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摘抄 > 正文

爸爸养的花怎么写说说

网友提问:

爸爸养的花怎么写说说

优质回答:

家风家训 | 古诗声声里,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江苏莫愁杂志社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爸爸养的花怎么写说说1

科学家教 育儿育己

家风是一种家庭文化,虽然没有一字一句写在纸上,却给人以一种力透纸背、催人上进的力量。本文中的父亲,将家风凝聚在一首首古诗词里,用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核筑牢孩子的精神根基,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古诗声声里

01

20世纪70年代末,我在村里读小学,父亲作为村小的代课教师,成了我和弟弟的启蒙老师。

弟弟小我不到两岁,父亲用相同的方法教我们学习。父亲将大白纸裁成十六开大小,对折,再用订书针订成一本作业本的样式。然后,父亲会发给我们每人一张“影本”——是他自己用毛笔在硬纸片正反面写好的两句七言古诗。我们将“影本”塞进大白纸做成的作业本,开始“描红”式写毛笔字。最早的诗句我至今还记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句子。

这是我们练习毛笔字的启蒙,也是学习诗词的启蒙。

这只是写,还得背诵。

父亲先让我们背诵句子,然后背诵整首诗。一首诗中,他只选其中的两句作为影本。一个影本写一周,每天三张。等到下周时,他会换一个影本,就是另一首诗中的诗句了。第二周写的诗句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句子。

等到我上三年级,弟弟上二年级时,除了描红式的练习,父亲开始让我们进行古诗背诵比赛。

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父亲母亲和我们兄弟二人就着皎洁的月光在院子里剥棉花。夏天的太阳辣,棉桃在田里开了花,父亲母亲常常将开了花的棉桃摘回家,晚上再将棉花从一个个棉桃里剥出来。贪玩的我们是不大愿意剥棉花的。往常剥棉花时,为了提高我们的积极性,父亲就会讲《三国演义》,或者电影里的故事里给我们听。这一次,父亲说:“我们先来个背诵古诗比赛吧,然后我再讲电影《追捕》给你们听。”背诵比赛的规则很简单,就是从父亲开始,然后是我和弟弟,每人轮流背诵一首古诗。如此周而复始,看谁背诵得最多。

我和弟弟想听电影《追捕》,一下子来了兴趣。背诵比赛开始,父亲起头,他背诵的是韩愈的《早春》,我接着背了白居易的《草》,弟弟背诵王安石的《梅花》。我们兄弟的积极性很高,生怕落在对方的后头。每当别人背诵的时候,自己的头脑就开始飞转,搜索存储在大脑里的古诗。那第一次背诵比赛,弟弟最先败下阵来,我比父亲多背诵了一首诗,得了第一。

02

于是,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就多了个心眼,只要是古诗,我就会有意识地背诵。当时背诵不了的,我就会用小纸片抄写下来再慢慢背诵。弟弟也不甘落后,也弄了一个古诗摘抄本,摘抄一首一首古诗,然后背诵。

父亲总能抓住时机,经常在晚饭后,或是乘凉时和我们一起进行背古诗比赛。弟弟偶尔胜出一次,更多的时候是我胜出,但我根本比不上父亲的古诗数量。我就明白了,第一次背诵比赛时,是父亲故意输给我的。

父亲对背诵要求也提高了一点,除了背诵古诗内容外,还得背诵题目、作者和朝代。父亲说:“这是不少人忽视的一点,却对古诗内容理解大有帮助。”我记得我曾背诵陆游的诗“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就是记不住题目——《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当时,我为记住这题目,接连背诵两个晚上,终于背得滚瓜烂熟,到现在依然烂熟于心。这种重复记忆的方法,我以后经常用,也很有效果。我曾记高尔基的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也是用了这个记忆法。

03

在我们村子里,我经常看到别人家父亲拿着长长的棍子,追赶着家中上小学的儿子,让他回家完成作业。而我们的父亲,从不检查我们的作业,只是督促我们尽可能多背诵一些古诗。

等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我的古诗摘抄本记得满满的,一数居然有260多首。也就是说,我在小学五年级时,就能够背诵260多首古诗了。这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是个值得自豪的事情。

这些古诗像融进了我的血液一般,成为我自己的语言系统。有些句子,我当年虽然背诵下来了却是不懂的。可如今,在写作中,在与人交流时,我却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

也许,我早已经读懂了那一句一句的古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是颜真卿书写的劝学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放翁至死不灭的爱国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郑板桥坚韧不拔的意志;“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是白居易思念故乡的情感……这一句句古诗,让我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知晓了待人处世之道,感受到亲情、爱情、友情的美好,明白要有自己的理想、并以顽强的意志不懈追求,懂得爱国就如同珍爱自己生命的大义。

那些可爱的古诗,汇成了一条小溪流,已经流进了我精神的大河,我也会将这一份珍贵的诗词家风送给我的孩子,希望他可以有另一番人生感悟。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特级教师,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

纸上 掠影

- END -

莫愁大观园

1 编辑:乔小茶

校对:闫 清

审核:王淑娟

图片来源:123RF图库

莫愁大观园

有温度 有态度 有深度

爸爸养的花怎么写说说2

感谢作者【惠Janny】的原创独家授权分享

编辑整理:【多肉植物百科】百科君

坐标:山东省 烟台市

前面用我最美的法师纪念了母亲,今天来说说我的父亲。

父亲当过兵,有着军人特有的气质,庄重而冷峻,沉着而内敛。

父亲不仅仅是个军人,也是个文人,教书十几载,文采斐然,写得一手好字,硬笔软笔样样在行。

文武双全的父亲亦相貌堂堂,浓眉大眼一表人才,是三里五村有名的帅小伙。小时候看电视时一出来年轻版的周总理,我总说那是我爸爸。

那时多才多艺的父亲,闲暇时偶尔吹吹口琴,拉拉二胡,日子好不惬意!

这样的日子在父亲进入不惑之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母亲的病逝使父亲的生活变得一团糟,而雪上加霜的还有哥哥叛逆不羁的青春期,烦闷的生活让父亲总是眉头紧锁,沉默寡言。

母亲走后的第三个月父亲征求了我和哥哥的意见,有了第一个继母,比父亲小13岁,比哥哥大13岁。开始时一家人尚能和睦共处,没有多久哥哥和继母有了第一次战争,父亲很生气,像头暴躁的狮子,拿着鞋底打哥哥让他向继母认错,哥哥很倔,愤怒地瞪着父亲,不躲不喊疼也不哭。这样的哥哥让父亲更生气。我很害怕,可又心疼哥哥,就抱着哥哥让他快点认错,一边求父亲别打了。慌乱中父亲的鞋底狠狠打在了我的手背上,剧烈的疼痛让我惨叫一声,才结束了这场闹剧。那一年我12岁。

这样鸡飞狗跳的生活过了一年,因为继母不待见哥哥,哥哥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姑妈家,最终因为种种原因,父亲和第一个继母还是分手了。我也变得更懂事。

因为这样的家庭,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也不愿回到那个没有多少温暖的家。

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几年,到我婚后生子那年,父亲步入第四段婚姻,也就是我的第三个继母。我还是很少回家,半年都不给父亲打个电话。

在儿子不满两个月时,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再加上我一直努力积极工作,以及生活的压力也不允许我放弃工作,便回到了工作岗位。但家庭工作孩子让我疲惫不堪,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好在我豁达开朗,乐观坚强。

儿子12岁时,我和儿子在街上看到竹筒粽子,儿子说:妈妈,你知不知道我在上小学时,放晚学后校门口经常有卖竹筒粽子的,那个香啊,我特别想吃,我就在小饭桌等啊等啊,等着你或爸爸来接我,给我买,可你们一直不来,我怕卖粽子的走了,一会儿出去看看,一共出去看了三次,你们还没来,我都要哭了,最后卖粽子的都走了你们才来。然后你们一来我太高兴了就忘了和你们说,如此周而复始。所以我现在一饿了就想吃竹筒粽子。

听了儿子的话我当时就红了眼眶,我因为工作忙碌经常出差亏欠孩子的太多。可我连个帮忙接孩子的人都没有。那时我心底里是埋怨父亲的,觉得父亲太自私了,他重男轻女的思想也让我有些生气。因此我更极少回去看他们。

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了父亲的电话,电话接通后,父亲有些哽咽说:爸爸可能是老了,经常很想你,给你打电话一直关机。后来才知道你去了朝鲜出差,再去国外能不能和爸爸说一声。

听了父亲的话,我泪流满面,记忆中的父亲总是沉默寡言,从未和我说过想我之类的温暖话语。我终于明白我不是被无视的那一个,父亲一直是用他的方式爱着我。

后来我尽可能的带孩子和爱人多回去看他们,陪他们一起吃饭。父亲和继母生活得也不错,步入老年生活的父亲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我很欣慰,苦了半辈子的父亲终于能安享晚年。当我在席间偶然抱怨爱人不做家务时,向来不苟言笑的父亲会慢悠悠地说:我想即便总书记和爱人两个人在家时,总书记也是做饭的那一个。

这让我很是得意,父亲总算是维护了我一回。爱人笑着说,这是老丈人第一次批评他。

这就是我的父亲,和天底下所有的普普通通的父亲一样温暖。

找了半天才发现手机都没有父亲的照片,附一张年少的我和哥哥吧。祝天下所有的父亲都能福寿安康!长命百岁!!

========

本篇文章经作者自发投稿并独家授权“多肉植物百科”,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和立场!

养花没有太多五花八门的捷径,唯有用心!这里有最真实养肉人的生活,分享多肉养护技巧!如果你也喜欢多肉植物,请订阅【关注】“多肉植物百科”

多肉植物百科--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多肉&园艺自媒体!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多肉和梦想!如果觉得不错,别忘了关注并转发收藏哦!

#秋日生活打卡季#

爸爸养的花怎么写说说3

来源:【河南法制报】

家风,是父亲那些年的

风雨无阻……

文/赵婷婷

我是一名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的80后。虽然我们家没有成文的家风家训,但父亲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在向我传递着我们家的良好家风,在潜移默化中让我懂得如何做人和怎样行事,让我明辨世间的善恶是非、美丑曲直,激励着我积极、努力、向上,一路阳光前行。

对父亲最早的深刻记忆就是他和他的那辆二八自行车。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里,在县城工作的父亲,就是靠蹬两个多小时的自行车频繁往返于县城与家40多公里的路程,这有近一半还是没修的乡村土路和山路。母亲说父亲完全可以一个星期、甚至是十天半月回一次家的,可他总是放心不下母亲一个人在家干农活又照顾年幼的我们姐弟三人,经常要起早贪黑回到家里才安心。尤其是夏收、秋收农忙时节,父亲几乎每天都会往返,回到家里就不闲着,庄稼活儿、家务活儿和照顾孩子样样都不落。从家去县城还好,一路上有十几公里的下坡路,可回来的时候就是上坡路了,有时候再遇到下雨天,自行车在泥泞的路上几乎无法行进,车轱辘里塞的全是泥,走两步就要用棍子剜剜泥,浑身湿透的父亲回到家时已经分不清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了。有时候,母亲也会带着我们出村下坡去接父亲,帮他推车,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能听他说说城里的新鲜事。父亲和母亲的相濡以沫以及对家庭、对孩子的责任深深影响着我,为我成家后正确处理婆媳关系、教育孩子树立了榜样,也让我懂得了如何来“经营”我的幸福小家庭。

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不喜张扬的人,也非常自律,对我们姐弟三人的要求也很严格。在我的记忆里,他和母亲从来都是早起的,也要求我们早起。尤其是星期天、寒暑假也不让我们多睡一会儿。除了早起晨读,父亲还给我们分配干一些家务活儿。每个寒暑假期,父亲都会帮我们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表,在我们学习的时候,他总喜欢拿着书或报纸坐在旁边翻看,当时我就想,这不明摆着是赤裸裸的监督嘛!但我现在已真正明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深有感触,父亲他这是最好的陪伴和学习的榜样。有一次,我在家用手机办公软件赶写稿件,5岁的儿子看见就凑了上来,“要是妈妈在扣手机玩,我就可以看电视了。”看我在工作,他就自己乖乖地去看绘本了。可见,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

由于父亲的严格教育和要求,我们姐弟三人在校期间几乎没有请过假,学习成绩也都不差。姐姐和我前后两年相继考上那个年代很热门的中专,弟弟在2005年以禹州市应届生第六名的好成绩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我们姐弟三人积极上进,都在学校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每每提起入党这件事,父亲总是有无限的骄傲和自豪。2000年,19岁的我毕业回禹州参加工作留在了父母身边。上班前,父亲一再交待我工作要勤奋、踏实、好学,即使是端茶倒水、打扫卫生也要好好干,不要总想着这些小事微不足道,这也是一种历练和锻炼。多年后,父亲教诲我说这些话时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也让我感慨,如果当初没有父亲的帮助和鼓励,今天的我不一定能写出一些走心的文字来。那时候的电脑和手机还是稀有“物种”,获取新闻信息主要来源于报纸和杂志。父亲见我看报刊总是摘抄好的文章和句子,就鼓励我尝试着去写一写,还帮助我翻阅大量报纸,查找与我的工作性质接近的新闻消息稿,让我比葫芦画瓢来写。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投稿成功,在《禹州报》发表了一个“小豆腐块儿”,紧接着我还拿到了平生第一次5块钱的稿费。从那之后,我信心倍增,发表的文章也就越来越多。直到现在,我的书柜里还存放着当年父亲和我一起做的7本厚厚的剪报。有时候我也会拿出来给女儿看,给她讲述姥爷当年指导、鼓励妈妈写作的往事。我想应该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女儿的文笔还不错,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写小说,六年级时就有网络平台与她联系约稿。

说起我的女儿,想起了她给我起的“雅号”叫“忙婷婷”。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工作岗位又有特殊性,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是常事。有好多人问我,“孩子怎么办?”我说是父母在照顾,他们大多都会说“真好”。是的,我的父亲、母亲是真的好!一直以来,最支持我工作的是他们,鼓励我进步的是他们,帮我照顾孩子的也是他们。公婆的身体不好,我的两个孩子,都是由父亲和母亲一手带大。尤其是2018年我到省定贫困村鸠山镇焦家庄村驻村,入村时儿子还不满1岁,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父亲就给我“打气”说:“趁年轻,还得多努力,我和你妈给你看好孩子,你不要有后顾之忧。”正是有了这样安心的后盾,我才很快适应了村里的工作。作为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的我,虽然曾因棘手的问题着急上火,也曾因受质疑委屈地嚎啕大哭,但我还是扛了过来,顺利完成了任务。成功脱贫的贫困户白昌、崔爱香夫妇一见到我,就会亲切地拉着我的手直呼“好闺女”。这一声“好闺女”是对我工作努力的肯定和认可,这其中也有父亲和母亲的一份功劳。

父亲还经常教育我:“少说话多做事,做人一定要低调。”记得去年我参加市妇联的一个活动,我告诉他,妇联领导让我谈谈家风,我想征求他的意见。可他却说,我们就是普通人家,没啥值得说的家风。我说:“那就说说您对我的教育吧。”父亲回答说,对子女的教育是所有父母的责任,最重要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一定得让子女树立正确的“三观”。这句话,让为人子又为人母的我思忖良久……

(作者单位:河南省禹州市公安局)

征稿

@全省政法干警和广大网友们,想一展你的文学才华吗?现在机会来啦!“河南法制报”微信公众号开办的夜读栏目将是你的舞台。

内容:激人奋进的励志故事,真挚动人的情感故事,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

要求:字数800-2000字为宜,文章采用word格式用附件发送,并附上作者的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

投稿方式:

通过邮箱362642362@qq.com,注明“夜读投稿”。

来源:河南法制报

编辑:杨淑芳

往期夜读推荐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夜读|我是“羊倌” 不卖羊

夜读|远去的母亲

夜读|那抹一脉相承的笑

夜读|七月的颜色

本文来自【河南法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茉莉花怎么养冬季室内

下一篇: 玉露花怎么养才能饱满通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