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观看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应该是“日本鬼子”了吧。有很多人觉得“日本鬼子”这个称呼应该是出自抗日战争时期。其实大家都错了,它真正的来历还得从很早以前说起。
“日本鬼子”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一次商务洽谈会上在晚清时期,“日本鬼子”这个称呼就已经传开了,说起来还有一个典故。在甲午战争前夕,清廷为了尽量不与日本发生战争,所以就派了大臣去日本谈判,谈判会结束以后召开了记者会,有一个日本人为了嘲讽清廷官员,于是就出了一幅上联,让清廷官员对出下联。
对于科举出身的清廷官员来说,对对子再简单不过了,于是很快就有人给出了下联,传言说给出下联的是李鸿章,不过未得到证实。
上联是:“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日本学者所出的这幅上联的意思是:我大日本兵强马壮,驾驭的是奇异的千里马,张的是长弓;文的也不简单,光是“大王”就有八个,他们都很有智慧,是雄才大略之人,示之以文德,陈之以武功,光是我一个日本就能踏平你那么大的中国。
下联是:“倭人委,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这幅下联的意思是:倭就是个子矮小的人,委就是委身于人,你们小日本还想来偷大清的龙衣,你们这群坏人就像小鬼一样,上千年来,你们像小弟一样跟着中国混,日本一直是依附于中国的,对付你们就像合手擒拿一样简单。
骑奇马对倭人委,张长弓对袭龙衣,琴瑟琵琶换成魑魅魍魉,八大王换成四小鬼,并肩居头上换成屈膝跪身旁,单戈独战换成合手擒拿,这个下联所谓相当工整,给了日本人有力的反击。
此联一出,在场的外国记者纷纷叫好,这个下联把日本八大王比喻成小鬼,从此,在记者的宣传下,就出现了“日本鬼子”这个称呼。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老百姓憎恨日本人的程度比憎恨洋人还厉害,干脆就用“日本鬼子”来代替称呼。
自此,日本在“倭奴、倭寇”的名称之外,又多了一个“日本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