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怎么养能快速得花
优质回答:万物苏醒之——蚕宝宝生长全过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郴州宝贝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蚕怎么养能快速得花1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养了两年的蚕宝宝了,看着蚕宝宝慢慢的长大,点点滴滴,蚕宝宝在我的眼里是我们的“宠物”,我们的“孩子”。虽然他长的不漂亮,甚至有些人认为有点可怕,但我们对蚕宝宝的感情很深很深
等小蚕宝宝咬破壳从里面出来,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上面一张照片看看,会发现刚才那的黑色的蚕壳已经是白色的了。
采摘桑树上最好、最嫩的桑叶。
刚刚出生的蚕宝宝,放在刚刚采回来的桑叶上,桑叶上不要有水。否则容易蚕宝宝拉肚子而牺牲性命。黑黑小小的!一片叶子够很多个蚕宝宝吃的。刚出生的蚕宝宝只能吃刚发出来的嫩叶,吃不了较老的叶子
蚕宝宝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小小的,只能看清一张大嘴,其它部分就堆在了一起,分不清什么是什么。有三对足,尖尖的和后面腹部的足不一样,蚕的腹足上有一个个的小钩子,你把蚕拿在手里的时候,它的腹足就会牢牢的钩在你手上,像是一个小吸盘,很难拿下来,对了它的尾巴上还有一对尾足呢。在腹部的前几节身体上每边都有一个黑色的“圆片”,这就是它的鼻子——气孔,它们都靠这些小孔呼吸呢,而且在呼吸的时候,它们的背上有一条会时粗时细的线,是“背脉管”,这就是蚕宝宝“输送血液”的地方。这个背脉管是蚕越大看的越清楚,四龄蚕这才能看见,要是二、三龄的就看不清楚了
蚕宝宝慢慢的大起来了,看上去胖胖的,看上图中间这条蚕正在蜕皮,已经有一半的皮蜕去了。蚕宝宝拼命的吃着桑叶,而且也越来越胖,可有时候它们会突然不动了,看上去以为它们要死了哦,那是蚕宝宝正在眠,这时不要去碰它们,一、二天以后它们就会蜕皮了。蚕宝宝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蛾四个阶段,刚出壳的蚕叫一龄蚕,因为它又黑又小,所以又叫蚁蚕,在幼虫时期会蜕四次皮,在这一段时间内,蚕宝宝每蜕一次皮就长一龄,身体就会长大一点,而且是越长越大,越长越粗,越长越白。等蜕了四次皮,就成了五龄蚕了,那时蚕宝宝吃了几天桑叶后就会吐丝结茧了。
这是快要吐丝的蚕宝宝,这时蚕宝宝的颜色有一些小小的变化,看上去要略黄一些,而且黄的透明,特别是胸部,似乎已经能够看到它身体里面的蚕丝了。
只见它们先用嘴吐出敢一段雪白的丝织成了一个“z”形,然后用丝把自已一圈一圈围起来,变成一个透明的球。
往茧子里一看,蚕宝宝的头一摇一摆,蚕悬在黄色的丝线中,头还在不停地转动吐丝,看到这里,被它们感动着、忧伤着。感动“春蚕到死丝方尽”,忧伤“作蚕自缚”。
但奇怪的是:一些蚕吐的是白丝,另一些蚕吐的却是“金”丝---黄色的,蚕茧为什么有金黄色的呢?
把茧子切开后,我们就能看到蚕蛹安安静静的躺在里面,享受着自己建造的家园给他们带来的温暖。里面还有一堆缩的很小的皮,如果仔细看还可以看到蛹里隐约有蛾子的足和触角的样子哦。
蚕蛹也有雌雄之分,只是我还没有了解到是怎么样区分的
在我焦急的等待中又过了两个星期左右,那是一个欣喜的早晨,我看到蚕蛾出世了,淡黄色的身体,一对像羽毛一样的触角,大大的腹部,是不是跟大家想像中的有点不一样啊!~!
是公是母,我还是不知道,呵呵。
蚕蛾开始交配了哦,少儿不宜哦!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尾后雄即死亡。唉,苦命的孩子,都不知道它爸爸长什么样哦!~~
几天后雌蛾约花一个晚上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春蚕到死丝方尽”,它们吐丝结茧,养育了后代,但也即将结束它们自已的生命,不过不要紧,它们的小宝宝会比它的爸爸妈妈为人类作出更多的贡献的。我期待着明年的春天…
蚕怎么养能快速得花2
来源:陕西日报
在天成丝业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正在忙碌。
选茧车间内,工人在生产线上分拣蚕茧,剔除不能缫丝的次茧及下茧。
村民在村上的图书室里读书。
在晏昌平的新房里,第一书记陈子培(左)正在帮他规划新的产业发展方向。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 陶玉琼摄
“你说也怪,以前我也常站在这儿看山,那时候就觉得山和苦日子一样,一重一重望不到头,看得叫人直发愁。但这几年,我觉得眼前这山好像突然变好看了,咋看咋顺眼。”1月20日,在石泉县池河镇合心村晏家寨的山梁上,早已脱贫成为产业大户的晏昌平,站在3大间宽敞洁净的标准化蚕室外,盯着眼前似海浪一般腾跃起伏的座座山峰,满脸喜悦。
“日子好了呗,心顺眼就顺。”在一旁忙活的妻子徐德美听到这话,笑出声来,不紧不慢回了一句,提着两大桶饲料向不远处的牛棚走去。
晏昌平背起手,眼光追随着太阳的余晖向更远处望去,一字一句地说:“想不到咱养蚕人,也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这句话,不光是晏昌平的心里话,也是合心村群众的由衷感慨。
遍身“罗绮者” 亦是养蚕人
这几年,和村里其他人一样,晏昌平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9亩桑树,5亩魔芋,3亩梨树,7头牛……农闲时再打个零工,一年收入快有10万元了。”晏昌平勤快,有了好政策,他家的产业得掰着指头算。他说,2019年底,一家人搬下山,住进了易地搬迁的楼房里,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漂亮又舒适。
但让晏昌平喜不自禁的,不只是好产业和新房子。
“大女儿刚考完研究生,就等着复试呢,小女儿在西安理工大学读大三,说是也要考研呢!”聊起两个争气的女儿,晏昌平背挺得直直的,神采飞扬。他说:“要不是党的好政策,按以前那个光景,供两个娃娃上大学,想都不敢想啊!”
“以前4口人挤在黑乎乎的土房子里,一年到头就指着几亩地和2张蚕过日子,人累心更累,根本看不到希望。”晏昌平告诉记者,过去他们家就住在蚕室后面的山坳间,虽说自己和妻子都算得上勤快人,但山高日子穷,吃一顿好饭都难。
以前的苦日子,夫妻俩不愿多提,可小女儿晏珊记忆犹新:“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早上5点多吃完早饭要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去上学,一直挨到放学回来吃晚饭。有时候太饿了,我跟姐姐就在路边捡野果吃。”听着晏珊的话,晏昌平垂着眼帘不肯抬头,一双粗糙的大手不住地在膝盖上揉搓着。
看着沉默的父亲,晏珊弯起眼睛,话锋一转:“现在好啦,住着新楼房,不愁吃不愁穿,生活别提多幸福啦!等我考上研究生,我还想读个博士呢,就是不知道老晏愿不愿供我呢……”
“供!别说博‘4’了,博‘5’都行!你上到哪里,我供到哪里!”晏昌平说着玩笑话,眼神却坚定。
看着笑成一团的妻子和女儿,再望望远山,晏昌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种桑养蚕成为支柱产业,尝到甜头的不止晏昌平一家。
“房子是新修的,用的是养蚕赚的钱!”“买了一辆车!”“结婚啥也没买,到老了戴上了金戒指!”……在合心村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上,一群聊天的村民笑得合不拢嘴:“养蚕养出名堂了,日子咋能不红火!”
点蚕成“金”的蚕专家
沿着村里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一直走,就能走到一座两层小楼带着一个小院的房子,那是村民张飞兰的家。
一说采访养蚕的事,快人快语的张飞兰立马凑上前,嗓门亮了一倍:“要不是给咱派来了‘蚕专家’,我哪敢想自己能盖起两层小洋楼呀!”
张飞兰念叨的“蚕专家”,就是陈子培。5年前,石泉县蚕桑中心副主任陈子培到合心村担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这个曾获得过“国家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的高级农艺师,让传统的养蚕产业焕发出了新生机。
“原先一年最多养3批蚕,现在最少保证6批,一年能养30多张蚕,蚕茧品质还高,一张蚕2000元,一年收入好几万元呢。”张飞兰笑着说,“以前养蚕,一年只能养1张,全靠人工。哪像现在,不光先进的养蚕工具让人省劲了,小蚕还能送去上‘幼儿园’,养一批蚕,自己就费心十几天。”
张飞兰说的“幼儿园”是村里的“小蚕共育室”。“‘养好小蚕一半收’,要实现蚕茧优质高产就得养好小蚕。小蚕孵育技术要求高,小蚕共育模式能保障小蚕成活率,还能缩短蚕农养蚕时间。”陈子培介绍,养蚕不光是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要想让传统的养蚕产业“老树开新花”,就得从技术上做文章。
“散户养殖不成规模,桑园也少,养蚕技术落后,效益低,蚕的品质数量都不理想。”陈子培通过考察摸清了合心村“守着金蚕还受穷”的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开辟新桑园,引进新的桑树品种,形成规模;引进“小蚕共育”“自动上蔟”等先进养蚕技术,解放劳动力;通过集中培训、分散到户培训和现场培训等形式,给村民推广种桑养蚕技术,科学养蚕;大力推广蚕桑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鼓励群众通过桑园养鸡、桑园套种、桑枝食用菌、桑叶粉加工等实现优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这几日,正值冬季桑园管理期,陈子培忙个不停。桑条修剪、桑树刷白、防病防虫……蚕农们在陈子培的指导和带领下,干得热火朝天。
“冬季管理做好了,来年又是个丰收年!”陈子培笑着说。
“合欢花”开幸福来
“养了一辈子蚕,不知道养蚕还能养出花来!”张明期是村里的养蚕大户,令他惊叹不已的是村里组建的合欢花富硒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桑叶粉、桑叶茶、桑叶饼……走进合作社,近30种琳琅满目的桑蚕产品陈列在柜台上。
“蚕养好了,还要卖得出去、有销路才行,咱不能守着好资源受穷啊!”康健是合作社的理事长,原本在广州打工,看到脱贫攻坚让村里的蚕桑产业有了起色后,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在请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蚕桑专家,又前往江苏、山东等地考察后,他决定组建一家专业合作社,从前期产业规划、中期技术培训到后期销售给蚕农提供一条龙服务。
合作社的成立给蚕农们吃了颗定心丸。“我现在只管种桑养蚕,只要养好了,合作社就能帮我把它们换成现钱。”张明期说,除了蚕桑,家里其他的农特产品也交给合作社帮忙销售,产业上有啥技术问题,合作社里还有4位“种桑养蚕能手”技术员帮忙谋划解决,合作社已带动村里68户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致富。
除了合作社,离村子不远的天成丝业有限公司也和蚕农签订单助力群众奔小康。一颗颗蚕茧,经过工人们灵巧的双手,变成一根根银丝,再被制成丝巾、衣服、蚕沙枕、丝绸套件等商品销往全国各地。
几年下来,蚕桑产业已成为合心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群众牢牢端着养蚕这个金饭碗,争先恐后奔小康。一组喜人的数据尽显成效:全村新栽桑树416亩,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2665元,贫困群众人均收入超1.7万元。
年关将至,一片片修剪整齐的桑田里,一栋栋漂亮的新楼房里,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上,合心村萌动着勃勃生机——春天要来了!
蚕怎么养能快速得花3
一根成本价格高企的蚕丝,扼住相关产业的命脉,导致产业转移和衰退;一个人工饲料养殖的蚕茧,困扰日本专家半个世纪,却始终走不出实验室——数十年前,受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日本蚕桑业不断衰退,学者、企业、政府多方努力试图挽救颓势,却始终难以实现最终突破。
而今,同样的挑战正在浙江乃至中国蚕桑业上演。不同的是,嵊州领带龙头企业——浙江巴贝集团历时7年,在工厂化养蚕方面实现世界领先。不久前,浙江巴贝集团投资3.5亿元、可年产1万吨鲜茧的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一期项目,在嵊州正式投产。
对这一产业创举,省农业农村厅蚕桑领域首席专家吴海平高度评价。在他看来,通过与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深度合作,巴贝将现代科技注入传统养蚕业,是对传统养蚕工艺的颠覆式创新,必将深刻改变浙江乃至全国的丝绸产业,也让这个最中国的历史经典产业凤凰涅槃,走进新时代。
一扇“黑窗”里的希望
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们只顾埋头研发
长假过后,春寒料峭。可在恒温恒湿无菌车间里,巴贝工厂化人工饲料养殖的蚕宝宝正迅速生长着。这里的生产近况,牵动着不少嵊州领带生产企业负责人的心,甚至就连远在北京的中国丝绸协会常务副会长钱友清,也时常关注这边的进展。
近年来,蚕桑产业衰落,鲜茧产量锐减,蚕丝价格从每吨30万元一路高涨到四五十万元。而每一次蚕丝价格上涨,对领带和丝绸行业都有震荡。“如今,巴贝项目获得成功,二期项目启动在即,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平价蚕丝将从这里供应出来。”钱友清说,这让许多同行看到了新的希望。
他们的希望源自于日本的一扇“小黑窗”——
2012年冬的一天,浙江巴贝集团董事长金耀得知省农科院正在试验人工饲料养蚕,便想着借此破解蚕丝原料锐减的难题,时任省农科院副院长、蚕桑研究专家孟智启也认可了金耀的想法,愿意与巴贝共同研究。随即,在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内组织开展了约13张蚕种的全龄人工饲料培育,获得成功。
可即便如此,孟智启仍不忘提醒金耀:工厂化养蚕这条路远比他想的艰险——因为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就已启动这方面的研究,但至今仍在实验阶段。
不曾想,金耀并没有被吓倒,只说“那就先到日本看看”。经过多方努力,金耀联系到日本某人工饲料养蚕实验车间,对方答应了他的访问请求。然而,当他兴冲冲地来到日本,对方虽热情接待了他们一行,却拒绝了参观生产线的请求。企业负责人只允许金耀隔着窗往车间里看看。
“那里头黑黢黢的,几乎什么都看不到。”金耀回忆,由于光线极暗,他只隐约看到里面有工人在走动。临别时,金耀无意间在办公区看到了一个人工饲料喂养出来的蚕茧样本。他发现,那个茧的品质明显比国内普通的蚕茧好很多。正是这一瞥,让金耀坚定了发展方向。
回来后,金耀便全面启动了人工饲料养蚕项目。然而,在项目启动之初,金耀就被一片唱衰声所包围。当时不少专家认为,日本试验多年依然未果,金耀想率先突破无异于痴人说梦。毕竟,即便是现在,日本用人工饲料生产的蚕丝成本依然是普通蚕丝的三倍多。
不管别人怎么说,金耀和他的团队只顾自己埋头研发。他们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人工饲料配方思路。针对不同龄段的蚕所需的不同营养,相应调整饲料配方,用玉米粉、番薯粉、桑叶粉和相应的微量元素等合成。经过3年多的努力,他们终于实现了全龄段人工饲料养蚕,更重要的是让饲料成本降低到了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同时,省农科院在品种选育方面也获得突破,率先选育出了全龄适用人工饲料的品种,攻克批量全龄人工饲养的技术难题。
“十美分”会长的决心
吃够了没有定价权的苦,决不能错过上游产业变革的机遇
破解了人工饲料成本难题,巴贝进入工厂化生产试验阶段。然而,金耀信心满满之时,迎面而来的却是一个个难题。
蚕在不同龄段养殖密度不同,如何进行自动化分拨?工厂化高密度养蚕,如何防治疫病?如何让大龄段的蚕主动“上蔟”结茧,并能自动化缫丝?在巴贝集团人工饲料养蚕中试车间里,一个个难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看似不起眼,但每一个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项目走出实验室,金耀才感受到了工厂化养蚕有多难。他说,最大难点就在于,它不是一个单一技术,而是许多技术的集成。更为关键的是,几乎每一项技术都没有先例可循,需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不说别的,生产设备、器具都需要我们自行设计、研制。”在金耀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图纸。他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根据具体生产要求,通宵画出来的设备套图。“白天事儿多,我就晚上窝在这里一边想一边画;有时候实在太累了,就在沙发上和衣而眠,睡醒了接着想、接着画。”
巴贝集团副总经理何锐敏举例道:为了让蚕“上蔟”结茧,他们从农村搜罗来各种传统“上蔟”工具,并据此试制工厂化养殖所需的蔟具。她说,单单这么一个小器皿,模具就开了四十几套,花了一千多万元。
反复的实验让成本节节攀升,从金耀最初设想的几千万元涨到了上亿元。作为负责项目支出把关的“大总管”,何锐敏也一再向金耀提出自己的担忧:这样投入是不是太大了?“开弓没有回头箭!”金耀告诉何锐敏,只有项目成功,巴贝才能告别一美分、一美分抠利润的日子。
作为嵊州领带生产的龙头企业掌门人,金耀曾担任嵊州领带行业协会会长。2013年,因蚕丝价格高企、行业盈利困难,他曾代表协会向美国采购商提出每条领带加价0.5美元的要求。经过近20天的谈判,美国采购商同意每条色织领带提价0.1美元。据估算,这“十美分”当年帮助嵊州领带业增收约1000万美元。因此,金耀曾一度被人称为“十美分会长”。
但在金耀看来,这戏称的背后,是产业长期在微笑曲线底端的无奈。因定价权不在自己手里,嵊州领带行业与外商的每一次谈判都异常艰辛;即便价格涨上去了一点,一旦原料价格下跌,外国客商一个邮件就能强令他们再次降价。
吃够了没有定价权的苦,金耀说什么也不愿意错过参与上游产业变革的机遇。正是靠着这一信念,金耀的团队不断克服中试阶段的各项困难,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体系。
一位老专家的远望
要通过更深度的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改变中国的丝绸产业
看着一批批工厂化生产的蚕茧在流水线上翻滚,孟智启心中说不出的欢喜雀跃。这位项目首席科学家颇有感触地说,得益于巴贝和省农科院的产学研高度融合,他们才能突破困扰蚕桑界五十余年的难题。
孟智启忘不了,7年前的那天,金耀敲开自己办公室门时的画面。“当时,我们省农科院正着手研究人工饲料养蚕。”孟智启回忆,彼时他的目标是率先选育出适应全龄适用人工饲料的蚕种。“但若要让实验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还有不小距离。”
彼时,受比较效益下降影响,浙江、江苏等地的鲜茧产量断崖式下降。为化解困境,各地先后启动了人工饲料研究。但不少专家普遍担心,即便试验成功,也可能像日本那样因成本过高,无法量产。
不曾想,金耀这个“门外汉”却一头扎了进来,成立团队、聘请孟智启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引入省农科院团队。“最初,可以说是省农科院团队引着巴贝,走进了人工饲料养蚕这个领域。”孟智启说,但随着项目的深入,企业持续的大手笔投入和金耀那股子企业家特有的闯进,又反过来推着项目,一路披荆斩棘。
“企业的参与,让我们的科研实效明显高于同行。”孟智启说,巴贝项目所有的设计、步骤、目标都坚持市场导向,更加突出实用性和尽快进入产业化目标。同时,不同于科研院所项目申报、研发、评估的流程,以企业为主体的项目攻关简化了流程,突出了实效。
说起巴贝项目的成功,金耀却更多地归功于科研机构的鼎力支持。他说:没有以孟智启、曹锦如、叶爱红团队为代表的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以及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的支持,就没有巴贝在工厂化养蚕上的“弯道超车”。
进入巴贝集团的无菌车间,需经过一道道消毒程序。在车间里,记者看到,每一条流水线旁,都只有寥寥数名操作员,且人人全副武装,身着消毒服和口罩。同时,自动化集成设备主要包括一整套物流设备、净化设备等,几乎无需多少人工操作就能完成各项生产流程。
金耀介绍:“这其中的不少设置,科研机构都给了不小的帮助。”作为一个“跨界养殖户”,巴贝在育种、疫病防控等方面都没有什么积累,多亏了科研单位的专家帮助。
他举例说,是省农科院的专家从几百个品种中,找到最适合人工饲料喂养的蚕种,每一个品种的适应性都要反复试验;是浙江大学鲁兴萌教授带领的团队,创新工厂养蚕防病体系和环境控制,克服了对蚕宝宝威胁最大的病毒病,避免出现过去“一条得病、一批覆灭”的现象……整个研发过程中,巴贝累计投入费用达1.5亿元。目前已拥有各类专利18项,正在申请专利50项。
产学研的高度融合,让巴贝项目的进展远超国内国外其他科研单位,在全球率先实现规模化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更让孟智启感到欣慰的是,巴贝集团如今已经培养出了一支由六七十人组成的企业研发团队,集成了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的蚕桑技术。接下来,巴贝将加快建设规模更大、工艺更先进、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二期项目,实现年产10万吨鲜茧的生产目标,进一步改变中国的丝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