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摘抄 > 正文

翻花石榴花怎么养

网友提问:

翻花石榴花怎么养

优质回答:

郭氏纸翻花:弹弹转转花中变花 老技艺盼传承,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福州新闻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翻花石榴花怎么养1

【解说】一叠纸加两个小木棒,拿在手里可翻出数十种不同的造型,这就是纸翻花的魅力。对于不少70后、80后来讲,纸翻花代表着儿时的记忆。随着时代变迁,纸翻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在福州,有位名叫郭远峰的年轻人,正在致力将纸翻花代代传承。

【现场同期】郭氏纸翻花传承人 郭远峰

用手一拉,一顿一插,往后一倒,彩虹桥,中指一顶石拱桥,然后对折翻,翻着变,这个叫八宝扇,扇子花,用手弹,孔雀开屏石榴花,用手转叫做海棠花,然后摇着变叫做喇叭花,抖着变叫做马兰花,甩着变叫做魔雀花,下来峨眉磨盘花,前后一摇,左右一抖打开来老虎大张口,用手翻扭一扭,压住白的,翻出红的这个叫做狮子大张口。往下一摸摸下去,摸着变,往下一拉拉着就变,这个就叫三寸金莲,玲珑绣花鞋,顿起来还能变,这个叫小帆船,用手把它错开来,前面错,下面错,错完了之后往下一顿,倒着就变这个叫做赛龙船。

【解说】嘴上念念有词,手上变化无穷,弹一弹,转一转,摇摇抖抖,花中变花。眼前,郭远峰向记者展示着纸翻花技艺的精髓——单手技巧和配套贯口。

【同期】郭氏纸翻花传承人 郭远峰

我们家族有个传统就是十三岁男童就必须要下生产线去实习,那个时候我还在读书,每年暑假寒假父亲都敦促我们要下生产线去学习,那时候就觉得说很枯燥乏味,但是现在想起来呢父亲那时候逼我们去学艺呢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比较传统的手工艺。

【解说】郭氏家族是福州的纸翻花手艺世家,郭远峰是该技艺的第16代传承人。他的父亲郭庭宽经营工艺美术厂长达二十余年,主要产品便是纸翻花。郭远峰回忆到,当时父亲时常独自在房间里查看花卉书籍,为翻花起名,并研究单手把玩技巧。

【同期】郭氏纸翻花传承人 郭远峰

花的名字这个贯口像八宝扇子花,孔雀石榴花,海棠鸡冠花,双声喇叭花这些都是从1984年流传至今,一直都有在的。

【解说】纸翻花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实则繁琐,在原材料的选择、制作技艺及工序等多个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印浆、凿切、罩染、粘贴是纸翻花制作的四大步骤。

【同期】郭氏纸翻花传承人 郭远峰

印浆的过程我们讲究的是腰部的力量和手部的力量,如果腰部跟手部的力量运用不到位的话,它所出来的这个槽啊就没有这么均一,就不美观,那这个凿切要讲究就是手眼要合一,这样凿出来的花型才会一致。罩染这一块讲究的呢两个手指的力量,它染出来的色呢,是要讲究线条均一,那粘贴的注意事项呢就是要花胚粘贴在封面上准确度非常重要。如果不准确的话,它翻出来不好看,而且变化也会产生影响。

【解说】如何让年轻人喜欢上纸翻花,近段时间来,郭远峰一直在思考,除了在样式上进行改造,他还考虑将纸翻花应用到文创产品中,多领域地推广。此外,郭远峰告诉记者,未来他也将尝试用再生纸作为原料,以此践行环保理念。

【同期】郭氏纸翻花传承人 郭远峰

结合当下的一些生活实用性,你像我们这个产品,就是跟传统的不一样,它是用翻花这样的技艺呢做出了天坛这样的形状,那这个技术其实来说我们还有更多的领域,可以去开发。

【解说】郭远峰坦言,现在能做纸翻花的艺人越来越少,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目前,他也正在与福州的一些中小学校联系,希望能将纸翻花带进课堂,让更多孩子了解这一技艺。此外,郭远峰还与福州市残联等单位沟通,开展技术培训,为特殊人群等提供就业的机会。

【同期】郭氏纸翻花传承人 郭远峰

让我们的下一代自己亲自去制作,他的感触就更深,那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他的印象才会更深,这样的话达到一个传承的目的,再从这样的基础上,让我们的下一代再去开枝散叶。

(记者 吴晟炜 福建福州报道)

翻花石榴花怎么养2

“惊铜一棒响锣开,撂地圈成七尺台,涓纸翻花随手变,七十二朵花儿竟相开!”这首歌谣唱的就是纸翻花,纸翻花技艺是中国一门传统的手工艺术,利用纸变化出不同的花样造型,色彩斑斓、奇妙无比,让人无不拍手称快!

纸翻花是我国传统的纸质工艺品,它采用拉力好,吸水性强的专用纸为主要原料,经过粘贴,凿切,罩染等20多道工序制作完成。

“纸翻花”的作品花里有花,花中变花,花姿优美,栩栩如生。它不仅是纸艺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更是老少皆宜的休闲娱乐艺术品。

伴随着单手技巧和配套贯口,简单的硬纸板、竹棍、彩纸在郭远峰的手上翻出数十种不同的造型姿态,纸翻花在他的手中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

郭远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宗纸翻花第十六代传承人、福州郭氏鼎奇工艺美术总经理、福州梦家园房产省彩印厂 经理、中国非遗艺术家协会民俗纸翻花部部长。

郭氏家族是福州的纸翻花手艺世家,郭远峰的父亲郭庭宽经营工艺美术厂长达二十余年,主要产品便是纸翻花。他回忆到,父亲时常独自在房间里查看花卉书籍,为翻花起名,并研究单手把玩技巧。而他就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逐渐对传统纸翻花技艺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纸翻花从清朝康熙年间到现在,在郭氏家族已历时370年之久,所有的技术难关和核心都掌握在国内最前列,多数翻花从业者有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天下翻花看郭氏,也有说天下翻花出郭氏之说。郭氏祖辈由1912年起从北京、山东、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四川、东北、福建等地皆有留下授徒痕迹。

“用手一拉,一顿一插,往后一倒,彩虹桥,中指一顶石拱桥,然后对折翻,翻着变,这个叫八宝扇,扇子花,用手弹,孔雀开屏石榴花,用手转叫做海棠花,然后摇着变叫做喇叭花,抖着变叫做马兰花......”郭远峰缓缓地介绍道。

在学习纸翻花的初期,他也经受了不少挑战和困难。根据他们家族传统十三岁男童就必须要下生产线去实习,那时候郭远峰还在上学读书,但是在父亲的督促下,每当到了寒暑假同年级的小朋友都在假期欢快的玩耍时,他都要去生产线上学艺,这本事就是一件枯燥且乏味的事情,但是他却没有任何怨言,凭借着儿时对这项技艺的热爱,他坚持了下来,并且熟练地掌握了纸翻花的制作技艺,为他后来的艺术创作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此,他也非常感谢他的父亲。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制作纸翻花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为了不使这项手工艺失传,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他正在与福州的一些中小学校联系,希望能将纸翻花带进课堂,让更多孩子了解这一技艺,让中国传统民间非遗文化能够顺利地传承下去!

翻花石榴花怎么养3

嵩阳宝剑锻造技艺

嵩阳宝剑煅造技艺是嵩山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在中国古老的铸造、煅造艺术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一种技艺。

嵩阳宝剑煅造技艺分为选料、煅造、装饰等几个重要过程。嵩阳宝剑的选料非常讲究,以优质的铁为原料,然后经过多次的煅造,最后配以精美的装饰而成。可以说嵩阳宝剑是煅造技艺和嵩山传统民俗有机结合的产物,剑身及装具上的图案深刻反映了嵩山地区的民俗风情与民间信仰,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点突出。

2015年,金属锤锻工艺(嵩阳宝剑锻造技艺)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

毛笔制作技艺(李金梅毛笔制作技艺)

李金梅毛笔制作技艺源于清道光年间,是封丘县李马台村秀才李挺宝及其后人所传承的徽派毛笔制作工艺。

李金梅毛笔制作需选用上等山羊毛、黄鼠狼毛、石獾毛、紫毛、过冬鼠须等动物毛料为原料,因制笔所选动物毛料极其苛刻,素有“千万毛中拣一毫”之说。所选用的笔杆材料按高中低档的不同,可选用花梨木杆、烤漆木杆、牛角斗、竹子等。毛笔制作需经过脱脂、去绒、理毛、齐笔、清杂、汇笔、梳笔、捏笔、护笔、蹲笔、捆笔、栽笔、胶笔等八十多道工序。所制作的毛笔笔锋尖锐,笔颖平齐,丰满圆润,挺健有力,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

2015年,毛笔制作技艺(李金梅毛笔制作技艺)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

汝瓷烧制技艺

始于唐代中叶,盛于北宋中晚期,延续至今。古时,瓷多以产地命名,该瓷器产于古汝州,故名“汝瓷”。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汝州市张公巷瓷窑遗址和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是北宋烧造汝瓷最重要的两个窑口。这两地皆属古汝州管辖范围,故汝瓷的烧制技艺在这两地皆有留存,并向外辐射至周边鲁山段店、禹县及开封等中原各地。

传统汝瓷烧制技艺要求用玛瑙入釉,釉色素静典雅,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质如乳、声如磬的典型特征。种类繁多,既有陈设用瓷,又有生活用具,代表作品主要有出戟尊、三足尊、天青釉洗、三足洗、青瓷盘、圆足盘、盏托等。

汝瓷烧制工艺技术性强,难度大,工序繁杂,采用一钵一器支钉托烧的叠烧技法,主要环节有选料(拣选)、粉碎、练泥(配浆)、制坯(手拉坯)、素烧、制釉、施釉、烧制等。在烧制过程中,如何把握制釉的黏度和流动性,烧制熔融温度及保温渐冷的析晶过程,直接影响着汝瓷青瓷乳珠的形成和青瓷釉的成色,这独特的烧制技艺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全凭技师的悟性、眼观和手感掌握等经验,靠师徒在生产过程中口传心授,世代传承。

汝瓷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烧制技艺在我国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2011年,汝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金属锤锻工艺(洛阳铲锻造技艺)

历史记载洛阳的凹形探铲,明代中叶即流传于民间。明万历年间王士性《广志绎记》云:“洛阳水土深厚,葬者四、五丈而不及泉……,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与铁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则发……”描述洛阳盗墓之徒活、窝、点、捣、琢、筒、攻、取物等方法所用工具即半圆筒型“洛阳铲”。

“洛阳铲”发源于洛阳,故取名“洛阳铲”,其形态为瓦形金属铲头,长25厘米,径4厘米,装有长约两米左右的白蜡木杆。单人操作可以打出10多米至20米深的探孔。它简单、实用,被誉为刺破阴阳两界的“利剑”。“洛阳铲”是我国考古钻探的主要工具,在我国考古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独特高效对土层准确的探测及对地下文物的保护能力,为考古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经过制作艺人潜心研究,根据各地不同土质不断创新洛阳铲,由最早的单一半圆形发展到今天数十余种形状大小不同的铲子,使用范围也从单一的考古发掘到公路、铁路护坡加固,建筑桩基灌注,煤炭石油勘探,林业植树等各行各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金属锤锻工艺(洛阳铲锻造技艺)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

金银器制作技艺(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

据王氏族谱记载,白马寺金银器制作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经过代代相传,在清道光年间,第十代传人王继增建立起金银器加工作坊,开始了规模化的金银器加工生产。清末民初,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进入鼎盛时期,工艺上吸取了中国传统工艺技法而有所发展。

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精湛,主要有范铸、失蜡铸造、捶揲、錾刻、焊接、鎏金、掐丝、镶嵌、镂空、浮雕、累丝等。制作一件精美的金银器物,须经过范铸、捶揲、纹饰錾刻、铆接和焊接等4个步骤的加工,然后再经过最后的抛光或做旧等工艺,一件作品基本制作完成。

2015年,金银器制作技艺(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曲剧

俗称“高台曲”“曲子戏”。20世纪50年代统称为“曲剧”,主要流行于河南省及河北、安徽、湖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

曲剧的唱腔音乐是曲牌联缀体,调门可分为四类:(1)正统曲牌。如[潼关][边关][石榴花]等。此类曲牌格律严谨,联缀规范,是纯正的“大调曲子”(鼓子曲),但使用概率低。(2)俗曲小令。如[银扭丝][剪靛花][打枣杆]等。此类小牌介于正统曲牌和民族小调之间,曲体较为规范,易学唱,因此使用概率占一定比例。(3)民歌小调。如[阳调][风阳歌][卫调]等。此类小曲没有任何“联缀”约束,大多能广为传唱,任意填词,使用频率也较高。特别是[阳调](凤阳歌),由于其叙事性能较强,早在20世纪40年代已开始向“板腔化”过渡。当今它和(早已板腔化了的)[诗篇][上流]一起成为舞台演出中的三大主体唱调。(4)纯粹板腔。如[阴阳句][紧接连][一串铃]等。此类唱调大多是曲子登台以后从兄弟剧种中吸收过来的“一个上下句可无限反复”的板腔体唱法。

曲剧既有傩戏演出的影子(俗称“腊花戏”),也有歌舞、社火的明显特征(即“踩唱”)和坐堂曲艺的某种模式(即“哼小曲”),这样的成型过程在我国剧种中颇为罕见;它的调性阴柔,调式既复杂又华丽,“转调”异常频繁。

曲剧音乐中保存有唐宋大曲、金元北曲,而尤为丰富的是明清俗曲小令、民歌小调等,其文献价值具有较大的挖掘整理空间。

2006年,曲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蔡记蒸饺

蔡记蒸饺始于清朝末年,其始创者蔡士俊系河南省长垣县人,早年是皇宫御厨。1911年蔡士俊离开皇宫后,在北京前门外开“京都馄饨”饭店,创制了蒸饺和鸡丝馄饨配套经营。后社会局势动乱,迁回河南。

蔡记蒸饺制作要求严格,烹制讲究,一丝不苟,肉馅需用肥肉三成、瘦肉七成,加入江米、料酒、小磨油、精盐、味精、等搅拌成汤馅。蒸饺皮采用烫面、死面混合而成,反复揉搓后方能使用。蒸饺工序20多道,每个蒸饺必须在13摺以上,少则视为废品。蒸饺成品形美观、食之利口,具有蒸饺形美、皮薄软筋、灌汤馅嫩、口感鲜美和食者皆饴的特点,是“饺中精品”,有“出门百步外、余香留口中”的美誉。

2015年,蔡记蒸饺入选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朱仙镇木版年画

朱仙镇木版年画源于北宋都城东京(开封)所开创兴起的木版门神画,主要分布于开封城南的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盛于明代中期至清乾嘉年间,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的民间年画,在历史上为繁荣我国的民族文化起到过重要作用。

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复杂,有三十多个种类,其中又分东路货、西路货两种,表现内容和着色都有所不同。基本内容包括雕刻工艺、水印工艺及画样题材等,使用工具多达数十种,年画木版采用选料上乘的梨木板用铁穿钉拼合而成,印刷用纸传统使用连丝纸(粉连纸)、32克有光纸、本毛边,现使用生宣纸。一张按传统制作流程制作的木版年画,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完成。

朱仙镇木版年画经过历代艺人的生产实践,形成了六大特征:1、用色讲究。2、崇尚使用暖色,热烈奔放。3、采用古代人物“铁笔十八描”的技法,雕刻线条阴阳相间。4、以传统技法构图。5、以简洁、明快、夸张的手法塑造英雄人物。6、题材和塑造的人物多取材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和人们所喜爱与敬仰的英雄豪杰。朱仙镇木版年画是集体手工劳动的艺术结晶,是中原地区的优秀民间艺术。

2007年,朱仙镇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唐三彩烧制技艺

唐三彩诞生于1300多年前的唐高宗时期,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因其在唐代多以红、绿、黄为主要釉色,故名“唐三彩”。

从史料和出土文物来看,在唐代其主要产地为洛阳和西安,现代唐三彩烧制主要集中在洛阳一带。洛阳矿产资源丰富,高岭土储量较多,烧制唐三彩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唐代,唐三彩主要用于陪葬和室内装饰,生活用器很少见,这与当时的厚葬之风是有直接关系的。唐代国力雄厚,经济发达,统治阶级极尽奢华,有厚葬之风,正因如此,人们大量以唐三彩陪葬,并相互攀比炫耀,客观上也促成了唐三彩的发展壮大。

唐三彩是通称,并不仅仅局限于三种颜色,除了常用的红、绿、黄外,还有白、黑、蓝、紫等颜色。唐三彩所用的原料主要是当地出产的高岭土,这种土可塑性强、吸水性好,黏结起来十分牢固,晾干后又不会裂,适合唐三彩的制作。烧制采用二次烧制法,其种类以人物、马匹、骆驼、器皿最具代表,并以其造型的丰腴端庄,色彩的绚丽灿烂,装饰的极妍尽美,被广泛应用于皇家贵族观赏、宫廷园林建筑、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

唐三彩是中国彩陶艺术的颠峰之作,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史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观赏收藏等价值。

2008年,唐三彩烧制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撂石锁

撂石锁是流行于回族群众中的一种武术功力项目,发源于河南省开封市,流布于河南郑州、洛阳,陕西西安和江苏徐州等地。据传,撂石锁产生于唐宋时期,北宋时期作为都城的开封,习武之人以抓石锁增加武术功力。元代,开封回族具有尚武健身的优良传统,石锁成为回族同胞最喜爱的技艺之一。明朝时期,开封回族人数增多,所建清真寺内都设有武术馆。

撂石锁使用传统的石制石锁器材,常用的小石锁重7公斤左右,大石锁重20公斤左右,顶举石锁在30公斤左右,抓举石锁在50公斤左右。花样有翻花、接花、组合套花等数十种方式。翻花花样有手花、打头花、托地花、云花等。接花花样即用肢体不同部位接锁,如拳头接、三指接、掌接、盘肘接等。组合套花是在各种花样的基础上增加难度,技巧更为复杂巧妙,配合不同的接法,变化无穷。石锁可一人单练,也可双人对练、多人组合。撂石锁技法讲究“轻、巧”,动作要求“高、飘、稳、活、巧”,做到舒缓急促得当,富于变化。

撂石锁是一种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体现雄壮武功的民间绝技。通过习练石锁,可增强握力、腕力、臂力及腰、腿部的力量,锻炼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增长体能和胆识。因其具有一定的休闲性、娱乐性和大小石材的适宜性,成为老少皆宜的健身强体的运动方式之一。

2011年,撂石锁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清化传统竹扇制作技艺

清化传统竹扇制作技艺起源于明末清初,由南方一折扇作坊田义师傅传入清化侯山村刘家。在鼎盛时期,制扇作坊多达一百余家,几乎家家竹刀响,户户做折扇。清同治年间,商贾云集的清化镇,有商户赵震、米中仁、路同泰、胡长更、胡长明、赵文明等看到制扇业的商机,对折扇的做工和品种进行改进,形成了竹雕扇、双青竹皮扇、单面绢扇、双面绢扇、油纸扇、宣纸书画扇等多个折扇品种,使清化折扇无论在工艺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改革开放后,清化折扇空前繁荣,随着制扇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折扇涌现出许多新品种。目前,清化折扇主要品种有:古色扇、油纸扇、花纸扇、仿古男扇、女扇、大十一骨扇、大十三骨扇、大十四骨扇、大十六骨扇、九单如意钩等二十几个。

2009年,清化传统竹扇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板胡制作技艺

板胡是在明末清初,伴随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乐器,为多种地方戏曲和曲艺采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板胡在不同地域民间有多种称谓,如:陕西称为“胡呼”,河南、河北称为“瓢”或“大弦”,还有“胡琴”“梆胡”“秦胡”等名称。

板胡的琴身主要由琴颈、琴筒(瓢)两部分组成。其中琴颈又由琴头、弦轴、琴杆、压码、活动腰码、支码等组成。琴筒主要由椰壳、面板、琴码、挂弦钉、底托、固定音罩螺丝、音罩、马鞍、组成。板胡需要琴弓进行拉奏。琴弓由弓杆、马尾、勾尾鱼、活动螺丝组成。

板胡的灵魂在于音色,而制作工艺直接决定了其最终效果,故工序较为复杂,要求较高。一般来讲,板胡的主要制作工艺分选料、琴筒制作、琴颈制作、整体装配、修饰美化几部分,每一部分都分为若干步骤。板胡制作从材料的选取到部件制作、组装、调试,整个制作过程需要“手、耳、眼”的高度参与和有机结合,板胡的制作体现了“心手相合”的中国传统工艺理念。

2015年,板胡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古琴斫制技艺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它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从古琴诞生起,几千年来古琴斫制技艺不断发展一直流传至今,从未间断过。

古琴斫制需经过几道工序,即选材,根据各部件的需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图纸,因材料的不同和差异,设计相应的图纸;部件制作,根据图纸和材料搭配制作各个部件,使其完美结合;合琴,组合各个部件,使其相容统一;整修,多次分步整理使其结合为一个整体;上灰胎,按照不同需要,采用不同比例的材料,分多遍进行,并不断调整琴体音质;上漆、推光等,分步多遍进行,使其美观、富有鲜明个性;上弦,逐步调高声调,完成制作。

2015年,古琴斫制技艺入选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高浮雕传拓技艺

千百年来,传拓作为一种民间技艺主要采取口传心授、师徒相承的方式进行传承。高浮雕传拓技艺,主要采取正投影原理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上纸、砸纸、上墨、揭取、粘接、修复、装裱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成功地把古代石窟寺造像、造像碑、画像石、画像砖、陵墓石雕、摩崖刻石、碑志、经幢、古建筑构件、刻经刻帖等作品从立体凸凹转换成平面予以保存。

高浮雕传拓技艺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它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可对珍稀的、不可移动的高浮雕石刻文物进行传拓在博物馆、美术馆展出,也可以多种创意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市场策划研发等。

2015年,高浮雕传拓技艺入选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

据《元丰九域志》十多部史料记载,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始于唐,兴于宋,传承于登封市东华镇及周边地区。

登封窑内涵丰富,其制品的器形有碗、盘、瓶、罐、盆、执壶、盏托、枕、象生动物和侍女俑等多种形态。烧制技艺的流程有原料选取、釉料加工、练泥、成型、化妆、装饰、施釉、装烧等。全程湿坯作业,一次烧成,窑炉以堰壁窑、馒头窑为主,原以柴烧为主,后柴煤兼烧。烧制工艺是用支柱、支钉、垫饼祼烧,后多采用匣钵装烧,一钵一器或一钵多器。

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特征鲜明,器形可小可大,以白瓷为主,珍珠地划花为典型代表;釉面洁白、纯净、光亮;装饰技法多样,包含剔划、刻划、细线划、镶嵌及软笔画等传统技艺,成品形体立体感强,具有历史、民俗、艺术、审美、经济等重要价值。

2014年,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杜鹃花怎么养姨妈脂肪

下一篇: 月季花怎么养能过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