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帅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论语学而篇第一原文翻译注解,论语学而篇第一 古诗原文及翻译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作者:学而篇第一【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2、《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3、《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4、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5、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6、《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7、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8、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9、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10、“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11、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12、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13、 (5)有朋:一本作“友朋”。
14、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15、 (6)乐:与说有所区别。
16、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17、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18、缺少宾语。
19、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20、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21、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22、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
23、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24、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25、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
26、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
27、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
28、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
29、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
30、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31、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
32、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
33、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
34、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35、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36、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37、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
38、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
39、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
40、后一说较为可信。
41、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42、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43、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44、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45、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46、 (3)犯上:犯,冒犯、干犯。
47、上,指在上位的人。
48、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
49、《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0、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
51、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52、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
53、本,根本。
54、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
55、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
56、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57、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
58、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59、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60、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61、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62、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63、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
64、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65、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
66、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
67、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68、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
69、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70、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
71、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72、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73、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74、”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75、”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
76、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77、 (2)鲜:少的意思。
78、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79、”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
80、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
81、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
82、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83、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84、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85、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
86、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87、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88、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89、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
90、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
91、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92、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93、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94、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
95、以诚实之谓信。
96、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97、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
98、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99、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100、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
101、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102、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
103、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
104、《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
105、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106、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
107、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
108、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
109、“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
110、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
111、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
112、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
113、“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
114、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
115、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116、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117、” 【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
118、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119、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
120、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
121、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
122、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
123、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
124、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125、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126、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
127、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
128、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129、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
130、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131、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132、 【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133、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
134、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135、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
136、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
137、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
138、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
139、“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
140、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
141、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142、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143、”(《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
144、因而颇具尖锐性。
145、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146、”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
147、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148、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
149、《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
150、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151、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
152、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153、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154、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155、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156、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157、 (8)文:古代文献。
158、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159、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160、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161、”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
162、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163、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164、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
165、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
166、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167、 【原文】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68、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69、”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
170、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171、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
172、贤贤即尊重贤者。
173、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174、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
175、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176、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177、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178、” 【评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
179、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
180、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
181、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
182、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183、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
184、主忠信(4)。
185、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186、” 【注释】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187、 (2)重:庄重、自持。
188、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189、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190、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191、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
192、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193、”把“如”解释为“类似”。
194、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195、 (7)过:过错、过失。
196、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197、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198、”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
199、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
200、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
201、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
202、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203、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204、”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
205、这里指父母的去世。
206、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07、 (2)追远:远指祖先。
208、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209、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210、” 【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
211、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
212、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
213、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214、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
215、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
216、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
217、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
218、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219、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
220、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
221、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22、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
223、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
224、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225、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
226、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
227、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
228、《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229、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230、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231、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232、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233、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234、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
235、(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评析】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
236、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
237、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38、“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
239、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
240、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
241、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
242、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
243、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
244、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245、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246、”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47、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248、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249、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
250、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
251、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252、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253、” 【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
254、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
255、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
256、”(《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
257、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258、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
259、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
260、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
261、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262、 【原文】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
263、先王之道(3),斯(4)为美。
264、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265、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266、”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267、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68、 (2)和:调和、和谐、协调。
269、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270、 (4)斯:这、此等意。
271、这里指礼,也指和。
272、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273、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274、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275、(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276、” 【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
277、《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278、”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
279、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
280、”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
281、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282、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
283、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
284、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
285、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
286、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
287、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288、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289、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290、”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91、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
292、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
293、这个标准就是“礼”。
294、 (3)复:实践的意思。
295、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296、” (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297、 (5)因:依靠、凭藉。
298、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299、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300、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301、” 【评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
302、“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
303、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304、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305、”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306、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07、 (3)正:匡正、端正。
308、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09、” 【评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
310、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311、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312、 【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
313、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
314、”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315、” 【注释】 (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316、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17、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318、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
319、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320、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321、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322、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323、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324、”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325、” 【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
326、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
327、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
328、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329、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30、” 【注释】 (1)患:忧虑、怕。
331、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332、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333、” 【评析】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
334、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
335、这种解释可能不妥。
336、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
337、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
338、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