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摘抄 > 正文

「真想和网友做邻居。」

点击上面蓝字“桃姨和茉莉”关注周末碎碎念的桃姨

不知道妈友发出的如题感叹是否能引起你的共鸣?我是觉得这个想法是个挺有期待度的愿望。做了妈妈之后,在微博、微信、QQ、论坛上认识了很多妈友。别小看我们妈友,并不是当了妈的在一个育儿群里都能成朋友,能做妈友的都是经过育儿三观铁血考验的人群。里面有着许多维度和层次的鄙视链:尽管不同流派,即便暗相鄙视,妈妈群依然是最最温情的存在我已经听见有人心里腹诽了:还铁血考验,自己没有几根葱,还挺挑剔的,孩子进入社会大染缸看还这么矫情不?咳咳,理儿是这个理儿,话却不是这么说。我们未来的社区,也许比你想象的要舒服得多,不一定就进了大染缸。A面【社会确实是个大染缸】:从小区遛弯开始,孩子就在染缸里了。但小区遛弯尚且可以转身走开,更丧的是,纯·科学育儿·偏执狂妈妈们的底线从幼儿园开始不停的被打破被降低(我已经出了偏执坑,微笑脸jpg),躲也躲不开。即使是筛选最苛刻的幼儿园,也不能保证都是同样养育方式的孩子,时不时有内心翻白眼的瞬间。但是孩子是在成长中不断扩大兼容度的,从异化到同化的过程,这就是成长,所以即使最育儿洁癖的妈妈也无法绕道。所以A面是想说现实:社区是社会的一个个单元,当然也包含社区内的学校,而社会化是人类成长的必经进程。B面【社交是自己的选择】:这几十年,社会巨变了多少任谁都感觉得到——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人类迁移愈发无障碍度,不动产全面商品化,这些都是我们“择邻而居”的必要条件。未来跟网友做邻居,也并不是什么难实现的事情吧。那如果很多人都这么选择,我们社区就变成了一个个三观趋同的小圈子,染缸分成了一个个小缸,各有各的颜色。内心白眼的机会越来越少,毕竟从内心就对早已熟悉的邻居有认同感了呢。进什么样的社群,选择什么样的社区,等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也许真是很大程度上可以自主的了。所以B面想说未来的可能性:如果孩子未来拒绝一些染缸,或许比我们如今有更多的选择权。他们做了父母之后,可以选择经历过更加严格的铁血考验三观趋同的父母群一起拼养孩子。并非矫情,是技术进步和思维转换带来的福利。我们的邻里关系在这几十年的房地产巨变中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了,从家属院全部是同事做邻居,从陌生到不得不熟悉;到如今商品房时代全部是随机陌生人做邻居,熟不熟悉全靠缘分;未来会有社区都是网友做邻居的,先熟悉了解才互相认识的。 远去的家属院 我时时会怀念小时候的家属院。虽然也都是陌生人变成的同事,但同一个单位,会有趋同的气质。虽然不会像很多网友社群关系,是自己去根据兴趣慢慢绑定的关系,但同一个企业文化会洗脑它的员工。即使大家形形色色也没有共同兴趣,还有会有共同认识的人,可以尽情八卦不会冷场。结果是什么呢?不管争官斗法多么暗潮汹涌,家属院的气氛总是很和睦很热闹的。今天去这家吃饺子,明天给那家送碗汤。谁家有事,压根不怕没有人来帮忙。大家都很少搬家,关系都是以长久和睦的目的来处的。不管大人之间如何,在家属院长大的童年,在社交的维度上我觉得比我的孩子快乐收获得多许多。即便再怀念,我们都是再也回不去了。如今我们有了景观大花园、有了物业公司、有了各种专业社区服务,却少了家属院这种强联系的社群。邻居都是随机的缘分,能寻找到共同话题实属幸运。都有孩子的邻居,爱聊天的老人,还能聊上几句,年轻人们真就是对门几年不认识了。社区的变化,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深度和频度。 网、宅、冷淡 想到家族的形式中的片段,人人都忙碌在自己的小盒子里的、人际关系冷淡的东京,大概也是我们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虽然人与人交流看起来少了,可我们社交需求却丝毫没有减弱啊,是改变了形式而已。很多小爱好、恶趣味都在兴趣社群里满足了,因为现实世界的茫茫人海中很难找到同类,但大数据几个关键词就能把同好连在一起。社群的线上变成线下的过程(各种面基)反而比在现实世界找同类容易了许多。另外以前现实中的朋友也都变成了网友,线下又成了线上。现实与虚拟越来越没有界限,我们也越来越习惯用网络倾诉衷肠,越远的朋友反而越容易吐露了。我国网民规模7.31亿,普及率到53.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来源: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这是什么概念呢,老年人都用微信买菜了,农民伯伯都会用互联网远程卖菜了,可见依赖网络的人群基数有多大,依赖网络社交的人群有多庞大。依赖网络让我们变得宅,什么都可以一键送达,不约好不会出门,不得已不会出门。当然,虽然这个变化我们看起来很宅很冷漠,但却又并不是真的冷漠,只是社交成本越来越高了,磨合成本越来越高了啊,因此我们宅,宅到独,宅到恐婚恐育。那么最方便的实景社交——邻居,还怎么去交流呢?网络已经满足了社交需求,除非投缘,不想浪费时间交新朋友了而已。技术的变化,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性格。 我的孩子正在失去场所感 我们的孩子是数码一代,是电池儿童。他们坐在汽车后座的安全椅上,看着iPad,呼呼“瞬间挪移”到早教班、辅导班,呼呼“瞬间挪移”到幼儿园、小学,呼呼“瞬间挪移”到游乐场和郊野,呼呼又挪回家,他们或许懂得很多很多知识,但实体自我经验却在减少,一切是父母安排的体验。他们可能会更加路盲,更加欠缺场所感;没有GPS无法行动,但他们却可以依靠GPS准确到达任何地方。或许少了转角遇到的惊喜,但也比我们这一代多了很多探索手段。不是去比较哪一代人好,哪一代人不好,而是说代际变化之巨大。下一代总是比上一代好的(感谢我们国家的稳定),但我却希望他们好上加好,把我这一代的好的感受传承下去。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利用新的手段,达到更多的自我体验,结合使用扬长避短。但无论如何,我们用我们自己的经历去体会下一代的社交、去设计下一代应该有什么样的场所感,可能已经不适用了。数码一代也有他们的自由和幸运,他们体会的是拖累很少的未来社会。他们可以一个移动终端就让自己可以分身在世界各个角落,远程切入任何场景。他们可以选择在任何地方上课,甚至习惯了不需要常规课堂,就可以获得无限多的知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获取不是问题,会筛选信息才是必备技能。他们会变成数码游牧民族,每个人都是一个云端。(其实如今我们很多人已经成了数码游牧民族了,只是未来会更甚)当他们不再被场所限定工作方式,迁徙能力更加强大,出门只需要一个移动终端,搬家变得很容易,他们可能能轻易的做到和网友做邻居。他们或许不如我们那么强烈需要一个场所,但或许只是换了一种场所感体验方式。或许新的社交方式,又会改变我们的社区形式也说不定呢?

和网友做邻居, 择邻而居,三观不撞 曾和不少朋友感慨过,老了和闺蜜一起住,租个姐妹公寓。不需要老伴,老伴可以住隔壁养老院hinhin。我看现在也很流行用拼养的方式来养娃。这些做法都是在择邻而居。不难预见到,我们退休了之后也可以不受场所限制,任意飞翔。几十年来一直聊下来的网友可以做个网友之家养老院,以后的养老院会舒服得很,不再是天平间转运站,而是不被[家]这个固定场所束缚的移动之家。而我们的下一代的下一代,可能有回归新式家属院——父母之间都认识,东户给西户送碗饺子西户给东户送盘面包,随便就可以互相串门。一切都是轮回的。

科技和社会各种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又怎样?敞开思维,不惧怕变化,静待花开。周末愉快。

本文图片来源为:freepik图库 、家族的形式截图。欢迎关注桃姨,一起琢磨各类自我提升以及陪娃升级的黑招。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MySQL 双主单写,主库偶尔出现大量延迟的原因

下一篇: 读书笔记:是否能建立一个更高层次的文明体系呢——读《政治秩序的起源》其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