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在农村过年时,老人常说“腊月忌尾, 正月忌头”,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
你好,感谢邀请!
农村老人常说“腊月忌尾,正月忌头”,是什么意思?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小年了,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就过年了,过年时中国人最重视,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华上下5000年历史文化,对于过年也传承了很多风俗习惯,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待跟向往,像农村老人常说“腊月忌尾,正月忌头”,又是什么意思呢?
“腊月忌尾”,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腊月,其实腊月就是农历的十二月,一年最后的一个月,像农村有些地方在腊月都有杀年猪,做腊肉,腊肠,腊鱼的习俗,都是跟“腊月”有关的!“忌”就是忌讳,不要的意思,而“尾”就是从腊月的十五到大年三十,都是属于腊月尾,那在腊月十五到大年三十,农村过年“腊月尾”有些什么忌讳呢?
我们这里腊月尾了,外嫁女就不能够随便再回娘家了,特别是大年三十的除夕夜,因为觉得女儿嫁出去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就是外人了,而过年是一家人团圆,相聚的日子,如果女儿跟女婿在娘家吃团圆饭或者过夜,则会把娘家的财运带走,会影响娘家的运势!
像去年我四叔家过年杀羊,家里可热闹了,堂妹跟堂妹夫则回去帮忙,忙前忙后的,累的够呛,可是吃饭到了吃饭的时候,四叔不知道听谁说外嫁女不能在娘家吃团圆饭的,就立马把堂妹“赶”了回去,堂妹委屈的眼泪直流,估计年也没过好!不仅如此,在腊月尾忌讳的东西还很多,像年前家家都要贴春联,春联贴上去,贴歪了也不能再撕开,这样不吉利!贴上春联就等于是过年了,一些不好的话也不能乱说,去要债的,看见别人家里贴了对联也不能去要债了,因为过年都是聚财的,你去要债就是散财,没有人情,欠债的也会跟你急,所以什么事情都要等到过年后再说!所以这些风俗在腊月尾是一定要忌讳,不能去做的,这是“腊月忌尾”!
“正月忌头”,过完大年三十就是正月初一,新年的开始,从正月的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属于“正月头”,在“正月头”有什么忌讳,不能做的呢?
正月里绝对不能去剪头发,所以我们过年年前一般都会去剪头发,发廊的生意还特别好,而且还升价了!等到过完年,发廊基本都放假了,没人去剪头发,新年好的寓意都是发财,如果剪发,就像说减财似的,不吉利,所以“正月头”是不能去理发的,一定要理发,可以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去理,是大吉大利的!
还有在大年三十除夕夜夜,都有“守岁”的习俗,也就是通宵,晚上的灯要一直点到天亮,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然后就去放鞭炮,正月初一的时候,走亲串门,拜年都要放鞭炮,满地的鞭炮碎纸,寓意“红红火火,发大财”,所以即使看起来很脏,鞭炮碎纸也是不能去清扫的,家里的垃圾,瓜子壳,也不能丢,因为初一是聚财的,丢垃圾,扫地,都是散财的行为,这样也是要忌讳的!而且“正月头”也不能说脏话,骂人,特别是夫妻,如果在正月吵架,表示一年的都会有很多争吵,夫妻感情会不好!
这就是为什么农村老人常说“腊月忌尾,正月忌头”,我国地域宽广,很多地方的文化习俗不同,过年的一些风俗也不同,但都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体现了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跟期盼!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三农资讯分享,可以关注下我,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农村老人常说“腊月忌尾,正月忌头”,是什么意思?是指正月不理发吗?
其实,农村老人常说的所谓“腊月忌尾,正月忌头”就是过年的禁忌,和正月不理发没有任何关系。这里的头尾,不是指身体上的头尾,人固然有头,但没有尾巴。所以,这个头尾,是指开头和结尾,也就是腊月的最后一天和正月的第一天。有些朋友说成是腊月的最后几天和正月的开始几天,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没有固定的范围,反倒不好说话了。所以,这个头尾,实际上就是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总体来说,就是过年的禁忌。
大家都知道,过年是一个辞旧迎新的节日,除旧布新,万像更新,图的是一个吉利,讨的是新一年的好彩头。所以,过年的禁忌很多,主要集中的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这天,这就是“腊月忌尾,正月忌头”。
腊月忌尾。
大家知道,腊月三十这天,早晨要捞上盛饭,上午贴上对联,年就真正的来到了。所以,三十这天,就开始有很多禁忌了,比喻不能随意叫孩子的乳名,因为怕冲撞了先人的名讳。因为农村人的大名都是按辈份排列,不重名的,但是乳名都是随便起的,重名的机率非常大,先人过年来家过年,如果喊孩子小名,就有可能冲撞了先人的名字。同时,三十日这天,不能说任何不吉利的话。比如晚上下饺子,如果饺子在锅里碎了,那不能说碎和破,要说挣了,寓意新一年里能挣到钱。过去农村老百姓说,“大年五更死了驴,不好也说好”,就是这个意思。还有,在农村,出嫁的姑娘是不能在娘家过年的,虽然年前可以回家看看,但三十日这天,就不允许回娘家了。农村有俗语“出嫁的姑娘不踏娘家陈”,三十这天家家户户要“撒陈”(把正间地上撒上麦秸草,以挡住丧门神)。还有三十晚上要守岁,别让祟这个怪物出来作祟,伤了孩子。如果要出房门,必须先要放一个小鞭,或者死劲拍打几下房门,以免冲撞了鬼神。这种种禁忌,都是为了计个吉利。
正月忌头。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年,禁忌比腊月三十更多,除了和腊月三十那天一样,要说吉利话、出嫁的姑娘不许回娘家之外,还有不能扫地,不能洗衣,不能往外泼水,鞭炮纸不能往外扫,不能打骂孩子,不能哭,不能洗澡等等,总之,除了吃喝玩乐,啥都不要干,要好好地享受一天,快乐一天。因为人们都说,这新年第一天是个彩头和兆头,第一天顺利开心了,这一年便会顺利开心。如果这一天干这干那,那一年又是劳碌命。特别注意不能扫地泼水,不能倒垃圾,那样容易把财运扫出去、倒出去和泼出去。
综上,“腊月忌尾,正月忌头”,就是告诉人们,春节要吉祥,要快乐,要讨彩头,以求得新一年诸事如意,财运旺盛。虽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但这种趋吉的风俗,其实也是好事,人就是要有这种精神,创造好的气场。过个春节,一派详和欢乐,这种风俗,真的不应该丢弃。
其他网友回答
在农村过年时,老人常说“腊月忌尾, 正月忌头”,是什么意思?
在以前人们对于一些流传下来的习俗会比较重视,尤其是在过年前后一段时间,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都会非常重视这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哪些习俗,有些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遗忘和抛弃,但是有一些却依然非常被人们重视,尤其是一些老人,经常会提醒年轻人哪些东西该做,哪些不该做。
而农村老人常说的“腊月忌尾, 正月忌头”,就是典型的例子,那它到底什么意思呢?一、腊月忌尾
首先腊月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是什么时候,那我在这里再普及一下,过年前后三个月分别是冬月、腊月、正月,冬月指农历十一月,腊月这是农历十二月,也就是农历年最后一个月份,正月大家都知道是农历一月。
那么腊月作为一年当中最后一个月,临近过年,在外的人都在这个月陆陆续续回家过年,年前很多行为是比较忌讳的。尤其是在腊月的月尾,临近春节的时候。在我们当地也有这种说法,就是在年底必须把之前借出去的钱收回来,否则又要到下一年,很可能就收不回来。然后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是不能在腊月待在娘家的,必须待在婆家,否则会给娘家人带来霉运。(当然这个现在已经没那么守旧了)还有一个就是年底是忌讳搬家的,也不能将家里的大件家具移动位置,否则会动了财气。
二、正月忌头
正月就是农历一月,也就是新春佳节之际,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这种习俗,我们当地大年初一不能出去别人家里,尤其是不回去拜年。然后就是在大年三十一般都会打爆竹之类的,地上到处都很脏,但是大年初一不能把垃圾扫掉,也就是大年初一不要倒垃圾,否则就是把财运倒掉。
我记得小时候大人都会特意叮嘱我们,正月初一不要去别人家串门玩耍,还有就是在年前把头发剪掉,不要留到过年期间去剪。还会特意叮嘱我们不要动地上的爆竹屑,不要扫掉等等。不过这些习惯早就印在了脑海里,现在他们不说我们也知道了,只是以后的小孩子应该不会知道这些,大人很少会讲了。
其他网友回答
似水流年,年年平安。冬月将半,腊月相连。于是,年味一天浓于一天。特别是过了腊月二十,就是人们常说的“年底”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年底到正月初是有一些讲究的,这些讲究用一句话说就是“腊月忌尾,正月忌头”。什么意思呢?
一、小年腊月二十三
这一天是小年,祭灶日,家家户户要祭灶。最要紧的是把灶王爷“请”出来贴在靠近锅灶或者风箱的墙上,“灶王爷”两边有一副对子,一般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上面横批:一家之主。
贴法也有点儿讲究,我们这里是“灶王爷”上面向右倾斜,下面向左倾斜,寓意是“灶王爷爷往里倒,打的粮食吃不了。”当然,也需要摆一些糖果、水果之类,说一些吉利的话,再拜一拜,以示尊敬和虔诚。
二、新出嫁的闺女小年前回婆家
在祖祖辈辈的老人看来,闺女嫁出去,就是人家的人,过年不能在娘家。不管以前在娘家住多久,小年以前要回婆家。如果在娘家住,会被人笑话:是不是在婆家不受待见,过不下去了。
三、腊月二十四扫年
这一天叫扫年日,也叫扫尘日或迎春日。就是年底了,要进行卫生大扫除。要打扫房子,把房顶上、墙壁上一年来的尘土、蛛网等打扫干净。当然不止这些,洗衣洗澡理发等等都可以做,总之要过年了,一切都需要干干净净。这个习俗表现了我国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四、玉皇大帝视察人间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这是北方的一句谚语,原先的时候豆腐就是比较好的菜了,春节前后能吃上豆腐就算是享受美味了。“大寒小寒,杀猪过年”毕竟是富人家的生活,一般人家消受不起哦!
这不是扫尘日过了吗,所以这天有了“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过去的房子不比现在,门窗都是木制品,上面、两边都有嵌缝,要用纸什么的糊一糊。还可以贴窗花、贴“福”字、贴春联等。而最要紧的是,这一天玉皇大帝要来人间视察,所以千万不要忘记请老天爷,俗称“接玉皇”。
五、从“割年肉”到“蒸馒头”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这是句谚语的来源是这样:过去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到春节才能吃上肉。人们在一天割肉炖肉,成为习俗。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大公鸡很漂亮,有雄赳赳气昂昂之气派,杀大公鸡过年,寓意大吉大利。另外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说法,腊月二十七洗浴为“洗福禄”。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其实,现在有不少人家过了腊月二十就开始蒸馒头、包包子、蒸花糕、炸丸子……
还要赶大集,备年货。在年三十前所有年货准备充足。
六、三十终于忙到头
年三十这天仍然忙,早上起来要打扫院子,上午要挂宗谱,摆碗上供。没请出财神、灶王、老天爷请出来,没贴的春联要贴好,要准备饺子馅。下午要包饺子,水缸里挑满水(现在很多都有自来水,把缸盛满水),还要准备年初一早餐用的长秸秆柴火,要到林地去,放鞭炮,把故去的老人灵魂请回家(有的是请到宗谱)。除夕饭比往日早,饭后长辈们要给孩子发压岁钱。然后“熬一熬”,即守岁,又叫“过囫囵年”。现在好多人是看“春晚”,农村一些小青年觉得无聊,就喝酒打牌,热热闹闹一整宿。
最值得一提的是,贴春联、贴门神。歌剧《白毛女》“扎红头绳”一曲中有“门神门神其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我这里是说,只要贴上了门神,你该别人的钱,一般人家都不来讨要了。
七、大年初一讲究多
鲁迅先生在《阿长与<山海经>》里有这样的话:
她(阿长)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这话虽然有地域性,但说明这一天大有讲究,一定要说吉利话。
这天一般都早起,出屋门要放几个鞭炮,不要去厕所,洗脸水不外倒,煮饺子烧准备好的长秸秆,不折断,不拉风箱。碗里舀满饺子,吃花糕。饭后走街串巷去拜年最后没事了,再去扭一扭。
孩子多,一旦打碎碗盆,往往认为不吉利,现在人们赶快说上一句“岁岁(碎碎)平安”。
从年三十晚开始,直到初三早上,不动笤帚,不扫地,以免把财运扫走了。
八、正月不剃头
农村讲究,腊月里剃头刮脸,正月里不剃头,要一直等到二月二剃头,美其名曰“二月二龙抬头”。至于为啥正月不剃头,有说法是“正月剃头死舅舅”。
不用管这说法的来历,没有一点科学根据,现在理发的可多了,什么事也没有。
俗话说: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更何况与不少朋友天涯相隔。朋友们,你们那里具体有什么习俗,不妨说来听听。
其他网友回答
农村老人常说“腊月忌尾,正月忌头”,是什么意思?
民间流传着很多老话,这些老话是以前的人们在生活总结出的一些注意事项,有的是根据现实发生,有的是因为社会风气和思想认知不同总结出的话语,大部分是有道理的,但是也有一些有很大的局限性。现在的人们只能作为参考,优秀的我们传承,糟粕的我们舍弃。
腊月忌尾:腊月是指十二月,说的是由于到了最后一个月,是准备过年的日子,所以在这个月的最后下旬有很多需要注意和忌讳的事情,比如说在年三十晚上不能扫地、不能倒垃圾、三十晚上出嫁的姑娘不能在家过年等等说法,这些说法有很多忌讳都是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传承下来的说法,所以不用刻意去准守。
正月忌头:正月是新年第一个月,是一年的开始,新年的头一个月或头几天过不好,那么意味着整个新年都没有好运,所以人们都认为在新年的头几天讲究是最多的,比较长说的比如大年初四日子不好,初五是破五不能不能走亲戚,新年的头几天不能动刀下厨房等说法,忌讳比价多。还有很多人更是总结出来说大年初一是头一天,所以即使有病的病人也不能吃药等说法,吃了要就证明这一年都会有病吃药。
其实,人们比较重视新旧年相交的时节,所以特别看重腊月的最后几天和正月的头几天的一些禁忌和说法,所以说“腊月忌尾,正月忌头”就说说这几天需要注意和说法特别多,但是这些说法很大一部分都是比较迷信的说法。不用特意必须去准守。
农村老人常说“腊月忌尾,正月忌头”,是什么意思?大家还听说过哪些关于过年期间的禁忌和说法,欢迎交流,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