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摘抄 > 正文

时芍药生花包怎么养

网友提问:

时芍药生花包怎么养

优质回答:

芍药又名将离,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齐鲁壹点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时芍药生花包怎么养1

芳林园的牡丹凋尽了,只剩下两三株芍药开得正好。不知道这几株芍药是园丁无意还是有心把它和牡丹栽在一起的,但这两种花正如月季与玫瑰,是姐妹花,并肩长在一起也是美丽的风景。

诗人刘禹锡喜欢牡丹,就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 “庭前芍药妖无格,唯有牡丹真国色。”实在是对芍药的极大不公平。牡丹是木本,芍药是草本,芍药的花径长,使芍药花看起来更亭亭玉立。难道就是因为这刘禹锡认为它不如牡丹雍荣华贵,端庄大气?

幼时我读《红楼梦》,里面有一章节回目叫“憨湘云醉眠芍药裀”,书上写道: 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她,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

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这一段文字,读罢齿颊留香,想象起来美不胜收。曹公是爱花之人,名至实归!这个“襁褓中,父母双亡” 的姑娘,这个“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女孩子,在这东风摇醒满园芍药的春光里香梦沉酣;在玉碗盛来琥珀光的酒香里忘记了幼年坎坷;在这一晌贪欢的尘梦里流露出别样的风骨……这红香散乱的芍药呀,经曹雪芹的生花妙笔一描,芳姿艳艳地绽放在文化的长河里,永不凋零。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知道芍药还有一个名字叫将离。将离,大约是因为芍药的花期晚,牡丹都凋零了芍药才开。且芍药开在春暮,开在春天将要离开的时候,这将离,叫出了多少恋恋不舍的情意?

那么《诗经》“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诗句里以芍药相赠,大约就是表达情深难舍之意或恋恋惜别之情吧。状似漫不经心而又直击心灵,古人这种浪漫而又深婉的情怀,让人心旌神摇,目眩神离。

想起了周恩来与邓颖超的一则轶事。那是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时,正值西花厅的海棠花绽放,邓颖超知道周恩来喜爱海堂花,便采下几朵海棠花,压平后放在信封中,随信寄给远在日内瓦的丈夫,表达自己的思念。周恩来收到后,就采下日内瓦的芍药花,随信寄回家中,遥寄思念。

最好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呢?周恩来说: “我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可是因为你,我希望有来生。”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时芍药生花包怎么养2

浩浩黄河、滚滚长江。祖国的大江大河,习近平一直牵挂于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他强调,这是全局之计、长远之计。

新华社记者在长江、黄河流域的重庆、河南采访,见证着新发展理念给大江大河带来的积极变化,记录下一个个两大流域交流融通、共同发展的新故事。

4月10日拍摄的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黄河名花在长江绽放

来自黄河边的洛阳牡丹,在这个春天成为长江边的一抹亮色。

4月上旬,重庆市开州区五通乡桐林村的三峡乡村牡丹园内,4000多株洛阳牡丹争奇斗艳。这是洛阳牡丹首次在村里试种。桐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东说,洛阳牡丹花美,还全身是宝,是村里的大产业。

洛阳牡丹落户桐林村,缘于一次偶遇。今年2月,开州区一位领导在重庆垫江县参加一次花卉节活动时,邻座恰恰是从洛阳来的牡丹专家。这位专家说,别看开州位于长江边,一样可以种牡丹。开州区立即请求洛阳牡丹专家给予技术支持,洛阳牡丹的种子由此快速地在桐林村生根。

牡丹可以“花生花”。何东说,4000多株牡丹是村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花期一过,这些牡丹就分给村民在自家庭院培育,牡丹分株繁殖后一盆可分成两盆,可实现持续滚动“生花”。

4月11日拍摄的重庆市开州区五通乡桐林村三峡乡村牡丹园内盛开的牡丹。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中药材产业是开州区特色产业。结合市场需求,一家企业在桐林村流转了300多亩土地栽种药用牡丹,村民不仅能获得土地租金,30多名村民还在牡丹基地就近务工;牡丹花瓣经烘焙后做成牡丹茶、牡丹饼,丰富牡丹产品;村里还在牡丹产业中融入研学、智慧农业等元素,打造出牡丹爱情湖、一棵树、珍稀牡丹馆等景点,延长牡丹产业链。

花城洛阳是在长江边发展牡丹产业的信心来源。

4月中旬,位于黄河流域的千年古都洛阳,牡丹花开正艳,而同时兴旺的还有牡丹产业。近年来,洛阳深入挖掘牡丹文化内涵,拉长牡丹产业链条,持续叫响“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品牌。

洛阳市林业局副局长张占国介绍,洛阳牡丹产业已由过去单一的观赏拓展至食用、药用、保健、文化等多领域。目前,洛阳累计发展牡丹面积36万亩,其中生产观赏牡丹种植面积5万亩,年销牡丹、芍药鲜切花1500万支,年销盆花50万盆,牡丹企业240家,牡丹深加工、牡丹文化衍生品产品340多种。

4月13日在河南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内拍摄的牡丹。(拼版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

江河生态的嬗变

在长江小三峡,碧波清幽。一艘小船靠岸,投食员代光群扛着装满猴粮的麻袋,跨到岸边岩石上,把麻袋一把倒过来,金黄的玉米粒在岩石上跳动、铺开。他吹过三声哨后,一只只野猕猴从山上森林里跑下来——开饭了。

小三峡在重庆市巫山县,是长江支流大宁河中的峡谷,过去由于当地村民毁林种地、砍树烧柴,两岸森林破坏严重,猴群栖息地变小,最少时不足百只。

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以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深入人心,巫山县加大了生态保护力度,拆除猴群集中活动区域的码头,植树造林,在食物紧缺时为猕猴投喂玉米粒等食物。目前小三峡一带野生猕猴数量已恢复到3000多只。

2019年12月27日拍摄的重庆巫山小三峡岸边的野生猕猴。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黄河的变化也令人欣喜。走在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一群白鹭从芦苇荡飞出。

52岁的马朝红是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中心的林业高级工程师。从1999年开始,她就和父亲在这片1.5万公顷的黄河湿地上,守护珍稀鸟类等黄河上的“生态宝贝”。

“鸟儿很聪明,哪里环境好就往哪儿去。”马朝红亲眼见证了黄河湿地20余年的生态变迁。有一段时期,黄河滩区遍布养殖场、采石采砂场,鸟类明显减少,令人叹息。

随着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持续得到保护修复,孟津县对黄河湿地采砂、畜禽养殖、违法违规设施等进行专项整治,采取水生植物栽培、修建隔离水带、护网建设等多种措施进行植被恢复。如今,湿地水草丰茂、禽鸟翻飞,重新成为“鸟的天堂”。

这是4月10日在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拍摄的白琵鹭。新华社发(马朝红摄)

“这两年,在孟津黄河湿地栖息繁衍的鸟类越来越丰富,数量也越来越多,已达到10万多只。”马朝红说。

“生态宝贝”,既是生态保护的成果,也是绿色发展的资源。记者采访看到,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巫山、奉节、万州等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长江两岸适宜土地种植脆李、脐橙等“生态宝贝”,发展特色产业,既保护了生态,又让百姓增收。

融通江河前景阔

来自长江、黄河共同源头青海省的“绿电”正为中原地区转型发展持续提供源源不绝的能量。

世界首条专门输送清洁能源的特高压工程——±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自2020年12月底投运以来平稳运转、日夜不息。这条全长1587千米的“绿电”特高压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年输送清洁电能约占河南省年用电量的八分之一。

河南省电力部门测算,“绿电”特高压直流工程满负荷运行后输送的电量,相当于替代河南原煤1800万吨,将有力助推中原地区的能源转型和生态保护。

在重庆三峡库区城镇群,“大三峡”全域旅游也在成为绿色发展的持久动力。奉节三峡之巅、巫山摩天岭等一批新景区迅速崛起,三峡库区陆地游、自驾游日渐兴旺。

这是4月11日拍摄的重庆平湖金龙精密铜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景象。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新发展理念指引下,长江、黄河流域迸发出绿色发展新活力。

一家诞生在黄河流域河南省新乡市的精密铜管制造企业,在长江边的重庆万州区投资建厂,并且实施着企业自己的“江河战略”:在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同时开厂。

这家名为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生产的精密铜管占据北美市场近三分之二份额。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胡新胜说,融通中原与西南地区市场后,企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此前,200多名入渝工作的河南籍员工曾一度担心回老家探亲路途周折。但郑渝高铁开通在即,坐火车从重庆万州到河南郑州的时间将缩短为3小时左右。

“这条线路的开通,将首次以高铁的方式,把长江流域的西南腹地和黄河流域的中东部腹地连接起来,不仅让我们来往两地更加方便,也更加有利于两大流域的交流融通,我们期待在长江黄河边迎来产业发展新的春天。”胡新胜说。

领衔记者:王金涛、林嵬

文字记者:周文冲、张兴军、韩振、双瑞

出品:赵承

监制:邬焕庆

策划:王曙晖、初杭

编辑:初杭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来源: 新华社

时芍药生花包怎么养3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当江河同奏一首歌……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题:当江河同奏一首歌……

新华社记者王金涛、林嵬、周文冲

浩浩黄河、滚滚长江。祖国的大江大河,习近平一直牵挂于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他强调,这是全局之计、长远之计。

新华社记者在长江、黄河流域的重庆、河南采访,见证着新发展理念给大江大河带来的积极变化,记录下一个个两大流域交流融通、共同发展的新故事。

4月10日拍摄的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黄河名花在长江绽放

来自黄河边的洛阳牡丹,在这个春天成为长江边的一抹亮色。

4月上旬,重庆市开州区五通乡桐林村的三峡乡村牡丹园内,4000多株洛阳牡丹争奇斗艳。这是洛阳牡丹首次在村里试种。桐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东说,洛阳牡丹花美,还全身是宝,是村里的大产业。

洛阳牡丹落户桐林村,缘于一次偶遇。今年2月,开州区一位领导在重庆垫江县参加一次花卉节活动时,邻座恰恰是从洛阳来的牡丹专家。这位专家说,别看开州位于长江边,一样可以种牡丹。开州区立即请求洛阳牡丹专家给予技术支持,洛阳牡丹的种子由此快速地在桐林村生根。

牡丹可以“花生花”。何东说,4000多株牡丹是村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花期一过,这些牡丹就分给村民在自家庭院培育,牡丹分株繁殖后一盆可分成两盆,可实现持续滚动“生花”。

4月11日拍摄的重庆市开州区五通乡桐林村三峡乡村牡丹园内盛开的牡丹。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中药材产业是开州区特色产业。结合市场需求,一家企业在桐林村流转了300多亩土地栽种药用牡丹,村民不仅能获得土地租金,30多名村民还在牡丹基地就近务工;牡丹花瓣经烘焙后做成牡丹茶、牡丹饼,丰富牡丹产品;村里还在牡丹产业中融入研学、智慧农业等元素,打造出牡丹爱情湖、一棵树、珍稀牡丹馆等景点,延长牡丹产业链。

花城洛阳是在长江边发展牡丹产业的信心来源。

4月中旬,位于黄河流域的千年古都洛阳,牡丹花开正艳,而同时兴旺的还有牡丹产业。近年来,洛阳深入挖掘牡丹文化内涵,拉长牡丹产业链条,持续叫响“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品牌。

洛阳市林业局副局长张占国介绍,洛阳牡丹产业已由过去单一的观赏拓展至食用、药用、保健、文化等多领域。目前,洛阳累计发展牡丹面积36万亩,其中生产观赏牡丹种植面积5万亩,年销牡丹、芍药鲜切花1500万支,年销盆花50万盆,牡丹企业240家,牡丹深加工、牡丹文化衍生品产品340多种。

4月13日在河南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内拍摄的牡丹。(拼版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

江河生态的嬗变

在长江小三峡,碧波清幽。一艘小船靠岸,投食员代光群扛着装满猴粮的麻袋,跨到岸边岩石上,把麻袋一把倒过来,金黄的玉米粒在岩石上跳动、铺开。他吹过三声哨后,一只只野猕猴从山上森林里跑下来——开饭了。

小三峡在重庆市巫山县,是长江支流大宁河中的峡谷,过去由于当地村民毁林种地、砍树烧柴,两岸森林破坏严重,猴群栖息地变小,最少时不足百只。

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以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深入人心,巫山县加大了生态保护力度,拆除猴群集中活动区域的码头,植树造林,在食物紧缺时为猕猴投喂玉米粒等食物。目前小三峡一带野生猕猴数量已恢复到3000多只。

2019年12月27日拍摄的重庆巫山小三峡岸边的野生猕猴。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黄河的变化也令人欣喜。走在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一群白鹭从芦苇荡飞出。

52岁的马朝红是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中心的林业高级工程师。从1999年开始,她就和父亲在这片1.5万公顷的黄河湿地上,守护珍稀鸟类等黄河上的“生态宝贝”。

“鸟儿很聪明,哪里环境好就往哪儿去。”马朝红亲眼见证了黄河湿地20余年的生态变迁。有一段时期,黄河滩区遍布养殖场、采石采砂场,鸟类明显减少,令人叹息。

随着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持续得到保护修复,孟津县对黄河湿地采砂、畜禽养殖、违法违规设施等进行专项整治,采取水生植物栽培、修建隔离水带、护网建设等多种措施进行植被恢复。如今,湿地水草丰茂、禽鸟翻飞,重新成为“鸟的天堂”。

这是4月10日在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拍摄的白琵鹭。新华社发(马朝红摄)

“这两年,在孟津黄河湿地栖息繁衍的鸟类越来越丰富,数量也越来越多,已达到10万多只。”马朝红说。

“生态宝贝”,既是生态保护的成果,也是绿色发展的资源。记者采访看到,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巫山、奉节、万州等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长江两岸适宜土地种植脆李、脐橙等“生态宝贝”,发展特色产业,既保护了生态,又让百姓增收。

融通江河前景阔

来自长江、黄河共同源头青海省的“绿电”正为中原地区转型发展持续提供源源不绝的能量。

世界首条专门输送清洁能源的特高压工程——±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自2020年12月底投运以来平稳运转、日夜不息。这条全长1587千米的“绿电”特高压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年输送清洁电能约占河南省年用电量的八分之一。

河南省电力部门测算,“绿电”特高压直流工程满负荷运行后输送的电量,相当于替代河南原煤1800万吨,将有力助推中原地区的能源转型和生态保护。

在重庆三峡库区城镇群,“大三峡”全域旅游也在成为绿色发展的持久动力。奉节三峡之巅、巫山摩天岭等一批新景区迅速崛起,三峡库区陆地游、自驾游日渐兴旺。

这是4月11日拍摄的重庆平湖金龙精密铜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景象。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新发展理念指引下,长江、黄河流域迸发出绿色发展新活力。

一家诞生在黄河流域河南省新乡市的精密铜管制造企业,在长江边的重庆万州区投资建厂,并且实施着企业自己的“江河战略”:在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同时开厂。

这家名为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生产的精密铜管占据北美市场近三分之二份额。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胡新胜说,融通中原与西南地区市场后,企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此前,200多名入渝工作的河南籍员工曾一度担心回老家探亲路途周折。但郑渝高铁开通在即,坐火车从重庆万州到河南郑州的时间将缩短为3小时左右。

“这条线路的开通,将首次以高铁的方式,把长江流域的西南腹地和黄河流域的中东部腹地连接起来,不仅让我们来往两地更加方便,也更加有利于两大流域的交流融通,我们期待在长江黄河边迎来产业发展新的春天。”胡新胜说。(参与记者:张兴军、韩振、双瑞)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桔梗花怎么养做干花

下一篇: 美丽的海棠花怎么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