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摘抄 > 正文

天气太热紫梗花怎么养

网友提问:

天气太热紫梗花怎么养

优质回答:

关于鸡血藤的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了心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天气太热紫梗花怎么养1

鸡血藤,为五味子科、大血藤科、菟丝子科、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蝶形花科等多种植物的别称 。 常绿木质藤本,无毛,新枝暗绿色,基部宿存有数枚三角状芽鳞。

生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林中。 分布于云南西南部(保山、凤庆、临沧、耿马)、广西、缅甸东北部也有。

基本简介

鸡血藤(学名:Millettia dielsiana)是豆科崖豆藤属的植物。分布在越南、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北、甘肃、安徽、浙江、广东、云南、湖南、海南、陕西、贵州、四川、广西、江西、福建等地,生长于海拔2,5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溪沟、山坡杂木林与灌丛中、谷地及路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价格可到大有恒中药材库查询。

基本资料

汉语拼音: JIxueteng

出处∶《本草纲目拾遗》。

学名:Millettia reticuiata Benth.

别名:山鸡血藤(海南植物志)

英文名:Net Cliffbean

折叠编辑本段分类信息

界:植物界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豆目Fabales

科:豆科Fabaceae

属:崖豆藤属Millettia

种:昆明鸡血藤 M. dielsiana

植物形态

① 密花豆,又名:三叶鸡血藤。

攀援灌木。茎无毛。小叶3,阔椭圆形,长12~20厘米,宽7~1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上面疏被短硬毛,下面沿脉疏被短硬毛,脉腋间有髯毛。花多数,排列成大型圆锥花序;花长约10毫米;萼筒状,两面被白色短硬毛,萼齿5,三角形,上面2齿近合生;花冠蝶形,白色;花药2型,5个大,5个稍小;子房密被白色短硬毛。荚果刀状,长8~10.5厘米,宽2.5~3厘米,被绒毛,有网脉,沿腹缝线增厚,仅顶部有一个种子。

生于林中或灌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② 白花油麻藤

藤本。叶为羽状复叶。窄小叶3片,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8~16厘米,宽2.5~7.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两面均无毛或疏被毛。侧生小叶较小,基部斜形;叶柄无毛,小叶柄有疏长硬毛;托叶卵形,早落。总状花序腋生,长30~38厘米;具花20~30朵;萼钟状,萼齿5,上面2齿合生,有稀疏棕色长硬毛;花冠蝶形。灰白色,长7.5~8.5厘米,旗瓣卵状广椭圆形,长约为龙骨瓣的1/2;雄蕊为9+1的两组,花药2型;子房密生锈色短柔毛,花柱丝状。荚果木质,长矩形,长22~40厘米,宽约3厘米左右,外被棕色短柔毛,两侧有狭翅,种子间有紧缩;种子10余枚,肾形,黑色。花、果期4~9月。

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③ 香花岩豆藤,又名:山鸡血藤、贯肠血藤、苦藤、猪婆藤、大活血、过江龙、野奶豆。

攀援灌木。幼枝和花序被金黄色绒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钝尖,基部圆楔形,下面疏生短毛或无毛;小托叶锥形。圆锥花序顶生,长达15厘米。萼钟形,密生锈色毛;花蝶形,紫色,长1.2~2厘米;旗瓣椭圆形,基部有短爪,外面白色,密被锈色丝状毛;雄蕊成9+1的两组;雌蕊的子房密被长绒毛。荚果条形,长7~12厘米,宽约2厘米,近木质,密被黄褐色绒毛。种子扁长圆形。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于山坡灌丛中。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岩豆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④ 亮叶岩豆藤,又名:血节藤、血藤、血筋藤。

攀援灌木。形态与上种相似,幼枝有平贴丝状细毛,后变光滑。小叶披针形或卵形,长5~8厘米,两面光亮。圆锥花序顶生,长6~10厘米;花长约2厘米;萼钟状,密生绢毛;花冠紫色,旗瓣外面白色,有绢毛,基部有2个胼胝体状附属物。荚果条状矩圆形,长10~14厘米,有绒毛;种子4~5粒.

生溪边、山谷疏林下。分布广东、广西。

资源分布

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中药属性

药材概述

1.昆明鸡血藤 M. d.var. dielsiana

2.异果崖豆藤M. d.var. heterocarpa

3.雪峰山崖豆藤M. d.var. solida

生活习性木质藤本,除花序和幼嫩部分有黄褐色柔毛外,其余无毛。羽状复叶;小叶7—9,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1.5—5.5厘米,两面均无毛,网脉明显。圆锥花序顶生,下垂,序轴有黄色疏柔毛,花多而密集,单生于序轴的节上;萼钟形,裂齿短而钝;花冠紫色或玫瑰红色,无毛。荚果扁,线形,长达15厘米,宽约2厘米,果瓣近木质,种子间缢缩;种子扁圆形。花果期7—10月。

分布:广西道地药,生于灌丛中或山野间;我国华东、华南及湖北、云南均有分布,江苏南部野生;国外越南亦有大量分布。

作用:茎皮纤维可作人造棉、造纸和编织的原料;藤供药用,有行气、扶风、活血的效用;根入药,有舒筋活血的功能,也有杀虫的作用。 藤与根含酚性成分、氨基酸、糖类、树脂。

基原:该品为豆科 Leguminosae 植物密花豆 Spatholobus suberectusDunn 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

性状:该品为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现红棕色。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骨部偏向一侧。质坚硬。气微,味涩。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会流血的植物—鸡血藤

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长着一种会流血的植物-鸡血藤。这你也许很少听说过。在植物界中,正是这些姿态万千、稀奇古怪充满神奇色彩的植物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使人类不断去探索植物界奥秘。鸡血藤(Millettia)属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鸡血藤属植物,集观赏及药用为一身。云南产24种,占中国鸡血藤植物总数的一半以上。滇南、滇西南及滇西北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最为丰富。

鸡血藤为攀援状乔木、灌木或为高大木质藤本。花两性,且两侧对称,位于近轴上方形似蝶首的两片花瓣为旗瓣,两侧平行与蝴蝶翅膀极为相似的两枚花瓣为翼瓣,位于最下方形状有点像盟友蝶尾巴边缘合生的两片花瓣为龙骨瓣。鸡血藤花由紫色、玫瑰红色或白色花冠组成腑生或顶生的总状或圆锥状花序,串串悬挂在空中,恰似小蝴蝶,散发出浓郁的蝶恋花香,在空中争奇斗艳,随风飘荡。

鸡血藤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茎里面含有一种别的豆科植物所没有的物质。当它的茎被切断以后,其木质部就立即出现淡红棕色,不久慢慢变成鲜红色汁液流出来,很像鸡血,因此,人们称它为鸡血藤。

鸡血藤植物用途甚广,在庭园中供棚架庇荫,与紫藤有同样效果,但其花色更为艳丽,晚夏开花,冬季半常绿,更受欢迎。除供观赏外,藤和根供药用,有散气、活血、舒筋、活络等功效。

药材标准

【标准来源 】[1]

本品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 【性状】 本品为椭圆形、长矩图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0.3~l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显红棕色。质坚硬。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气微,味涩。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含棕红色物。皮层较窄,散有石细胞群,胞腔内充满棕红色物;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维管束异型,由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成数轮。韧皮部最外侧为石细胞群与纤维束组成的厚壁细胞层;射线多被挤压;分泌细胞甚乡,充满棕红色物,常数个至10多个切向排列成带状;纤维束较多,菲木化至微木化,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石细胞群散在。木质部射线有的含棕红色物;导管多单个散在,类圆形,直径约至400μm;木纤维束亦均形成晶纤维;木薄壁细胞少数含棕红色物。

(2)本品粉末棕黄色。棕红色块散在,形状、大小及颜色深浅不一。以具缘纹孔导管为主,直径20~400μm,有的含黄棕色物。石细胞单个散在或2~3个成群,淡黄色,呈长方形、类圆形、类三角形或类方形,直径14~75μm,层纹明显。纤维束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呈类双锥形或不规则形。  

(3)取本品粉末lg,加入乙醇lOO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于,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加入硅胶lg拌匀,挥干溶剂,置硅胶柱(100~200目,2g,内径为1.0cm,干法装柱)上,依次用石油醚(60~90℃)30ml、甲醇-三氯甲烷(1:9)40ml洗脱,收集甲醇-三氯甲烷(1:9)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芒柄花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簿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lO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3.0%(附录ⅨH第一法)。总灰分 不得过4.0%(附录Ⅸ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0%。

【性味与归经】 苦、甘,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

【用法与用量】 9~15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医学作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刺芒柄花素、芒柄花甙、樱黄素、阿弗罗莫辛、卡亚宁、甘草查耳酮、异甘草素、四羟基查耳酮、大豆黄素、苜蓿酚、9-O-甲氧基香豆雌酚、3,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醇、表儿茶精、原儿茶酸、无羁萜-3b-醇、b-谷甾醇、胡萝卜甾醇和7-酮基-b-谷甾醇.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略

【理化鉴别】

薄层层析:1.鸡血藤药材2.鸡血藤药材3.阿弗罗莫辛4.刺芒柄花素5.大豆黄素

样品液:取鸡血藤药材5g, 加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 每次2小时, 合并提取液, 浓缩蒸干,再加乙酸乙酯30ml, 超声振荡提取20分钟, 提取液蒸干, 加乙酸乙酯2ml溶解, 作为样品溶液.

对照品液:取标准品阿弗罗莫辛、刺芒柄花素及大豆黄素各0.5mg, 加乙酸乙酯2ml溶解即成.展 开:硅胶G薄层板, 石油醚: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

显 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对应的位置显相同的荧光斑点.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含量测定】

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药理作用】

1. 扩血管作用:鸡血藤水提液醇沉制剂20mg/kg直接注入股动脉, 注射后10分钟内股动脉学血流量增加42.7%;峰值时增加值达133%;血管阻力减少45.3%.

2.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鸡血藤生药水煎醇沉制剂在100mg/kg浓度时, 在试管内对二磷腺苷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

3. 对实验性关节炎的影响:鸡血藤酊剂给大鼠灌胃, 对甲醛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药名甄别

鸡血藤中药学的命名方法丰富多彩。就藤类药材而言,凡是鲜品砍断时能流出红色汁液或皮色发红的,传统习惯用“血”“红”“赤”等字命名,于是就有了鸡血藤、大血藤、血藤、红藤、赤藤诸药名。这些或混杂或重叠的不规范药名,给实际用药带来了极大麻烦。本文试就鸡血藤、大血藤、血藤、红藤、赤藤等药名作一甄别。

鸡血藤:为豆科攀援植物密花豆、香花崖豆藤、常绿油麻藤等的藤茎。有人认为该药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但考其植物描述和附图与现今不同。其真正名实相符之名出自清代汪昂《本草备要》,其它本草学还载有“血风藤”、“血藤”等别名。有些地区如东北、西北、中南把木通科藤本植物大血藤的藤茎(即红藤、大血藤,后述)作鸡血藤用,云南把木兰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及中间五味子的藤茎作鸡血藤用。正通的鸡血藤主产广西、广东,性味苦甘温,归肝经,有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等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血虚经闭等妇科病以及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软、血虚痿黄等,治白细胞减少也有一定疗效。

血藤大血藤、红藤:二者同指一物,系木通科藤本植物大血藤的藤茎,主产江西、湖北、湖南、江苏等地,个别地区当“鸡血藤”用。“大血藤”之名始见于《简易草药》,“红藤”之名首载于《浙江中药手册》。其别名甚多,《图经本草》称血藤,《植物名实图考》云“今江西庐山多有之,土名大活血”,其它还有活血藤、血通、血木通、山红藤、红血藤、五花血藤等等。当代本草学《中药大辞典》、新版高校教材《中药鉴定学》等均载为“大血藤”,而新版高校教材《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药切用》 (2000年1月版)则载为“红藤”。其性味苦平,归大肠经,能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止痛,消瘀散结,杀虫利尿,治疗肠痈腹痛,热毒疱疡,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经闭痛经及蛔虫、绦虫等病。必须说明的是,在《本草纲目-草部-十八卷》中载“省藤”,李时珍录自《本草拾遗》,另释其名为“赤藤”、“红藤”,从其所录“生南地深山。皮赤……”,有“治诸风,通五淋,杀虫”之功以及其发明来看,此药应为大血藤,可惜古今多种本草著作未予录及或澄清。

血藤:为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其果实即知名中药南五味子的藤茎),分布在四川、湖北、贵州、广西等省,其名实相符之名始载于1960年版的《四川中药志》。其别名也甚多,《草木便方》载为“大血藤”,《天宝本草》载为“活血藤”,其它还有黄皮血藤、气藤、小血藤等。《图经本草》之“血藤”非为此物。其性味辛酸温,有养血消瘀,理气化湿等功效,可治疗痨伤吐血、肢节酸痛、脚气痿痹、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病。可惜的是现今许多药书如新版高校教材《中药鉴定学》、《中药学》均未载此药。

别名

血风藤、马鹿藤、紫梗藤、猪血藤、九层风、红藤、活血藤、大血藤、血龙藤、过岗龙、五层血。

功能主治

活血舒筋;养血调经

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药用配伍

配益母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配苍术,理气化湿、辟秽去浊;配杜仲,补肾壮骨,通经止痛;配当归,补血活血。

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本品苦而不燥,温而不烈,行血散瘀,调经止痛,性质和缓,同时又兼补血作用,凡妇人血瘀及血虚之月经病证均可应用。治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可配伍当归、川芎、香附等同用;治血虚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则配当归、熟地、白芍等药用。

2.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及血虚萎黄。本品行血养血,舒筋活络,为治疗经脉不畅,络脉不和病证的常用药。如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可配伍祛风湿药,如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等药;治中风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常配伍益气活血通络药,如黄芪、丹参、地龙等药;治血虚不养筋之肢体麻木及血虚萎黄,多配益气补血药之黄芪、当归等药用。

生态环境

山谷林间、溪边及灌丛中。

应用鉴别

鸡血藤与红藤,均为植物藤类,功能活血散瘀。但鸡血藤甘温,长于补血,温经活络,伤家常用;红藤苦平,长于清热解毒,消痈止痛,疮家要药。补泻有别,兼长各异。

采收储藏

秋季采收茎藤,除去枝叶,锯成段,晒干。或鲜时切片,晒干。

用药禁忌

阴虚火亢者慎用。

功效分类

活血药

炮制方法

用水润透,切片,或蒸软后乘热切片,晒干。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茎藤呈扁圆柱形,稍弯曲,直径2-7cm。表面灰棕色,有时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显红棕色,有明显的纵沟及小形点状皮孔。质坚硬,难折断,折断面呈不整齐的裂片状。血藤片为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3-10mm。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不规则排列,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并与木部相间排列成3-10个偏心性半圆形或圆形环。髓小,偏于一侧。气微,昧涩。以树脂状分泌物多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藤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至数十列,微木化至木化,有的含棕色物。栓内层为2-4列细胞,内含棕色物。皮层窄,细胞10余列,含黄棕色物;石细胞众多,成群散在,层纹、孔沟明显,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少数含草酸钙方晶,其周围有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分泌细胞少数,散在。维管束异型,由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成数个偏心性环。每轮韧皮部最外侧为石细胞与纤维组成的厚壁组织环带,环带内外两侧细胞有时含草酸钙方晶;韧皮部分泌细胞常数个至10多个切向排列成层,含黄棕色、红棕色或金黄色分泌物;纤维束众多,散在,其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石细胞少数,散在;射线宽l-4列细胞,弯曲,多被挤压。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多单个或2个并列散在,直径约400μm,有的内壁附有棕色块状物,多呈新月形;木薄壁细胞多围绕导管,壁稍厚,多含棕色物,其间散布分泌细胞;木纤维亦均形成晶纤维,几呈层状排列;木质部射线细胞纹孔明显,有的含棕色物。髓小,偏心,环髓分泌细胞多数。

粉末特征:棕红色。

① 石细胞多成群,呈长方形、类圆形、三角形或方形,直径10-80μm,有的胞腔内含红棕色色素;少数含草酸钙棱晶。

② 纤维成束,纹孔及胞腔不明显,纤维束周围的细胞束含草酸钙棱晶,形成晶鞘纤维。

③ 内含红棕色树脂状色素的分泌细胞众多,排列成条状或不规则块状。

④ 导管碎片主要为具缘纹孔。

⑤ 木栓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有长圆状纹孔。

⑥ 木薄壁细胞纹孔细密。

中医传承

各家论述

1

.《本草纲目拾遗》:活血,暖腰膝,已风瘫。

2.《本草再新》:补中燥胃。

3.《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症。

4.《现代实用中药》:为强壮性之补血药,适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症,如肢体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闭止等,有活血镇痛之效。

药方选录

1.治风湿痹痛:鸡血藤15克 半枫荷 15克 当归15克 牛膝9克 枫香寄生15克 海风藤15克 豆豉姜15克.水煎服.(《中药临床应用》鸡血藤汤)

2.治白虎历节 膝胫剧痛如咬 昼轻夜重 局部发热:制苍术15克 黄柏12克鸡血藤9克 乳香、没药、千年健各6克.水煎服.(《本草骈比》)

3.治老人血管硬化 腰背神经痛:鸡血藤20克 杜仲15克 五加皮10克 生地15克 水500ml 煎至200ml 去渣.每日3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4.治腰痛 白带:鸡血藤30克 金樱根、千斤拔、杜仲藤、旱莲草各15克 必要时加党参15克.每日1剂 2次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5.治经闭:鸡血藤、穿破石各30克.水煎服 每日 1剂.(《益寿中草药选解》)

6.治再生障碍性贫血:鸡血藤60—120克 鸡蛋2—4个 红枣 10个.加水8碗 煎至大半碗(鸡蛋熟后去壳放入再煎) 鸡蛋与药汁同服 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营养知识

鸡血藤知识介绍: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茎。密花豆为木质藤本,生于山谷林间、溪边及灌丛中。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秋季采收茎藤,除去枝叶,锯成段,晒干。或鲜时切片,晒干。

鸡血藤藤茎呈扁圆柱形,直径2至7厘米,表面灰棕色,质坚硬,难折断,断面呈不整齐裂片状,色红棕。切片厚3至10毫米,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多孔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并与木部相间排列成3至10个偏心性半圆形或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气微,味涩。

以树脂状分泌物多者为佳。

鸡血藤补充信息: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浸润至透,切薄片,干燥;或蒸软后趁热切薄片,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鸡血藤食疗作用:

鸡轿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心、肾经;

色赤入血,质润行散;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功效;

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减少症。

鸡血藤做法指导:

1. 可治疗风湿所致的腰膝关节疼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常与红花桃仁、赤芍、地龙、黄芪、当归、丹参等配伍。

2. 可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与香附、益母草同用。

现代研究

药理作用

1.对造血系统的作用:据何淑玛等报道,密花豆藤煎剂(100%)对实验性家兔贫血有补血作用,能使血细胞增加,血红蛋白升高。较香花崖豆藤作用强。1989年张淑芳等报道鸡血藤煎剂(2g/kg)对失血性贫血家兔末梢细胞、血色素及网织红细胞的恢复无明显影响:实验用家免7窝,其中5窝每窝4只,余2窝各2只,共24只。雌性13只,雄性11只,体重1.42-2.58kg。同一窝4只家兔,按随机分配成丹参、当归、鸡血藤及对照组,每组5只。另有4只仅观察其正常值。实验时于每晨8时半(第一次喂食后)由耳静脉取血测定血色素,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俟三项指标数值恒定后,再连续测定3天,作为该兔之正常值。从第4天起,每天晨8时半从兔耳尖处剪的V形口放血。每天1次,连续3天,每次放血相当于当日体重的1%,总放出量相当于总血量50%。放血后即以5%葡萄糖液灌胃以补充损失的体液,用量为体重的1%。从放血完毕后1天始,各组分别灌胃以20%丹参、当归、鸡血藤煎剂,按每lkg体重2g剂量给予,另一只按每lkg体重给予10ml生理盐水以资对照,每天1次,连续10天,于放血后1天至13天及l6、18、21天,每天上午8时半由耳静脉取血检查血象。以放血前红细胞数及血色素值为100%,各组家兔放血后平均恢复至95%时之天数分别见表1、表2;以放血前网织红细胞正常值为100%,则放血后网织红细胞出现高峰时间与其21天后之水平见表3。以上结果表明,鸡血藤对失血性贫血家兔耳缘静脉中红细胞,血色素及网织红细胞的恢复无明显影响。

2.对凝血、纤溶的作用:对犬血体外凝血和纤溶过程的影响实验用犬,麻醉后暴露股动脉,采血(取血后即将试管放冰中),抗凝剂(草酸钠、枸橼酸钠)1份加全血9份,离心分离血浆,将血浆分装成3份,分别加入生理盐水、丹参注射液、鸡血藤注射液0.03ml。测定复钙时间(反映内在凝血过程)、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及伏球蛋白溶解试验。可见鸡血藤(每1ml含生药3mg)对离体犬血的凝血和纤溶过程没有明显影响。

3.抑制心脏和降低血压作用:50%鸡血藤煎剂对蟾蜍离体和在体心脏微呈抑制作用。给麻醉家免0.43-0.5g生药/kg煎剂和犬0.3g生药/kg煎剂均可引起血压下降;但对离体免耳及蟾蜍血管却呈收缩作用。

4.抗癌作用:体外试验剂量500毫微克(热水提取物)/ml,对JTC-26抑制率为94、4%;噬菌体法筛选抗肿瘤药物,本品有抗噬菌体作用。

5.对脂质代谢的调节:日本鹌鹑以鸡血藤煎剂6g/kg灌胃14天及47天,可升高HDL2-C,降低HDL3-C,使HDL2-C/HDL3-C的比值升高,此比值是评价脂质代谢和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冠心病患者HDL2-C/HDL3-C的比值较无冠心病者为低)。对主动脉及头臂动脉病变,鸡血藤有抑制作用。

天气太热紫梗花怎么养2

《封神知识点》系列 文/王事情

封神中诗句极多,曾专门有人就其用韵、移用等进行过研究。原著中每有重要人物、法宝出场,都必有诗、赞,打斗场面也不似新派武侠中一招一式有来有往,而全是用韵文或辞赋来呈现,这自然亦属于诗的大类。

有这么两株今天看来普普通通的中草药,也各有一首赞诗。这两种草既非杀人的法宝,也不是通灵的精灵,单只是一株草而已,享此殊荣,实为封神中所仅见。

第一首诗:

此草生来盖世无,紫芝崖下用功夫。常桑曾说玄中妙,寒门发表是柴胡。

此诗咏柴胡。

首句便平空生出一股豪气,一株草而称其盖世无双。第二句紫芝崖(后文又称紫云崖)三字也是不可小视,超圣鸿钧有分宝岩,圣人元始有麒麟崖,金仙云中子有虎儿崖,这说明紫芝崖再不济也是与虎儿崖同等级别的所在。至于第三句中的常桑,又作长桑、长桑君,是古之神医、良医,《封神》中有“昔上古神农拜常桑”之句,证明常桑又是古之贤臣,是能与风后(黄帝师之)、老彭(颛顼师之)并称之人。

全诗的意思是:柴胡草盖世无双,在紫芝崖下辛苦栽培。古代良医曾夸赞它的疗效,受了伤寒的人都靠它来发散祛邪(发表,指发散表邪,即在药性的作用下,使身体的邪症都发散出去)。

柴胡亦称地熏、芸蒿、山莱、茈胡(茈即古柴字)、茹草等,气味苦平、无毒。《续博物志》更说“芸蒿似邪蒿,可食”。《本草纲目》(下称《本草》说:

茈胡,出在平州平县,即今银州银县(今陕西榆林一带)也。西畔生处,多有白鹤、绿鹤于此飞翔,是茈胡香直上云间,若有过往闻者,皆气爽也。

很难想像严肃的《本草》中会出现这么抒情的描写,简直有如散文诗一般。书中,柴胡出现次数多达上百例,以其为引清气、退热必用之药,且说“诸经之疟,皆以柴胡为君”,疟即疟疾,又称寒热病,俗称打摆子,在古代是致人死亡的重大疾病,即以现代来说,非洲或一些灾区仍时时爆发大规模疟疾,造成重大伤亡。

李时珍又说,“如张仲景治寒热往来如疟状,用柴胡汤,正合其宜也”,就是因为发现了柴胡对于疟疾的巨大疗效后,对医圣张仲景的由衷赞同。在今天,柴胡已被收录于《中国药典》,其药用价值已为世所公认。除治寒热之外,它还治疗湿痹拘挛、少阳寒热诸证、除痰热、胸中邪气、心下痞,、胸胁痛等,因而又是百病主治药之一。

《封神》第58回,冀州侯苏护伐周,九龙岛炼气士吕岳来助,被西岐诸人围殴,大怒,与四门人每人一葫芦瘟丹,当夜遁进西岐城,遍洒四方。瘟丹进入进泉河道水中,第二天,西岐大家小户、满城文武,俱遭此灾,人人染瘟。如果任由事态发展,则如吕岳所言:

不用张弓只箭,六七日之内,西岐一郡生灵尽皆死绝。

此时西岐以一城抗一国,那到底这一城总人口有多少呢?其实很好估算,西岐向称雄兵四十万(第22回南宫适语),按5丁养1兵则200万,按10丁养1兵则是400万,考虑到其时还是原始的奴隶社会,社会生产力没有那么先进,按后者估算比较靠谱。也就是说,吕岳一出手就要收割400万人头,简直堪称超级狂人。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满怀郁痛地记述:“馀宗族素多,向馀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张家宗族二百余人,不到十年因伤寒而死者多达百人,可见其致死率之高,又足见其治愈率之低。

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对此病已有普遍认识,《吕氏春秋》说:“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意为早春如同盛夏这种反常气温里,人就容易伤寒。而在《封神》中,那些世外的高人,却能将这种病毒 炼成毒药,通过感染水源的方式使敌人染病。真正的战场上当然没有这些高人,不过投掷死牛死羊在水源处却屡见不鲜,据说霍去病之所以英年早逝,就是喝了染了瘟疫的大漠水。

西岐受到传染诸人的症状是“卧床不起,呻吟不绝,昼夜无宁(杨戬语)”,也许还间杂有胡言乱语,无论如何,都和疟疾的临床表现相同。

眼看便有灭国之虞,杨戬奉师命前往火云洞。最终成功求得三粒灵丹,于是400万生灵全部死里逃生,又复生龙活虎,赶跑了瘟神吕岳,并杀其四门人。

但杨戬的远见远不止此,他还求来了炼丹这草药,即是柴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三粒灵丹只救得西岐一城一地、一时一刻,而将柴胡从天上请下凡间,则从此救尽世人千年万年。

又有一诗:

紫梗黄根八瓣花,痘疮发表是升麻。常桑曾说玄中妙,传与人间莫浪夸。

此诗咏升麻。

首句状物,梗即地上部分,根即土下部分,花开八瓣,未必是确数,胜在吉利喜人。次句述其效用,第三句与第一首诗的第三句大同小异,第四句的莫浪夸,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绝对不说瞎话,又是一股子藏不住的精气神、一股豪勇之气。

升麻,又名周麻。《本草》以为周麻二字有讹误,周或指周地(即周原遗址、丰镐二京等宗周之地),如同升麻生于益州山谷,明时有人呼之为川升麻一样。因而周麻要么是周升麻的省称,要么有脱误。

升麻味甘苦平、微寒无毒。它是《本草》中的百病主治药之一,能治身痛、呕吐、风热咽痛、小儿尿血等,且能“除风肿,行瘀血”,号为疮家圣药。

但它最重要的药用价值,是“解毒、散痘疹前热”。

什么是痘疹?

其实就是古人谈之色变的天花。

清朝皇帝中,康熙满脸麻子,那就是出天花而不死的后遗症,但他因此而获得了免疫力,因祸得福成了皇帝。后来的同治皇帝则没有这么好命,死于天花,也有一说是花柳病,本篇不作辨析。儿时看过一个电视剧,正好就是讲同治,当时他那满脸麻子,使我至今想起来还浑身像有蚂蚁爬,堪称密集恐惧症患者的噩梦。另外,中古世纪时,欧洲多位国王也死于天花。

皇帝尚如此,民间又可想而知。有人说,天花几乎跟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据统计:

16至18世纪,欧洲平均每年死于天花的人数约为50万人,亚洲约为80万人。而整个18世纪里,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接近恐怖的1.5亿。(引自网文)

封神中,西周六十万大军兵出岐山伐纣,即使经过了诛仙阵的残酷洗礼,众多心怀大商的忠臣义士仍旧不肯屈膝投降,聚拢残兵、坚固城防,发起了一场又一场绝望的抵抗。

吕岳一样的狂人显然不止一个。周军遇关取关,兵至潼关。守将余化龙父子六人,坚不肯降,首阵大败。适逢第五子余德海外归来,又被杨戬打伤。便切齿深恨,以大术袭周:

我用一术,使周兵七日内,叫他片甲不存。

兄弟五人当夜来到周营,将五斗毒痘泼洒四面八方。

第二天周营便人人发热,三天后,“一概门人、众将,浑身上下俱长出颗粒,莫能动履”,这就是出了天花了,连路都走不了,偌大的营中没一丝烟火气。而且不但肉体凡胎之人遭殃,连阐教三代弟子也莫能幸免,只有哪吒是莲花化身、杨戬夜间不在营中,侥幸避过。

瘟、痘都是恐怖的传染病,被截教弟子作为强大的生化武器来使用。两者致死率实际上不相伯仲,然因痘毒一军而瘟染一城,所以吕岳杀人以400万计,而余德杀人只有60万,看上去差了不少。

这两次事件是西周的最大危机,一次行将灭国绝祀,一次近乎全军覆没,而解决之道竟也一模一样,都是黄龙真人先来、玉鼎真人继至,后者乃是杨戬之师,即令杨戬往火云洞一行,找三圣大师求取解药。

又是三粒丹,药到病除,周营人人痊愈,余化龙父子尽皆阵亡,再次反败为胜。

不同的是,柴胡流于尘世是神农主动所赠;升麻流布红尘,却是杨戬一番悲天悯人之心。杨戬得丹后,启三圣皇:

倘此疾后日传染人间,将何药能治?乞赐指示。

于是神农帝带他来到紫云崖前,拔出升麻递给他,嘱咐可传之后世,救万姓痘疹之患。

正所谓泽被草木,两首诗都只写了区区一棵草,何以竟有如此气势和来历,原因也很简单,只是因为它们的背后,站着一个强横无匹的主人。

杨戬二入火云洞,曾给天皇伏羲带去一封信,“辟天开地昊皇上帝”八个字揭示了伏羲就是昊天上帝亦即玉帝、为封神第一高手的秘密,但是,在瘟、痘两次事件中,最终帮西岐解决了问题的人却不是伏羲,而是另一个人——

神农!亦即炎帝!

本篇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想谈谈在封神世界中,神农有多厉害。

两次事件中,别说黄龙、玉鼎无能为力,连元始、老君显然也同样束手无策。很简单的推理,但凡玉虚和八景宫中,有一人能解得此毒,也不会舍近求远,去找八杆子打不着的火云洞帮忙。

此时,正该神农氏大显身手之时。再没有比他更适合出手的人了。

谁打小没听过神农氏尝百草的传统神话?

谁不知道他另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号药王神?

对付瘟丹,三粒丹药;痘毒,又是三粒丹药。前次一粒救武王并宫眷,一粒救姜子牙及门人,一粒救阖城军民;后次则一粒救武王,一粒救姜子牙,一粒救六十万军民。

请注意,武王福泽深厚、天意加身,所以他一人吃一粒;姜子牙时代之子、西岐副首,所以也吃一粒;剩下一粒,以水化开,百万军民共享。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武王和姜子牙二人,神农其实只用了一粒丹药,第一次就救了400万人之巨,第二次也救了60万人之多。

吕岳的实力绝不算弱,其自云“截教门中我最先”,在有些解读体系中被视为截教大弟子,若真如此,则其实力至少是准圣。至于余德,虽不知实力几何,但元始天尊在金台拜将时就曾亲自告诫姜子牙“谨防达兆光先德”,正应其人。值得元始注意的人,又怎会太弱鸡?即使当真弱小不堪,痘毒术也的的确确是能与准圣级一争短长的逆天法术。

然而,圣人之下皆蝼蚁!

洪荒流大作《搜神记》中,神农成全了拓跋野,堪称第一高人,在封神中,他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本尊其实不曾出手,仅用一粒丹药,就击溃了两大准圣级道术的超级攻击!

这可以说,近乎神迹!

果真是圣人不出,奈苍生何!

如此之人,焉能不证得混元道果?

但这还不是神农氏实力的终点。

他还有着拯救苍生的大慈悲心和大功德心,柴胡、升麻本是仙草,因他一念之慈,就此扎根尘世,救治世人。封神的故事当然是虚构,这种普世价值则不容虚构。

丹道至此,已成巅峰!

那么神农两次出手,对截教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他非但赢得了瘟痘事件的胜利,而且只用了两棵植物,就将截教灭杀生灵百万量级的大术:瘟、痘斩绝了根。通天教主后来为何不在万仙阵中用瘟痘进行无差别攻击,想来一是身为圣人,不能用此术以损阴德;二来恐怕也是眼见柴胡升麻入世,徒呼哀哉。这样说来,神农用两株草其实也吓退了通天教主。

甚至延伸一下,商周代序后历次战争,瘟疫横行,人类终于弦歌不辍得以传承,何者?神农氏之功也!

放眼封神,还有什么法宝能比得上神农氏之药?

可怕的是,紫芝崖下尽是药,这证明神农氏的丹道,实际是没有边际的。这也正是圣人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引用资料:《本草纲目》、通行本《封神演义》

天气太热紫梗花怎么养3

小孩子长出热痱子,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由于刺痒难忍,孩子很遭罪,甚至哭闹不止。如果抓破了,还可能感染细菌,变成脓包疮和小疖子,其实治疗痱子的良药厨房里就有。

痱子是皮肤上汗腺开口部位的轻度炎症。夏天天气炎热,出汗多,使表皮浸软,加上皮肤上堆积的污垢,使汗腺口堵塞,而发生痱子。痱子感染就形成痱毒。

症状:

痱子多发生在头皮、前额、颈部、胸部、腋窝、大腿根等部位。皮肤先出现红斑,继而出现针尖大小的疹子或水疱。感到刺痒。痱毒起初是小米大小,渐渐形成玉米粒或杏核大小的脓包。脓包慢慢变软,最后破溃,流出黄稠的脓液。

找原因:

当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浸渍表皮质角层的时候,就会形成汗腺导管口闭塞。而汗腺导管内汗液潴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汗液渗入并刺激周围组织,在汗孔处发生疱疹和丘疹,痱子就形成了。

宝宝皮肤娇弱,而且代谢旺盛,运动量大,汗液特别多,不能及时擦拭掉皮肤表明的汗水,停留时间长就容易长痱子。相对而言,大人的皮肤更坚韧,而且会主动擦干身上的汗水,所以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宝宝比大人更容易出痱子。

小妙招:

一、西瓜、西瓜翠衣

夏日里盛产西瓜,西瓜不仅有清热解暑、凉血止渴的作用,还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吃西瓜时,如果在冰箱内冷藏片刻再吃,效果更佳。西瓜皮是中药,叫“西瓜翠衣”。将西瓜皮洗净切片熬汤,或者制作菜肴,长期食用,对预防痱子也有良好的效果。

二、马齿笕治痱子

将马齿笕煮水,用煮过的水擦洗痱子,早晚各一次,在擦第二遍后,痱子开始消退,擦过三遍,痱子消失。马齿笕,叶呈椭圆形,紫梗,路边和草地有。

三、擦西瓜皮

可用吃完的西瓜皮擦痱子处,每次擦至微红,一天擦两三次,第二天就见效,就不痒了,两天后可结痂。

四、生黄瓜汁

夏天人体由于出汗,有时会引起汗腺发炎,皮肤表面生出很多小红疹子,很痒,就是痱子。用生黄瓜汁或黄瓜片分别贴在患处,两三次可痊愈。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小孩。

五、苦瓜汁治痱子

把新鲜的苦瓜洗净,剖开去籽,切片放入粉碎机打成汁(也可用其他方法榨汁),用净纱布滤渣,把汁装瓶待用。患痱子严重的人,两小时涂抹一次,不严重的每天涂抹三次即可。

六、常喝三豆饮

绿豆、赤豆(红豆),黑豆,这三种豆子放在一起,熬成汤,中医称为i“三豆汤”。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被誉为夏季小儿保健佳品。如果从入夏就开始服用,小儿就很少有发生痱子的。具体做法:用绿豆、赤豆、黑豆各十克,加水600毫升,小伙煎熬成300毫升,连豆带汤喝下即可,常服最好。如果汤中加入薏米20克,效果更好。

七、艾叶煮水洗澡

用艾叶煮水,煮半小时,多放一些水煮,凉温以后给孩子洗澡,不但可以预防和治疗痱子,还能防止其他夏季皮肤病的发生,并起到润肤美容的作用。

关注我的“头条号”,不定期的分享关于育儿的知识。让宝爸宝妈能够轻松快乐的育儿。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屁屁花怎么养会不会开花

下一篇: 香蕉皮怎么养长寿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