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好词好句 > 正文

中关村二小事件(受害者也好,施暴者也罢了,旁人的态度都是冷漠的)

本文目录

  • 受害者也好,施暴者也罢了,旁人的态度都是冷漠的
  • 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
  • 对中关村二小学的霸凌事件,你们有什么看法从中引发的一个问题,我们以后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不受欺负
  • 中关村二小话题再反转,“霸凌”事件被“玩笑”
  • 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霸凌事件

受害者也好,施暴者也罢了,旁人的态度都是冷漠的

近段时期,校园暴力充斥着我们的朋友圈:中关村二小被同学欺凌;山西运城少年被同学围欧致死;重庆彭水学生厕所内被同学杀害;河北保定女生被同学羞辱;安徽黄山女生被同学下药...浙江大学一份针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显示,49%的青少年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而87%的青少年曾遭受过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社会的冷漠,不无关系:冷漠的旁观者在校园欺凌的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有一个群体,是旁观者。旁观者这个群体庞大而不受注意,有时甚至包括了学校和老师,他们的叫好助威或默不作声,都在无形中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面对校园欺凌的行为,为何出手相助者少?我们不妨听听学生的想法:“爸爸妈妈让我不要管闲事,免得自己陷入麻烦。”“既然老师都不管,我为什么要管?惹祸上身了说不定还要被老师骂一顿。”“被欺负的都是性格孤僻,与周围同学格格不入。我跟他又不熟,为什么要惹祸上身。”冷漠的学校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学校认为这是一个过分的玩笑,施暴者家长常常也无动于衷。中关村二小事件中,扔筐的孩子家长愤愤不平地给受害人口头道了歉,表示这么点事不值得大动干戈地闹到学校去。老师质问孩子:“发生事情怎么不告诉及早报告?平时也没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对劲!”学校接到了教委的电话后,不是配合工作,而是对受害人劈头盖脸一顿发难,大声呵斥,翻白眼。受害人家长成了过分的家长:孩子在学校受伤就该学校管,家长不可以有意见;要求对方家长道歉是不对的;自己是一个不够格的妈妈。学校是受人信赖的仲裁方,同学是一起成长的好伙伴,当他们都成为冷漠的旁人时,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将何去何从?

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

根据《进展情况》对事件发生基本经过的描述,学校在调查中调取了事发前后楼道内监控录像。监控显示,11月24日,明明从教室出来进入厕所,接着其同学军军(化名)和亮亮(化名)也相继进入厕所。约半分钟后,后两名同学跑出厕所回到教室。之后,明明从厕所出来,在楼道里边走边用袖子擦着额头。整个过程中,明明在厕所里的时间为1分12秒,亮亮和军军在厕所里待了30秒。明明是在其他两人离开厕所后34秒走出厕所的。  由于厕所内没有监控,中关村二小称学校在调查中,得到当事学生的如下描述:  明明说:当时他站在厕所的一个隔间里面,亮亮进厕所后看见他,就从隔壁的隔间拿起垃圾筐扔了一下,正好扣在自己的头上。之后,他在厕所的洗手池洗了洗,就出来了。  亮亮说:他和军军去厕所,看到明明在上厕所,就想逗逗他,把一个垃圾筐从隔壁扔进了明明所在的隔间里面,看都没看,就跑出去了。  军军说:自己只是开玩笑说要打开门看看,并没有实际开门,也没有参与扔垃圾筐的事,只是在旁边偷笑,自己事后也觉得亮亮做得有些过分。

对中关村二小学的霸凌事件,你们有什么看法从中引发的一个问题,我们以后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不受欺负

北京中关村二小凌晨回应:涉事学生非“校园欺凌”2016-12-13 07:45:07来源:新华网资料图:中关村二小原标题:北京中关村二小:涉事学生不足以构成“校园欺凌”新华视点官方微博12月13日消息近日网曝“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欺凌’事件”引发公众关注。对此,中关村二小13日凌晨对新华社记者披露此事调查情况,认定其为“偶发事件”,尚不足以认定涉事学生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同时,校方表示,“对该事件发生深深自责,对给学生及家长带来的伤害,深表歉意”,将汲取教训,以此为鉴,本着认真理性、客观公正的原则,妥善处理。(新华社记者魏梦佳、梁天韵)微博截图早前报道: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真相依然成谜发生在北京市中关村二小的校园事件,近日刷爆了朋友圈。有学生家长称自己的孩子遭到同班同学的“霸凌”,抱怨学校方面处理不妥。另有“家长”在网上发文称事出有因,家长不该只许自家孩子占便宜不吃亏,更不该借舆论施压。而校方10日的回应称这只是“学生、家长之间的事件”,回应不但没有平息事态,反而激起更大的舆论风波。在很多学生家长心目中,中关村二小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所名校,名校该如何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引发各方的关注与思考。11日,就中关村二小有学生受伤害事件,北京市教委官方微博援引相关负责人的说法: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孩子的身心健康不仅是家长所盼望的,更是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媒体调查母亲发文称儿子在校受辱失眠、易怒“急性应急反应”刚过去的周末,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朋友圈广泛传播。文章作者称,自己是一位母亲,儿子是中关村二小的学生,刚刚满10周岁,在学校遭遇校园霸凌,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她听完孩子的哭诉后,随即给班主任打电话,要求处理,并表示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并被诊断成急性应急反应。然而,家长找学校沟通未果,家长称“老师把这个事说成是‘过分的玩笑’,还让我们大事化小,我们不能接受。”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后,中关村第二小学10日发表声明:“近期,一起发生在我校三名中年级学生、家长之间的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从事发到现在,学校一直在积极努力协调,客观、公正地处理几方家长间的相关诉求和矛盾纠纷……此外,针对近期网络上出现的关于我校以及相关事件的不实言论,我校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学生及学校声誉,并追究相关主体责任的权利。”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介入调查后,该事件迅速登上网络热搜。然而,该事件在11日迎来了热点新闻出现后常见的反转。事件反转有家长称发帖者夸大事实“母亲是个编剧,很会编故事”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酵,网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些网友称“事情根本不是文章描述那样,会出现反转!”之后,有其他“家长”发朋友圈说,此事件事出有原因,暗示双方互有不当行为,文章称当时只是孩子们之间的课间打闹,并非诚心欺辱。还说,只许自家孩子占便宜的家长是有的。文章称发帖的“被欺凌”学生家长“夸大事实、借题发挥”,更有人贴出“通过找关系进的学校”“母亲是个编剧很会编故事”等内容。短短的一个周末,此事不断发酵,原帖被众多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连续转发,引起网民热烈讨论,各种分析文章迭出。从家长、学校的各种“声音”来看,同学之间的“课间打闹”确实是存在的。究竟这个学校同学之间的“打闹”存在了多长时间,“打闹”的程度是什么样的,“打闹”给同学造成多大伤害?中关村二小方面没有正面回复。同时,网络上更多的声音评论说,中关村二小的发声,过于官气、与家长不能平等交流,甚至上升到冷漠的态度。网友质疑真相究竟是什么?学校回复为何如此冷漠?真相未明,但网上的争论已经白热化,仅原网帖的评论就超过3.6万次。梳理了一些微信公众号留言可见,一些网友表示:“这是孩子之间的事,应该由孩子自己解决,家长出面使事情复杂化了。”也有网友认为家长应该站出来。“在孩子受到欺负受到伤害时,如果父母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那么孩子以后将会失去安全感和对父母的信任。”有网友认为,“若我是施暴孩子的妈妈,我会立即道歉,争取尽早解决问题,同时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还有网友认为,“一定要坚持到底,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名为“张铧倩”的网友说:“必须坚持到底,我们家长是孩子最后的港湾!”还有网友认为,这位母亲一定是投诉无果,所以才会借助网络进行“战斗”。一位名为“子凡”的网友认为,“作为妈妈,没有教育孩子在被欺负的时候要反抗吗?这么受欺负都不反抗,甚至不敢告诉老师,这样长期积累会让孩子形成心理问题。”更多的网友对学校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在与学校交涉过程中,这位发帖的母亲称她遭到学校有关领导“劈头盖脸一顿发难,大声呵斥。”一些网友认为:“最可怕的不是孩子间的行为,而是学校的态度。”有的网友对学校的声明也表示不满:“这是一所‘名校’中发生的、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但学校的做法背后,却有浓浓的权力气味,透出高高在上的冷漠和傲慢。”还有一些网友认为:“学校还是要尽快解决问题,应该认真了解事情真相并客观对待!”事发后新华社记者联系涉事双方家长。“被欺凌”学生的父亲10日表示,事件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孩子情绪尚不稳定,仍未返校上课。“我们现在需要更多时间去专心陪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面对孩子,带他走出困境。”北京市教委负责人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孩子的身心健康不仅是家长所盼望的,更是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首都教育系统将从一切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出发的角度,高度重视,主动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对待,妥善处理。”北京市教委同时呼吁,关注事件中每一个孩子的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的疏导。每一位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的成年人,教育好身边的孩子,不做侵害他人的事情。孩子父亲“后悔最初没有站出来保护儿子”孩子父亲王先生告诉媒体记者,从今年9月份开始,儿子乐乐(化名)开始频繁跟他诉说自己经常受同班一个同学言语上、肢体上的攻击和骚扰,并被起外号;课下乐乐可以躲开,但课上因为座位在一起,经常被骚扰,极大地干扰了他上课。乐乐多次说起此事,让王先生逐渐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王先生便主动跟班主任、对方家长沟通,他曾告诉对方家长,乐乐不喜欢这种肢体上的接触,包括对方所谓的开玩笑和外号,“我家孩子说起的外号是侮辱性的,是讽刺的语言。”“老师表示知道了,要去了解一下,但是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我每天送孩子上学的时候,能感觉到他很无奈,但晚上回家的时候又说某某某又骚扰他了”。王先生说,后来他再一次向学校要求,希望班主任把两个人的座位调开,“老师说效果好多了,之后的一小段时间,乐乐也没说自己在课上受干扰了。”但是,就在调开座位大概十天以后,就发生了乐乐被扣厕所垃圾筐的事情。“我最后悔的就是在孩子第一时间跟我说自己受到侵犯的时候,我没有选择站出来保护他,而是想让他自己去解决这件事情,让他躲开他们”。“孩子现在对我也比较抵触。”王先生说,9日晚上孩子突然哭了,浑身都在颤抖,持续了20多分钟,他们在一旁毫无办法,孩子不让靠近,最后在母亲的怀抱中慢慢平静下来,“只有真正做好了准备我们才能让他去上学”。对于中关村二小发表声明,呼吁社会让教育问题回归学校处理的处理态度,王先生表示,他对自己的话负责,他的要求是:“处理、惩戒施暴的孩子”,“保护我儿子不受二度伤害”,“让施暴者的家长道歉”,“对方承担相应的治疗费用”。专家说法不能把类似校园事件看成简单的“恶作剧”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国务院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4月至7月为全国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自查治理阶段,9月至12月为专项督查阶段。11月,教育部等9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对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今年5月至8月,共上报68起校园欺凌事件。此番中关村二小事件“刷爆朋友圈”,再次触碰社会长期痛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大连著名儿童与青少年心理专家黄子芳认为,“作为学校,绝不能把类似校园事件看成简单的‘恶作剧’,应及时发现问题根源,对孩子进行疏导,培养孩子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黄子芳认为,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多数家长和学校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对心理健康与健全人格的培养。这起事件给各方带来很多启示,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要重视学习,更要重视孩子道德和心理健康的培养。应鼓励孩子主动与父母、学校沟通,让孩子自信、乐观、开朗地成长。”究竟这件事情的真相是什么,面对网友的质疑,涉嫌欺负同学的学生家长和学校有何答复?10日上午开始,新华社等媒体记者一直在和中关村二小联系。截至11日11时,涉嫌欺负同学的学生家长以及该校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没有给记者任何回复。立即评治理“校园欺凌”,绝不能“和稀泥”蒋璟璟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仍在发酵,校园欺凌现象再次回归公众视野并引发广泛讨论。事实上,这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相较于最开始全社会对此类事情的无动于衷,如今公众的愤怒与反弹已然成为主流情绪。这一变化实则表明,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校园欺凌”所面临的现实处境已经极大变化。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教育的失当不无关系。一方面,现有的学校教育,极缺关于人格教育、人文教育的部分,即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往往只是流于形式而已;另一方面,许多学校也并未教授学生们足够的自我保护技巧,这在客观上提高了欺凌事件的产生概率与施害后果……重视学科知识的灌输,而轻视情绪辅导、性格引导,学校教育模式的天然偏僻,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校园欺凌的恶果。校园欺凌,应该说是一种特殊的施暴行为。但在过去很大一段时间内,学校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只是将之当成“学生争执”淡然处之。在这种认知前提下,多数学校并没有建立专门的欺凌预防、介入和应急处置机制。由此,常态化防范的缺失,直接导致极端恶劣的个案一再频发。在一些校园里,教师很少会对“被欺凌学生”的投诉足够重视,而那些长期施暴的“危险学生”也很少会得到足够的风险评估和事前干预。相较于校园欺凌的普遍程度,我们的学校显然还未形成一套与之对应的标准化的处置方式。时至今日,在一次次的个案之后,在一轮轮的讨论之后,我们理应找到一套广泛适用的经验和方法,来有效地保护孩子们不再遭受暴力与欺侮,治理“校园欺凌”,最怕的就是“和稀泥”,只有对这样的个案“零容忍”,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网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节选:今天是儿子十岁的生日,是个大日子。他没有像往常一样顶着星星早起去上学,而是睡到太阳透过窗帘缝隙,刺到了眼睛。起床后,我又开车排在四环一点点向前蹭,而导航的目的地不是学校,是北医六院。漫长的等待,见了医生,开了一堆检查单子,拉着孩子楼上楼下在迷宫一样的诊室里穿梭,终于在医生下班前取到了所有的报告。女医生很无奈的看着我,一个小时前她就应该下班了,但是看到我拿着中度焦虑、重度抑郁的报告回来,她还是很尽职的坐下来在病历上写下了诊断:急性应激反应。“不要再让孩子上学了,在家休一周,学习什么的没那么重要,家长自己在家教教就行了,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再提起这件事,不要让孩子有任何压力,你们大人得去承担,去把这件事解决了。记住!不能带孩子去解决,你必须保护他。哎,你们哪个学校的呀?”第一次看病听到医生说这么多话。“哦,中关村二小。”我恍如隔世般回过神,回答了医生。十年前的今天,我拼着命生下了儿子;十年前的今天,儿子拼着命来到我身边。每对母子都是这样拼着命才能相见,可是我却没有保护好他。上周四,课间操时,他一个人去卫生间小便,随后同班的两个男生跟了进来,一个堵在他所在隔间的门口大喊:“xxx我要打开门看看你的屁股!”由于那个隔间的门锁坏了,儿子很怕,很怕那个一直找他麻烦的胖子会冲进来,他想要赶快尿完跑出去,就在这时,另一个男生从旁边的隔间扔下了一个垃圾筐,正砸在他的头上,尿和擦过屎的纸洒了他一脸一身。那两个男生见状,哈哈哈一阵嘲笑跑走了……卫生间里又剩下他一个人,这时他开始哭了起来,他说自己太害怕了,一脸都是尿特别臭。因为很多男生淘气,经常会尿在垃圾筐里。当他回家告诉我这一切时,孩子已经抖成一团,我想安慰他拉他去洗澡,他立即嚎啕大哭起来,告诉我他已经在学校用凉水冲了好久好久,已经没有臭味了。天啊!当我把他哭着说出来的断续片语连在一起的时候,我才知道,他遭遇了校园霸凌,在小学四年级的男生厕所里。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无论多么艰难,妈妈都要带着十岁的儿子向校园霸凌说NO!该怎么看待“校园欺凌”?我们都该读一读小说《蝇王》“十年前的今天,我拼着命生下了儿子;十年前的今天,儿子拼着命来到我身边。每对母子都是这样拼着命才能相见,可是我却没有保护好他。”这样的文字让每一个为人父母者读来动容。虽然事情的具体细节还在核实,但校园欺凌的话题,再一次引发了社会的集中关注。刷爆网络的“中关村二小事件”仍在发酵,不禁让人想起了威廉·戈尔丁在1954年出版的一部小说——《蝇王》,这部小说讲述了一群流落荒岛的孩子,因缺乏成年人指导变得十分混乱,最终演化为野蛮原始人的故事。文艺作品,从来都是对生活的映射。“中关村二小事件”背后,让人想起的还有不久前陕西省蓝田县一个初中女孩因被嫁祸“在其他宿舍偷钱”,留下字条后离家出走;16岁的福州永泰县东洋中学学生小黄遭同班同学围殴至脾脏严重出血……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暴露出学校、老师、家长、孩子等各方面的应对和处理能力依然严重不足。校园欺凌,不能只是一个“开过分了的玩笑”。面对“校园欺凌”,没有一个人是旁观者。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是防微杜渐,让孩子在有安全感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中关村二小话题再反转,“霸凌”事件被“玩笑”

我发文之前,霸凌事件出现了所谓的“反转”社会舆论指向了受害者的母亲 有质疑也有支持,看到这里,大家已经分不清事件的真相。资讯瞬息万变年头,真相虽然被掩盖,但是再尖锐的语言也无法抹去一个小学生被生生扣上“屎盆子”的事实。 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引爆朋友圈舆论多天。 被屎尿扣头的小孩,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寒冷的冬天冷水洗头,苦忍着身体的脏污和心灵的双重屈辱。 正在受苦难的小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校方和老师的所谓“调节”给我们开了个“玩笑”!认为此事件非霸凌,只是个偶然事件。 孩子的母亲在痛苦中煎熬,网发《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一文,哭诉自己孩子遇到的不公正待遇。 山雨欲来风满楼,《霸凌》一文在网络上散布开来,怀疑、指责、质疑、笑骂。社会舆论再次将这个受害的孩子推到了风口浪尖。 一次次的事件重播没有让大家关注校园霸凌事件,最终大家记住的,是这个扣上“屎盆子”的可怜孩子。也许,这个“污点”烙下的印记,要影响他的一生。 既然伤痛无法挽回,谁来抚慰幼小的心灵?! 我们曾经都是这个被伤害过的小孩,收到不公待遇的时候,大多数孩子不敢或者从没有向父母反映过情况,即使说了,也只是换来父母一句严厉的斥责。 老师们的不作为更让人寒心,视若无睹、见怪不怪。学校的调节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仿佛受欺负是那样的正常和无所谓。 如果中关村二小事件中的小孩没有被扣上所谓的“屎尿盆子”,而是被泼了一杯水,那么他的家长可能不会有这样的激烈反应, 那么此次的校园霸凌事件就会被“内部消化”扼杀在萌芽中。如果事件曝光,往往是传播广泛、事态严重、甚至是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 2010年美国美国麻萨诸塞州就读小镇公立高中的15岁女生霏碧·普润斯放学后在自家公寓的楼梯间上吊自杀,原因是她不甘忍受学校同学的欺辱霸凌。霏碧曾到学校办公室说她无法忍受别人的污辱,她的妈妈也曾向学校报告说孩子被欺负,但校方并未追究处理。 同学的任意欺凌和学校的不重视不作为终于压垮了女孩最后的精神支柱,选择了自尽。 陶某某,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的一名初中学生,在儿童节这一天,他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15岁的生命,仅留下了几封带血的遗书,遗书中,讲述了自己长期被同学欺凌的细节:洗饭盒、倒洗脚水、还有殴打,由于无法继续忍受欺凌与侮辱,所以选择轻生。 面对校园暴力,这些未成年的受害者自己通常难以承受也不知道如何正确解决。悲观的选择错误的解决方式,后果往往很严重。 《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发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童年时遭受的霸凌,其影响可能会从青春期和青年时期一直持续到中年。无论是偶尔或者经常被人欺负, 这些孩子们在23岁和50岁时都会遇到更大的心理困扰。此外,童年时经常被欺负的孩子在45岁时会有更大的抑郁、焦虑和自杀风险,50岁时认知功能也会表现较差,50岁之后面临失业和依靠低保生活的可能性更大。 也就是说, 霸凌所造成的心理和认知影响在40年后之后,仍然持续影响他们的生活。 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校园暴力,从取外号、非议、取笑、孤立这种简单的施暴方式到网络造谣、通讯恐吓等诸多花样翻新的霸凌方式。研究显示, 在少儿时代涉入过较严重霸凌事件者,成年以后犯罪入狱的比例比普通人群高出很多,无论他们当初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 如果身体上的伤痛能轻易拂去,那么心灵的伤要怎样才能愈合?成长路上遇到的负面影响,长大后极有可能造成人格缺失,影响以后生活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是一张白纸,承受不了霸凌带来的创伤,一旦刻下自卑、悲怆的烙印,陪伴一生的,有可能是惨痛的结局。 霸凌如果不可避免,如果家长还是持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那可真是可悲到极点了。 中关村二小受害学生的母亲在网上发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诸多段落描述了事件发生后学校和家长们的反应。 如果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办? 视若无睹:“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正常,成长路上怎能没有磕磕绊绊。” 选择逃避:“你不招惹他,他怎么会欺负你呢,以后遇到他躲着点就好了。” 选择隐忍:“明天妈妈/爸爸找学校去,让他给你道个歉,以后还要好好相处!” 如果你做么做,就是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明目张胆的告诉别人:我的孩子可以随随便便任人欺负!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你这个孩子的至亲就变成了“助暴者”! 不要让孩子受到源自家人的二次伤害!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些男生会在放学的路上“围堵”女同学,开一些“不轻不重”的玩笑,例如交个朋友,要个联系方式等,女生一旦反抗便造遭受一群男生的欺凌辱骂。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某一天会受到这样的“待遇”。一群叛逆的男孩子骑着自行车在后面嬉笑叫嚣,他们并不以为眼前的懦弱的女孩胆敢逃跑,我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蹬着脚踏车,原本半小时的路程仅用了13分钟。躲到邻居家门口喘着气我,不敢让他们知道我家地址。与家里人说了情况,他们反而 严肃的告诫我“不要跟这些混混一起放学,不要招惹他们!你到底听没听到?” 难道我不招惹他们就能逃脱欺凌?躲避就能让我安静的学习么?简直是可笑! 难道真的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家长才愿意出面阻止?!我不敢想那些放学的路上是怎么度过的,每天都战战兢兢的避免相遇,直至这些“坏孩子们”毕业,我才感到解脱! 一些家长总以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但是你忘了,这是一群孩子的世界! 孩子的是非道德观需要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任意放纵! 以逃避的姿势寻求自我保护,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今天你的孩子是个“旁观者”,明天他可能就是“受害者”、“霸凌跟随者”甚至是“霸凌实施者”! 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倾诉者和值得依靠的后盾,我们都是过来人,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糟心事不要重复在下一代身上。也许我们不能杜绝校园霸凌现象,但是我们能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因霸凌事件引发更严重的悲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孩子内心愤怒焦躁的火焰需要妥善的安抚,而不是一味的打压!

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霸凌事件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办?从问题的内容来看,这位家长的孩子应该是经常被同桌欺负,所以这很可能是校园欺凌行为,这时家长就要提高警惕,并保持冷静。提高警惕是指,家长必须查证、判断事情的具体情况,因为校园欺凌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家长也该保持冷静,以免使孩子陷入自责和无助。因为小孩子也有自尊心,他们怕尴尬,更怕家长的指责。心理学:应对校园欺凌的4个方法近年来,流传在网络上的校园欺凌案例越来越多,这些都只是浮在水面的部分案例,其实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校园欺凌都是一个屡见不鲜的事情,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校园,校园欺凌每天都有发生。当然针对这样的现象,国家、各地方也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来减少或杜绝校园欺凌。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普及一些方法,用来保护孩子,下面是我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针对孩子的家长,总结出的四步曲,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第一,让孩子学会及时制止对方。让孩子有勇气说“不可以”,如果对方不停止,要让孩子及时跑开。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角色扮演的方式,用来固化当事人的心理和行为,用在孩子身上,是非常合适的,家长可以和孩子在家里像玩游戏一样,进行角色扮演,给孩子训练一些针对欺凌时的防范措施。第二,让孩子及时求助老师。这个很重要,因为在学校里,老师在孩子的心里,是最具有权威的人。但是很多时候,学生难为情,怕同学说自己向老师打小报告,就作罢,隐忍。作为家长要改变孩子的这种认知,告诉孩子向老师报告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就好比在学校外面我们遇到坏人欺负我们,我们就要打110报警一样。第三,让孩子结交一些朋友。在通常的校园欺凌行为中,被欺凌的学生往往是孤立无援的,所以才会受到侵犯,家长可以让孩子多结交一些朋友,比如可以让孩子请自己的同学来家里做客。这无论是对于孩子应对校园欺凌还是他将来处理人际关系,都是极有好处的。心理学:应对校园欺凌的4个方法第四,受害的不仅是被霸凌的孩子,其实也包括实施霸凌的孩子。研究表明,有针对性地欺负、压迫别人的孩子,长大后有可能会继续使用霸凌的手段,或者其他负面行为去得到自己想要的,除非有成人和他们建立信任关系,进行干预。总之校园欺凌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联动解决,上面只是给家长的提出的一个实操方法。做心理咨询的我们都清楚,任何改变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慢慢来,只要开始行动,一切都会变好。以上就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给家长提供的,“孩子被同学欺负了怎么办”的一个方法指南,希望对你有用。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坭兴陶和紫砂壶哪个好

下一篇: 什么牌子冰箱好用(什么牌子的冰箱好)



推荐阅读