王面前散布苏秦的坏话,挑拨苏秦与燕易王的关系。他们对燕易王说:“苏秦是天下最不可相信的人。大王以万乘之国的君主却甘愿位居苏秦之下,在朝廷上尊崇他,这是在向天下显示燕国君臣甘于小人为伍。”  燕易王听信了这些谗言,当苏秦从齐国回来后,燕王不但不感谢他收回了燕国的城池,使齐国向燕国请求修好之功,反而疏远了苏秦,不再重用苏秦。  苏秦看到自己的行为没有得到燕易王的赏识,反而遭受冷落,就知道有人在背后说了他的坏话,他就觐见燕易王说:“我原是东周洛阳的一个鄙陋之人,当初不远千里来拜见大王的时候毫无功劳,大王却亲自到郊外迎接我,让我在朝廷上做官。现在我作为大王的使者,从齐国索回燕国的十座城池,解除了燕国的危险,大王却不相信我。这一定是有人说了我的坏话,我的忠信之举却得罪了大王身边的人。可见,讲忠信是有罪过的。”  燕易王说讲忠信又有什么罪过呢?”  苏秦回答说:“大王有所不知,臣就向大王报告一件因忠信而获罪的事。我有一个邻居到远方去做官,他……余下全文

明朝有多少太后

明朝有多少太后明朝有多少太后1建文朝吕太后(在太后位1398年-1402年)惠帝母 2宣德、正统朝张太后(在太后位1籂浮焚簧莳毫锋桐福昆425年-1435年,在太皇太后位1435年-1442年)仁宗皇后、宣宗母 3英宗朝孙太后(在太后位1435年-1462年)宣宗皇后 4景泰朝吴太后(在太后位1449年-1456年)景泰帝母 5成化朝钱太后(在太后位1464年-1468年)英宗皇后 6成化、弘治朝周太后(在太后位1464年-1487年,在太皇太后位1487年-1504年)宪宗成化帝母 7弘治、正德朝王太后(在太后位1487年-1505年,在太皇太后位1505年-1518年)宪宗成化帝皇后 8正德、嘉靖朝张太后(在太后位1505年-1541年)孝宗弘治帝皇后、武宗正德帝母 9嘉靖朝邵太后(在太后位1521年-1522年)世宗嘉靖帝祖母 10嘉靖朝蒋太后(在太后位1521年-1538年)世宗嘉靖帝母 11万历朝陈太后(在太后位1572年-1596年)穆宗隆庆帝皇后 12万历朝李太后(在太后位1572年-1614年)神宗万历帝母

孝惠皇后相关资讯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雨轩晨思录(二)

下一篇: 生活随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