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摘抄 > 正文

怎么养小叶罗汉栀子花

网友提问:

怎么养小叶罗汉栀子花

优质回答:

收藏!最全中药分类速记歌诀,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医学教育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怎么养小叶罗汉栀子花1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麻桂紫,荆防白羌藁本细;

生姜辛夷苍耳子,香薷葱白淡豆鼓。

(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白芷、羌活、藁本、细辛、生姜、辛夷、苍耳子、香薷、葱白、淡豆鼓)

2、发散风热牛蒡子,薄荷桑叶蔓荆子;

葛根柴胡加蝉蜕,升麻木贼浮萍菊。

(牛蒡子、薄荷、桑叶、蔓荆子、葛根、柴胡、蝉蜕、升麻、木贼、浮萍、菊花)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石知栀,夏寒青天淡竹叶,竹芦决明密谷精。

(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寒水石、青葙子、天花粉、淡竹叶、竹叶、芦根、决明子、密蒙花、谷精草)

2、清热解毒金连大,穿牛蒲紫骚拳半;

射豆马齿头秦鸦,红酱蛇鱼荞土茯。

白鲜蔹漏慈绿熊。

(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穿心莲、牛黄、蒲公英、紫花地丁、骚休、拳参、半边莲、射干、山豆根、马勃、马齿苋、白头翁、秦皮、鸭胆子、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草、鱼腥草、金荞麦、土茯苓、白鲜皮、白蔹、漏芦、山慈姑、绿豆、熊胆)

3、清热燥湿芩柏连,龙胆草兼苦参炫。

(黄芩、黄柏、黄连、龙胆草、苦参)

4、清热凉血生地玄,赤芍牡丹紫犀牛。

(生地黄、玄参、赤芍、牡丹、紫草、犀牛角)

5、清虚热药青白薇,地骨银柴胡黄连。

(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三、泻下药

1、攻下黄硝番芦荟

(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

2、润下火麻郁松仁

(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3、峻下甘巴京芫花,商陆牵牛千金子。

(甘遂、巴豆、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1、祛风散寒独威乌,伸木蚕寻海路通。

徐长白花海桐皮

(独活、威灵仙、川乌、伸筋草、木瓜、蚕沙、寻骨风、海风藤、路路通、徐长卿、白花蛇、海桐皮)

2、祛风清热秦防桑,雷公络石豨臭梧。

(秦艽、防己、桑枝、雷公藤、络石藤、豨莶草、臭梧桐)

3、祛风强筋桑五加,虎骨狗脊丝千年。

(桑寄生、五加皮、虎骨、狗脊、丝瓜络、千年健)

五、化湿药

芳香化湿藿佩苍,厚砂白草草豆蔻。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湿药

1、利水消肿薏苡仁,茯猪泽葫冬瓜须;

(薏苡仁、茯苓、猪苓、泽泻、葫芦、冬瓜皮、玉米须)

2、利尿通淋车前子,通草木通地肤子;

石韦滑石冬葵子,瞿萹海萆灯心草。

(车前子、通草、木通、地肤子、石韦、滑石、冬葵子、瞿麦、萹蓄、海金沙、萆薢、灯心草)

3、利湿退黄茵陈蒿,金溪地垂积虎杖。

(茵陈蒿、金钱草、溪黄草、地耳草、垂盆草、积雪草、虎杖)

七、温理药

温理肉桂吴茱萸,附子干姜小茴香;

丁山花椒高良姜,胡椒荜茇荜橙茄。

(肉桂、吴茱萸、附子、干姜、小茴香、丁香、山柰、花椒、高良姜、胡椒、荜茇、荜澄茄)

八、理气药

理气橘皮青枳佛,木香香附和乌沉;

川楝子荔枝和薤白 ,檀香柿蒂松香虫。

(橘皮、青皮、枳实、佛手、木香、香附、乌药、沉香、川楝子、荔枝核、薤白、檀香、柿蒂、甘松、九香虫)

九、消食药

消食山楂神麦芽,鸡内失藤莱菔谷。

(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鸡矢藤、莱菔子、谷芽)

十、驱虫药

驱虫使君苦槟南,鹤草鹤虱榧芜雷。

(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鹤草芽、鹤虱、榧子、芜夷、雷丸)

十一、止血药

1、凉血止血大小蓟,地槐侧柏白苎羊,

(大蓟、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羊蹄)

2、化瘀止血三茜草,蒲黄降香花蕊石。

(三七、茜草、蒲黄、降香、花蕊石)

3、收敛止血白仙鹤,紫棕血余藕刺猬,

(白及、仙鹤草、紫珠、棕榈炭、血余炭、藕节,刺猬皮)

4、温经止血炮艾灶

(炮姜、艾叶、灶心土)

十二、活血化瘀药

1、活血止痛川郁金,延虎乳姜没五灵。

(川芎、郁金、延胡索、虎杖、乳香、姜黄、没药、五灵脂)

2、活血调经丹红桃,益母泽牛鸡不留。

(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膝、鸡血藤、王不留行)

3、活血疗伤土鳖虫,自然儿血刘马苏。

(土鳖虫、自然铜、儿茶、血竭、刘寄奴、马钱子、苏木)

4、破血消癥莪三棱、水蛭虻虫斑山甲。

(莪术、三棱、水蛭、虻虫、斑蝥、穿山甲)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1、温化寒痰半天南,白前白芥附皂旋。

(半夏、天南星、白前、白芥、白附子、皂英、旋覆花)

2、清化热痰桔前贝,瓜竹天诛瓦昆黄,

海藻蛤浮胖大蠓。

(桔梗、前胡、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天竹黄、瓦楞子、昆布、黄药子、海藻、海蛤壳、海浮石、胖大海、蠓石)

3、止咳平喘苦杏前,苏百枇杷桑白马,

洋款紫菀矮地茶,罗汉白果葶苈子。

(苦杏仁、前胡、苏子、百部、枇杷叶、桑白皮、马兜铃、洋金花、款冬花、紫菀、矮地茶、罗汉、白果、葶苈子)

十四、安神药

1、重镇龙琥磁朱砂

(龙骨、琥珀、磁石、朱砂)

2、养心酸柏夜合远

(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欢皮、远志)

十五、平肝息风药

1、平抑肝阳石牡代,珍珠紫贝蒺罗布。

(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珍珠、紫贝齿、刺蒺藜、罗布麻)

2、息风止痉牛羊龙,钩天蜈蚣僵蚕蝎。

(牛黄、羚羊角、地龙、钩藤、天麻、蜈蚣、僵蚕、全蝎)

十六、开窍药

开窍麝香冰苏合,石菖安息香蟾酥。

(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安息香、蟾酥)

十七、补虚药

1、补气人西党太参,黄芪白术甘草蜂,

山药扁豆大枣糖。

(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甘草、蜂蜜、山药、扁豆、大枣、饴糖)

2、补阳补益仙巴鹿,海马狗肾菟杜仲,

蛤肉续冬紫河车。锁胡沙苑益胡桃。

(补骨脂、益智仁、仙茅、仙灵脾、巴戟天、鹿茸、海马、海狗肾、菟丝子、杜仲、蛤蚧、肉苁蓉、续断、冬虫夏草、紫河车、锁阳、葫芦巴、沙苑子、益智仁、胡桃仁)

3、补血阿胶熟地黄,当归白芍何龙眼。

(阿胶、熟地黄、当归、白芍、何首乌、龙眼肉)

4、补阴沙麦龟鳖甲,百天玉竹石桑葚,黄枸墨旱女贞黑。

(沙参、麦冬、龟板、鳖甲、百合、天冬、玉竹、石斛、桑葚、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黑芝麻)

十八、收涩药

1、固表止汗麦麻根

(浮小麦、麻黄根、稻米根须)

2、敛肺涩肠五味倍,诃子乌梅罂粟壳,

涩肠石榴石脂肉。

(五味子、五倍子、诃子、乌梅、罂粟壳、石榴、石脂肉)

3、固精缩尿止带药,山茱覆盆桑海蛸,

莲子芡实金樱子。

(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海螵蛸、莲子、芡实、金樱子)

十九、涌吐药

催吐常藜瓜蒂矾

(常山、藜芦、瓜蒂、胆矾)

二十、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雄硫白矾蛇床大风房。

(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大风子、蜂房)

二十一、拔毒化腐生肌药

拔毒化腐生肌药,升药轻粉砒铅硼。

(升药、轻粉、砒石、铅丹、硼砂)

本文为医学教育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怎么养小叶罗汉栀子花2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7月9日,由故宫博物院和嘉德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朱艳华绮——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漆器展”将于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对公众开放,展出100余件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乾隆朝漆器,涵盖雕漆、戗金、镶嵌等多种工艺,呈现这一时期漆器工艺的风格特色、艺术审美。

故宫博物院藏漆器1.8万多件套,其中以清代漆器数量占比最大,尤其以乾隆朝为代表的清中期漆器为漆器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展览选择100余件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乾隆朝漆器,并以清代宫廷用漆器中常见工艺门类将展品划分为:雕漆、描饰与金漆、戗金彩漆与填漆、镶嵌四个单元,另外加入仿漆瓷器五个单元,以呈现这一时期漆器工艺的风格特色、艺术审美。

据悉,这是双方继2019年合作推出《故宫博物院藏宫廷器座展》、2020年推出《妙宝庄严——故宫博物院藏法器展》之后的又一次合作。

展览现场

现场展品

漆工艺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在跨湖桥遗址发现了距今八千年前的漆弓,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七千年前的漆碗,随后经历代漆器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漆器品种日益丰富,至今仍以华贵和含蓄兼容的特质,被延续生产。乾隆朝初期,清代国力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宫廷工艺美术大发展的基础。

在众多工艺门类中,漆器得到乾隆皇帝喜爱,使宫廷所用漆器制作呈现繁荣景象。清代内务府造办处、苏州织造等承揽造办宫廷用漆器,乾隆皇帝亦经常亲自督导,并提出明确要求,致使漆器种类异常繁多,其工艺主要分为素髹、描饰堆起、雕填剔刻、镶嵌等。其中剔红在雕漆工艺中因受乾隆帝偏爱更是大量制作。

漆树一般都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一棵漆树它的整个生命周期只能割出10公斤左右的生漆,割漆时的刀口还不能超过十刀,每割十天需歇十天,每割一年需歇一年。因此古时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

雕漆工艺:极尽繁缛

本次展览中,展品呈现得最丰富的单元是雕漆工艺部分。

雕漆是髹漆工艺技法之一。做法是先在器物胎骨上(常见为木胎,少有铅胎、铜胎)层层涂漆积累,使漆达到一定厚度,在漆呈软干状态时用刀雕刻出花纹,属于髹漆、绘画、雕刻相结合的工艺品种。漆赖画而显,画赖漆而存,是雕漆工艺突出的特点。它使漆工艺由平面艺术发展成为浮雕艺术,产生出立体装饰效果,是漆工艺历史进程中的一次重大革新。

根据漆色的不同,雕漆又分为红雕漆、黑雕漆、黄雕漆、绿雕漆、白雕漆、雕彩漆等多种,也可对应地称之为剔红、剔黑、剔黄、剔绿、剔白、剔彩等。清代中期剔红制作数量最大、工艺成就亦最高。此外还有一种雕漆叫剔犀,专以如意云纹、卷草纹为雕刻纹饰而归为一类。

此次展览第一单元雕漆类有50余件文物,展览中,又将这50余件文物细化为6个章节,分别为文人典故、仿古、仿明、吉祥寓意、陈设赏玩、功能专属。

下面的一件乾隆款剔红“赤壁宝盒”就作为“文人典故”的代表,这件四方形盒,上下三层,四角饰如意形凸起。外髹红漆。盖面雕赤壁图,苏子与客携酒与鱼,泛舟于赤壁之下,此时“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二客仰见明月映照临江峭壁,顾而乐之。盖内中央阴刻戗金“赤壁宝盒”器名款。外底中央阴刻戗金楷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北宋文学家苏轼两次携友游览赤壁,著有前、后《赤壁赋》。古人常根据文中描写进行艺术创作,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等。这件作品表现了《后赤壁赋》中的场景。

乾隆款剔红“赤壁宝盒”

乾隆款剔红“赤壁宝盒”

同样以展现人物趣味的一件“剔红山水人物图磐式盒”。盒仿玉磬形,天盖地式,几座下出如意式足连托泥。通体雕红漆。盖面饰群仙祝寿图,以连绵的群山和浩瀚的海水为背景,表现八位仙人渡海前来祝寿的恢弘场面,空中二仙人驾鹤盘旋,水中升腾祥瑞之气。盖面上端的蝙蝠与磬式造型组合,寓意“福庆”。侧壁采用通景画方式,亦雕祝寿、献礼等吉祥图案。盒内盛放随形子盒四个,装饰描油勾莲纹,图案工整清雅。此盒装饰图案复杂,人物众多,但构图疏密有致,主次分明。特别是人物刻画神态各具,体现出高超的雕刻技艺。

剔红山水人物图磐式盒

文物细节

下面这件“乾隆款剔红雅集宝盒”的盖面上,一雅士在松树下抚琴,二雅士席地交谈,体现着古代文人雅集的趣味。

“乾隆款剔红雅集宝盒”

剔红工艺的雕漆作品,在每个细节都极尽繁缛

一件乾隆百子宝盒,双面共雕刻童子52个,侧壁雕童子48个,合为“百子”

作为“吉祥寓意”的代表、也是现场体量较大的一件文物——剔红寿山福海图插屏。插屏通体髹红漆,两面雕刻纹饰。一面海水宽阔,船帆点点,正中浮一仙山,山上层峦叠嶂,殿宇楼阁鳞次栉比,海畔树木掩映,寓意“寿山福海”。另一面在黄漆地上雕红漆福寿字六十对。底座三层相叠,满雕红漆纹饰,复杂精美。乾隆时期,插屏多为陈设、欣赏之用,常以百子、鹤鹿、龙凤、花卉为饰,寓意吉祥。

剔红寿山福海图插屏

作为“陈设赏玩”的代表,一件剔红团花纹书卷式盒显得很特别。盒分三层,由一书函式盒与三卷轴式盒叠落而成,造型惟妙惟肖。盒上雕长条形题签,两端嵌象牙,象征纸页。通体以绿漆回纹为地,红漆团花为纹,仿织锦效果。团花分为螭龙、四瓣朵花、寿字三类,横向成行,竖列交错,斜向统一,疏朗有致,文人气息浓郁。底座髹黑漆并雕刻锦地。清代流传下来的书卷式盒种类繁多,造型有别,体量不一,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

剔红团花纹书卷式盒

乾隆款剔红“海月香盘”

剔红十八罗汉笔筒

一套“剔红三事—夔凤纹炉”体现了“功能专属”的性质。所谓三事,即置于几案之上,用于焚香、净化之用具,一般由炉、瓶、盒三件组成。炉为燃器,盒盛香料,瓶置箸铲。使用时,用箸夹取盒内檀香至炉内燃烧,烧净后用香铲清除灰烬。三事组合源于明朝中期,清乾隆时期曾大量制造,工艺种类丰富,材质含玉石、珐琅、瓷器、玻璃等。漆器三事较为罕见。此套雕漆三事另配一几,共四件。表面均髹红漆,雕夔凤、兽面、蕉叶、花卉、几何图形等纹饰。炉盖顶端镶白玉云蝠纹钮,甚为考究,体现出宫廷陈设之精雅。

“剔红三事—夔凤纹炉”

下面这件乾隆款剔彩“龙凤集福盘”,八出葵瓣式盘,圈足随形。盘面自下而上依次髹红、绿、红、褐、黄、绿、红七层色漆。盘心开光内深雕一双钩福字,笔道内梅花、竹枝、如意、古琴、银锭、宝珠、珊瑚等各式宝物,开光以外交错排列龙、凤、鹤三种纹样。外壁雕蔷薇、栀子、荷花、梅花等折枝花卉。外底中央阴刻戗金楷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其上横刻“龙凤集福盘”器名款。器名款一般为四字,此为五字,是为特例。此盘仿自嘉靖朝作品,色彩鲜艳丰富,花纹繁密多样,布局工整对称,不失为艺术的再创造。

乾隆款剔彩“龙凤集福盘”

一件嘉靖款剔红福字方形委角盘,盘方形,委角。盘心随形开光,以方格卐字锦纹作地,其上雕楷书“福”字,笔画边缘凸起双线,呈现重笔勾勒的立体效果。盘壁四开光内雕海水游龙纹,委角处饰杂宝纹。外壁四开光内雕灵芝承托杂宝纹。底髹黑漆,正中有刀刻填金楷体“大明嘉靖年制”六字竖行款。

嘉靖款剔红福字方形委角盘

文献记载雕漆工艺唐代已有,在宋元明时期发展兴盛,清代宫廷用雕漆在乾隆朝恢复制作,总体在继承明代雕漆工艺的基础上形成自身时代特色,并大量制作。器物种类繁多,在使用功能方面,从朝廷典章到日常生活用具,无不包含。体量从大到数米宽的屏风宝座、小到盈寸高的墨盒烟壶,应有尽有。各种器物均造型端庄,色泽鲜艳,雕刻精细,锋芒深峻,构图严谨,布局繁密。装饰内容丰富,常见山水人物、花鸟鱼虫、龙凤瑞兽、文人典故等。乾隆朝雕漆工艺达到极致,将古代雕漆工艺推到又一个高峰。

剔彩寿春图圆盒

描饰与金漆:工艺丰富,仿其他类材质几可乱真

在漆工艺中,描金、描彩漆、描油等可以归类为描绘纹饰的工艺技法。雍正、乾隆两朝大量制作描金漆器,其中又可分为传统技法和仿洋漆技法两种。描彩漆在战国、汉代已盛行,纹饰飘逸,为一时之盛。自唐、宋以后,描彩漆品种逐渐式微,清代宫廷所做描彩漆器不多,却具有很高工艺水平。描油显现的颜色弥补了色漆不鲜明的缺憾。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描油作品都是清代制作,虽均无铭文,但从其色彩之丰富、做工之精美方面看,当为乾隆朝作品。

金漆器雍容华贵,清代宫廷曾大量制作。据文献记载,金漆在雍正朝即有所制作,但数量不大。乾隆朝制造量较大,装饰题材丰富,其中以寓意吉祥和仿生题材为多。

这一单元的展品形式更丰富,一件乾隆款红漆描金凤穿牡丹纹银里碗,碗木胎,撇口,圈足,通体髹朱漆并描金,体现出宫廷器用装饰之奢华。碗壁绘牡丹、凤鸟组合的吉祥纹样,凤鸟穿梭飞舞于牡丹花丛之中,也称“凤穿牡丹”,寓意幸福美好。足壁饰描金海水纹一周。口沿及碗里镶银。碗底描金双方框内,署楷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据档案记载,此碗当时共制有十六件,如今全部保存于故宫博物院,一件未失。两百年来,纹饰依旧光鲜如新。

乾隆款红漆描金凤穿牡丹纹银里碗

下面这件乾隆款黑漆描金山水人物图方胜式盘。浅盘,木胎,方胜式,平底,随形圈足。通体髹黑漆地,饰描金图纹。盘心为两幅一角相叠的山水楼阁图,远、中、近景布局得当,山石俊秀,古树苍劲,水波荡漾,亭台水榭错落有致,一叶小舟徐徐前行。描金处作山石皴法,层次分明,浓淡成晕,呈现清静幽雅、意境高远的气象。盘内壁绘六瓣花卉纹锦地,外壁饰团花。外底散落各式折枝花卉,中心双方框内署描金楷体“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款。此盘借鉴日本莳绘技法,在描金纹饰上髹涂透明漆并进行研磨,使漆地更加乌黑光亮,纹样更富立体感。

乾隆款黑漆描金山水人物图方胜式盘

同样采用黑漆工艺的一件黑漆描金蕉叶纹灵芝盆景,灵芝表面贴金箔,雕刻惟妙惟肖,根部坠圆形木块,起固定作用。盆为尊式,撇口,束颈,鼓腹,圈足,与底座连为一体。其通体髹黑漆为地,口沿描金,颈底部饰蕉叶纹一周;盆腹外鼓,满饰缠枝莲纹;腹下环饰覆蕉叶纹一周。盆口内壁点缀各式折枝花卉。灵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来象征长寿,金色、饱满的灵芝更加富贵喜人。此盆景原藏紫禁城寿康宫内,此地为皇太后居所,太妃、太嫔随居于此。

黑漆描金蕉叶纹灵芝盆景

一件描油勾莲纹如意云头式盒。通体髹浅蓝色漆为地,图案以油调色描绘。盖面饰描金随形开光,内绘勾莲蝠纹;勾莲枝缠蔓卷,象征长寿,与蝙蝠纹组合,寓意“福寿双全”。侧壁满饰勾莲夔凤纹。内髹金漆。外底中心绘一枝两柿,意为“事事如意”。清中期各类工艺技术登峰造极,出现了许多用一类材质模仿另一类材质的作品,几可乱真。此云头式盒即为一例,其装饰模仿铜胎掐丝珐琅,不仅颜色、纹饰高度仿真,还刻意模仿铜胎与掐丝的鎏金质感,只有握在手中才可辨别真伪。

描油勾莲纹如意云头式盒

描油瓜瓞纹长方盒

下面这件金漆八吉祥纹长方盒通体髹金漆。盖面题签内,以墨题写楷书“御制避暑山庄后序”八字,两侧各饰四枚番莲花承托的八吉祥图案。盖壁四面满布缠枝莲花,花头硕大,枝缠蔓卷,布局精巧而无繁缛堆砌之感。座面四角立有如意云头形挡板,为固定盛装册页的纸胎糊锦小屉之用。底座出如意云头式足,饰拐子纹。盒内原藏的《御制避暑山庄后序》册页,为乾隆皇帝第十一子永瑆书写。

《避暑山庄后序》是乾隆皇帝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御制之名篇,因其作于康熙皇帝《避暑山庄记》(写于康熙五十年,即1711年)之后而得名。皇子永瑆擅长书法,由他精心誊写的《后序》册页被纳入这件精美的金漆匣内,呈献乾隆皇帝御览。

金漆八吉祥纹长方盒

戗金彩漆与填漆:浓郁的宫廷色彩

清代康熙朝比较盛行制作戗金彩漆器,雍正朝的制作虽有档案记载,但实物所剩无几。乾隆朝是戗金彩漆工艺蓬勃发展时期,不仅制造量大,而且精品也多。其突出特点是戗金浓厚,色彩鲜艳,纹饰精细,整体装饰光华亮丽,具有浓郁的宫廷色彩和气息。

戗金彩漆是“戗金”与“彩漆”相结合的一种复合工艺。所谓戗金是在一色漆地上,阴刻出花纹图案,之后在阴线内打金胶上金箔或金粉,成为金色的花纹。线条内填金后仍为阴线,低于漆平面。

所谓彩漆有填彩漆和描彩漆之分,填彩漆是在漆地上按照设计的图案,剔刻出低陷的花纹,花纹内填色漆,再经打磨,所以花纹与漆面齐平。描彩漆是在漆地上用多种色漆描绘纹饰,由于纹饰是描绘上去,所以花纹比漆平面略高。这样就形成了戗金填彩漆和戗金描彩漆两种工艺,相对而言戗金填彩漆的制作工艺更为复杂。根据流传下来的实物看,明代以戗金填彩漆为主,清代以戗金描彩漆为多,学界习惯将二者统称为戗金彩漆。

填漆工艺在乾隆朝得到重视。填漆作品表面平滑细腻,含蓄内敛,给人以蕴藉之美感。其制作工艺复杂,颇费工时,又因难于操作,致使装饰一般以规范性的纹饰为主,如锦纹、缠枝莲纹等,一器之上布满重复的精致纹饰,纹饰虽单一,却显素净雅致。

下面为展览中较重要的一件填漆荷叶式盘。盘木胎,荷叶式,边缘翻卷,平底。盘内、外髹绿漆为地,填红漆筋脉。盘心饰四朵莲,叶脉从中央射出,末端出叉状分枝,直抵盘边。叶脉之间以黄漆填饰卷草纹,线条柔美流畅。此盘造型仿明代样式,在清宫旧藏中独此一件。

填漆荷叶式盘

一件乾隆款戗金彩漆“如意宫盒”体现了“戗金”的工艺。通体髹褐色漆为地,饰戗金彩漆纹样。盖面中心刀刻戗金如意云头,下方飞蝠口衔缠枝莲花,承托两枚对称的团寿字。云头四周环绕绶带缠绕的八支如意,头尾相对,上下左右环系四磬。盖、器弧壁上各有四个菱花形开光,内饰卍字结、飞蝠及各种缠枝花卉,取“万福如意”之寓意。口沿上下锦纹密布,地上饰祥云开光的飞蝠纹,间隔以番莲花。足外墙绘夔龙缠枝莲纹。里及外底俱髹黑漆。外底居中近上沿处刀刻戗金楷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横行款,下方署“如意宫盒”器名款。

乾隆款戗金彩漆“如意宫盒”

一件戗金彩漆花鸟纹方盒,色彩雅致。盒木胎,方形,二层。通体髹褐色漆地,戗金花纹内填红、黄、绿漆。盖面展现了一幅秀丽的田园山居图景,近处湖畔绿草如茵,水牛闲步觅食;中景湖面波涛翻滚,一水车正从湖中汲水灌溉;远处可见对岸村舍,旁边有几只芦雁栖息。盒壁饰菊花、彩蝶、锦鸡等通景花鸟纹。里及外底俱髹朱漆。此盒绝妙之处在于盖内设有夹层,内注水银。拿取盒子之时,可以透过水车处镶嵌的玻璃,观察下方小轮随水银晃动旋转,似水车运转。时人的巧思和情趣由此显露。

戗金彩漆花鸟纹方盒

戗金彩漆海屋添筹图双桃式盒

镶嵌:随彩而施缀,光华可赏

百宝嵌漆器,就是在漆器表面镶嵌经过加工的、精美的珍贵材料,这些珍贵材料经过设计组成图案,从而达到装饰华美的目的。据文献记载,明代晚期漆器上始有百宝嵌工艺,但流传作品罕见。清代百宝嵌漆器明显增多,大到宫殿陈设的挂屏、立柜,小到桌几上的盒、匣、文具等,琳琅满目。

镶嵌漆器包括嵌螺钿、百宝嵌等。关于嵌螺钿,《髹饰录》曰:“螺钿,一名甸嵌,一名陷蚌,一名坎螺,即螺填也。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又有片嵌者,界郭理皴皆以划文。又近有加沙者,沙有细粗。”螺钿材料源于白碟贝、珍珠贝、鲍鱼贝,砗磲等贝螺。有薄厚之分,厚螺钿一般呈白色,亦称硬螺钿。薄螺钿相对厚螺钿而言,呈多彩华光,又称软螺钿。薄螺钿往往可以利用多次髹漆打磨,与漆面相平,触感平整光滑。

关于百宝嵌漆器,《髹饰录》曰:“珊瑚、琥珀、玛瑙、宝石、玳瑁、螺钿、象牙、犀角之类,与彩漆板子错杂而镌刻镶嵌者,贵甚。”百宝嵌同样是利用天然漆的胶黏特性,将各种珍贵材料雕磨成形后,嵌于漆面上。

一件红漆嵌螺钿团花纹攒盒,通体髹朱漆地。盖顶中心嵌铜鎏金团寿字。外壁散布黄白相间、大小不一、样式各异的螺钿团花,或三两相叠,或单独装饰,与朱漆地颜色、质感对比强烈,更显灿烂。内盛小攒盘九个,中间为一圆盘,上饰识文描金团寿字,周围八个扇形小盘内亦用识文描金工艺表现姿态各异的蝙蝠,描画精细,鲜亮如新。内外纹饰相互结合,取“福寿双全”之吉祥寓意。此盒将各式团花集于一体,布局看似随意却内含章法,色彩绚丽奢华,宫廷气息浓郁。

红漆嵌螺钿团花纹攒盒

黑漆嵌螺钿万福勾莲纹圆盒

一件百宝嵌花蝶图海棠式笔筒,外壁髹棕、黑色漆各半,表面装饰玉石镶嵌的蜡梅、秋菊、水仙、牡丹等四时花卉以及灵芝、翠竹和蝴蝶,其旁点缀描金花草。此盒以深色漆地衬托染牙、松石、白玉、玛瑙、螺钿等各色材质拼合而成的花卉虫草图,设色清爽明快,趣味高雅。

百宝嵌花蝶图海棠式笔筒

紫漆描金嵌玉石花卉纹盒

乾隆皇帝兴趣广泛,在工艺品制作方面喜欢进行各种尝试和探索,其父雍正皇帝就已经在不同工艺之间借鉴造型,仿制纹饰或纹理。乾隆朝宫廷用器除仿生、仿古外,其他不同材质和工艺之间的交叉仿制,成为清代宫廷用器的亮点之一,瓷器仿漆器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仿漆瓷一般用光亮的釉色去接近漆的颜色,如仿脱胎朱漆菊瓣式瓷器、利用雕刻瓷胎的技法仿制雕漆,均使人真赝难辨,堪称一绝。这种效仿形式,也是帝王游戏工艺情趣之所在。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盘

一件乾隆款仿朱漆描金盖盒。盒呈馒头形,上、下子母口扣合,深弧腹,圈足。盒内与圈足内均施松石绿釉。外壁通体仿竹编漆器效果,朱漆地上以金彩描绘纹饰。盖面中心书团寿字,周边环绕五只蝙蝠,寓意“五福捧寿”。盖、盒侧壁各饰四个扇形描金开光,开光内刻划竹编纹,开光外绘金彩折枝花纹。外底中心留白,署矾红彩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乾隆款仿朱漆描金盖盒

(文字介绍由故宫博物院提供,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现场拍摄。)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张艳

怎么养小叶罗汉栀子花3

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胜古迹众多。除了太古里、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被大家耳熟能详外,还有文殊院,大慈寺,昭觉寺等佛教圣地也闻名于世,相信很多朋友都去朝拜过。在离成都市区不远的彭州,还有一座隐藏在深山之中的寺院,在规模和气势上丝毫不逊于大慈寺,却很少有人前往。

彭州最出名的旅游景区是丹景山,也是我和同伴跑山时,经常路过的地儿。三昧禅林虽是景区的一部分,我却从来都没留意到。与它相识,还是在上周末,我下午去玩儿,原本计划是去莲花湖水库的,由于GPS的信号不好,导致走错了路。车子行驶在陌生的乡道中,我被沿途美丽的田园风光和蜿蜒曲折的山路所吸引,后来就没调头而继续前行了。在一个路口过弯的时候,偶然看见这片青色琉璃瓦建筑,错落有致非常漂亮,前方山脚下的牌坊更是色彩艳丽特别显眼,走进一瞧,才知道是三昧禅林。最开始我只抱着看一眼就走的想法,当进去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宁静又充满诗意,犹如世外桃源般存在的地方。

三昧禅林又名三昧水,位于彭州市丹景山镇双松树村的茶陇山上,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距今已有1140多年。它包含三座禅院,分别称为上、中、下“三昧”。据说这里的山泉水曾经治愈了悟达国师膝盖上的人面疮,“三昧水”便因此得名,当地人都习惯称它为“三水庙”。我眼前的这座牌坊尽管是512地震后才修建,但它在茂盛林木和叠翠群峰的衬托下,依然散发着古韵的味道。

在牌坊背后,是一条略显陈旧的石阶路,它通往下三昧。踏入其中,看着夏风晃动的树叶,斑驳的光影在阶梯上若隐若现,抬头望去不见尽头,感觉就像“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里描述的一样。

走在阶梯上,首先看见的是“双松为记”。它讲述了“在唐代长安城,悟达国师帮助一位身患恶疾又被众人厌而避之的异僧,在分别的时候,异僧告诉他如果今后有难,可到西蜀九龙山寻他,以高大的双松为记,悟达国师寻松至此”的故事。

回头一撇,山脚下的牌坊在苍翠竹林的衬托下变得格外深邃,身后的禅林则多了一丝神秘。

沿着石梯前行,长满杂草的巨石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的字刻早已模糊不清,手指轻轻一触,石尘脱落而随风散去。

而石梯旁边的摩崖造像,便是三昧禅林里历史最悠久的古迹。它初创于唐朝,后经历代增刻,逐渐集成为庞大的千佛岩石像群。在成都范围内,这也是少有的文物类别。不过我很好奇,为什么没有立文物保护碑。

我听居士说,这些造像是下三昧重建时被无意中发现的,当时保存的非常完好,其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看上去尤为壮观,到了近两年才被风化的特别严重。我过去看的时候,几乎所有石像都在脱落,面部神情更是无法辨别,原本鲜艳的色彩也已褪去,感觉挺可惜的。

走完石梯,来到下三昧,池中的锦鲤正悠闲地游着,旁边的小溪从山脚下流过,淙淙作响,就像美丽音符一样,不绝于耳。

呆萌的狮子听得如痴如醉,仿佛忘记了守护禅林的神圣职责。狮身后的山门,更是朴素低调,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山门之上,伫立着三昧水牌坊,它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牌坊坐北朝南,石质仿木结构,四柱三开间。牌坊的正面刻有“三昧禅林”,背面则刻有“天垂盖宝”等字样,并概要记录了悟达国师在此用“三昧圣水”治疗人面疮的典故。该坊建造精良,书法精美,有一定文化、历史、艺术价值,现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下三昧是三昧禅林中最大的寺院,又名安国寺,它在地震之前,就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地震后更是损毁殆尽,后来在广成法师的努力下才得以重建。安国寺内主要包括财神殿、弥勒殿、大悲殿、大雄宝殿、古解冤洞和功德堂等。下面我们就来依次看看吧。

财神殿是进入下三昧时的第一座殿宇,虽然规模不大,但殿外的绿植却连成一片,花儿的芳香,弥漫在空中。

住在财神殿里的居士,看见我在拍照,便热情地和我聊起了天,她分享了许多与禅林有关的故事。当说到年龄时,我怎么也猜不到,看起来只有六十多岁的她,今年都已八十高寿。为此,我惊叹不已。在往弥勒殿走的时候,她还不停地嘱咐我,要多锻炼,少抽烟,少喝酒...嗯,健康最重要。

到了弥勒殿,看见正在阅读经书的僧人,我不忍打扰,于是站在远处静静地欣赏大殿的美。

围绕弥勒殿走了一圈,我又回到殿前,不一会儿,一只帅气到爆表的大公鸡进入了我的视线。它不怕人,只要不追,还能摸得到。僧人告诉我,这只公鸡已经养了三年,几乎所有到寺里的游客,都要给它拍照,说着说着,他起身又拍了一张。我在想,如果把它放在大慈寺或者文殊院里,估计早就成为网红了。

沿着阶梯上行,就到了大悲殿。它的规模比弥勒殿要大些,看上去比较气派。

而且房顶的结构和屋脊的雕塑都很精致。从远处观望,略感一丝静意。

在大悲殿旁边的山坡上,僧人正在玉米地里劳作,林中鸟鸣不停,仿佛这就是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不被世俗所纷扰。

远处的大雄宝殿在树林的环绕下,显得格外宁静。拾阶而上,听着虫吟,闻着花香,自己的内心立刻就沉淀下来了。

大雄宝殿的后面,还开有一家茶铺,如果你走累了,可以去冲杯茶,坐一坐,感受一下禅林的韵味,也挺不错的。

继续往前,就到了“古解冤洞”,洞口戴着斗笠的僧人正在等待解惑的游客,而洞内漆黑一片,神秘感十足。关于此地的由来,还有一个流传千年的故事。据说西汉名臣袁盎和晁错曾是一对冤家,两人虽同朝为官,却从来不讲话,晁错当上御史大夫后,趁得意之时,将袁盎削官为民。几年后,晁错因上书汉文帝“削藩”,结果导致了“七国之乱”的爆发,此时的袁盎则公报私仇,乘机进言,被蒙蔽的刘启因此错杀了晁错。后来袁盎化身悟达国师,晁错化身为“人面疮”,两人的宿怨再次燃起,最后在异僧(蒙迦诺尊者)的调解下,使用“三昧圣水”才得以最终化解。

古解冤洞四周,有五百尊金色的罗汉塑像,每个都很生动形象,造型各不相同,如果你到了这儿,不妨也来数一数,一定会为之惊讶的。

另外功德堂里还有三百尊,规模如此大的罗汉塑像群,在川内应该也是极其少见的,这八百尊塑像是寺内最有气势的建筑景观,我在这里转了很久,都没有看完。

在报本堂旁边,有一口古井,慕名前来的游客,都希望在此饮一杯三昧泉水,以便洗尽心中的尘世之怨。

报本堂屋脊的雕塑还比较新,在阳光下看起来更加生动。站在功德堂的台阶上,可以近距离来欣赏。

悟达国师在了结宿怨之后,潜心编著《慈悲三昧水忏》,朝夕礼诵,后来传播天下,流通甚广,三昧禅林因此就成了西蜀名胜之地,听说在国外还享有盛名。我在看完下三昧(安国寺)后,意犹未尽,趁着时间还早,便沿着箭头所指方向,朝中三昧,上三昧而去。

去往中三昧,上三昧的路,蜿蜒曲折,长满杂草,我想经过这里的人应该不多吧。

这条路,看起来并不太陡,但走起来却很费劲。山林里的空气很清新,非常适合朋友们爬山锻炼,不过来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因为这儿的蚊子比平原上的要厉害得多,我还好当天穿的是长袖长裤,要不然真的会被咬残废。

沿着石梯走了许久,我都没有看见“中三昧”的路牌。一路而上,在半山腰看见一尊睡佛,也很庄重,看样子应该是古迹,只是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

爬山四十分钟后,我终于来到了上三昧,两位居士正聊着天,狗狗看见陌生的我,就准备起身离去,远处的佛字,清晰可见,光穿过山林,照向石梯,就像与世隔绝一般。

山顶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诉说着沧桑岁月。如果没有这个“佛”字,我肯定会以为只是普通民居。

破旧不堪的红色木门和牌坊,构成了上三昧的庙门。

推门而入,只见一座非常破旧的大雄宝殿,规模不是很大。在偏殿里,一名居士正吃着晚饭,我和他聊了一下,才得知中三昧的位置就在罗汉像旁边山路的右侧,只是那条便道太不起眼,容易错过,而且它旁边还有一条路是可以开车直达山顶的。

上三昧又名水亭寺,是因圣水亭而得名,而圣水亭则在大雄宝殿的后面,它建于明朝崇祯七年(1634年),是值得一看的古迹。亭子坐北向南,呈六边形,石质仿木结构。亭门向南而开,其余各面都用石板封护。门额上还书写有“三昧真迹”的字样,现为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去往中三昧的林间小路上,松针在斑驳的光影里,随风而动。

中三昧,又名至德寺,规模也不是很大,眼前这座旧房子便是悟达国师古殿,它和上三昧一样,都是重建于四十年代,虽然年久失修,但在地震中却幸存下来。巴蜀名人李伯清,曾经也在此清修过。

悟达国师古殿的正前方,是新建不久的文殊殿,一只小黄跨步而下,对着我不停吼叫。

居士在田间忙碌着,偶尔对它呵斥两声,而小黄回头看主人一眼又立刻转头盯着我,不时露出呆萌的表情,还挺可爱。

我回到安国寺,又数了一遍古解冤洞的罗汉像,旁边的栀子花,芳香扑鼻,让人陶醉。

而围墙边的三角梅依然在盛开,点缀着整片禅林。

下山之时,已近傍晚,牌坊在夕阳的余晖中,略显孤独。明月升起后,新的一天也将开始。我在三昧禅林漫步四个小时,了解了一段历史,感受着时光轮回,此次探访,收获颇多。这里不收门票,环境优美,就像世外桃源一样,不被外界打扰,非常适合喜欢清静的朋友。没事的时候,大家来爬爬山,锻炼一下身体,也是挺好的。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怎么养康乃馨和玫瑰花

下一篇: 长寿花怎么养算死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