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花怎么养步骤图片作文
优质回答:《我爱杜鹃花》小学生作文,描写杜鹃花的作文,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学做优秀家长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芍药花怎么养步骤图片作文1
《我爱杜鹃花》小学生作文
我家阳台上种着两棵杜鹃花,它们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树叶长得很茂盛,花也开得如火如荼,非常引人注目。它们成了我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杜鹃花那咖啡色的枝干上长满了细细的旁枝,枝上长满了绿绿的、椭圆形的叶子,真像是一把撑开的绿色小伞。我一洒上水,叶子就更绿了,绿得油油的、嫩嫩的。我想摸一摸叶子,却又怕伤了它。
到了开花时节,茂盛的枝叶上开满了红色的花朵。从远处看,它们三个一团,五朵一簇,像一团团尽情燃烧、跳跃的火苗。从近处看,有的花朵含苞欲放,有的半开半合,有的全开了。那绽开的花瓣,娇艳得就像绸缎,花瓣边弯弯曲曲的,犹如仙女的裙边。花是由五个花瓣组成的,花瓣围着几条黄色的花蕊,那点点的嫩黄点缀着红红的花瓣,真漂亮啊!一些淘气的小花朵藏在叶子底下,好像在和我捉迷藏。
每当花开得正旺的时候,妈妈就把它们搬到客厅“会客”。到我家的客人都夸好看,这使我感到高兴,使我懂得了要热爱生活。
我爱我家的杜鹃花,它给我家带来了活力,带来了美丽。
《我爱杜鹃花》小学生作文
每当春回大地,被人誉为“花中西施”的杜鹃花就透着盎然的春意,怒放在游人云集的公园或园林中,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杜鹃又名映山红,泛指各种红色的杜鹃花。其实杜鹃花不是只有红色的。杜鹃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正如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写得非常好:“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其蓉芍药嫫母。”“回看桃季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杜鹃的小枝摸上去粗糙,它那枝干的颜色不跟其它花一样,其它花的枝干颜色是咖啡色的,而它的枝干颜色是淡绿色的。杜鹃花的叶子是长圆形的。叶面是深绿色的,摸上去非常光滑没有一根绒毛,它不跟毛杜鹃一样,毛杜鹃的叶子摸上去有细细的绒毛十分舒服,软绵绵的。
绿叶衬红花,杜鹃花被分为好几种颜色,我最喜欢的是红色了,那花儿在阳光的衫托下十分美丽、妩媚动人。远远看去那杜鹃花像一群彩蝶在空中翩翩飞舞。那花儿像人用一张张红色的纸做成的,看上去格外鲜艳,而当你摸上去就没有它那叶子那么光滑了,有点皱巴巴的。
我爱美丽的杜鹃。
《我爱杜鹃花》小学生作文
上课铃响了,汤老师兴冲冲地走进了教室,手中端着一盆花,轻轻的放在讲桌上,她微笑着注视着我们,看着我们好奇的眼睛。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是什么花?有点同学说这是凤仙花,有点同学说这是玫瑰花,还有的同学说……老师微笑着告诉我们:这是杜鹃花,这是一株姹紫嫣红的杜鹃花,她还有一个别名叫做映山红,外号被称为“花中西施”。
杜鹃花种在一个精致的花盆里,花盆上雕刻着一行行整齐的文字,像是在告诉我们这株杜鹃花有着美丽的故事传说。杜鹃花的高度大约有10厘米,长着咖啡色的的枝干,还有些弯曲。一片片苍翠欲滴的花叶,仿佛像一只只小扇子,微风吹来,翠绿的花叶在微风中轻轻的摇动,好像是在快乐的舞蹈。杜鹃花的花瓣就隐隐约约的藏在花叶之中,红红的,绿绿的,像一位漂亮的小姑娘。有的花才开放了两三片,有的花儿花瓣全部都绽放了,有的还是花骨朵,露着桃红色的小花尖,漂亮极了。
看到这一盆美丽的杜鹃花,我的心情好极了。
《我爱杜鹃花》小学生作文
在我家的阳台上,总放着一盆朝气蓬勃的杜鹃花。瞧,它又在阳光明媚的早晨尽情地享受春天为它带来的“阳光浴”。
杜鹃花的花瓣有5片,是紫红色的,里面还有一些斑斑点点的花纹,花瓣很光滑。它的花蕊共有11根,其中有一根花蕊的顶端是橘红色的,摸上去黏黏的,这是雌蕊。其余的10根就是顶部带有黑色的雄蕊。杜鹃花的叶片感觉很粗糙,还带有一些美丽的纹路,老叶是深绿色的,刚抽出来的新叶嫩绿嫩绿的,有许多白色的毛,看上去很舒服。萼片也是嫩绿色的,也有白色的毛,有5片,可千万不要小看它,杜鹃花没开的时候,萼片就会保护花苞不受伤害,真是个鲜花卫士呀!当春风拂过时,花儿就随风摇曳;当阳光照耀着它时,它就像个羞答答的小姑娘看着外面的世界;当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时,杜鹃花就吮吸着雨露,仿佛是个小宝宝。
杜鹃花虽没有玫瑰那样高贵华丽,也没有丹桂那样香气四溢,但我认为,这是朴素美,也是自然的美。
芍药花怎么养步骤图片作文2
从孩子们的作文里其实是可以读出许多东西的。
有的孩子的作文,写得是真好,需要的只是在细节和技巧上的完善。
而有的孩子却言之无物,句子都写不通顺。同一年级,却是这么大的差距呢。
从孩子的作文,其实就可以看出来家长在孩子教养过程上的差距,看出养育观的不同。
这些,可以看作是藏在作文里的密码吧。
年龄不大,却已经满篇好词好句类的空话的孩子,父母的教育一定是虚荣的,是急功近利,在乎面子的。
他们要的只不过是让孩子写出可以在老师那里过关的作文。在这样的家长眼里,作文,仅仅是作文。不惜拔高孩子的能力,那些关于季节,天气的套话,随便哪篇都可以用,却唯独没有孩子自己的感受。
而有的孩子的作文,尽管读着好像没有什么出彩的语句,却有着孩子特有的灵气,独一无二的表达。能写出这样的作文的孩子,背后肯定有开明的,遵循教育规律,不急于求成的家长。在他们眼里,作文不仅仅是作文,更是关乎孩子成长,兴趣,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他们愿意慢下来,用足够的耐心去培养,去等待。
发一篇孩子的作文,细寻那些心灵密码吧。
我的理想
我的理想经常不固定,随着我的能力改变,我的理想就会随着改变。
这句话表达不够好,可修改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我的理想却还没有固定。随着我的爱好的增加,我的理想也似乎越来越多了。
在学习舞蹈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做一名舞蹈家。希望自己可以走上大舞台,那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情呀,迎着大家送上来的鲜花,在舞台上美轮美奂,享受着舞蹈的快乐。
喜欢口才时,我想当主持人。看到电视上的主持人,上台可以从容不迫,说话都没有停顿时间过长过,比如天气预报的主持人,从来没忘过任何词,还有的主持可以讲些故事给大家,大家听了之后,都赞叹不已。(这句多余了)我多希望自己也能做这样出色的主持人。
当我爱上写作时,想当作家。就比如《阳光女孩杜小默》,杜小默的爸爸就是名作家,杜小默把爸爸写的书,带到学校里,学校的同学们都抢着看。而且在写作时越写越轻松,写完之后,假如(这句话不通顺,逻辑也有问题)当一名这样的作家,看到自己写的书出版了,内心该是多么骄傲且感到多么自豪。
喜欢画画时,我想当一名画家,走到世界各地,拿起画板,画笔,随手一挥,就可以画出一幅绝美的画,路过的路人,都非常羡慕,将目光投射过来,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我会努力向这些理想发展,我会不断的发展自己,(重复了)做最好的自己。可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成长的道路上会有些苦难,但为了自己的理想也是值得的。
每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大家都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尽管路上有些困难,也要坚持下来。(不通顺,关联词不对)
结尾两段可改成:追梦路上,也许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会努力把这些兴趣爱好坚持下来,让自己不断地靠近这些理想,做最好的自己。
这是一位朋友发来的孩子的一篇作文。我已经批改过。这里不评判这篇作文写得水平如何,只说我感觉到的有必要聊一聊的几个点。
一,这是一篇真实的作文。换句话说,这篇作文背后是一个真实的孩子。只有孩子才会有很多很多无从取舍的理想的困惑。女儿也曾经写过类似的“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的句子”。没有被拔高,没有假大空的言论,写得就是自己所想到的,所看到的每一种职业的光鲜的那一面,是自己真实的所思所想。
这样的作文,无论句子通顺与否,无论表达的想法和思考是不是有那么一些稚气,不成熟,都是值得被肯定被看见的“好作文”。
二,对写作来说,技巧简单,积累最难。在积累层面,我曾经在《写作路上,陪娃慢慢走》这一篇里写过“多展开各类话题的交流与讨论”。而这篇恰好能回答我为什么强调这一点。
大家有没有与孩子交流过“关于理想关于梦想”的话题呢?有没有肯定过孩子的理想,并引导孩子关注他的理想那个领域之内杰出的人物的生平,成长故事,和成就?引导孩子借助书籍,影视等各种媒介,从一时的兴趣,心血来潮,走得再远一些,除了看到那些职业表面的光鲜,关注得更多一些?
如果做了,也许这篇作文写出来就会是另外的样子了,就会有从心而发的那种爱,有具体的为了理想想要付出怎样的努力的表达。而不是现在的写想当画家,写得不是如何去做画,去画什么什么,是写想让别人羡慕;想当作家,不是写喜欢写作,想写什么什么样的作品,而是写作品出版了会怎样怎样。
所有的理想写得都不是从心底的热爱,而是写得如何光鲜,会给我带来什么什么。这样的立意在主流评价体系里其实是不够好,不够高的。
三,只有真的看过了哪一本书,才能写到,用到自己的文章里。看着她作文里开始出现看过的书的名字,真心的为孩子开始阅读,也慢慢爱上阅读高兴。
四,最后两段,即便表达的不是那么好,也可以读出来一个孩子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处在一个上升通道里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动力和自信。
果然,后来我从这位朋友的记录里读到了孩子各种越来越优秀的表现。“ 小妞儿经过的这一次次历练,更能锻炼她的坚持与韧性,这将是她成长路上积累的一笔笔财富,这些里面都隐藏着,她自己的一点一滴的付出,将来会成为她的美好回忆。”
这就是我通过这篇作文破解出的心灵密码,我觉得值得写一写的几个点吧。
而近期我读到的作文则很有意思。
写情绪的作文,他(她)——了。选填恼怒,悲伤,开心,生气·····什么的。孩子们几乎不约而同写了《她生气了》。选材也几乎都是自己作业拖拉啦,写作业抄答案啦,让妈妈生气了的事。
看来,小孩们是真喜欢坑妈啊。写《那一刻,我长大了》喜欢写妈生病了,照顾妈觉得自己长大了,要不就是发现妈妈老了的那一刻,觉得自己长大了。
写这篇,又无一例外全是大嗓门,爱生气的妈。
也看来,辅导孩子作业,这吃力不讨好的活,很大概率上都是归妈管的。
还有,今天10后的小孩出门踢个球还能把人家窗户玻璃给踢碎了,然后纠结要不要去承认,最后终于去道歉,这都多么有年代,多么老套的题材啊。一写热心肠就是邻居正好碰上“我”生病了,家里没人,就把”我”送到医院了。这么巧这么假的题材,真是连编都一点脑筋也懒得动。
在今天,在阅读日益被重视的今天,在各种书籍,作文课程,资料空前之多的今天,孩子们的作文还能写成这样,其实是我们的作文教育的悲哀吧。
当然我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们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写作成长;看到很多孩子的作文,语言流畅,选材新颖,不落俗套。这是最令人欣慰的。
“1金智善编写的《木木的植物日记》。
2可以引领她写一写芍药花,她曾经的观察。
3在她借阅绘本的软件里面,打出树或植物几个字,会出现,种类繁多的关于植物的绘本,一一给她借回来阅读。”
这是我读到的上面那篇关于理想的作文的小作者的妈妈为孩子学习描写植物做的一系列积累和储备。
如此有心,相信孩子定然会有所收获,离笔下生花不远矣!
而她所写的,也正是我想说的 吧:
“ 以前总想从各位导师(那里)或书中,学习快速写好作文的秘诀,慢慢的认识到自己这种认知存在严重的偏差,深深地意识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就像农人播下了种子,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等待。需要一点点儿引领孩子,细细观察(生活)和(写作)专业知识的积累,(从生活中)从阅读中汲取我们平时见到却忽略的写作素材。”
芍药花怎么养步骤图片作文3
前言
花为天地之灵物,人为万物之灵长,众多伟人对花甚是喜爱。毛泽东经常称颂牡丹精神,但其实他却偏爱梅花,他曾创作出著名的咏梅词,而这首词正是其咏梅花的最好写照。
周恩来同样爱花,不过与毛泽东不同的是,周恩来所喜欢的种类颇多,海棠花便是其中之一。1954年,周恩来外出参加会议,留下邓颖超一人在家,恰逢家里了海棠盛开,邓颖超便借花传情,将硕大的海棠压成一片标本,并且同一片火红的枫叶放在信封里,然后托人寄给了丈夫,周恩来打开信封,只见一张纸条上面写道:红叶一片,寄上思念。
毛泽东称赞牡丹精神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连同毛泽东等在内的革命战士,来到了革命根据点——延安,在那里毛泽东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共同为革命事业作出贡献。
延安当地有一处名叫万花山的地方,山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花,而且就算是冬季也不见其凋落,在延安那段时间,毛泽东几次同战士们一同前来此地观景,对当地的景观所吸引。
毛泽东喜爱与大自然有关的一切美好事物,初到万花山,毛泽东便惊喜的发现,在这做山上,开得最多的最艳的是牡丹花,后来在当地人的介绍之下,毛泽东才得知,这座万花山还有一个别名,就叫做牡丹山。
很快,毛泽东因战事需要,随同革命军离开了延安,不过他从未忘记在延安生活的这段经历,以及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牡丹山。
1939年与1940年的春天,毛泽东公先后两次重返牡丹山,特意来这里赏花。当时毛泽东还将这块地方介绍给了周恩来与朱德,周恩来与朱德都是爱花之人,懂得赏花,三人同伴出行一路行有说有笑,十分惬意悠然。
毛泽东与周恩来和朱德进了山,一路上盛开的牡丹花丛,也给三人带来了雅兴。当时由于是动荡不安,战事频发,领袖们每日忙于工作日夜操劳,很少有机会能够放松,这一次难得的机会也让他们倍感珍惜。
一路上,毛泽东时而蹲下,将鼻子凑近牡丹花丛嗅花香,什么战争和围剿都抛在脑后,也正是因为如此,毛泽东对牡丹花有了更深的兴趣。
毛泽东一边向前走,一边向身旁的同行的人说道:“这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是我们民族的财富,一定要保护好,不要让这美丽的牡丹受到侵害,等我们赶走了日本鬼子,解放了全中国,我们可以在这里修建公园,养老院,作为劳动人民休息,娱乐的场所。”
周恩来也跟着随声附和,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喜欢花,但却不曾想他居然时时刻刻都思索国家存亡,就连在赏花的过程当中,见到一片牡丹丛,都能够有感而发。
不知过了多久,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毛泽东还曾指示部下,将其所住院子里的盆花全部撤掉,唯独只留下几株牡丹花。
当时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因此毛泽东便对他们讲了一个关于牡丹花的故事。众人听后这才理解,为何毛泽东总是将牡丹视为心头爱。
将所有盆栽全部搬走,只留下几株牡丹花
毛泽东派人将住所中除牡丹以外的花全部移除掉,惹得众人不解,有人问其原因,毛泽东笑了笑,说道要树立一个对立面,众人听后更加疑惑,继续追问,毛泽东思考了片刻,讲了一个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牡丹花的故事。
唐朝武则天执政的时期,有一天她向手下的人下了一道命令,不论以何种方式,都要将御花园的花统统盛开,其手下的人听到这项命令虽然感到艰巨,但都不敢表露不满,只好硬着头皮照做。
第二日,其余的花都盛开了,但是唯独牡丹花迟迟不开,武则天来到御花园后看到牡丹花依然含苞未放的样子,便动了怒,武则天将这未开放的牡丹是作为一种挑衅,随即命身旁的太监将牡丹花全部连根崛起,不仅如此还要推到午门斩首。
众人将御花园中的牡丹花全部押赴了刑台,但是任凭斧头劈,大刀砍,牡丹花都依然完好无损,随即行刑的人又用火烧,可是牡丹花却依然保持原样,这下可把众人都看呆了,无奈之下,只好将这些牡丹花全部扔到马路的两旁。
毛泽东讲得绘声绘色,一旁的人听得也十分入迷,不过这件事情是否确有其事,引得了大家的好奇,随后毛泽东又接着补充道,这些牡丹花被遗弃在街道两旁,但它们却开口说道:“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
众人听后都笑了起来,都直呼这牡丹花颇具个性,随后工作人员继续问道,那么这牡丹花为何不早些开放呢?“
毛泽东听后笑了笑,然后一脸认真的说道;“她的命令不对,违反了自然规律,牡丹就是不听她的。”工作人员仍是对刚才的故事将信将疑,一再追问这到底是否是真的。
毛泽东也并解释太多,只是说道:“能照牡丹那样做就行了,我们应当向牡丹致敬。”在毛泽东眼中,牡丹劲骨刚心,不畏强暴,能够活出自己的风采,这一点正是让其敬佩多年的原因。
最后,工作人员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将庭院内的所有盆栽全部搬走,只留下了几株牡丹花。
毛泽东虽然对牡丹很是喜爱,但是他心中最爱当属梅花,他曾不止一次为梅花作诗,更是一天给田家英写了三封信,只为了寻找一首咏梅诗。
除了牡丹之外,高洁而清香的梅花,在毛泽东眼中看来是正直君子的象征,梅花的地位在毛泽东的心中,甚至超过了牡丹。
毛泽东的居住地除了中南海之外,很长一段时间毛泽东都住在武汉东湖。他的住宅名叫做东湖梅岭一号,从名字便可以见得,毛泽东的梅花的喜爱。
每次当他来到武汉,便激动地和周边人说:“咱们还住梅岭!”,梅岭种植着许多梅花,每当毛泽东在此地停留的时候,便会每日赏梅,并且为此赋诗。
不过梅花一般冬季才会绽放,毛泽东看不到梅花的时候,便只好通过带有梅花的图案来寄托对梅花的感情。毛泽东住所的地毯,桌布以及包括手帕在内的小物件,上面全都印有梅花的图案。
不过毛泽东对此仍然感到不满意。建国之后,景德镇生产出的上好瓷器,成为了毛泽东放入家中装扮得首选,当时这些瓷器无一不都印着山水图案,以此来彰显祖国美好的山河景象。
不过在196年初,中央办公厅认为原有的瓷器工艺和样式都已经陈旧了,需要推陈出新,想一些新创意,那个时候大家都想到要按照毛泽东的喜好,为其制作一批精良的梅花图案的瓷具。
于是中央办公厅一组和景德镇制瓷厂取得了联系,将这一诉求告知了对方,不出几日,一套全新的印有梅花图案,制作精良的日用瓷器呈现在众人面前,毛泽东收到之后开怀大笑,称赞不绝。
随后,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还让厂方,在其餐具上也印上梅花的图案,其中双面梅花碗是毛泽东最心爱的一件瓷制餐具,他曾和很多人都分享过这件珍藏的宝贝。
毛泽东喜爱梅花不仅体现在生活用品当中,梅花的图案随处可见,更在于其对于梅花的精神向往,毛泽东喜爱写作赋诗,曾经不止一次作诗感慨对于梅花的钟爱。
那个时候毛泽东广泛地搜集所有有关于梅花的好诗和作品,除了是一种爱好,更成了一种习惯。
1961年,中国面临国际社会的压迫性封锁,导致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毛泽东在内的众多国家领导人对此感到压力重重,日夜忙碌于工作,搞的身心俱疲。
毛泽东就身处多事之秋的处境下,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决心写下一首诗词,表明度过困难,克服挑战的决心和斗志。当时毛泽东正在读陆游所著的《卜算子·咏梅》,不过词中内容多半是意志消沉,缺少朝气的感觉,因此毛泽东觉得很不妥。
毛泽东这时,便想叫自己的秘书田家英为他寻找咏梅的诗词,1961年11月6日,早上不到六点钟,毛泽东就拿起纸笔,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请找宋人林逋(后人称为和靖先生)的诗文给我为盼,如能在本日下午找到,则更好。”
林逋是一位隐居于杭州的诗人,他所写的咏梅词总是能够反映其闲适的生活和乐观的心情,风格极具特色,而且艺术价值很高,也正因如此,毛泽东对其有很深的仰慕之情。
田家英收到毛泽东的信件之后,赶忙将林逋所写的有关梅花的诗文全部找了出来,毛泽东翻阅了几番,似乎并不满意,他只是让田家英先离开,自己继续翻阅。
上午八点半,毛泽东又提笔写了一封信,这次信中这样写道:有一首七言诗,其中两句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是咏梅的,请找出诗八句给我,能于今日下午交来更好。何时何人写的,记不起来了,似是林逋的;但查林集中没有,请你再查一下。
田家英看到信后,又赶忙为其耐心寻找,另一边,毛泽东仍然在不停地思索,试图找出记忆深处这首词的作者和诗名,不知过了多久,毛泽东突然回忆了起来。
于是他赶忙又拿出纸笔,给田家英写了第三封信,信中说:家英同志:我记起来了,是否是清人高士奇写的,前四句是,‘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后四句忘记了,请问一下文史馆老先生便知。”
田家英接到指示后,很快就找到了毛泽东想找的那一首咏梅诗。这一天毛泽东一共三次写信给秘书,只为了寻找记忆深处的一首词,不过大家都被其不肯放弃的信念所深深折服,《毛泽东手古诗词选》中也将这一故事记录了下来。
周恩来爱花,却不愿看到吊兰
与毛泽东一样,周恩来对梅花也是非常喜爱,在其六岁那年,家里人准备搬家至清江浦,那时候他的家中有一盆含苞待放的腊梅,周恩来便想一同带着,可是带一棵盆栽上路非常不方便,于是他灵机一动,将梅花从花盆中拿了出来,一路上手捧着那颗梅花来到了新家。
再后来,周恩来还将这颗梅花亲手栽到了万公馆旁边的院子里,多年时间过去,这株腊梅越长越高大,成为了公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冬季时节,还有人特意前来赏梅。
周恩来也是一位爱好赏花的人,不过他与毛泽东不同的是,他对花的品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一般只要是花,周恩来便都觉得值得一赏,不过周恩来却唯独很不愿意接受吊兰,这又是为何呢?
在斗争时期,每位领导人的窗前都会摆放一盆吊兰,如果遇到紧急的情况,就将花盆打落在地,这样便能够向周围发出信号。
周恩来曾经在上海主持中央的工作,那个时候他的住所有很多吊兰,周恩来每天早晨都会给花浇水,有时候还会一边说道:“兰落窗外有狼犬,兰吊庭内报平安。”
1942年,周恩来在医院动了一个小手术,护士为了让其安心住院,还特意从其住所搬来了一盆吊兰,几天之后,周恩来顺利的完成了手术,眼看出院在即,周恩来便坐不住了。
当时那束被拿来的吊兰用医用胶布贴在了周恩来的病房窗前,这一天周恩来像往常一样到窗口向外看去,突然发现,那盆吊兰因为胶布失去了粘性,而落地摔碎。
不过当时的周恩来并不觉得有什么异样,只觉得这吊兰摔碎只不过是一场巧合罢了,不仅如此,周恩来还开心的说道:“我病已痊人去也,花枯瓶碎好回家。”
到了下午,一个送报的小孩在送《新华日报》的时候,顺口说一句:“仓库老太爷因打摆子死了,现在正忙后事。”
周恩来一听顿感不妙,只见他眉头深锁,然后又变得十分焦急。原来周恩来的父亲当时在重庆土湾仓库做管理员,周恩来觉得那报童口中的话说得绝对不是旁人,而正是自己的父亲。
慌忙之下,周恩来赶忙叫来身边人着急地询问,但是所有人都沉默不语,周恩来见状,心里什么都清楚了。
虽然吊兰的摔碎可能真的是一场巧合,不过周恩来经历了这次事件后,再也不愿意见到吊兰了,每当他看到吊兰花,总会想起那一个绝望的下午。
从此之后,周恩来便不再养吊兰,其身边的人也都知道周恩来的忌讳,因此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环境中,都不见有吊兰的身影。
周恩来借花传情
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爱情可谓是非常传奇,两人婚后多年依旧热情不减,尽管岁月蹉跎,但是二人的感情依旧如当初那般炙热,在世人眼中,他们的感情可为称得上是一段“神仙爱情”。
邓颖超毕业于北平女子师范学校,1922年,马千里在天津创办了私立女校,并且他执意要邓颖超来这里做一位老师,在马千里的邀请之下,邓颖超来到了天津。
当时学校里气氛团结融洽,给思想活跃的邓颖超提供了很多参加社会活动的良好条件。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周恩来便认识了邓颖超,并且对其颇有好感。从纯洁的友谊,发展成为了知心的伴侣,邓颖超在《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一文中,就提及了有关于和周恩来相爱的故事。
周恩来与邓颖超确定了关系之后,但由于当时时局动荡不安,周恩来有很多要务工作在身,因此两人总是聚少离多。
周恩来与邓颖超都很喜欢海棠花,据周恩来的侄孙周国震介绍说,周恩来之所以会选择在中南海西花厅作为自己的办公寓所,完全是因为这里有很多海棠花。
平时,周恩来与妻子在这里生活,经常相伴赏花,感情十分甜蜜。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周恩来不得不以外交部长的身份离家,率领外交团参与会议。
虽然周恩来只是短暂离开几日,不过邓颖超却十分思念丈夫,碰巧在周恩来刚离家的那几天,家中的海棠花全部绽放了,邓颖超一人在家无聊,便总是和这些海棠花聊天解闷。
看到海棠花,邓颖超便更加思念丈夫,于是乎他想着给丈夫传个信,她剪下了一大朵海棠花,然后将其放在了一本厚厚的书中,压成薄薄的一片,随后又打开了一本厚书,取出了里面压着的一片去年在北京香山所摘的红叶。
邓颖超随手将这片红叶与海棠花叶一同放入了一个信封中,随后写了一张纸条,也塞了进去,最后她将这个信封托人带给了周恩来。
当时周恩来在日内瓦处理要务,十分忙碌,见到妻子寄来了这家中的海棠花,内心充满了感动,本想着给妻子写一封长信,可是日内瓦会议期间,没有时间写信,于是他便吩咐自己的卫士长成元功到日内瓦大街上买来了当地十分名贵的芍药花,也将其用书本压好,与这红叶和海棠花叶一同装入了信封当中。
过了一段时间,邓颖超收到了来自丈夫寄来的信封,打开一看,顿时间眼里泛出了泪花,在她看来,他们这样一花传情的方式正是属于他们彼此之间的浪漫,也是他们远隔千里的一种相思的见证。
邓颖超时期为最珍贵的礼物,随后特意将海棠花,红叶和芍药花拼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画,裱入了相框,挂在卧室的墙壁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