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花鲢怎么养
优质回答:大水面养殖花鲢,“钱”景可观,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水产养殖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大面积花鲢怎么养1
今天一大早就出门,为的是应刘总的邀约,去给他的水库做下花鲢养殖的方案,顺道看下鱼病。出门就遇到堵车,还好赶上了飞机,从郑州机场去水库的路上,才从赵经理那里了解到,他们的水库有五座,原有精养面积7500亩,另外还有一30000亩水库。
今天下午去的是最小的一座水库,1000亩,在保证工业用水的同时,顺道用作渔业养殖,每天都有7万方水的吞吐量,进水口水源一是来自于库边的小沟渠,二是来自于水库上游的污水处理厂。小沟渠的水质比较差,亚硝酸盐比正常值的3倍还要高,而且富含有机质;而上游污水处理厂排出来的水,据老板说,检测为劣三类,按以往对劣三类水质的认识,从污水厂排入水库的水里仍然富含氮磷,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作为花白鲢饵料生物营养物质来源的源头。
当下到水库一检测水质,才发现,水库中有机物极为丰富。这些富含的有机物长年累月的累积在库底,形成了很厚的淤泥层,当有机物分解耗掉底层溶氧时,在厌氧环境下,酸败的有机物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是水库长年亚硝酸盐偏高的根本原因,所谓底质决定水质。通过每年七八月份,水库就发病死鱼,可以得出,平时水库形成温跃层很稳定,当在极端天气下,温跃层被打破,形成强水体对流,底层的有害物质集中上浮,由于底质中富含有毒物质,以及病原菌较多,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鱼就会发生细菌性败血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血病,鱼身体上到处发红。
对于有这种情况的水库,全国不在少数。但很多人没有看到水库中有机物,污水中的氮磷有利的一面。水质之所以差,是由于微生物缺乏,水库中的有机物完全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用生态食物链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用芽孢原粉、酵素分解有机物,芽孢原粉是在有氧环境下分解,而酵素是在厌氧或兼性厌氧环境下分解有机物,转化成藻类或浮游动物的饵料。同时通过干酪乳杆菌,或是酵素肥2型,定向促进养殖水体中轮虫的生长。这样做,即改善了水质,促进了花鲢增产,还预防了鱼病,把水库中的水质变好,可谓一举多得!
作者:养鱼经 肖建春 肖健聪
大面积花鲢怎么养2
花鲢价格高,销路不愁,所以很多人看好花鲢养殖,尤其是现在全国退养还湖呼声一片,这让花鲢精养的热情又一次被点燃。那么,精养花鲢怎样做才能赚钱呢?今天这篇文章与大家一起来探讨。
|放养密度|
花鲢养殖中,遇到的第一问题就是放苗密度: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问题最普遍的就是密度过大。在长期跟养殖户打交道中,发现其中有养殖户想当然的投苗:既然要高产,那一亩花鲢放600尾,白鲢400尾,平均就算2斤-2斤半/尾,也可以收获2千多斤/亩。实际上,一年下来,可能放进去的鱼苗是0.5-1斤,养了一年也就1斤多点。这就超出了水体利用光合作用培育饵料来生产花白鲢的极限。水体中的藻类能利用光合作用的水深大多不会超过3米,这些藻类吸收光的能量有一定限度,如果产量还要往上升,那就只有人为的往水体里投料。
正常的放养量应是根据亩产量倒推,如果预计的亩产量是600斤,那上市规格是2.5-3斤,除以这个数,得出200-240尾/亩的苗种放养数,算上损耗,总的放养尾数也不应超过300尾/亩。
|放养鱼苗规格|
第二个问题就是放苗规格:规格放大了苗种投入大,放小了浪费养殖水体前期资源,这个需要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和鱼市场价格走势决定。这里以四川为例,这边的价格在每年的6-8月份最高,主体鱼应按在这个时候上市最佳。所以投入的苗种就要有一半以上的大规格,或者全部投放1斤以上的大规格苗种。其次,在高温季节,如果载鱼量过大,也容易导致缺氧,增加养殖风险;另外,当大个体的鱼起捕掉一部分,小个体鱼生长加快。
|施肥的选择|
第三个问题就是施肥问题:化肥好,还是生物肥好,还是菌种好?是单用,还是轮流用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把众多高产的案例汇集在一起一分析,都是生肥物、菌种、化肥、有机肥轮流用,三者各有优势。
花鲢养殖中,普遍会遇到用了好多产品,水就是肥不起来的情况。因为在肥水养殖中,还缺乏像测土施肥这样的检测仪器,这时就需要根据经验,去试验性肥水。我在实践中遇到最多的就是当把复合乳酸菌、碳源,有时或是氨基酸一补充进去,水很快就肥起来了。说明水肥不起来,根本原因还是水体缺乏某些成份。
|施肥的频率|
第四个问题就是施肥的频率:经常会有人问,是半个月还是十天,甚至一周用一次好?这个问题可以参考精养塘的投料,不然难道把亩产提高到4000-5000斤,两三天投一次料就能达到?当然对于肥水养花鲢,虽不至于天天施肥,但最好也两三天一次。
有人说阴天光合作用弱,所以阴雨连绵就不施。其实不对,阴天光合作用差一点,但仍有,同时花鲢也不会因为阴天就不吃东西,如果不施肥,那就投粉料。
|花白鲢搭配比例|
第五个问题是花白鲢的搭配比例:比例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一个鱼塘都是一个独立的案例。但有一个原则,当向水体中只要补充有机肥就可以增大花鲢的比例,因为有了浮游动物繁殖的基础。但同时还需向水体里补充菌种和氮、磷。只有补充的次数越多,量足够,就可以直至把花鲢的比例增加到80%。
□水生动物执业兽医师
肖建春
链 接
有机肥的处理
处理有机肥可以借用化粪池处理的办法,比如在塘边挖一个坑,然后把各类畜禽粪便倒入,按倒入畜禽粪便的量来补充发酵的菌种。如果是液体的,按10吨畜禽粪便用1-3公斤酵素来发酵,如果有养殖场处于鱼塘周边,如生活污水,畜禽粪便水直接引入养殖水体,可按水体计,1公斤用8-10亩水体,首次使用后,间隔5-7天用一次,用量减半。
关于酵素,这里要做一个补充说明:包含两大类菌种,一是复合发酵菌种,另一大类是益生菌种,同时包含供菌种生长的营养盐,以及促进藻类生长的微量元素和促藻类生长因子。所以为投入水体中的菌存活提供了条件,活菌数量高,固用量较少。使用前再浸泡两小时,可通过菌种的自体繁殖增加菌种数量,提高使用效果。如果是干湿的可用活力58,按千分之三的比例添加。也可将活力58直接添加到塑料袋里,再进行密封发酵。
关于发酵有一个发酵周期的问题,以往的发酵大多是凭经验,并没有一个判断的标准。这里可以借鉴生物肥的制作方法,将米糖、麦麸或是菜籽饼按1吨添加5-8公斤,用做发酵菌种的预混剂,既可增加效果,又能帮助混合均匀,水温越高,发酵时间越短。所以为了缩短发酵时间,可以将粪便装进塑料袋发酵,或是在表面覆盖上塑料薄膜,高温时3-7天就完成发酵,冬天发酵时间会加长。
当发酵内部的温度达到60-70度,经过发酵的猪粪呈现黄绿色,无臭味而略带酒酸味,此时就已发酵完成。经过发酵的畜禽粪便可有效降低病原菌和寄生虫,同时施入到水体中减少了对溶氧的消耗。但即便这样,在鱼浮头或是缺氧时,仍不建议使用发酵的生物有机肥。
大面积花鲢怎么养3
视频加载中...
文字精华
鱼大大·李叫兽 整理
1.大水面养殖的定义:
大水面养殖是指利用水库、湖泊、江河等养殖水产品的一种方式,包括湖泊、水库、河沟养殖。
2.水库养鱼的优点:
具有成本低,收益高等诸多优点。水库鱼养殖与池塘养殖比密度相对很低,放养方式相对粗犷,鱼体色比较接近野生状态,体色鲜艳有光泽,鱼肉口感较好,鱼腥味淡,鱼品质比较好。目前大多数水库养殖均以花、白鲢品种为主。
3.鱼种投放规格与比例
水库不同鱼种投放的数量与比例按水面大小、水位深浅、水质肥瘦及预期产量高低而定。瘦(贫营养型)水库以养鳙鱼为主,目前水库采用的鳙鲢鱼比例一般为鳙:鲢=6-8:4-2。鳙鲢鱼种一般占总放样量的90%-95%。一般,水库以放养二龄鱼种较好,以期获得较高成活率和回捕率。
4.贫营养型水库放养模式与捕捞模式
(1)一次起捕(4斤以上/尾):花鲢45-55尾/亩,规格0.5-1.2斤/尾,白鲢29-35尾/亩,规格0.7-1.2斤/尾;花鲢占60%,白鲢占40%
(2)二次起捕,1.5-2斤的花鲢每亩投放60~70尾左右;0.7-1.2斤的白鲢每亩投放10~20尾。7月捕捞,花鲢平均4斤/尾,白鲢平均5.5斤/尾,共2万斤;年底捕捞,花鲢平均4.5斤/尾,白鲢平均7斤/尾。花鲢占80%,白鲢占20%
5.根据捕捞方式决定放苗数量
捕捞方式有一年一捕,一年2捕和一年3捕。
6.施肥和水质管理
(1)无机肥和有机肥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一系列的水质问题。如缺氧,水质长期不良,营养单一,生长周期长等副作用。
(2)施基肥:养殖周期结束至第二年4月可施基肥(在允许投肥的水库),施用的基肥一般应采用有机肥,包括发酵腐熟粪肥、绿肥和沼液。施用的有机粪肥一般为200-300kg/亩,或绿肥300-400kg/亩。将肥料投放到库湾或库尾的浅水位区域,即一般水深不超过
(3)3米的区域;沼液每次用量不超过300 kg/亩,沼渣不超过150 kg/亩
7.追肥与调水
(1)目前追肥使用得最多的是生物渔肥。水温在16℃以上就可以施用,用量:少量多次,根据水温、天气调整,一般为:4-6天/次,2-3公斤/亩。
(2)定期使用芽孢杆菌等益生菌吗,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促进物质的循环。益生菌在投肥后2-3天使用效果更佳。
8.病害防治
(1)放苗时可以使用聚维酮碘等消毒剂配置的消毒液进行浸浴(5-10分钟),对苗种进行消毒,放苗后可以消毒剂对水体进行灭菌,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
(2)细菌性败血症(暴发性),处理建议:富溴(溴氯海因)50g/亩·米,配合二溴海因100g/亩·米一起使用。 或者40%辛硫磷20ML+45%苯扎溴铵25ML泼洒:1米/亩。
(3)寄生虫。中华鳋、锚头鳋:大水面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5月份和9月份,中华鳋、锚头鳋容易繁殖爆发。可使用相关的国标杀虫药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