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微型月季花怎么养
优质回答:落实“路长制” 开展“一盔一带”专项整治,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网信泰安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泰安微型月季花怎么养1
为深入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进一步规范辖区道路交通秩序,切实保障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7月19日,泰安交警岱岳区大队落实“路长制”,与岱岳分局加强联合协作,在辖区集中开展“一盔一带”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增强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自觉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行动中,泰安交警岱岳区大队结合辖区实际,选取月季花园路口、泰山大街光彩北门路口、东岳大街体育场路口等13个早晚高峰期电动车流量较大的路口设治理点,与岱岳分局加强部门联合,开展“一盔一带”专项整治行动,对电动车、摩托车不遵守交通信号灯、违法载人、逆向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形成高压震慑。同时积极向广大交通参与者讲解规范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让群众铭记“一盔一带”安全出行的警句,自觉摒弃交通陋习。对未佩戴安全头盔的电动车骑乘人员进行登记、通报,用好教育、警告手段,全面提升路面查处率、劝导率,形成见违必究、见违必劝的整治氛围。
(泰安广播电视台 泰安之声·融媒体通讯员 黄美弟 审核 赵广军)
泰安微型月季花怎么养2
滩清湾村位于满庄镇西北部,紧靠泰山钢材大市场,全村共890户、3034人,党员81名。近年来,滩清湾村党支部聚力“党建引领、产业推动、环境提升、共同治理”,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建设“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幸福滩清湾。
党建引领育产业
滩清湾党支部借鉴寿光的经验做法,流转土地330亩,建设高标准果蔬大棚71个,成立了金锄头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经营+租赁”模式,实现集体增收100余万元,逐步形成了集休闲观光生态采摘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同时,注重服务兴农,定期组织蔬菜种植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提高蔬菜种植效益,去年又投资30多万元在村东建设了农贸市场,成为周边村重要的果蔬产品交易集散地。
美丽乡村优环境
近年来,累计投资400余万元硬化道路2万多平方米,“三通”工程建设完成,达到A类标准。去年以来,对主干道路铺设沥青,施画道路标线,增设了排水沟渠。以省级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为契机,投资300余万元,粉刷墙面4万多平方米,彩绘墙面1600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10万多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改厕之初,落实“三个明确”(管护主体、管护工具、管护制度),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全村共完成户厕改造820套,改造率达90%以上;建设两座污水沉淀池,解决农户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下一步将借助规划设计的污水处理管网,保证生活污水高效处理;创建“美丽庭院”95户,结合农户自身喜好,打造“一户一品”的精品庭院,让村民整治各有特色;每户门前一块“小花园”,栽种月季、太阳花、绣球等花卉绿植,打造门前“微田园”。
共同治理重长效
滩清湾村逐步推进由建设乡村向经营乡村转变,创新村民共治形式。成立了由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设计之家”,结合各户不同喜好,对全村的“美丽庭院”和门前小园进行设计指导,实现一户一策。组建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健全长效机制,制定了门前“三包”管理制度,建立“五星”管理体系,将农户级别与厕所管护服务相结合,实行不同奖惩办法,发动群众全员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高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管护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保持滩清湾村卫生、整洁、生态的宜居宜游环境。
编辑:满庄镇宣传办
泰安微型月季花怎么养3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8日讯 今年以来,泰安市岱岳区天平街道办事处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出发点,聚焦群众关切,因地制宜、因类施策,用匠心打造卧虎山北街沿街公园,让整条街从“脏乱差”变身“网红街”,即扮靓了城市“面子”,又撑起了惠民“里子”。
卧虎山北街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天平街道卧虎山社区境内,沿街有卧虎山花园、立丰春天里、御府苑等多个居民小区,整条街没有建设人行道和休闲娱乐场所,绿化率低,雨天泥水横流,遇风尘土飞扬,长期形成多个沿街垃圾死角,居住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群众生活质量。
“变身”前的卧虎山北街
今年以来,天平街道办事处坚持“创城为了人民、创城依靠人民、创城惠及人民”,充分弘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紧握游园建设这把“钥匙”,建设卧虎山北街沿街公园,为群众的美好生活开“绿景”加“美颜”,绣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美好画卷。
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公园”
提升街道环境必须把规划放在第一位,天平街道办事处通过“外出学习、深入社区、精准谋划”三条措施,为卧虎山北街环境治理画出“作战图”。街道主要领导带领党员群众代表多次外出参观,先后到青岛、济南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社区建设方面的先进做法。通过学习城市“小游园”“口袋公园”,建设、管理、运行以及建设机制的宝贵经验,不断分析总结提升街道环境的改进方向,确定了“加强游园建设、提升街道环境、助力创城攻坚”的工作思路。深入社区听民意。
“变身”后的卧虎山北街公园一角
公园规划设计是否合理,是否便民,是否体现生态环保要求,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幸福感。为了让游园建设真正惠及百姓,街道组织工作人员,借助社区管理网格,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广泛征集社区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利用2个多月时间,征集了3100余户居民意见,吸收采纳300余条建议,找到沿街公园建设的“最大公约数”。
精准谋划定基调
找到“最大公约数”,带来的是整个项目的顺利、快速推进。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居民的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精心规划,将沿街公园划分为健身娱乐区、老年活动区、儿童活动区三大功能区,设置537米慢步道贯穿公园两侧;整修沿线绿化景观带,补植法桐、常绿灌木、月季、蔷薇等绿化苗木和路灯;在原来堆放垃圾的“死角”打造200余平“街角公园”,“街道+公园”的环境提升模式初现雏形。
“变身”后的卧虎山北街公园塑胶步道
完善配套,因类施策“公园+”
公园不光要好看,更要好用。天平街道办事处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居民的生活需求,坚持以“公园+”的理念因类施策,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精心打造“四+”公园。
“公园+健身”。除了为老年人设置了空中漫步机、旋转扭腰器、太极揉推器、上肢按摩器等常规设施,还铺设了塑胶慢步道,建设了乒乓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为居民提供强身健体的运动场地,打造了公园里的“健身房”。
“公园+童趣”
推进公园“适儿化”改造,以儿童运动、游戏、观光等需求为导向,在儿童活动区设置了跑道、滑梯、跷跷板等娱乐设施,特别铺设彩色塑胶,避免幼童在玩耍时磕碰受伤,让“儿童友好”的概念变成一个个身边的“实景图”。
“公园+文化”
在公园建设彩绘文化墙、景观小品,将主流思想、传统文化、党史教育等“正能量”宣传内容融入公园景观,让居民享受悠闲之余还能感受文化熏陶,打造点线面结合的流动文化空间和绿色体验空间。
“公园+公厕”。为方便广大市民群众如厕,在沿街公园新建公高标准公厕2所,设置了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厕位等便民设施,配备环卫人员管理,依托公厕推进“公厕+游园”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公园的实用性,让群众“方便”时更方便。
沿街公园建设好,更要管理好、维护好。天平街道办事处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引入公众参与公园管理,形成“共管美丽公园,共享美好生活”的良好局面。
“变身”后的卧虎山北街公园运动场地
由政府部门主导,建立部门联动管理机制,由建设、园林、环卫等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推进公园场所、绿化、秩序管理,重点清理公园内流动摊点、清理垃圾死角、安装设施设备、补植各类坏死苗木,切实提高提升公园管护质量。 居民代表参与。探索推行沿街公园“园长制”,卧虎山社区通过召开“为民协商”会议,及时掌握居民对公园治理的意见和建议,推选居民代表担任“园长”参与日常管理,及时劝阻噪音扰民、无绳遛狗等不文明行为。社区工作联合志愿者服务队伍,共同开展清 除杂草、爱护植物、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广泛动员,吸引了周边商户、热心居民参与到公园维护志愿服务中,形成了共管共治的良好氛围。
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卧虎山北街经过精心设计和景观联动,沿街公园与街区融为一体,变成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趟出了一条社区环境整治的好路子。
闪电新闻记者 王迅 通讯员 张秀云 泰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